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曉冰
摘要:伴随着“微時代”的風靡狂潮,我們進入了一個微信息迅速發展和應用時代。“微信”成為信息時代熱潮中的一個經典應用軟件,被人們廣泛應用。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研究,到2014年5月65%的中國網民使用微信,且逐月遞增,現已居信息軟件首位。随着微信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成為了移動時代标志性的學習工具之一,在教育業也逐步開始推廣指尖上的微課堂,本文簡要列舉了目前高校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現行網絡環境,進一步提出利用微信網絡平台的優勢和特點,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個用于輔助教學的微信網絡學習交流平台。
關鍵詞:微信;移動設備;輔助教學
引言
“舌尖上的中國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指尖上的微信将影響未來的教育”。在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中構建了移動網絡下一種新型的學習環境,微信網絡平台教學模式選用了“微”和“小”的特征,利用便于攜帶的移動設備随時随地學習、交流,幫助學生有效利用零碎時間,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增進課外知識、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激勵教師工作熱情,促進教學經驗交流都是大有裨益的,從而真正實現微潮流時代下的小課堂大教學。
1、微時代的發展
随着移動通信技術和無線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迎來了微時代的到來,微信應用軟件在全國範圍内迅速被推廣使用。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移動網絡等成為了新時代的象征。随處可接入的網絡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固有的網絡交流模式。伴随着移動Wifi的普及和“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出門必攜平闆電腦”的時代,高校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微信是微時代發展的标志性産物之一。微信是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個為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等移動設備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聊天應用軟件。它的運行對網絡運營商、操作系統平台毫無限制,用戶可以随時随地通過移動設備免費使用微信進行語聊、視頻、圖片和文字等方式更形象更真實的進行信息傳輸。微信中為用戶提供公衆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添加或搜索号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等各種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衆平台,同時還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給好友或者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總結微信優勢,它是一款具有即時通訊、互動社交、跨平台化功能的相對成熟的移動網絡應用軟件,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各大銀行、企事業等機構都已開啟微平台,方便所屬客戶通過指尖上的移動設備來完成各種操作,即時方便,既為客戶節省時間,提供方便,也為機構節省資源,達到雙赢效果。軟件本身完全免費、支持多種語言、适合各種手機版本以及操作簡單方便的優勢,非常适合學生在學習中使用,備受廣大高校生的熱愛和推崇。因此,微信的問世給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開放式教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平台,進一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目前高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實時互動
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現如今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是“研讨式教學”,也就是所謂的互動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互動起來,通過相互研讨交流、思想的碰撞産生共鳴,達到人人參與、人人發言、有問有答的高質量教學效果。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教學模式還處于被動式接受,擠壓式灌輸的教學方法,不僅課堂上缺乏互動,課後互動更是少之甚少,導緻學生學習參與度低,知識鞏固不到位。
對于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在課堂,學在課後”。課堂上教師要進行完美的講授,課後還要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解答疑難,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課堂知識。但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是課堂時間緊張,課堂上留給學生主動提問的時間也很少,學生能夠做到最好的程度就是認真聽講,但對課堂内容的吸收情況不能及時反應,尤其較内向的學生更不願意與老師面對面進行咨詢和交流,疑難問題無法當場解決而成為永久性的問題。為了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課後交流是最有效的,這就要求有一種方法能夠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無限制自由的溝通,因此,嘗試通過媒介例如網絡媒介等來解決現存的問題,從而實現課上課下實時互動。
2.2課堂教學的現狀
由于應試教育方式一直以來存在的弊端——課堂時間有限,内容繁冗複雜。多數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是抓重點知識,與課程相關的邊緣知識和學習資料根本不能詳細講授,而往往這部分邊緣知識最有可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時量的限制也是影響學生無法站到時代的前沿,及時接觸最新的知識和技能,結果隻能逐漸導緻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減弱,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老師也懈怠應付,最終教學雙方各自隻為完成任務而機械的工作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能夠充分發揮。
3、微信在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工作重要環節之一就是疑難解答、課後輔導。而指尖課堂就是借助微技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在線答疑課程輔導,既節約時間和資源,又快捷方便。微信平台為師生互動學習提供一個即時環境,雙方可以無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視頻、語音、文字等方式進行交流,從而讓教師的輔導更有針對性。通過微平台,學生在課堂中遇到的個性和共性問題都可随時提出,教師可即時看到問題并進行解答,尤其對于共性問題可發布至朋友圈,供所有同學查閱,簡化資源,有效利用零碎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4、微信網絡教學平台的優勢
4.1建立實時互動平台、及時解決課堂問題
微信基于移動設備而特有的“微”優勢,打破了傳統的固定時間固定課堂教學,實現随時随地的教和學。在傳統有限的課堂時間内,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課後發現的新問題,沒有合适的時間去解決,日積月累問題越來越多,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後續的學習效果。微信平台的語音功能使實時互動、研讨式學習成為現實,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再也不會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想要通過平台溝通的内容可在瞬間發送至對方,且無論是一對一、一對多、還是多對多,都可通過語聊、視頻、文字等方式來完成交流,使學生和教師有面對面親近的感覺,從而增強彼此間的交流。這種在線交流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時空制約,不再滞留問題,隻要有需求,何時何地都可以利用微平台進行在線交流,學習更加自由自在的進行。
微信平台中的朋友圈,也是一個經典的常用功能,教師或者學生可以将課堂研讨内容、課程重點、疑難問題等發表至朋友圈,供所有人員閱讀和學習,從而鞏固課堂知識,加強學習效果。
4.2提升教師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微信群中建立的教學平台所有的内容都是公開性的,讨論的内容會涉及各個方面,當然也存在對教師的各種評價,對所發表内容的有效性評價等等,這種評價打破了傳統的評教,沒有了面對面的思想顧慮,是相對實事求是和客觀的,因此,想要得到公認贊賞的老師,那就要求個人的教學水平要具特色和吸引力,通過這樣一個平台來不斷激勵教師能夠自我修煉,提升自身水平和責任心,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途徑。
微平台通過網絡實現了實時“評教”和“促教”的作用,如無形的力量時刻鞭策着所有教師将更多的熱情、責任、精力投入教學,鑽研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内容,促進教學質量;學生通過微平台,改變學習心态,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将更多的零碎時間有效利用起來投入到學習中。微平台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形成互督互促的學習氛圍,從而為高校培養全面型的高素質人才。
4.3拓展課堂教學資源、豐富課外知識
微信平台的文件傳輸功能,可将教學資源進行上傳和分享,供學生在線學習和下載。平台中所上傳和分享的内容,隻要不自行删除,它将永久性存在,方便學期末複習時查閱。教師也可以在朋友圈中設置如“課程輔導”等類似的欄目,針對授課内容,推送出相應的思考題和讨論題,學生可以利用課後時間進行充足的思考、查閱資料等來進行留言讨論,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課程内容,提高學習熱情度。微信平台的信息存儲量特别大,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到任何一個網絡資源并分享至平台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從而培養現代社會綜合性人才。
5、微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5.1課堂教學是根本,網絡教學是輔助
微信平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起着積極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授課,隻是作為輔助教學為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及時督促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掌控學生的每個細節,例如發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偏弱,教師可以随時加強這方面的培養。盡管微信平台也可以實現視頻和語音的相互傳輸,可最終還是不能實現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授課與微信平台兩者之間的關系,以課堂授課為主,網絡教學為輔,共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成績。
5.2微信平台信息要及時更新回複
微信平台的信息更新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及時更新微平台發布的信息,例如最前沿的知識,同時要及時回複和解答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的疑問,對老師講解内容的不同見解,以及學生在生活中為人處世的困惑等。教師對學生的及時回複會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感,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
6、結束語
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随着移動互聯網應用終端的逐漸豐富,在為高校教學領域研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随之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随着微信平台不斷的拓展其應用功能,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我們的重點研究目标是微信平台在高校實際教學中的更多應用,為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成績、培養全面型高素質人才創造出一個新型的移動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曹豔敏,張愛華.從功能到存在: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8,10(7):105-108.
[2]方增泉.高校教學改革要适應信息時代要求[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40-42.
[3]袁磊,陳曉慧,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7):87-89.
[4]白浩.微信公衆平台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作者簡介:
吳曉冰,本科,助理實驗師,工作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信息中心,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實驗室建設與實驗儀器設備研究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