本研究以“接觸區”理論為基礎,以知名國際慕課平台開設的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跨文化交際》課程為研究對象,采用内容分析、調查問卷以及郵件訪談方法,對該課程進行了實證研究。
“接觸區”(ContactZone)的概念源于後殖民主義理論,屬文化研究範疇,最早見于普拉特(Pratt)的著作《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ImperialEyes:TravelWritingandTransculturation,1992)。①在該著作中,她将“接觸區”定義為一個“文化融合發生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兩種不同的文化相遇并以一種極度不平衡的方式互相影響”。她認為,不同文化個體可在“接觸區”打破文化邊界的束縛進行有效互動。一旦“接觸區”建立起來,個體可以通過與不同文化他者的溝通來獲取全新視角。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2008年,加拿大人戴夫·科米爾(DaveCormier)與布賴恩·亞曆山大(BryanAlexander)首先提出慕課(MOOC)概念。2011年至2012年間,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先後推出Udacity、Ed和Coursera三大網絡課程平台。2012年12月,英國12所大學聯合推出大規模在線課程平台FutureLearn,後來新加坡的五所大學也加入其中。目前,該國際慕課平台的學員超過650萬,來自全世界190多個國家或地區。2015年,該平台推出中國第一門全英語授課的《跨文化交際》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注冊學員超過4萬名,分别來自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線評論數量近7萬條。在前四輪的運行中,學員最多的國家包括:英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巴西、埃及。作為一門立足中國本土、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課程,《跨文化交際》包含5周的教學内容,即文化與傳播、文化身份認同、交際風格、文化價值觀和跨文化适應。
本研究選擇該平台上的《跨文化交際》課程作為研究對象,原因有兩點:其一,作為該平台上人氣最高的精品課程之一,用英語授課的《跨文化交際》課程吸引了全球學員的廣泛關注,這為研究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了可能。其二,該課程的定位是幫助學員提升英語語言能力、中國文化認知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因而吸引了廣大中國學員的積極參與。
(二)研究問題
根據文獻調研以及研究對象的獨特性,本研究聚焦兩個問題:(1)國際慕課為各國學員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文化交流以及人文交流平台,其學員在這一文化交流平台上如何進行跨文化交流和溝通?(2)在國際慕課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環境中,中國文化如何得以傳播?其傳播效果如何?
(三)研究方法
作為一項實證研究,本研究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組建《跨文化交際》課程近7萬條在線評論語料庫,通過AntConc軟件對其進行内容分析,篩選排列前100位的高頻詞,以及與“中國”“中國人”“文化”等關鍵詞相關的修飾詞。
第二步,根據前幾期的運行數據,設計調查問卷,對參與慕課課程的中外學員進行前測和後測,旨在獲取這些學員的課程預期和參與收獲。
第三步,選擇部分活躍的中國學員進行郵件訪談,主要關注這些中國學員對自身文化身份認同方面的反思和變化。
二、數據分析
經過前期的數據收集,筆者對三個階段的數據進行了量化和質化分析。首先,基于《跨文化交際》國際慕課前四輪近7萬條在線評論組建的語料庫,利用AntConc軟件進行質化和量化分析;其次,在該課程第三輪運行前後,進行在線問卷調查,前測和後側總共回收問卷239份,并利用excel對其中的227份有效問卷進行量化統計和分析;再次,筆者在第四輪運行結束時,對30位中國學員進行了郵件訪談,并對訪談内容進行歸納分析。
(一)國際慕課“文化接觸區”的形成
通過對語料庫進行詞頻分析,筆者确定了學員在線評論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前100個詞彙。排除代詞、介詞、冠詞、連詞等虛詞,得到實詞的排列順序和頻率如表所示(參見表一、表二)。分析顯示,在第二、三輪的運行中,除了一些意義不明确的詞彙外,“人”“文化”“不同”“傳播”“跨文化”“理解”“價值觀”等實詞出現的頻率最高,表明各國學員很多話題圍繞這些詞彙進行。
通過對“文化”相關的字符串進行進一步分析,确定這些關鍵詞前後出現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以及詞組。分析發現,學員在讨論區的話題不僅涉及“差異性”“規範”“身份認同”“沖突”“價值觀”“文化産品”“語境”“認知”等和文化密切有關的話題,還涉及跨文化、二元文化、亞文化等多個維度,以及群體文化、個體文化、職業文化、情境文化等多個層面。同時,學員對文化學習和傳播過程中出現的描述、探索、界定、定向、發現、理解等概念具有一定的認知。一些學員還具有尊重差異性、探索多樣性、增強敏感性、培養同理心等跨文化傳播意識。研究結果表明,慕課平台為各種文化背景的學員搭建了一個交流思想和文化、探讨共性和差異、尋求理解和尊重的自由、平等和開放的公共空間,這個公共空間的存在成為各國學員交流互鑒的“文化接觸區”。
(二)國際慕課對中國學員文化身份認同的影響
由于立足中國本土并由中國教師授課,《跨文化交際》慕課課程吸引了不少中國在校大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參與。問卷調查顯示,92%的中國學員認為,該課程有助于他們了解中國豐富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并強化自身文化身份認同。
關于郵件訪談問題“你如何評價自己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多數學員認為,該課程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國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國際學員的評價和介紹,開始對自身文化進行辯證思考,從全新的角度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此過程大大增強了中國學員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并提升了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除了增強中國文化自信外,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還主動在讨論區幫助國際學員澄清對中國的一些誤解和偏見。例如,針對國際學員提出的“中國人很内向因而不好相處”的觀點,一位中國學員解釋道:“中國人因為注重面子,所以在人際交際過程中偏向含蓄内斂,但并不意味着中國人不友好不真誠。”諸如此類的讨論過程不僅有助于改進國際學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而且能夠促進中國學員強化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因而,從本質上而言,國内外學員的讨論過程是中國文化互動和交流的雙向過程,通過互動交流,雙方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都得到深化。在此過程中,中國學員作為文化傳播者的角色不可或缺。
(三)國際慕課是外國學員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慕課學員5000多條在線讨論中,涉及到“中國文化”“中國”和“中國人”的讨論達到500-600條。通過進一步分析這些文化字符串,發現外國學員對中國的讨論主要圍繞四個主題:
第一,與中國相關的直接個人經曆,例如工作經曆、成長經曆、學習中文、旅遊經曆、跨國婚姻等。對比中國學員介紹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及自己所感受的中國南北方文化、東西部文化、城鄉文化的差異,外國學員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對中國著名景點、特色城市、風俗習慣、語言特征等客觀文化的認識。
第二,與中國相關的媒介信息,例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絲綢之路》,電視劇《媳婦的美好生活》《甄傳》,電影《喜福會》《卧虎藏龍》,以及其他熱門中國文化産品、關于中國的新聞等。其中,外國學員感受最深的就是個人感知的中國文化與該課程中涉及的或中國學員所介紹的中國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更容易引起國際學員的反思、關注和讨論。
第三,與中國相關的價值觀探讨。在讨論區,中國文化特有的面子觀、儒家思想、集體觀念、含蓄間接的交際方式、高語境的交際風格、中國人的空間距離等成為中外學員讨論的焦點問題。不少外國學員開始改變之前對中國膚淺的認識,逐漸了解到一個真實深刻的中國。
第四,關于中國的一些整體感受和評價。中國的“茶文化”“醋文化”“飲食文化”“餐桌禮儀”“對教育的重視”“重男輕女現象”“家庭觀念強”“時間觀念”“公共場合的衛生”等話題受到外國學員的廣泛關注和讨論。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86.7%的學員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獲是糾正了對中國文化的刻闆印象。一位從未到過中國的外國學員提到,“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使我打破原有對中國的一些成見,比如中國人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封閉落後,中國文化并非是單一的一種模式等等”。慕課平台為國際學員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戶。
三、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基于中國文化傳播實踐和“接觸區”理論,有效彌補新媒體尤其是國際慕課在中國文化傳播方面研究的不足,拓新了跨文化傳播路徑,為進一步開展該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礎。從實證研究結果來看,可以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國際慕課是一個有效的“文化接觸區”。跨文化傳播的關鍵在于承認對方觀念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對方身份的正當性。全球慕課學員通過數周的學習,不僅學會認識文化差異,而且開始接受并尊重這些文化差異,進而增進對他者文化和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敬重感。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國際慕課作為“文化接觸區”至少具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這一“接觸區”是由多元文化成員在自由、開放、平等的基礎上共同建構的公共空間;二是多元文化成員在這個公共空間内相識相知,能夠順暢地開展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對話。
第二,國際慕課對于傳播中國文化具有很大潛力。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表現為對内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融合力,以及對外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影響力。國際慕課提供的文化相關課程以及在線讨論環節,在對内和對外兩方面都表現出傳播中國文化的巨大潛力。實證結果顯示,對國際學員而言,國際慕課為其摒棄成見、深入探讨和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對國内學員而言,由多元文化背景學員建構的“文化接觸區”有效激發中國學員反思自我、提升個人修養和文化自信,較好實現了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功能,即從外面照鏡子,②重新認識自己。
基于此,為使國際慕課在中國文化傳播上更好發揮作用,國内高校和其它教育機構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要主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借助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慕課平台推出更多中國文化相關課程,積極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要加大力度提升國際慕課講師以及管理員的文化素養,着力提供真實豐富、形式新穎、反映中國文化精華的傳播内容;要加強多元文化學員之間的互動頻次,以提升“接觸區”的對外文化傳播效果;同時,每一位參與國際慕課的中國學員要注重文化自覺和個人修養,在“文化接觸區”扮演好負責任的文化傳播者角色。
(本文系上海外國語大學2016年規劃課題“社交學習網站對外文化傳播效果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号:20161140017)
「注釋」
①MaryL.Pratt(1992).ImperialEyes:TravelWritingandTransculturation.London&NewYork:RoutledgeP.4.
②胡曉明:《如何講述中國故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若幹理論與實踐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