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信息化支持的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發展探索

信息化支持的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發展探索

時間:2024-11-06 12:52:56

【摘要】

2017年11月在徐州召開的第16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暨首屆智慧教育國際研讨會,22個主旨報告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觀點,分享了許多新經驗、新成果,豐富了“變革、智慧、引領——走向智慧時代的教育創新發展研究”這一大會主題。本文從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新任務、新作為,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走向更加科學化的教學與管理,人工智能教育與智慧教育的探讨四個方面歸納分析主旨報告中蘊涵的核心内容,以期明晰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更好地開展以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的行動。

【關鍵詞】智慧教育;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智慧教育國際研讨會;教育信息化;教育創新;教育現代化

【中圖分類号】G434【文獻标識碼】A【文章編号】1009-458x(2018)6-0075-4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類正走向以創新為核心的智慧時代之際召開的第16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暨首屆智慧教育國際研讨會,備受教育信息化人士關注,與會人數達到1,168人,成為我國教育技術史上規模最大的專業與學科盛會。密集的22個主旨報告中新觀念、新思維的火花頻閃,很好地诠釋了“變革、智慧、引領——走向智慧時代的教育創新發展研究”這一大會主題,啟迪人們對教育信息化産生新思考、新探索、新行動。梳理提煉22個主旨報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明晰新時代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豐富教育信息化創新理論,更好地開展以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的行動。

一、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新任務、新作為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司長的報告指出,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任務、新部署、新要求,切實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轉換教育發展的動力,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助推教育現代化的強大動力。要着重構建信息化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模式,探索信息時代的教育治理模式。國家對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教育變革期待很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已确定新增教育信息科學與技術代碼,吸引更多學科的專家加入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實踐中來。這是加強教育創新和科技融合研究的大好時機。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楊宗凱主任在大會緻辭和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國教育信息化已邁入以“創新引領”為核心的2.0階段,面向新時代、新挑戰,要從理論創新、學科交叉、範式變革、科教結合四方面着手,引領教育技術學科發展進入新時代。具體體現在:①應構建中國特色信息化教育理論體系,解決數字化學習與信息化教育基本教育理論問題;②應充分發揮教育技術學科自身優勢,連接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信息管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開展學科間的交叉與對話,從不同的技術、理論與學科視角,多維度、深層次地分析教育教學問題;③應引入數據密集型研究範式,從數據層面量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指導學習環境設計、學習過程診斷,推動教育創新研究;④應科教結合,以培養方式與模式上的創新實現教育教學環境、資源、模式、方法、評價等方面的創新,支撐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協作性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等需求,以信息化促進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北京師範大學陳麗教授的報告重點探讨信息化進程中教育研究的問題域框架。“互聯網+”給教育領域帶來一系列沖擊,使得教育研究的問題域框架在信息化進程中發生了改變,相應地包括三個層次:基礎規律層、環境方法層、實踐創新層。基礎規律層的問題域包括知識生産與知識進化、認知與學習、教學交互;環境方法層的問題域包括學習環境、學習資源與認知工具、教育大數據技術、教育人工智能;實踐創新層的問題域包括教育内容、教學方法、教育評價、教育治理、教育供給方式。原來教育技術界在技術在環境方法層發生作用這一觀點上達成了共識,但新時代應更多地關注基礎規律層和實踐創新層,運用技術探索認知和學習的基礎規律,研究技術在教育實踐中的創新應用。

中央電化教育館王珠珠館長的報告深刻闡釋了走向新時代的教育技術發展觀:信息技術發生了由計算工具、交流工具、學習工具轉向變革引擎的變遷;技術與教育的服務關系,已由少數人掌握技術為多數人服務過渡到多數人掌握普及性技術為自身服務,現在正在開啟機器人為人服務的階段;教育要從利用媒體獲取知識向應用技術生成知識轉變;面對經濟社會提出最全面、最深刻需求的新時代,面對教育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最集中、最複雜的新時代,面對信息技術提供巨大可能性的新時代,要針對新時代定義教育需求,找到技術能夠發力的點,設計精準發力的方案。

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周長春會長認為,我國教育信息化在觀念上存在穿“技術”新鞋、走“傳統”老路,隻說不動的問題,師資信息化素養不高,先進的信息技術停留在演示呈現工具階段,沒有很好地與改革創新融合。解決這些問題要綜合施策:在促進教學模式、學習方式深刻變革上下功夫;制定統一、開放、兼容的教育信息化技術标準;有針對性地設計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内容與方式;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無論是智慧新時代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都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必須賦予教育信息化以新内涵。信息化是智慧時代教育現代化的支撐與标志,是精準解決複雜教育問題、不斷提升教育層次的着力點。

二、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

華東師範大學任友群教授分享了他挂職的上饒市低門檻、低成本、高成效的後發市縣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具體内容包括: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和學生、教師、學校三大數據庫;基于移動社交平台的智慧校園系統;雲錄播教室加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同步課堂平台;由微課系統、作業輔導系統和課堂學習系統組成的教學平台;個性化教育應用。任友群教授認為:“教育精準扶貧”要統籌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和試點先行;要注重發揮聚合效應,攤薄成本,提升效益,貧困不等于完全不能投入;要充分利用已有發展基礎,将教育信息化投入重心從建設轉移到應用和服務;要處理好平台和端的關系;要堅持低門檻、低成本、高成效的原則;既要持續增加投入,又要用好現有投入。

陝西師範大學傅鋼善教授的報告在分享曆時十多年探讨的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兩種典型學習模式的基礎上,提出課程設計開發者要不斷完善在線學習監控功能和資源推送空間,豐富學習資源,開展多維多元評價;課程組織者要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進度,發揮主導作用,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體系,組織多種交互活動;課程學習者要熟練掌握多終端學習技能,提高自主及在線學習能力,積極主動交流互動,及時關注課程進度,自激、自勵、自我管理。

華南師範大學謝幼如教授的報告重點探讨智慧時代的課堂變革,認為智慧教育應以智慧課堂為核心抓手培養“智慧”之人。基于智慧環境的互聯網+教學模式有五大特征:教學體系要以互聯網為基礎,以教學創新為要素;教學理念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流程要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流程再造;教學評價強調基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與評價;教學目标為實現學生全面和個性化發展。智慧課堂典型教學模式包括問題導向的個性化學習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科學探究可視化教學模式、混合學習模式、生成性教學模式和創客教學模式。

北京大學吳峰教授認為,可以從五方面加快釋放我國人力資源發展的互聯網紅利:一是制定“互聯網+人力資源發展”的國家頂層設計;二是開辦遠程研究生教育;三是實施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填補中小企業職工學習機會的空白;四是建立學分銀行制度,搭建學習立交橋;五是推動終身學習立法,以制度保障人力資源發展。

互聯網+教育的本質是重塑教育教學模式,重構教育生态系統,可喜的是本次會議報告顯示教育領域的互聯網+正在向縱深發展。

三、走向更加科學化的教學與管理

北京師範大學李芒教授認為,在技術與教育教學結合方面至少有三個問題必須着力求解:①現有先進的教學工具教師為何不用?可能有四個原因:一是不好用;二是信息技術不是專門為教育教學定制的;三是沒有契合人類的學習規律;四是缺乏對症下藥的工具支持。要提倡技術與方式方法的簡約化、信息技術要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以及以問題為中心。②教育信息化與其他領域信息化的區别是什麼?是服務對象是人還是物的區别。教育面向的對象是人,教學是有意識的活動,是精神活動。③教育技術人該是什麼樣的人?教育技術人是具有理想主義、唯美主義、英雄主義三方面特質的人。

華南師範大學徐曉東教授做了題為“教學改革:該如何做是好?”的報告,分享了當今颠覆通常教學理念的一些研究新認識:強記學習法是重要的課堂教學策略;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學習并不一定會産生較好的學習效果;過度表揚學生,特别是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會适得其反;教學方法不止一種,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靈活調整方式和方法;在翻轉課堂學習中,将視頻放到網上依然是傳授式教學的延續,隻是使用了不同的媒體;大學的“陌生化和差異化元素社群”使學習更有效;提供大量資源并不能改變教學和學習。

江南大學陳明選教授的報告重點探讨測評大數據支持下的有效教學,認為教育大數據可以疊代優化教學策略制定、學習評價設計、學習反饋、學習資源推薦、學習者分析、學習内容分析、學習目标分析等教育環節。大數據支持下的有效教學特征具有疊代性、精準性、即時性、客觀性。基于大數據的教學系統包括學生端、教師端、家長端。學生端包括智能形成錯題本、錯誤知識點關聯、個性化作業推送、學情追蹤反饋、成長檔案錄入等功能。教師端包括智能閱卷、常态化學業數據采集、成績分析報告、學業診斷報告等功能。家長端包括随時随地了解孩子在校學習動态情況等功能。

東北師範大學陳曉慧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我國應将工程技術學習(ETL)融入STEAM教育理論體系,将技術通過實踐學習融入各學科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相關概念,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求知欲。教育技術人在運用技術變革教育時要補齊工程技術的短闆,強化自身工程技術學習能力,将ETL與問題解決能力相結合,以智慧學習環境促進工程技術教育。

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吳砥教授的報告重點論述教育信息化評估,認為國内教育信息化評估主要以“基礎設施、資源建設、信息化應用、保障機制、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六要素框架為主,國外大多數評估體系兼具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在信息化應用水平評估方面多數指标注重測量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數字化資源的應用情況。在國内外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标體系中,共有的維度有設施、資源、應用和管理,其他維度主要是素養、人才隊伍、信息化投入與保障體系等;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專門針對教育信息化應用的評估指标體系,且多數指标“重建設輕應用”。

曲阜師範大學胡凡剛教授的報告主要圍繞如何建構教育虛拟社區倫理,以及建構教育虛拟社區倫理的作用機制模型進行論述。教育虛拟社區倫理的作用包括教育虛拟社區倫理與倫理主體二者的内部作用,以及倫理與倫理主體之間的潛化、濡化與涵化作用。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謝魁教授認為,數字化學習作為支撐學習者學習的動機因素之一,體現在興趣、價值、自主性、能力、相關性等方面,内部學習動機影響着學習者的行為、認知、社交和情感,同伴反饋(外部動機)同樣影響着學習者的參與性,繼而影響學習成績、學習成果等外部行為結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文莉教授指出,無縫學習打破了計劃好的課内學習、計劃好的課外學習、非計劃的課外學習、非計劃的課内學習四種學習空間之間的界限,是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融合、個人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融合、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現實世界和虛拟世界的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落腳點是教學與管理,本次會議報告非常接地氣,将對教育信息化實踐特别是教學和管理的科學化産生深刻影響。

四、人工智能教育與智慧教育

科大訊飛公司教育業務組王卓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各國戰略重點,中美同步進入人工智能無人區,人工智能應用模式步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學習頂尖專家知識可達一流專家水平,超過90%的普通專業人士。人類正由互聯網時代走向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已由能存會算的計算智能、能聽會說能看會認的感知智能,走向能理解會思考的認知智能,人工智能變革教育的時代已經到來。

北京師範大學餘勝泉教授的報告重點探讨人工智能教師,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的角色會轉向“學習導師”,将在以下方面大有發展:根據知識圖譜實現自動出題與批閱;根據曆史數據實現自動問題生成、學習路徑優化;通過計算機手段觀測、記錄解題過程性行為,分析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綜合心理素質測評與改進,形成專業綜合素質測評報告;體質健康實時監測,建立體質健康數據庫;提供綜合素質評估與形成性報告,形成因素評估報表;精準診斷,智能推薦;開發智能導師系統;開發學生成長發展智能推薦系統,提供個性特征分析成長報告;實現大規模協同、數據及時分享的精準教研;個性化學習内容生成;教育決策仿真計算。

江蘇師範大學陳琳教授以報告形式解讀了作為首屆智慧教育國際研讨會成果發布的《智慧教育宣言》。由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與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合作起草的《智慧教育宣言》核心内容為:人類社會正由信息時代走向智慧時代。智慧時代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具有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智慧學習者,培養創新創造、持續發展的社會人。智慧教育遵循“知行創”合一的基本理念。智慧教育以教師使命重塑、角色重大轉變為保障,教師成為創新創造之人。智慧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學習者的智慧,以提高學習者的創新能力為目标,具有創新性、個性化、自主性、高效性、融通性和持續性六大核心特征。

智慧校園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鐘曉流教授關于智慧校園的專門研究報告認為,建設智慧校園應當具備五大宏觀視野:切實把握國家信息化相關标準;深刻領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精準把握教育信息化時代特點;充分了解校園信息化切實需求;靈活運用教育信息化成熟技術。建設智慧校園還要具有“惠”“共”“統”“智”“慧”“融”六大設計思維:“惠”是互聯互通、快捷便利實現資源服務共享;“共”是共性和個性共存、兼顧現實和未來;“統”是統一平台、統一認證、統一數據;“智”是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管理、智能分析;“慧”是融合挖掘、智慧推送、科學決策;“融”是一體化集成、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教育、智慧教育方興未艾,為中國教育引領世界造就了良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趁勢而上,不斷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結語

在中國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人類走向智慧時代的大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應有新思維、新戰略。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管理者以及從業者應深刻認識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崇高使命,切實擔起引領教育發展的重任,不斷在推動教育現代化方面創新、開拓、引領。

收稿日期:2018-01-14

定稿日期:2018-03-20

作者簡介:馮熳,碩士研究生;陳琳,教授,本文通訊作者。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研究中心(221116)。

責任編輯單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