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教育信息化 2.0 要推動構建“三個模式”

教育信息化 2.0 要推動構建“三個模式”

時間:2024-11-06 05:12:16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進入了新的發展轉型期。深化認識,重在工作方式上的轉變,真正把認識變成具體的行動。

——雷朝滋文/本刊記者王左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十九大之後,教育信息化進入了2.0時代。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開啟智能時代教育的新征程,每個人都要成為教育信息化2.0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和創造者。

他表示,進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有三項重點工作需要落實:一是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二是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供給新模式,三是探索信息時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與此同時,邁入2.0時代的教育信息化,要推動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教育專用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向教育大資源的開發、應用和服務轉變,二是從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師生信息素養轉變,三是教育信息化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

針對教育信息化2.0的任務及其挑戰,近日,《中國教育網絡》雜志采訪了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

2.0階段的核心任務

《中國教育網絡》:教育信息化1.0時代,我國取得了哪些成績和突破?教育信息化2.0階段的核心任務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将來源于何處,該如何應對?

雷朝滋: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确領導下,在教育部黨組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教育戰線的不懈努力下,全國教育信息化事業取得了全方位突破和開創性成就,得到中央領導和社會各方面的高度肯定。總體來說,“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成效可以概括為“五大進展”和“三大突破”。

五大進展

一是“三通兩平台”建設與應用取得重大進展,各項指标普遍實現翻倍增長,比如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5%躍升到95%、多媒體教室比例從不到40%提升到88%,網絡學習空間數量從60萬個激增到7100萬個;

二是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明顯提升,1000多萬名中小學教師、10萬多名中小學校長、20多萬名職業院校教師接受了信息化專項培訓;

三是信息化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硬件、軟件以及應用水平都有很大發展;

四是信息化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推動作用大幅提升,信息技術從影響教育發展的外生變量轉化為引發教育深層系統性變革的内生變量;

五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在國際上産生影響力,多次在國際平台上分享中國經驗。

三大突破

一是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符合國情并得到廣泛認可的多種應用模式;

二是全社會參與的推進機制取得重大突破,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把“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都用好,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一大批企業投身到教育信息化事業中來;

三是在探索符合國情的教育信息化道路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條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子。

發展轉型期

黨的“十九大”對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一步,教育部将以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抓手,在“三通兩平台”的基礎上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整體發展目标和應用水平,使我國教育信息化步入國際先進行列,發揮全球引領作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推進“互聯網+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将重點開展數字資源服務普及行動、網絡學習空間覆蓋行動、網絡扶智工程攻堅行動、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百區千校萬課引領行動、數字校園規範建設行動、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等八大行動。努力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整體目标,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适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提高師生信息素養,建設一個“互聯網+教育”大平台。

推進教育信息化2.0,關鍵是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推動作用和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因此,認識問題、觀念問題仍然是當前的最大障礙之一。解決認識問題、觀念問題,依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教育信息化發展到今天,任務要求、組織方式以及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教育信息化在推進實踐過程中,通過認識、探索、再認識、再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進入了新的發展轉型期。深化認識,重在工作方式上的轉變,真正把認識變成具體的行動。

首先,是在目标理念上的轉變。談到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成就,不能再隻是用“投了多少錢、裝了多少設備、開發了多少資源、聯通了多少網絡”等概念,而是應該重點考慮這些投入帶來的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解決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效果。

其次,是在組織方式上的轉變。必須加快工作主體的轉換,把教研系統推上教育信息化的一線,把校長和教師推上教育信息化的一線,特别要強調的是統籌協調的領導機制的建立。

最後,是在推進方式上的轉變。重在新機制的探索和建立。要結合政府職能的轉變,逐步實現從以項目建設推進為主到以政策和制度安排推進為主,從自建自管自用到組織多元主體參與、引導市場和購買服務的轉變。

構建新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生态

《中國教育網絡》:您提到,要重新認識新時代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發展及其規律。您認為,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發展教育?

雷朝滋:黨的十九大具有重大曆史意義和政治意義,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判斷。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迫切需要培養大批的創新人才,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引領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誠然,過去我國的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實現快速趕超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障。但是,中國傳統教育培養的人才呈現出“高均值、低方差”的現象,拔尖創新人才少、不适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問題愈發突出。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推動人類正式步入了信息社會。信息技術不僅在改變現在的教育,同時也在塑造未來的教育。

未來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網絡環境更加開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視學生個性化和多樣性的教育,是引導孩子主動探究和快樂學習的教育,是讓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的教育,是更加強調終身學習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新的時代背景和新的社會背景,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創新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因應信息化社會發展,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重構教育體制、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

去年9月,中辦和國辦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傳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發展、人人皆可成才、終身學習等科學教育理念,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主動适應學習方式的轉變,推行與互聯網相融合的教育教學組織方式,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教學環境,适時對傳統教育進行變革和重組,構建新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生态。要着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做好應對信息時代的準備;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獨立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樹立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對國家、民族乃至人類進步的使命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成為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體制

《中國教育網絡》:現在來看,各地和各學校信息化機制體制還不健全,這是否會影響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教育主管部門對此有何考慮和規劃?

雷朝滋:科學規範的體制機制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必須通過管理體制的完善,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領導、管理、服務機構,形成權責明确、統籌有力、運轉高效的教育信息化組織管理體系。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确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體制,切實落實中央關于網絡安全責任制的要求,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組織對網信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網信領導小組,形成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負責人牽頭抓,統籌部門、業務部門、技術部門分工配合的網信工作統籌推進機制;要明确網信工作的行政職能處室,目前還有四分之一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沒有統籌網信工作的行政職能處室,這種工作體制與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的戰略地位嚴重不匹配,必須盡快予以明确;要整合教研、電教、信息、裝備等教育系統專業機構的力量,充分利用相關企業專業化服務的優勢,形成合力,為學校和師生等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從而構建起職能部門統籌協調、業務部門推進應用、技術部門支撐服務的工作機制。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