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在美國攻讀英語博士和其他三個碩士學位的經曆,我深深地感覺到,在國外攻讀學位,尤其是博士學位,是一段苦行的路,一個人孤獨地走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路上,在這個過程中有堅定的學習信念與專注的精神才能做得好。我感覺,留學讀書也好,其他時候做人做事也好,首先你自己要非常努力,非常用功。但隻靠自己努力用功是不夠的,也要争取其他人的幫助,其中包括老師的幫助。所以,我想跟大家談談留學時如何與老師互動,并争取老師的幫助。大家出國留學時一定會發現,與老師互動、尋找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實在是太重要了。大家如果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行動起來,與老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那一定會事半功倍!
師生良性互動的重要性
從我認識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英語系教授SandraSilberstein的第一天起,她就給了我很多幫助,既包括學業和研究上的指導,也包括幫我尋找獎學金。教授就像是學生的一盞明燈,總能在你處于黑暗境地時為你照亮前進的路,能在你最為郁悶、灰心的時候給你一劑強心劑,為你加油打氣。
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可以深深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心情。你如果遇到了性格相投、充分支持自己的教授,就像是有了個好的開始,可以讓自己效率超高、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你的教授對你的成果不在意,師生之間氣場不搭,你就有可能延遲畢業。而如果一個學生的論文由多個老師指導時,老師們對學生的論文想法不一,提的建議不在一個方向,夾在其中的學生就更加難受了。所以,努力培養與老師(尤其是導師)的良性互動關系十分重要。
曾聽到一位教授說:“我們不是服務人員,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慢慢花時間建立起來的,不是金錢或者其他東西可以換來的。”對于這句話我很贊同,在和老師的交流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試想老師要教那麼多學生,很難一個一個都顧及。在美國留學,學生的主動尤為重要:主動在課後介紹自己,讓老師知道你的名字、院系和你感興趣的學習方向等;在老師的officetime主動去找他/她,請老師答疑或請教個人發展問題。說實話,有教授願意指點你,願意推薦你,願意為你說話,這是一種多麼大的支持啊!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自己的言行來赢得這種支持。
每個教授的專長和背景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充分學習不同老師的不同特長。華盛頓大學的語言中心會提供幫助學生演講的服務,任何與公共演講相關的話題都可以到那裡去找老師讨論。在那裡,我認識了傳播系的Matt教授,向他介紹了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後來我有中英文公共演講的時候,經常會去中心預約一個時間跟他見面,在他面前預講一遍我想談的内容,聽聽他的意見和建議,也跟他聊聊關于學習和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内容。在我的論文搜集過程中,我認識了研究人類學的郝瑞教授,這位教授的中文和英文都說得非常好,而且還能說彜族話和粵語,令我佩服不已。後來,他指導了我的博士課題研究項目。
最後強調一下,在美國與老師互動,老師通常更希望你能夠主動聯系他,主動地跟他交流,把你的問題、你想學習的方向和未來人生發展的設想告訴他,這樣人家才能夠幫助你。像我結識郝瑞教授,最開始是因為我采訪他,在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中國學生十分了解和支持,于是我請他做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在我的論文寫作過程中,他幫了我很大的忙。這位精通中美文化的郝瑞教授曾經跟我談到中美教育和中美師生關系的異同,我在這裡把他的重要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從這位和中美兩國學生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美國老教授那裡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教授談如何與老師友好交往
郝瑞教授提到,相較于美國師生關系而言,中國的師生關系有更為親近的地方,也有表現得更疏遠的地方。以稱呼為例,中國學生對老師的稱呼體現了明顯的身份高低差别。比如郝教授提到,已經畢業20年的中國學生還是以老師稱呼他,不敢直接叫他的名字,美國學生根本不會這樣,他們對老師經常直呼其名。但中國師生的相處方式有時候又顯得比美國師生更親近,比如師生常常一起吃飯、喝酒或者是在戶外一起活動。郝教授說道:“我記得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很兇,我們都不敢叫他的名字,其他的老師我們都叫名字,唯獨他,我們不敢直呼其名。後來,他要求我們說:‘你們現在快要成為博士了,你們要叫我的名字。’但我們還是不敢。我自己的性格比較随和,所以學生直接叫我的名字或是直接稱呼我為老師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個人覺得,你如果已經拿到博士學位了,就應該叫我的名字,因為這樣交流感覺比較舒服,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能拉得更近。”所以,大家留學時盡可能地入鄉随俗,在充分了解了自己教授的喜好之後确定如何采取合适的稱呼,學會與教授友好地相處。
前面提到學生應與老師主動交流,詢問老師問題。在與郝瑞教授交往的過程中,我向他請教了學生問問題的忌諱:“老師會比較喜歡學生問問題,但是您作為老師,有什麼樣的問題是您不喜歡學生問或是會覺得有點冒犯的呢?”
郝瑞教授說:“我覺得比較冒犯的就是關于分數和考試的問題,因為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學習,而不是分數。所以,如果學生太關心分數,考試考什麼就學什麼,考試不考的内容就不學,我就十分不喜歡這樣的态度。因為我是個愛學問、愛知識的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學生也是這樣。我說一個自己喜歡學生問的問題,那就是對我提出的觀點進行挑戰,說出不同的意見,跟我辯論。我有很多課是關于中國的,可能難免涉及一些有争議的話題,所以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經驗,我有我的經驗,我們可以一起争論問題,可以互相學習。我覺得這樣做并不是不尊敬老師,而是創造了彼此學習的機會。”
從郝教授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學習的目的不能太為功利,不能為了成績學習,而應該為了求知本身。同時,他也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學生能與他交流這些想法和認識,不再把老師看作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播者。他的這些期望能給留學生帶來很好的啟迪:我們為什麼學習?我們有沒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敢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獨立思考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教授的金玉良言
這位可親可敬的郝教授對于想出國留學的同學提供了一些參考建議。
第一,多咨詢已在國外學習和生活的朋友,他們的經驗是最寶貴的。郝教授說:“你可能會通過看很多美國的電視節目、電影和書來了解海外生活,也可能會讀很多中國人寫的美國留學手冊,這些都是我們了解留學的途徑。不過,直接詢問身邊的學長、朋友、親戚和長輩的國外生活經曆,多了解他們的故事,則能更直觀地知悉中國人在美國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因而想留學的同學要多方打聽,獲取最新的海外生活訊息。”
第二,多練習語言,适應英語授課的方式。郝教授說:“多練習語言我覺得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覺得語言方面最大的一個困難是講話的速度。我有一些從中國來的研究生認為自己的英文很好,讀過很多英文書,會流暢地用英文寫作,GRE考了很高的分數。但是他們聽老師講話跟不上,聽不懂。這也需要一個适應的過程。今年我有一個博士生,他的英文非常好,比來這裡的留學生的英文水平要高一個層次。他說,一開始聽課,老師講得很深又很快,他适應了一個多月才能完全聽懂。所以這也是對留學生的一個提醒。剛到的時候,你聽不懂課,不用過于擔心和着急,慢慢地習慣語言環境,經過一兩個月,至多一個學期,你肯定什麼都能聽懂!”
郝教授認為,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跟美國人接觸,多在日常生活中講英語,盡可能地講英語。他說起了自己的親身經驗。郝教授學過很多語言:中文、日文、德文、西班牙文……他第一次去德國留學是1966年,在那裡一個月之後,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接下來一個月一句英文都不說。一個月後,他的德文進步很大。還有一次他要在台灣的鄉下做博士論文的研究,當地人隻會講閩南話。郝教授剛去的時候隻會講一點閩南話,到那裡之後他整天隻講閩南話,過了兩三個月,他便能自如地說閩南話了。回想那段經曆,他認為,如果自己當時與當地人交流時說普通話,他的閩南話就不會有這樣的進步。
第三,一定要遵守學術規範,不抄襲論文,論文遇到問題要積極與老師溝通。郝教授談到與中國同學相處不太愉快的一個例子。他說:“最讓我傷心的是有些留學生不了解美國的學術規矩,他們在寫論文的時候就是抄。我以前有個一年級的學生就曾經有抄襲行為。他可能是臨近上交的時間才開始寫,所以沒辦法,就去抄了。但其實他應該來找老師,說:‘這個文章我可能沒辦法準時交,能不能再給我一天或兩天時間。’老師一般都會放寬時間。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去抄襲,這令我很生氣。”所以,留學的同學一定注意,不管你是引用了一段話還是一句話,都一定要注明出處。這是很嚴肅的事情,事關人品,而且會因為這個問題與老師鬧得不愉快,甚至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無論從我的個人經曆來看,還是從郝瑞教授與中國學生相處多年的感觸來說,出國留學的同學應學會一點:主動與美國老師交流,走出自己的舒适區,勇敢地試錯。這也是我自己在留學期間積極努力在做的事情。希望各位同學能銘記與老師良性互動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留學實踐中逐步加深與老師的這種關系。
作者采訪郝瑞老師作者簡介
左微,湘妹子,本科就讀于複旦大學新聞及對外漢語學院,曾在《紐約時報》、湖南衛視實習。之後在上海新東方學校開心地教托福;2010年留學美國華盛頓大學,五年間取得了英語系博士學位,教育學、英語教學和經濟學三個碩士學位。平時在西雅圖中文電台擔任主持人;目前任職于華盛頓大學,微信公衆号為weishare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