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是學術共同體交流的主要方式。它代表了一個時期學界的發展方向,也是學術共同體評判的标準。①因此,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具有高影響力的文章,可以說是擴大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文章被全球科學家引用得越多,就說明關注度越高,影響也越大。②被引用頻次相對較高,而且被引用周期也比較長的論文,通常被稱為高影響力論文。③高影響力論文的數量,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學者、機構乃至國家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标。
進入21世紀以來,傳播學研究的國際發表問題逐漸引起學者的重視。張志安和賈鶴鵬發現,大陸新聞傳播學者在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研究影響力方面與國際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④韋路對中國大陸學者在國際傳播學期刊發表的10篇被引用頻次最高的論文議題進行了分析。⑤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系統揭示我國學者在國際新聞傳播學期刊所發論文影響力的相關研究。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展現我國新聞傳播學國際論文的被引用情況、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的作者、機構以及研究重點等相關信息,便于深入了解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本文的數據不包括我國台灣地區。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WebofScience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庫,可以幫助人們方便快速地找到有價值的科研信息,全面把握有關某一學科、課題的最新研究信息。⑥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WebofScience所包含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學科引文索引》(A&HCI),這兩個數據庫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性數據庫,收錄的期刊在各學科領域具有高影響力。
(二)數據獲取
根據文獻計量學中的“二八現象”,被引用頻次較高的前20%的論文可以作為“高被引”論文。如果文獻量很大,可以把被引用頻次較高的前10%、5%,甚至1%作為“高被引”論文。也可以根據被引用頻次的分布狀況,在保證有充足樣本數的基礎上,選擇10或5的整數倍作為“高被引”頻次的标準。⑦
在WebofScience的數據庫中,首先選擇核心合集引文索引,然後再選擇SSCI和A&HCI,時間跨度不限,在檢索地址中輸入PeoplesRChina,此後對檢索結果按照Communication和Article進行精煉,最後,得到文章數量1091篇,是曆年來我國學者,包括大陸、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在内,在SSCI和A&HCI收錄的傳播學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這些論文每篇平均被引用7.26次。
按照被引用頻次降序排列,選擇被引用次數在35次以上的論文(大緻等于篇均被引用頻次的5倍),同時,這些論文的通訊作者或者第一作者(以下簡稱主要作者)所屬機構為我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機構的學者,得到的論文數量為35篇。也就是說,本文所指的我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力國際論文,是指我國大陸、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學者作為主要作者,在SSCI和A&HCI收錄的傳播學刊物上發表且被引用次數在35次以上的文章。檢索時間為2017年8月21日。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使用的數據庫,其收錄時間範圍從1982年開始,因此,研究結論隻适用于1982年至2017年這個時間段。
三、研究發現
(一)被引用情況
曆年來,我國學者在SSCI和A&HCI收錄的傳播學期刊上發表文章1091篇,被引用頻次總量為7922次,篇均被引用7.26次。在2000年以前,這些文章被引用的次數不到兩位數。之後,被引用數量緩慢上升。在2006年,被引用頻次首次超出100次。此後,被引用數量突飛猛進,并在2014年突破1000大關。可以說,在20世紀,我國學者在國際傳播學界的影響力微乎其微。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學者在國際傳播學界的影響力漸增。
我國新聞傳播學的35篇高影響力國際論文,被引用頻次最高的為215次,最低為35次,總被引用2442次,篇均被引用頻次為69.8次,篇均被引用頻次為我國學者在SSCI和A&HCI傳播學期刊上發表文章篇均被引頻次的9.61倍,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高影響力論文。檢索發現,總被引用頻次最高的前10篇傳播學論文,總被引用頻次均在900次以上。研究發現,我國學者論文的影響力與國際頂尖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圖一我國在SSCI和A&HCI收錄的傳播學期刊上論文被引用頻次
(二)作者和機構情況
通過對這些論文的作者和機構進行分析,有助于發現我國新聞傳播學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和機構,同時,也有利于了解我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生産的空間分布。
這35篇文章,共有作者71人次。作為主要作者完成論文數量在2篇以上的有梁永熾(LeungLouis)、李金铨(LeeChin-Chuan)、齊湘(HsiangIrisChyi)和DeanTjosvold,他們都是香港地區的學者。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梁永熾作為主要作者有8篇高影響力論文,其中3篇他為通訊作者,5篇為唯一作者,此外,他作為第二作者的一篇論文也是高影響力論文。從被引用頻次看,梁永熾的9篇論文,最高被引頻次215次,最低次數為38次,總被引用頻次達到970次,篇均被引用頻次高達107.8次,并且,被引用頻次最高的前三名論文被其包攬。綜合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的數量和被引用頻次看,梁永熾是我國在國際範圍内極具影響力的新聞傳播學者。
從發表這些文章的主要作者所屬機構來看,總共有11家大學,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各有13篇和12篇論文,兩所大學發表的高影響力國際論文占總數的比例超過70%,這兩所大學當之無愧是我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新聞傳播學研究機構。
大陸傳播學者已經開始認識到參與國際化學術生産的重要性,并且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其中,一些學者的成果已經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澳門尚缺乏在國際範圍内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機構和學者。
(三)合作情況
合作作者數量越多,不同知識經驗的交叉更容易碰撞出創新的火花。⑧實證研究也表明,科研合作有利于促進高水平論文的産出,參與合作的作者數越多,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通常越高。⑨在我國大陸的傳播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者們的合作情況并不多見,這使得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我國高影響力傳播學國際論文的作者合作情況來看,這種狀況有了改變,接近3/4的文章由兩人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
(四)研究重點
互聯網是一種颠覆性的傳播技術,更是一種重新構造世界的結構性力量。⑩因此,互聯網成為國際傳播學研究的一大熱點便在情理之中。這些高影響力論文,一半以上論及互聯網的使用及其帶來的各種問題,比如網瘾、即時通訊軟件的使用動機,等等。
美國學者維曼和多米尼克認為,互聯網研究的演變有明顯的階段性,研究階段分别為媒介本身、媒介的使用和用戶、媒介的效果,以及如何改進媒介四個階段。不同的研究内容,體現出不同的研究階段。根據這兩位學者的觀點,我國傳播學的高影響力國際論文關于互聯網的研究,主要處在第二和第三階段。
中國當前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也是我國傳播學者們關注的另一個重點。窦文宇等人采用代群理論以及使用與滿足理論,調查探讨中國X一代消費者的媒體節目偏好。李金铨等人探讨了成立報業集團對深圳報業生态的影響。他們觀察到,報業集團有利于産生更集中的管理結構,并且為其海外擴張提供機會。在中國這樣的集體主義社會裡,避免沖突特别普遍,同時也被認為是一種适當的做法。研究者通過對中國南方六家國有企業的85名管理者和員工的調查,揭示了避免沖突的主要動機和策略。
四、結論與讨論
本文系統揭示了我國學者在國際新聞傳播學期刊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的相關情況。研究發現,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學者在國際傳播學界的影響力大增,與國際頂尖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科研合作有利于促進高水平論文的産出。接近3/4的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由兩人及以上作者共同完成。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互聯網的使用及其帶來的各種問題以及中國當前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
從我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生産的空間分布上看,香港的大學是我國最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機構,香港學者是我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力國際論文生産的絕對主力。總的來說,香港一枝獨秀,大陸奮起直追,而澳門還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造成此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或許是由于香港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傳播學研究,而直到1982年施拉姆在大陸的“破冰之旅”之後,大陸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才蓬勃興起。香港學者多數具有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的留學經曆,精通西方傳播學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也熟悉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的各種規則,因此,他們能夠比較從容地與國際傳播學界展開對話和交流。值得欣慰的是,香港的傳播學者們并沒有畫地為牢,而是突破地域藩籬,采取邀請大陸學者訪問、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方式,助推大陸新聞傳播研究與國際接軌。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實施“雙一流”計劃。對于我國傳播學者來說,将中國的傳播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學科,還有一段艱辛的路程。今後,我國傳播學者應該在增加國際刊物發文數量的同時,不斷提升研究水平,使研究成果在世界範圍内産生更大影響。
(本文受以下資金資助: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項目編号為CSC201700850007;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項目編号為YZWH1612和WLWH16-25)
「注釋」
①徐來、黃煜:《向何處去,倚何處立,與以何為本:新媒體時代中華新聞傳播學(刊)的發展前景與格局》,《傳播與社會學刊》2017年第41期。
②齊芳:《如何看待全球高被引用率排名》,《光明日報》2014年8月19日。
③付中靜:《WoS數據庫收錄論文文獻級别用量指标與被引頻次的相關性》,《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第1期。
④張志安、賈鶴鵬:《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國際發表現狀與格局——基于SSCI數據庫的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第5期。
⑤韋路:《中國傳播學研究國際發表的現狀與反思》,《國際新聞界》2018年第2期。
⑥齊青:《WebofScience的檢索和應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年第2期。
⑦劉雪立:《基于WebofScience和ESI數據庫高被引論文的界定方法》,《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第6期。
⑧邱均平、樓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研究的現狀與發展——基于計量學的統計分析結果》,《宏觀質量研究》2013年第3期。
⑨蓋雙雙、劉雪立、張詩樂等:《我國高影響力論文産出現狀及國際地位》,《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年第1期。
⑩陳力丹:《互聯網重構了我們的社會生活》,《新聞界》2017年第2期。
(11)[美]維曼·多米尼克:《大衆媒介研究導論(第七版)》,金兼斌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頁。
(12)WenyuDou,GuangpingWang,NanZhou.GenerationalandRegionalDifferencesinMediaConsumptionPatternsofChineseGenerationXConsumers[J].JournalofAdvertising,2006,35(2).
(13)LeeCC,HeZ,HuangY.'ChinesePartyPublicityInc.'conglomerated:ThecaseoftheShenzhenPressGroup[J].MediaCulture&Society,2006,28(4):581-602.
(14)TjosvoldD,Sun,Haifa.Understandingconflictavoidance:Relationship,motivations,actions,andconsequen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flictManagement,2002,13.142-164.
(15)同①。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