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研究

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研究

時間:2024-11-06 03:08:39

文/王小甯劉麗麗

摘要:基于互聯網的農村信息傳播效果評價研究,對提高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構建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指标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的有效性進行評價。研究發現: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渠道的有效性較好,傳播者、信息内容、受衆的有效性一般,信息傳播有效性的整體評價結果為“一般”。

關鍵詞:農村信息傳播;有效性;模糊綜合評價

陝西是農業大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制約了陝西經濟和現代化的發展,落後的農業發展急需擁抱互聯網,才能為陝西農業發展帶來新時機。近幾年,在我國政府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努力下,我國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不斷提升,農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接近城鎮網民,高達81.9%,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已經成為了農村居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信息的傳播效果是傳播活動的價值所在,又是評價傳播者,評價傳播媒體業績的重要依據[1],在互聯網迅速在農村普及的進程中,開展對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效果的評價,有利于提高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效率,改善互聯網對農民信息服務的質量,有利于互聯網信息内容的改善。

1、文獻回顧

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的有效性是指通過互聯網傳播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滿足農村居民需要為依據的價值判斷,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者的統一”[2]。闵陽(2012)在對陝南農村信息傳播狀況調查與分析中提出,在獲取适用性信息方面,互聯網的優點是信息量大,能夠實現按需檢索,但是需要支付的經濟成本高,對檢索者的信息能力要求也較高[3]。黃丹、楊彩虹(2014)在對西部農村信息傳播測評中得出網絡傳播綜合評價值約為75.56分,得出網絡在農村信息傳播方面效果較好[4]。闵陽(2014)提出政府組織傳播缺位、大衆傳播效果不佳等因素,影響了緻富信息的有效傳播[5]。李靜(2014)在對我國西部農村信息傳播效果測定中提出農戶認為通過網絡和電視獲取信息最方便,認為網絡交互性和及時性很好,網絡是農民進行娛樂消遣的重要途徑[6]。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有對西部農村信息傳播效果的測評的研究和對陝南農村信息傳播狀況的分析,而沒有針對陝西農村信息傳播有效性和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的研究。所以本文在建立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指标體系和進行實證調查的基礎上,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進行評價。

2、評價指标體系構建

影響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的有效性主要有四個因素,分别為傳播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受衆。基于這四個本文構建出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的指标體系,如表1所示。

3、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的模糊評價

3.1樣本描述性統計

調查采取分群随機抽樣,分别對陝北、陝南、關中的榆林市、延安市、鹹陽市、西安市、渭南市及商洛市的二十幾個農村進行了調查。共發放問卷245份,有效問卷239份。其中,男性占61.1%、女性占38.9%;年齡在21-40歲的占53.1%、41-60歲的占27.6%;小學和初中學曆占46.9%、高中及以上學曆占53.1%;農村居民的職業大部分為打工者、種植戶及無業者,占人數百分比分别為27.2%、21.8%和15.9%;農村居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依次為,電視、手機上網、電腦上網等,其中使用手機上網和電腦上網的分别為61.92%和43.1%。

3.2模糊綜合評價

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評價的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基于表2的統計結果,應用Matlab軟件進行模糊綜合評價。針對傳播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和受衆的模糊評價結果分别為:2.7755、3.7723、3.2591和3.3078。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的整體評價結果為3.3796。評價結果等級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得出,傳播者、信息内容和受衆有效性的評價結果等級都為“一般”,屬于E3級。信息渠道有效性的評價結果等級為“較好”,屬于E2級。綜合評價結果“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的評價結果為“一般”,屬于E3級,說明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的效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4、對策建議

(1)地方政府成立涉農信息評價部門,努力提高涉農信息内容的有效性。由于農民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農村居民的信息評價能力低,可以成立信息評價小組,将市場價格信息、市場供求信息等一些實用的信息與當地農村的地理位置、氣候、經濟環境等實際情況相結合,整理出可以在當地農村實踐的信息,切實提高涉農信息的有效性。

(2)大力開展對農村居民的培訓。在農村成立培訓班,培訓農民上網搜索信息的能力。培訓人員将農民經常需求的信息在互聯網上的搜索方式教給農民,農民也要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新知識,這樣就會減少農民因不會操作不會上網帶來的信息獲取問題。

(3)地方政府對農村進行上網補貼或者設置免費公共WiFi等。随着手機在農村家家戶戶的普及以及用手機上網的人數日漸增加,通過上網補貼或設置免費公共WiFi,就可以鼓勵農民通過網絡的方式獲取信息,提高信息的獲取效率。

5、結語

本文基于問卷調查數據,應用層次分析和模糊評價方法對陝西農村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的有效性進行了評價,并對提高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有效性提出了對策建議。通過本文的研究豐富了基于互聯網的陝西農村信息傳播有效性研究,同時對我國其他省市的農村信息傳播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之達,郭晴.論傳播效果的層級性[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46-48.

[2]黃丹.農村信息傳播有效性評估模型:農民視角究[J].領導與管理,2013,3(20):112-114.

[3]闵陽.新媒體環境下陝南農村信息傳播狀況調查與分析[J].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0(4):86-90.

[4]黃丹,楊彩虹.西部農村信息傳播有效性測評[J].新聞界,2014,(22):53-60.

[5]闵陽.西部農村的脫貧緻富信息傳播與現實困境[J].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2(3):11-21.

[6]李靜.我國西部農村信息傳播效果測定及比較[J].圖書館,2014,(6):73-76.

作者簡介:

王小甯,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網絡經濟。

劉麗麗,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術經濟及管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