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互聯網+”時代如何促進教育變革的趨勢與方向這個主題,本文認為應從兩種不同視角去探讨。在此基礎上,文章介紹了近年來混合式學習逐漸流行的背景及其特定内涵。然後指出,教育信息化應能顯著提高教育生産力,即實現教育在質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發展。最後強調:我國教育信息化要走在國際前列,就應當有自己中國特色的創新,有了教育領域的自主創新,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混合式學習;慕課;核心素養;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号】G521【文獻标識碼】A【文章編号】1009-458x(2018)9-0017-03
關于“互聯網+”時代如何促進教育變革的趨勢與方向這個主題,我們應該從整個大教育系統的視角去探讨,把遠程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等子系統都涵蓋在内。
如果單從遠程教育的視角來看,目前流行的慕課等在線學習方式越來越受歡迎。這些在線學習方式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支持聯通性和分布式認知,對于個性化學習的開展特别有益。新興的在線學習方式已經給借助廣播電視或互聯網進行單向授課的傳統遠程教育帶來極大的沖擊。“互聯網+教育”為代表的新型在線學習将會取代傳統的遠程教育,這個取代應該是件大好事,表明社會在進步、技術在發展,符合我們國家和民族振興的發展趨勢。
如果單從遠程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個“取代”的問題。但是,如果從高等教育或者中國整個教育系統的角度來看,就不是一種取代關系,而是一種融合關系。
從目前看,以慕課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對傳統教育似乎有很大的沖擊。早期甚至有比較偏激的觀點認為以慕課為代表的在線教育是“沒有圍牆的大學”,将要取代“有圍牆的大學”。但是,經過幾年實踐以後,大家慢慢冷靜下來,認識到在線教育和傳統高等教育的關系不是一種取代關系,傳統的遠程教育可能确實被取代了,但是傳統的高等教育不可能被取代。傳統的高等教育就是以課堂面授為主的教育,盡管有很多缺陷,但有一點是在線教育取代不了的:優秀教師的言傳身教、優秀教師的人格魅力以及校園的傳統文化氛圍——這是在線教育環境沒辦法實現的。
近年來,國際上的發展趨勢是強調混合式學習(BlendedLearning,B-Learning)。混合式學習的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意即兩種以上不同教與學方式的結合。但是,近年來尤其是21世紀以來,混合式學習重新在國際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因為當前的混合式學習是指在線學習與傳統課堂面授二者的結合。課堂面授中的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線學習則因其很強的交互性且資源非常豐富、觸手可及從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二者的結合對于我們當前的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是最有利的。
自2010年以來,混合式學習已經逐漸成為國際教育界的一個趨勢。作為教與學方式的一種,混合式學習的内涵實際上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特征:課堂面授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為主,而在線學習則可突出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這與我們中國學者所倡導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完全吻合。所以從高等教育或整個教育系統的角度來考慮,混合式學習将是教育深化改革新的發展趨勢。我們既要充分發揮在線學習的優勢,也要認真進行以課堂教學結構變革為核心的深化改革。
随着對教育信息化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們會看到雖然技術發展了但一百多年前的教育跟現在的教育好像差别不大。為什麼?如果信息化在教育中實施得好,應該能顯著提高生産力,也就是說教育在質量提升方面應該有一個跨越式發展。過去,大家認為這不可能。但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這是可以做到的。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已經能夠讓很多教育薄弱校甚至薄弱地區變成優質校和先進地區。例如,河北省的豐甯滿族自治縣過去是國家級貧困縣,教育水平落後,而現在已經是河北省農村教育的一面先進旗幟。又如,甘肅隴南的宕昌縣原來是甘肅省最貧窮、最落後的縣之一,經過我們和當地教師的共同努力,2015年以後這裡的義務教育質量已經走在隴南地區前列。當地教育局的領導也很自豪地說:“過去我們的校長和老師都要到蘭州、北京、上海去參觀、學習,而現在,周圍很多學校的校長、老師都來我們這裡參觀、學習和交流。”由此可見,借助信息化,完全可以實現教育質量的跨越式發展,讓薄弱學校、薄弱地區變成先進學校、先進地區,讓普通教師變成名師,讓基礎差的學生變成品學兼優的學生,而且這不是個案。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中國教育信息化要走在國際前列,應當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有了教育領域的自主創新,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文化自信。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走在國際前列?如何做出有中國特色的創造或者貢獻?很多專家和學者都提到了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如何有效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對“核心素養”有多種不同解讀,而我理解的核心素養就兩條: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這兩方面素養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公認的最核心的素養。互聯網的交互性強、聯通性好,有很強的分布性與協作性,再加上資源豐富、觸手可及,所以借助在線學習環境培養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并不難。真正難以做到、難以實現的是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實質是創新人才的培養——這是因為創新人才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三方面素質的人才(何克抗,2000)。創新意識是指具有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貢獻的遠大理想、為科學技術事業發展而獻身的高尚精神和進行創造發明的強烈願望。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能形成有創新意義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産品設計的一種高級複雜認知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具有把上述創新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産品設計轉化為具有實際價值、前所未有的精神産品或物質産品的實踐能力。
從上述三方面素質可以看到,創新意識屬于精神範疇,創新思維則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沒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将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正是人們斷定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實質是創新人才培養的科學依據所在。
在創新人才所具有的三方面素質中,創新意識主要解決“為什麼創新”和“為誰創新”,即創新的目的與動力問題。顯然,創新意識要通過長期的堅持不懈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教育才能樹立。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則解決“如何創新”的問題。創造性思維解決如何形成創新的思想、理論、方法及設計的問題;創新能力則解決如何把創新的思想、理論、方法及設計轉化為實際的精神産品或物質産品(寫成文學作品、譜成樂曲、形成繪畫或是制造出各種專利産品)的問題。可見,創新意識是實現創造發明的目标與動力,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以創造性思維為基礎,離開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将成為不切實際的空談。離開創造性思維,如上所述,精神産品或物質産品的産生将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謂“創新能力”不過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幹,甚至是徒勞而無功的蠻幹。從這個意義上講,創造性思維又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與前提條件。這表明,要想真正培育青少年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關鍵是要落實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事實上,如何對青少年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迄今為止國際上心理學界和教育學界一直未能解決的重大難題。
衆所周知,創造性思維的“本質”是人類大腦産生“靈感”或“頓悟”的心理加工過程。但長期以來由于國内外學術界(包括教育學界、心理學界和哲學界)都弄不清楚靈感與頓悟(創造性思維的具體體現)的心理加工過程,所以靈感與頓悟總是被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物。從根本上說,這是由于學科分割的現狀所造成的——心理學家隻研究人類的外部行為表現(行為主義理論)和内部心理加工過程(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理論),但内部心理加工過程是由大腦皮質的神經生理機制決定和控制的,而神經生理機制要通過腦神經生理解剖才能了解,在學科分類上屬于醫學範疇,這是腦神經生理學家的研究内容。心理學家總是把大腦的神經生理機制看成黑匣子,對黑匣子的解密則交給醫學界的腦神經生理學家去完成。腦神經生理學家通過生理解剖對黑匣子的内容一目了然,但對心理學問題卻一竅不通。這正是從古至今靈感與頓悟總是被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弄不清其本質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用另一種觀點來看問題,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從而找到有效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途徑與方法。事實上,任何一位學者,隻要他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不同學科的研究内容,并查閱相關學科的有關文獻,是完全可以同時掌握心理學和腦神經生理解剖這兩方面的基本知識的,這樣就能讓上述重大難題迎刃而解。關于靈感與頓悟的心理加工過程模型(DC模型——内外雙循環加工模型)的發現與提出,正是基于這種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為了消除靈感與頓悟的神秘色彩,弄清其本質,我們搜集和運用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腦神經生理解剖方面的國内外最新成果(屬于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用于闡明靈感與頓悟形成(創造性思維形成)的心理加工機制、加工環節及具體加工過程,從而使人們能真正理解靈感與頓悟的确切内涵及其本質。本人的《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一書正是這樣寫成的。該書已于2017年6月翻譯成英文,由國際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在全球出版發行。我隻是一位教育技術學者,并非心理學家,而該書作為心理學領域的專著要由斯普林格(Springer)用英文在全球出版發行,須經國際上至少五位著名心理學家評審,獲得他們的認可才行。實際上,該專著所提出的創新理論觀點之所以能被當代國際一流心理學家所肯定,不僅是因為它有20世紀90年代以來腦科學與腦神經生理解剖研究成果作為支持,還因為它已被我們十多年來在幾百所中小學進行教學改革實驗研究的實際效果所證實。在此基礎上,我們完全有可能為廣大教師(尤其是中小學老師)找到并提供能結合不同學科教學,在完成某學科知識、技能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一整套可操作、可重複、可推廣的有效模式與方法。該書的最後一章“創造性思維培養”就是結合中學的文理各學科(文、史、地、數、理、化,共6個學科)給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模式與案例,并有一系列光盤支持(何克抗,2000)。
如上所述,培育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這種核心素養的關鍵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也正是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我們能夠為全球青少年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這種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客觀依據所在。
(本文系根據學術沙龍研讨活動中的發言整理修改)
[參考文獻]
何克抗.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收稿日期:2018-06-10
定稿日期:2018-06-25
作者簡介:何克抗,教授,博導,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100875)。
責任編輯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