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我響應新東方集團的号召,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百日行動派”活動的IP之一,帶領學生和粉絲在100天内堅持每天深刻理解、翻譯并默寫一段英文。之所以選擇中英互譯這種訓練方式,是因為這是我心目當中提升英文功底最紮實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我看來,英文學習的本質是先模仿後内化,即不斷重複、模仿那些語言規範的、地道的、經典的英文篇章,然後在實際使用中“激活”這些英文,使大腦形成對這些英文的新的神經反射,從而實現英文的内化。而在英文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中英互譯習慣對英文的内化起到至關重要、不可磨滅的作用。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是我通過多年來的英語教學以及我自己以前的英文學習總結出來的。
我在新東方教授寫作類課程十年,幾乎從每個班的第一節課開始,我都會發起中英互譯活動,要求學生從新東方的英文範文庫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文章,然後每天花40分鐘的時間做翻譯訓練。具體方法如下:①先花5分鐘時間閱讀300字左右的範文原文;②挑出不認識的詞彙,通過查詞典、研究例句來進行詞彙的學習和積累,時間控制在5分鐘内;③在掃清生詞障礙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話的含義;④用15分鐘的時間将原文翻譯為中文;⑤再嘗試将自己翻譯的中文翻回英文,然後和原文對比、找差距,并用紅筆标出與原文出入較大或是翻錯的地方。這樣做相當于是在多次和原文作者溝通,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原文用詞的精妙。同時翻譯又帶有一絲個人創作的意味,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關鍵的是,回到原文對比并通過原文來糾錯、改正的過程能加深學生對原文語言的印象,促進學生對英文原文的内化。
這種中英互譯的學習方法也是我在讀書期間最常用的。2002年的夏天,我在武漢大學哲學系就讀。在哲學系滿是書卷氣息的院子裡,我常常捧着一本用五塊錢淘來的好書讀。這本書的作者是林語堂,英文書名為TheGayGenius:TheLifeandTimesofSuTungpo。我自幼時就聽過《蘇東坡傳》的大名,卻未曾想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竟然是TheGayGenius(意為“快樂的天才”),我覺得這種對比很有趣,于是便萌生了用這本書做中英互譯練習的想法。《蘇東坡傳》封面
本文作者整個2003年,我都在做這一件我當時覺得很宏偉的事:我将整本書進行中英互譯,先将英文原文翻譯成中文,然後回譯為英文,最後對比找差距。回想13年前,寝室破敗而冷清,我常常躺在硬木床闆上,左手一本英文的TheGayGenius,右手一本中文的《蘇東坡傳》。我每天早晨将英文譯成中文,晚上再将中文譯回英文,然後對照原文,将自己英文譯文中和原文不同的地方通通用紅筆标出來,第二天再回看原文以加深自己對原文語言的印象。在那些雜亂的标滿紅圈的草稿紙和我那烏七八糟的字迹中,我常能隐約感受到一種無法言說的快樂。
TheGayGenius是林語堂直接用英文寫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在看書中的英文詩歌時,并不知道這是林語堂翻譯的蘇東坡的哪一首。但是通過仔細研讀英文原文和不斷推測,很多時候我都能正确地猜出其中文版本,這便是做中英互譯時最讓我心滿意足的時刻。
整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麼一個橋段:“有一次在黃州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個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題詩,但是蘇東坡從來沒聽說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筆立即開頭寫道:‘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至此停下,接着與朋友說話。在座的人以為這是很平淡無味的起頭,而且僅僅兩句,全詩尚未完稿。東坡繼續吃飯談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詩寫完。東坡又拿起筆來,将此首七絕的後兩句一揮而就:‘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我當時并不能完全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後來問了中文系的教授才知道,這首詩四句話的意思大緻是:我蘇轼在黃州住了這麼長時間,為什麼沒給李琪寫過詩呢?李琪就好比是一朵海棠,我就好比是杜甫,海棠縱然好看,但杜甫從來沒為海棠寫過一首詩。這裡還有一個典故,因為杜甫的母親名叫海棠,所以為了避諱母名,杜工部一生寫詩卻從未提過母親的名字。蘇轼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就在于将歌妓比作海棠花,将自己比作杜甫,欲揚先抑,後兩句升華,體現出中文詩歌的最高境界。而在TheGayGenius中,林語堂将這首詩譯為:“FouryearshasTungpolivedatHuangchou/StrangethathenevermentionedLiChi/ExactlylikeTuFuoftheWestRiver/Ofthebestflower,begonia,hesangtheleast.”譯文十分精妙,既傳達出原詩的含義,也将比喻修辭翻譯了出來。
就這樣,通過一年的中英互譯和對中英文的不斷思考,我的中文和英文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2003~2004年是我進入武大後英文進步最快的一年。那一年,在哲學系讀書的“苦逼”歲月裡,我每天都堅持背單詞、做中英互譯,還經常去哲學系的英語典藏書庫看書,并陸續互譯了哲學、古典音樂、建築等方面的經典書籍。在那段時間,英文于我就是那天邊最美的雲彩。2005年夏天畢業,當時的我已經積累了兩大箱子的資料,一箱是幾年前我備考GRE和托福時的書籍和筆記,另一箱則是我在大學期間看過和翻譯過的各種書籍、資料。我當時聽聞新東方要在老家長沙開新學校,于是憑着對英文的熱愛果斷前去應聘,自此開始了在新東方教書的生涯。
本科畢業那天,我用英文寫了幾句短詩來紀念自己短暫的青春:“CherrybloomofMarch/Platobeyondmytouch/Whatamelancholyflower/Whatasentimentalpower/Agingawayinreminiscence/Piningawayintransience.”後來,我将其翻譯為:“春花亂心窗,古聖空行囊。少年輾轉事,每憶總神傷。”這也算是我用中英互譯這種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對大學生活所做的總結,而這首詩也可謂是對我本科時的英語學習經曆所做的最好注腳。
掃碼分享本文
作者簡介
範超,長沙新東方校長助理,國外考試部總監,托福、GRE、SAT考試專家,對于出國考試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研究。本科時曾獲得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湖北賽區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金牌和辯論賽銀牌。2005年加入長沙新東方,培訓人次十萬以上。2013年入選新東方20周年功勳教師。2016年被評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