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網線撐起了共享教育,填補了城鄉教育的鴻溝……
一台電子白闆讓農村孩子“走進”了名校名師課堂,實現了城鄉共上一堂課……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推動了甯夏農村地區特别是貧困地區從“粉筆、教案、黑闆”的傳統教學方式逐漸向“寬帶、視頻、遠程教學”的現代化教育方式轉變。網絡教育、信息共享的介入,縮小的不光是城鄉學生的成績差距,在縮小心理差距、素質差距和思想差距上效果更是明顯。
近日,甯夏獲批成為“互聯網+教育”示範區,這将為甯夏教育改革發展帶來新的曆史機遇。據了解,甯夏已實現全區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寬帶網絡校校通”全面完成,完成了教學點衛星數字資源全覆蓋,全區中小學80%的教學班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開通率大幅提升,職業教育教師和學生100%開通了個人學習空間。累計建成77所教育信息化應用示範學校。那麼在如此豐碩的成績下,甯夏的“互聯網+教育”模式又是怎樣的?本刊結合甯夏“互聯網+教育”建設的經驗與案例,帶您走進“甯夏模式”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
依托教育雲彙聚大資源
讓優質資源共用共享
為了推動教育均衡,深度整合全區教育資源,甯夏在2017年完成了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廣泛應用為核心,融合教育資源、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功能的教育雲建設,搭建起為150多萬名師生、2000多所學校和廣大社會公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該平台向上對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向下整合各地和學校資源,實現了與甯夏自治區公安人口基礎信息庫對接和所有應用系統統一身份認證,打通了個人終身學習數據,初步構建起為廣大社會公衆提供終身、開放、免費的學習服務平台,實現了自治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推動應用、學校免費使用的格局。
截至目前,甯夏教育雲平台對接了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的670多萬件資源,遴選整合了580多萬件區内各地資源,通過企業參與平台運營的方式,引入了學科網、跨學網等550多萬件資源,有效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現平台持續發展、資源共享共用,優質資源應用效益大幅提升。
特色應用創新教育教學新機制
依托于教育雲平台,甯夏開展建設了300多個自治區和市、縣網絡名師工作室,加入657名中青年骨幹教師,共享優質教育資源10多萬件,開展教研活動200多次,覆蓋教師3萬多人,名師帶動發展效應初步顯現。同時按照“統一平台、數據互通、同步上課、同步錄播,同步評估”的原則構建了省級同步互動課堂共享平台,讓全區所有學校同在一個平台上開展教學教研活動,讓城鄉中小學、教學名師與農村教師牽手結對,實現共同發展。200多所中小學結成發展共同體,實施了500多堂網絡互動課,彙聚了近1000堂優質教學課例,有力地促進了部分薄弱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雲進行實名制注冊,教師應用空間開展備課授課、家校互動等教學活動;學生應用空間開展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逐步實現“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學校應用空間開展教師考核管理、班級組織管理、學生綜合評價、教學綜合分析。還利用教育雲平台,通過“專遞課堂”初步解決邊遠地區學校和教學點開齊開好課程的問題,通過“名師課堂”擴大教學名師優質資源的共享面。
借力信息技術重構教學空間
甯夏近年來依托雲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推進基礎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經驗和優秀案例。他們把信息技術做為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動力,在互聯網思維變革教學的引領下,打造了未來課堂、智慧課堂、“一拖二”網絡在線課堂等多種教學創新平台,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充實,使學校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
興慶區十八小:“3333”教學模式讓課程充滿智慧
銀川市興慶區十八小在2015年就被自治區教育廳确立為“信息化資源有效應用示範校”,學校結合實際,通過構建管理、教師、學生、課堂應用為主的四維一體的信息化應用平台,推進“3333”的課堂教學模式,即把課堂教學分成3個流程(家庭觀課、課堂交流、當堂檢測),每個流程又有三個環節,使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得到了轉變,老師們充分研究教材、靈活設計教學,并利用各自的特長合作進行微課制作,使自我能力得以展現和提高,團隊的凝聚力也不斷增強;學生逐步學會了利用信息化條件進行學習,善于并樂于開展合作性學習,還能将自己的理解或認識講給别人聽,新型的教與學的方式,真正實現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使課堂變得充滿歡快與智慧。
興慶區十八小結合教學、教研、學習、管理工作實際,建設了“學校常态教研與管理平台”,在該平台建立教師備課、教師教研、教學管理三種應用模式,實現了網絡教研的常态進行,切實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同時使管理交流更及時。學校還借助“自治區信息化示範校”的有利契機,搭建了學校數字化教師授課平台,将教師備授課所需的資源、工具進行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備授課效率,縮短時間,減輕教師負擔。同時打造了基于雲平台的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校園雲服務泛在教育環境。運用8個50寸電子大屏,32個24寸電子觸屏機進行互動展示,孩子們通過觸屏可以上網浏覽,通過App軟件拓展視野,通過展示平台觀看作品。
興慶回民二小:讓每個孩子與世界相連
銀川市興慶區回民第二小學從教學空間重構入手,以“五個中心”建設作為“未來課堂”的實現探索,包括:“智慧(魔方)科技體驗中心”、“藝體整合課堂中心”、“校園文化展示中心”、“多媒介閱覽中心”、“未來學習中心”,從而打破了固定的、單一的完全服務于教師主宰、學生服從的教育活動場所,建造了一個開放、自由、高互動的學習空間。其中“未來學習中心”,由智能錄播室、數字化網絡教室、多媒體視聽室、數字化合作學室和無邊界學室(iPad教室)構成,力求體現人、技術、資源、活動等諸多要素,促進了學習者學習和身心發展的高效互動。
興慶回民二小不僅對教學環境進行重構設計,同時還對教與學的方式、内容進行了深層改革,建立了基于電子白闆的學科教學有效應用,基于移動設備支持的創意課堂,基于微課的博雅4A課堂模型建構以及基于網絡支持的數字化合作學習,給了教師更寬廣的教學創新平台,促進了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和“因材擇學”。
泾源縣:區域間信息化協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泾源縣長期受農村學校師資匮乏、部分學科課程無法開齊、師資不均衡等問題的困擾,基于這種情況,泾源縣以信息化手段在區域間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突破口,針對農村偏遠學校确立了“一拖二”在線課堂模式,分别在各中心小學搭建具有遠程互動功能的主課堂,在教學點搭建遠程互動課堂(輔課堂)的方式,通過中心校與教學點小區域間信息化協作,破解教學點和小規模學校課程開設不齊的難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在探索“一拖二”在線課堂的試點模式基礎上,初步開展“強校幫弱校”的在線互動教學研究工作,通過在線研讨交流,使區域内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明顯提高。還在縣城一小和三小及農村薄弱學校,通過教師間協作開展了以網絡環境下教師集體電子備課模式,重點通過聚焦課堂,積極探索課前、課上和課後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高效課堂模式研究,實現信息化環境下課堂有效性研究并與高效課堂改革相結合。充分依托縣城優質的教師資源,搭建了城鄉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平台,在改變傳統教研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城鄉發展一體化,構建高效課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回顧甯夏的“互聯網+教育”之路,總結來看,甯夏以省級大平台建設與應用為重點,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為核心,全面服務教育質量提升,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打破教育資源不均等鴻溝,使得教育信息化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部分指标位居全國前列,從而推動了甯夏的教育現代化發展。
(整理:楊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