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點/韓子滿
新題目
Morethanathirdofadvancedmelanomapatientswhoreceivedoneofthenewimmunotherapydrugsinanearlytrialwerealivefiveyearsafterstartingtreatment—doublethesurvivalratetypicalofthedisease,accordingtoanewstudy.
醫療衛生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内容,學習外語如果不掌握足夠多的醫學相關表達,很難說是把外語學好了。然而,醫學英語比較難學,特别是疾病名和藥名,冗長繁複,與普通詞彙沒有太多聯系,隻能靠死記硬背,很難掌握。原因并不難理解,由于醫學高度專業化,所以與醫學相關的英語表達法有很多源自拉丁語等外語,與日常英語表達有一定距離。如此一來,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對醫學英語都不太重視。但是随着國際交流的深入,英語學生需要使用醫學英語的場合越來越多:一方面,在華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一些醫院對翻譯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出國的人越來越多,在國外就醫的人也越來越多,同樣需要翻譯。由此可見,中國學生沒有理由忽視醫學英語的學習。況且,一些以醫生或醫院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也開始在英美等國普及,如2005年美國廣播公司拍攝的《實習醫生格蕾》(Grey’sAnatomy)就廣受歡迎,報刊上也經常刊登與醫學相關的報道。因此,英語學習者若是不掌握一些與醫學相關的英文表達法,看影視劇或報紙都會有障礙,而這顯然是不應該的。
2016年12月号翻譯擂台評點
題目
ANationalCancerInstituteresearcherrunningalymphomatrialwaslatebyseveralmonthsinnotifyingauthoritiesthattwopatientshaddiedoffungalinfectionsthatmighthavebeencausedbytheexperimentaltreatment,officialshaveconcluded.
翻譯要點
本次翻譯擂台的原文選自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網站Health版塊上的一篇醫學新聞報道。原文的句子結構并不複雜,裡面的疾病名也不多,但參賽譯文普遍質量不高,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參賽者對醫學相關表達及醫學常識的了解比較匮乏。原文中共出現了兩個疾病名:一個是cancer,即癌症;另一個是lymphoma,即淋巴瘤。Treatment是個來自普通英語詞彙的醫學術語,意為“治療”。Patient的意思是“病人”,也可看作是醫學術語。此外,原文也牽涉到了一些醫學方面的常識。與這些表達法和醫學常識相關的翻譯問題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問題一參賽者錯誤翻譯疾病名稱,譯文意思不準确。
例:有相關官員得出結論說,國家癌症研究機構的一名對淋巴進行試驗的研究員向國家發出通報——兩名病人死于可能由實驗性治療引起的真菌感染,但這名研究員的通報時間晚了數月。
評析:參賽者将lymphoma譯成了“淋巴”。如上所述,這個詞的意思是“淋巴瘤”,是一種疾病。Wikipedia網站對其的解釋為“agroupofbloodcelltumorsthatdevelopfromlymphocytes(atypeofwhitebloodcell).Thenameoftenreferstojustthecancerousonesratherthanallsuchtumors”,即由淋巴細胞演變而成的一組白血瘤,常指癌變的腫瘤,而不是所有此類腫瘤。也就是說,這個詞也可以翻譯為“淋巴癌”。這也正是NationalCancerInstitute研究這個病的原因。而該譯文中的“淋巴”則是器官名,不是疾病,其所對應的英文是lymph。大體來說,英語疾病名冗長難記,但參賽者隻要能查詞典,就不會遇到翻譯障礙,因為這些疾病名意思單一,不容易與其他詞混淆,參賽者直接采用詞典上的解釋即可。
問題二參賽者把treatment當作普通詞彙來翻譯,導緻譯文意思不準确。
例:據相關官員推斷,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淋巴瘤試驗由于實驗性處理不當導緻兩名病患因真菌感染死亡,須通報醫療當局,因故延後數月。
評析:參賽者将treatment譯為“處理”,這是該詞用作普通詞彙時的譯法。韋氏英語詞典對這個詞的第一個解釋是“theactormanneroftreatingsomeoneorsomething”,也就是“處理”“對待”的意思。但這個意思用在這裡卻不準确,表達也不自然。“實驗性”與“處理”放在一起搭配很生硬,搭配後的意思也比較含混。實驗中任何一個需要動手的環節都可以稱為“處理”,如實驗器具的擺放、實驗材料的使用等。這些“處理”雖然會導緻患者感染,但可能隻是意外,應對起來也比較容易。但這顯然不是原文的意思。其實,韋氏英語詞典對treatment的第二個解釋是“medicalorsurgicalcare”,即“治療”“療法”的意思。患者如果是因為實驗療法而感染真菌,那就不是意外了,而是整個實驗都有問題,改正起來自然也不容易,所以必須停止實驗并通報上級。從這個意思上說,把treatment譯為“處理”淡化了原文中研究人員的責任,扭曲了整句話的意思。
問題三參賽者不當引申,譯文意思不準确,也不符合醫學常識。
例:一位國家級的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員正在進行一項關于淋巴瘤的科學試驗。有兩位病人因真菌感染而去世了,感染源有可能是實驗性的治療。推遲了幾個月,他才将該消息告知政府部門。政府官員已經證實了這一消息。
評析:參賽者将causedby譯成了“感染源”。結合前面的“真菌感染”來看,感染必然有其源頭,而這個源頭極有可能引起感染,causedby的字面意思正是“由……引起”,所以這樣翻譯不無道理。此外,這種譯法聽起來很有醫學味兒,很專業,比“由……引起”更自然。由此可見,參賽者掌握了一定的翻譯技巧。但是這種引申是有問題的。首先,感染有三個環節,分别為感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所以隻有感染源未必能引發感染。換句話說,引起感染的未必就是感染源。因此,把causedby譯為“感染源”并不準确。其次,根據該譯文,感染源為“實驗性的治療”,這樣說也不準确。根據百度百科,感染源是“病原體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場所”,包括患者、病原體攜帶者、動物、某些場所和物品等。但“治療”既不是宿主,也不是場所,自然不可能是感染源。不過,“治療”會為感染提供條件,比如讓病人接觸到感染源或是創造适當的感染條件。由此可見,原文用causedby是非常嚴謹的,但用“感染源”來翻譯确實不準确。出現這種問題,說明參賽者對相關的醫學知識還不夠了解。
除了與醫學相關表達及知識有關的翻譯問題外,參賽譯文還普遍存在以下三種問題。
問題一參賽者誤譯national,譯文意思不準确。
例:一位國家級的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員正在進行一項關于淋巴瘤的科學試驗。有兩位病人因真菌感染而去世了,感染源有可能是實驗性的治療。但這名研究員推遲了幾個月才将該消息告知政府部門。政府官員已證實這一消息。
評析:該譯文把national譯成“國家級的”,不僅意思不準确,而且中國味兒太濃,并不符合國外的實際情況。将研究所、大學等機構分為國家級、省級等,這是我國特有的做法,英美等國并沒有這樣的情況。對于national,韋氏英語詞典有兩個解釋,分别為“oforrelatingtoanentirenationorcountry”和“ownedandcontrolledoroperatedbyanationalgovernment”,漢語通常譯為“全國的”和“國有的”。在美國,這個詞還表示“聯邦政府的”。因此,參賽者若将NationalCancerInstitute譯為“聯邦癌症研究所”還是說得過去的。通常,national用于機構名前時應譯為“國家的”,所以NationalCancerInstitute可以譯為“國家癌症研究所”。
問題二參賽者誤譯concluded,譯文意思不準确。
例:官方稱,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進行了淋巴瘤試驗,他延遲幾個月才通知當局有兩位病人死于真菌感染,可能是由實驗治療引起的。
評析:參賽者将concluded譯為“稱”,讀起來雖然很通順,但意思明顯不準确。“稱”是“宣稱”的簡稱,但conclude并沒有這個意思。Conclude最常用的義項有三個,分别是“tobringorcometoanend”“todecideafteraperiodofthoughtorresearch”和“tobringaboutasaresult”,可以分别譯為“結束”“得出結論”和“議定”。原文中,conclude顯然是“得出結論”的意思,即官員們經過調查,發現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确沒有及時把情況通知當局,而是晚了幾個月。參賽譯文中,類似的譯文比較多,有的譯文還用了“宣稱”“報道”“證實”“宣布”等,說明參賽者都有要根據漢語新聞習慣進行翻譯的意識,但沒有顧及原文詞彙的準确含義。
問題三參賽者錯誤翻譯late,導緻譯文意思不準确。該問題具體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參賽者沒有看清late的修飾對象,另一種是參賽者錯誤選擇義項。
例1:官方得到一個結論,一個國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所進行的淋巴系統的實驗被推遲了幾個月,此舉是通知當局兩個病人已死于可能是因為實驗治療引起的真菌感染。
例2:官方報道稱一名緻力于淋巴癌追蹤的國際癌症研究人員在一個月前去世了,他告訴當權者兩個病人死于真菌感染,而這有可能是由于實驗治療所造成的。
評析:原文中waslate修飾的是researcher,與後面的innotifying相呼應,構成“belateby...indoingsomething”結構,意思是“做……晚了……”,即研究人員晚了幾個月才告知當局。但第一個譯文誤以為waslate修飾的是前面的trial,将其譯為“實驗被推遲了幾個月”。參賽者這樣翻譯,看似符合英語語法中的“就近原則”,即語法成分往往與其距離最近的其他成分發生關系,但其沒有看出“belateby...indoingsomething”的固定結構。出現這種問題,說明參賽者對late的用法掌握得還不好,對英語長句的分析能力也還不夠。
第二個譯文将late譯為“去世”。Late的确有這個意思,通常翻譯為“已故的”,但用作這個意思時,late必須位于所修飾的詞之前,而且被修飾的詞要麼是人名,要麼表示人物關系,如thelateJohnDoe、hislatewife等。但原文中的late并不在researcher之前,所以這樣理解是錯誤的,放在原文裡也說不通。Researcher既然都“去世”了,還怎麼notifyingauthorities呢?參賽者不盲目采用第一義項的做法值得鼓勵,但如果脫離上下文,不注意不同義項的不同用法及準确含義,就不妥了。
獲獎譯文的質量還不錯。
獲獎譯文:官員得出結論,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員進行的淋巴瘤試驗中,兩名患者可能死于該實驗治療方案所引起的真菌感染,但該研究人員卻在事發幾個月後才将此事通知主管部門。(李松)
評析:該譯文把lymphoma譯成了“淋巴瘤”,雖然不如“淋巴癌”準确,也不算錯;把treatment譯為“治療方案”,也可以,比簡單地譯為“治療”要好得多,名詞性比較強;把patient譯為“患者”,完全正确;把causedby譯為“所引起的”,意思準确,讀起來也比較自然;對concluded和late的處理也都沒有問題。但把national譯為“美國”并不合适,因為在外國人看來,該研究所是美國的,但在美國人看來,該研究所屬于聯邦政府,是服務全國的,所以還是譯為“國家”更好。“可能死于”的譯法也不準确,似乎患者未必死于真菌感染。但從原文來看,兩名患者死于真菌感染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真菌感染由什麼引起。把authorities譯為“主管部門”也不合适,這個詞意思比較模糊,通常譯為“當局”或“政府”就可以,至于是不是國家癌症實驗室的主管部門,原文中看不出來。
把這個譯文修改一下,就有了下面的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官員們得出結論,在國家癌症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員主持的淋巴癌試驗中,有兩名患者死于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可能由實驗療法引起。但該研究人員卻在幾個月後才通知當局。(韓子滿)
評析:該譯文采用拆譯法,把原文中的“thatmight...”定語從句單獨譯為一句,原文的意思就可以準确表達出來了。獲獎譯文中的“事發”意思雖然不錯,但太啰嗦,删掉并不影響意思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