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選擇WebofScience作為文獻搜索引擎,以《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2016年度國際關系學領域前10的期刊為檢索對象,“China”為關鍵詞,文獻類型為論文(article)、快訊(letter)、綜述(review)、編者文章(editorialmaterial)、會議論文(proceedingspaper),時間跨度為2013—2018年。數據獲取時間為2018年5月26日,共獲得131篇文獻,年度分布為:2013年29篇、2014年29篇、2015年26篇、2016年21篇、2017年16篇、2018年10篇,文獻數量最多的期刊為《國際安全》(InternationalSecurity)(47篇)、《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37篇)、《國際政治經濟評論》(Reviewof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28篇)。研究選取CiteSpace作為分析工具。CiteSpace是一款信息可視化軟件,能通過計量特定領域文獻,探測學科經典文獻、研究熱點與前沿。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對搜集到的131篇文獻進行梳理,分析涉華國際關系研究的主體和内容,進而勾勒出國際關系學者視野中的中國形象。
二、研究發現
(一)國際關系研究話語主體分析
1.美國學者處于國際關系研究主導地位,中國學者積極參與
表1為使用CiteSpace對每年發文量位于前10的國家進行統計後得到的結果,反映了不同國家的發文量與其在研究合作網絡中的中心性。中心性是社會網絡分析的重點之一,主要探讨網絡中各個行動者具有怎樣的權力或者居于怎樣的地位。①CiteSpace分析中,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的節點為關鍵節點。美國的中心性為1.33,是關鍵節點,處于網絡中心。
此外,中國學者發文量僅次于美國,為13篇。研究主題涵蓋了中國的“新常态”理念、中俄關系以及“北京共識”等國際關系學界熱議話題。其中3篇文章被引頻次高于10:清華大學陳懋修梳理分析了中國國内關于“北京共識”的争論;香港浸會大學楊春關注“後華盛頓共識”時代全球市場再平衡環境下,中國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轉型;澳門大學陳丁丁重新定義了“進取性”概念的内涵,提出中國外交政策的進取性是“防禦性”和“建設性”進取,而非西方學界定義的“脅迫性”進取。
中國學者文章學術影響力方面,根據WOS的引文分析,所有文章平均被引頻次為7.85,中國學者文章平均被引頻次為7.23,低于美國8.77、加拿大9.17、德國8.50,高于英國6.27、荷蘭4.50。
2.兩所美國高校發文量較高且中心性較強
使用CiteSpace對每年發文量位于前10的機構進行統計,發現發文量較高的是喬治·華盛頓大學(11篇)、哈佛大學(10篇)、馬裡蘭大學(7篇)、美國外交關系協會(6篇)、達特茅斯學院(5篇)、普林斯頓大學(5篇)、牛津大學(5篇)、塔夫茨大學(5篇),其中喬治·華盛頓大學、馬裡蘭大學中心性較高,分别為0.21、0.15,是關鍵節點。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文章中,有5篇文章被引頻次高于10,研究主題分别為:權力轉移背景下中美關系的調整、中國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力對西太平洋權力格局的影響、中國的軟實力、中國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費量與進口量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中國核力量的發展對美國核戰略的影響。馬裡蘭大學的文章中,有兩篇文章被引頻次高于10,其中一篇研究主題為台灣海峽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另一篇為與喬治·華盛頓大學合作。
圖1作者共被引分析圖譜3.代表性學者
圖1為使用CiteSpace進行作者共被引分析後得到的結果,半徑大小表示作者出現頻率,圓環圈層顔色表示被引年限,連線表示作者首次共被引時間,紫色外圈标記了中心性較高的節點。關鍵節點主要包括哈佛大學政府系江憶恩(JohnstonAI)、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查爾斯·格拉澤(GlaserCL)、普林斯頓大學中國與世界項目主任柯慶生(ChristensenTJ)。
圖2關鍵詞及其相互關系(二)國際關系研究視野中的中國
有學者考察話語權生成機制時提出:“‘設置議程’和‘構建框架’是話語權生産機制中的兩個關鍵環節。”②因此,本研究通過關鍵詞和基礎文獻分析考察西方涉華國際關系研究在議題設定和解讀框架兩個方面的特點。
圖3關鍵詞年度分布1.關鍵詞分析:關注中國崛起及影響,經貿議題政治化傾向顯著
使用CiteSpace對131篇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共得到43個節點,88條聯系。關鍵詞共現指兩篇或多篇論文出現同一關鍵詞。關鍵詞共現分析中,處于共現網絡中心節點的關鍵詞和高頻關鍵詞可以反映研究領域的熱點議題。如圖2所示,處于網絡中心節點的關鍵詞主要包括力量(power)、崛起(rise)、戰争(war)、全球化(globalization)、政治(politics)、政策(policy)、貿易(trade)等。被引頻次最高的關鍵詞為力量、戰争、政治、政策、治理。可以發現,研究集中關注中國的崛起及影響,議題延伸至中國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内外政策。
圖3展示了2013-2018年熱點關鍵詞的年度變化,連線表示熱點關鍵詞的共引。2013年關鍵詞涵蓋範圍較廣,被引頻次較高的力量(power)、戰争(war)、政治(politics)、全球化(globalization),2014年政策(policy)、崛起(rise)、未來(future)、制度(institution)等成為熱點關鍵詞,2015年治理(governance)成為熱點關鍵詞,2016年貿易(trade)成為熱點關鍵詞,同時戰争、政治、全球化等關鍵詞得到了延續。
在共現分析基礎上,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即按照關鍵詞的親疏關系進行聚合,同一聚類内的關鍵詞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如圖4所示,關鍵詞聚類分析得到6個聚類,其中模塊度(Modularity)為0.5132(該值在0.4~0.8之間适合聚類),平均輪廓值(MeanSihouette)為0.7058(該值在0~1區間内,值越高表示同一聚類内相似性越強)。圖中聚類标簽為從标題中提取的主題詞:自由系統理論(liberalsystemictheory)(西方學者借以解釋中國政治制度不用于西方國家但仍能夠推行自由貿易政策的一種理論學說)、解讀中國國有石油公司(explainingChinesenationaloilcompanies)、艱難抉擇(hardchoice)(指中美關系走向)、中國模式(Chinamodel)、資金流動(financialflow)、購買力影響(buyinginfluence)。
其中5個聚類與經濟相關聯,聚類中包含了具有政治指向的關鍵詞如政治、戰争等,呈現出經濟議題政治化傾向。如馬裡蘭大學史考特·凱斯特納(ScottL.Kastner)的研究關注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日益增強的購買力與國際地位提升的關系;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克裡斯汀·霍普維爾(KristenHopewell)的研究分析中國、印度、巴西在世貿組織權力擴展的路徑,認為與印度、巴西依靠動員能力獲得影響力不同,中國通過經濟實力來擴展在世貿組織中的影響力。國内學者佟家棟指出,美國政府從政治以及戰略利益的考慮出發認識中國經濟,政治經濟學研究“遠離了西方聲稱的‘公平貿易’原則,而為‘難以承受’或者‘是否能夠承受’所替代”。③
圖4關鍵詞聚類圖譜2.基礎文獻分析:現實主義範式占據主導,以現實主義權力觀等框架解讀中國崛起
使用CiteSpace對131篇文獻的共被引文獻進行分析。“共被引”指兩篇文獻同被一篇或多篇文獻所引,共被引分析中有兩類文獻值得重視:高中心性文獻和高被引文獻。這兩類文獻是學科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文獻,對于理論發展有奠基作用。本文對中心性和共被引頻次分别居于前5位的文獻進行梳理,這些基礎文獻的研究主題和理論框架反映了近五年來涉華國際關系研究的研究視角與解讀框架,發現西方涉華國際關系研究以現實主義範式為主導,以現實主義權力觀認知中國崛起,主要解讀框架包括:
将安全問題作為分析中國崛起的關鍵要素。西方國際關系研究的現實主義範式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優先于商業、民事等“低政治”議題的“高政治”。分析的基礎文獻中有5篇主要讨論安全問題,包括中美軍事戰略、中美間的安全沖突、安全困境等,反映了安全問題是西方涉華國際關系研究中的關鍵要素。如查爾斯·格拉澤于2015年發表的文章《美中大妥協?軍事競争與和解的艱難抉擇》(AUS-ChinaGrandBargain?TheHardChoicebetweenMilitaryCompetitionandAccommodation)認為中國崛起使美國面臨地緣戰略調整的難題,主張中美相互妥協減少沖突:美國不再保護台灣,中國承諾和平解決領海争端并接受美國在東亞地區長期的軍事存在。另一篇基礎文獻,《紐約時報》記者伊麗莎白·布米勒(ElisabethBumiller)于2012年撰寫的報道《奧巴馬特色鮮明的精兵戰略》(ObamaPutsHisStamponStrategyforaLeanerMilitary)關注奧巴馬政府新的軍事政策,包括精簡地面部隊,加大情報與網絡戰投入,重點關注部署在亞洲、太平洋和中東各地規模更小、靈活性更大的軍事力量。
将國家權力的擴展視為中國崛起的根本目标與最終結果。現實主義研究者認為國家的主要目标是擴大權力,與權力相關的要素包括人口、領土、能力等,有研究者認為基本的生存欲望是國家擴展權力的動力,其他研究者則認為國家利益推動國家追求權力。多篇基礎文獻認為中國崛起的目标和結果是增強對世界的控制力。如認為中國逐漸強大的軍事實力将導緻中國對西太平洋地區的控制力增強: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史蒂芬·比德爾(StephenBiddle)于2016年發表的文章《西太平洋的未來戰争: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美國海空一體戰和東亞公域控制權》(FutureWarfareintheWesternPacific:ChineseAntiaccess/AreaDenial,USAirSeaBattle,andCommandoftheCommonsinEastAsia)認為,中國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的增強,長期來看是有限的地緣威脅,将導緻一個新的時代出現:美國不再享有全球公域控制權,東海和南海成為中美權力角逐區域。另一篇基礎文獻,江憶恩于2013年發表的文章《如何理解中國的新“有所作為”理念?》(HowNewandAssertiveIsChina'sNewAssertiveness?)參與讨論西方學界熱議話題: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否變得更加強勢。此處的“強勢”被理解為以一種對抗式的手段達成一定的目的,反映了西方學者以權力角逐的視角看待中國的外交政策。
以權力轉移描述中美關系。權力轉移理論認為國際體系等級随國家權力與增長率的變化而此消彼長,在此基礎上會造成新興大國與衰落國家的權力再分配以及國際體系失衡,過程中可能導緻戰争。有基礎文獻關注中國對美國地位的挑戰、美國霸權的衰落等主題,反映了中美權力轉移成為涉華研究的研究視角。如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埃文·布雷登·蒙哥馬利(EvanBradenMontgomery)于2014年發表的文章《西太平洋的優勢競争:中國崛起與美國力量投射的未來》(ContestedPrimacyintheWesternPacific:China'sRiseandtheFutureofUSPowerProjection)認為中國正在崛起的軍事力量,可能打破東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平衡,挑戰美國地位。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斯蒂芬·布魯克斯(StephenG.Brooks)等人于2012年發表的文章《别回家,美國》(Don'tComeHome,America)關注美國國防戰略的調整,認為美國應當繼續堅持深度介入的霸權戰略,反對戰略收縮主張。文章在WOS核心合集中被引頻次達71次。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金駿遠(AveryGoldstein)于2013年發表的文章《當務之急:美中關系危機動蕩的燃眉之危》(FirstThingsFirst:ThePressingDangerofCrisisInstabilityinUSChinaRelations)提出中國崛起對中美關系造成的沖擊未被足夠重視,中美之間可能升級為軍事沖突的危機迫在眉睫且危險超出預期,主張通過積極的外交斡旋防止沖突發生。
三、結論與建議
近五年來西方國際關系學界的涉華研究網絡以美國為中心,出現了喬治·華盛頓大學、馬裡蘭大學等關鍵機構和江憶恩、查爾斯·格拉澤、柯慶生等關鍵學者。同時,中國學者在西方國際關系學刊物積極發聲,介紹中國理念,回應西方學界熱議話題。
議題設置方面,中國崛起成為西方國際關系學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研究議題呈現多元化特點,涵蓋中國的政治、經貿、軍事、對外政策等各領域,但安全問題仍是首要議題。同時,多元化議題存在政治化解讀的傾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的理論基礎和解讀框架仍以現實主義範式為主導,即以現實主義權力觀作為觀察中國崛起的關鍵路徑,如将安全問題作為分析中國崛起的首要議題,認為中國國力增強的根本目标和最終結果是國家權力的擴展,以權力轉移作為描述中美關系的框架。同時,這種現實主義權力觀的解讀框架也逐漸影響到西方媒體,成為西方媒體塑造中國形象的主流範式。④
綜合研究發現,本文就我國對外傳播合理應對西方話語提出如下建議:
一方面積極放大國内學者的聲音。中國學者在西方國際關系研究刊物上關于中國模式、中國外交政策特點的讨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學術界的認同與傳播,媒體應加強與學界的互動,将國際關系研究話語體系轉化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另一方面,跳出西方為中國崛起設定的現實主義權力觀解讀框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論述為國際關系發展提供了不同于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中國式路徑,包括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等。⑤國内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的讨論闡釋,如門洪華認為中國尋求的新型大國關系超越了“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必定沖突的曆史宿命”,避免并克服舊有大國關系中互不信任、互相排斥等消極因素,增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追求建立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而建立在平等、互利、互惠、雙赢、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内政基礎之上的中俄關系正是新型大國關系的樣闆。⑥因此,媒體應跳出西方的現實主義理論範式,以新的理論框架解讀中國崛起。
(本文系中國外文局對外話語體系研究機制2017年度研究項目“新時期國際涉華重大議題的輿論引導和話語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号:17CBZX117)
「注釋」
①彭希羨、朱慶華、沈超:《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社會計算領域的作者合作分析》,《情報雜志》2013年第3期。
②吳瑛:《信息傳播視角下的話語權生産機制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③佟家棟:《分工與國際經濟保護主義:駁“中國威脅論”》,《世界經濟》2017年第6期。
④崔遠航:《十九大以來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威脅論”:特點與趨勢分析》,《對外傳播》2018第4期。
⑤季志業:《中國對外戰略布局需揚長補短》,《現代國際關系》2017年第8期。
⑥門洪華:《中國國際戰略布局的新展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1期。
責編:吳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