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留學論文寫作,請遠離抄襲

留學論文寫作,請遠離抄襲

時間:2024-11-05 10:25:34

◎文/左微

許多留學生在留學期間會遭遇抄襲的困擾——很多人自己違反了規定還不知道,也有些人心存僥幸、明知故犯,情況不一。而美國大學對抄襲一般管得很嚴,第一次發現抄襲會予以警告,第二次發現會繼續警告或者建議停學,情節嚴重的可能會被開除。另外,抄襲雖然在成績單上沒有記錄,但用人單位和研究生院可以通過學校查到學生以前的學術不良記錄。我所在的華盛頓大學約有14%的國際學生,但他們創造了約47%的學術不誠實行為記錄(包括抄襲、考試作弊等),因此抄襲對國際學生來說是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留學生涯中應該謹記:珍愛信譽,遠離抄襲。

學妹的零分論文

我曾經跟一位學妹聊過學術抄襲的事情。學妹說,大一剛到美國的時候自己也踩過雷。當時她要寫一篇傳播系的論文,題目為《網絡到底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她自己先寫了兩條理由,後來實在寫不下去了,就浏覽了一些網絡論壇的内容。她發現一位網友的留言寫得不錯,便“複制+粘貼”借用了幾句,結果被老師判定為抄襲,該論文被記了零分。不管她怎麼解釋,老師也不願意更改分數。

大四的她說起大一的這段經曆時,聲音還有些顫抖,眼睛裡有着不甘、委屈和難過:“那時候我剛來美國,老師根本就沒有說過什麼是抄襲,連plagiarism(抄襲;剽竊)這個單詞我都沒有見過。當時課程的syllabus(大綱)上倒是有一條關于plagiarism的規定,我以為不重要,也就沒細看。我原以為寫東西時借鑒别人的觀點挺正常的,卻沒意識到這是抄襲,而且後果那麼嚴重,要不然打死我都不會那麼做。這是大學階段讓我蒙羞的一件事情。自從我弄明白抄襲是怎麼回事,我以後的文章都沒有抄襲過,哪怕自己水平再爛也要自己寫。”學妹還感歎說:“其實這個也不能完全怪我們,因為真的不知道美國大學的規定。老師如果在課堂上給一些實際的例子,多解釋一下,可能很多問題就可以避免了。”

我其實很同意學妹的話。在後來的日子裡,她的委屈和不甘也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結合自己寫作的經驗以及與周圍人的交流,我感覺關于“抄襲”這個話題,我可以寫點東西和大家分享,防患于未然。

借鑒還是抄襲,如何界定

我經常從教英語課程的助教那裡聽到這樣的讨論:中國學生是不是習慣了抄襲?中國學生出現抄襲的情況是不是比别國學生多?我甚至還遇到過一個極端的助教,他曾經一概而論地說:“在我教過的中國學生中,不抄襲的是少數。中國學生好像就是比别國學生更喜歡抄襲!”我于是“臉不紅、脖子不粗”地向他了解情況,并跟他做了必要的探讨和解釋。但同時我也覺得,作為留學生,我們非常有必要對美國大學中抄襲的标準和後果有清晰的認識。在這一點上,國内高校在懲罰機制方面通常不像美國高校那麼嚴厲,重視程度也不夠,使得很多抄襲者悠然自在,但無論在哪裡,抄襲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杜絕抄襲,任重道遠。

首先,什麼是抄襲呢?簡單說來,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和成果卻不給作者應有的承認,把别人的成果占為己有,這就是一種抄襲行為。不光全文照搬是抄襲,哪怕隻用了幾段話或幾句話,如果沒有把原作者的名字标明,也屬于抄襲的範疇。有人可能會說,誰寫作時都需要啟發和點子,借鑒是難免的。其實美國大學很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觀點進行整合、歸納——關鍵在于你要承認别人的成果。

“借”而不承認,就像偷東西一樣,後果嚴重。不管你的引用是來源于網絡還是紙質文獻,都需要标明引言的作者和出處。現在的網絡十分發達,在搜索引擎中一搜便很容易找到出處。此外,也有專門的測試軟件可以檢測你的文章與網絡中現有的文獻有多大的相似度,比如美國有些大學使用開放課程平台Canvas裡面自帶的軟件Turnitin,教師點擊該選項就可以看到學生的文章與已有文章的相似度和文章獲得的原創分數。在這些工具的幫助下,發現抄襲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

當然,對于用非母語寫作的國際學生來說,抄襲更容易被發現。試想,如果你寫的第一篇文章語言非常平淡、簡單,但是第二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卻截然不同,詞彙和表達方面有很大差異,老師和助教就很容易産生懷疑。借助發達的網絡和方便的軟件,他們很快就可以鎖定文章的出處。所以,僥幸心理不可有,做學問、寫文章一定要腳踏實地。

出現抄襲,師生都有責任

我曾經走訪華盛頓大學教授英語寫作的教授JohnWebster、學校負責學生學術行為的委員會副主任ErnestShepard,還有學校寫作中心的主任JennyHalpin,我也曾經和教大學英語寫作的助教以及上英語課的中國學生一起聊天。綜合多方面視角,我覺得留學生中抄襲現象的發生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些學生沒有養成引用他人作品時注明出處的習慣。比如有些留學生覺得“隻是借用幾句,不是原文照搬,應該沒有關系”,或是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錯誤理念。而美國在小學和中學就已經開始告訴學生“引用”的重要性,“引用要署名,否則是抄襲”的觀念根深蒂固,學生也有機會練習不同風格的文獻引用格式,比如APA(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格式、MLA(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格式等,習慣成自然。

其次,由于留學生語言方面的欠缺,有些學生覺得别人的文章寫得看起來更好、更專業,便不想自己寫。他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觀點表達得同樣清晰、流暢,于是照搬别人的文章。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抄襲是因為時間管理能力不足,或者把玩樂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寫文章是需要時間累積和修改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沒有好的時間規劃和充分的時間投入,文章截止日期将近卻還沒有動手,在時間壓力下,有人就會選擇草草拼湊,交作業了事。

針對抄襲問題,部分教師提出了反思:學生出現抄襲的問題不光是學生的責任,老師也有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老師有沒有提供往屆學生的寫作樣本,讓學生大體了解作業要求?課程大綱中有沒有為學生指出可利用的寫作資源和學校資源?老師要求學生在學期末交一篇十幾頁的文章,有沒有在整個學期内化整為零,設立小的寫作任務(比如報選題、寫摘要、找素材等),從而減輕學生需要一口氣寫十幾頁文章的壓力?寫作任務的難度越大,學生抄襲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某篇論文在課程成績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老師又沒有把大的任務劃分成階段性的小任務,沒有提供可以參考學習的範文,沒有分享給學生他們可以使用的支持資源,并且沒有解釋抄襲的概念和具體的例子,隻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那麼在這樣的課堂上發生抄襲的情況,老師其實是難辭其咎的。遠離抄襲,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遠離抄襲是一個觀念問題。借人家的一定要注明,不是自己的成果,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不要據為己有。如果心存僥幸铤而走險,就如同搬起了一塊大石頭——遲早會砸到自己的腳。

其次,遠離抄襲還是個策略問題。留出充分的時間,善于尋求幫助,發揮自己的優勢。學校一般都有寫作中心,那是我特别推薦留學生去的地方,大家可以帶上自己的文章,與那裡的輔導老師進行讨論。關于寫作中心,留學生的認識可能有一個誤區,即認為那是用來幫忙改語法錯誤的,但實際上寫作中心的老師很少修改語法錯誤。更多的是和你一起就文章的結構、邏輯性、論點、論據等方面進行打磨推敲。在交流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對自己的文章有更深刻的想法和反思。

除寫作中心外,大家也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我特别推薦PurdueUniversityOnlineWritingLab,這是一個各種引用方法、寫作格式都很全面和規範的英文網站,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有用信息。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絡用得好能幫助你有效規範寫作,用得不好便成為抄襲的工具了。

留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其實大可以把自己的文化優勢發揮出來,比如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自己國家的情況和事例。國際學生具有區别于本地學生的獨特觀點,在文化對比的過程中也會産生不同想法,這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光寫起來相對熟悉、得心應手,也能夠為文章增添國際視角,并且獨一無二,具有原創性。

上文提到,部分抄襲現象的出現也反映了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責權不明顯、約定不明晰、作業設置不合理、教師支持不到位等情況。這些是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教職人員開始認識到,自己不能預設學生已經有了與抄襲相關的明确知識,而應該更具體、細緻、明确地做好解釋,并且在布置寫作任務的時候盡量讓作業不好抄襲、不需要抄襲,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資源自己完成。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完成寫作,那麼抄襲的概率将會大大降低。

此外,我也強烈建議留學生多和老師以及助教溝通,包括在officehour拜訪他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可能有些老師默認全班同學都已經清楚地知道什麼是抄襲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抄襲,但是如果這些概念對你來說比較模糊,你完全可以向老師和助教請教,尋求更具體、詳盡的幫助。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你,并不會因此看輕你——但是首先你得開口求助,讓他們知道你有疑問。

正如說好英語口語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寫好英語文章同樣也非一日可就。但哪怕我們的文章寫得痛不欲生,熬得撕心裂肺,也千萬不要抄襲别人的作品。抄襲作品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誠信的踐踏。何況,抄襲被發現的風險很高,也容易讓你受到嚴厲的懲罰,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會給你帶來負面影響,也可能會給你的老師和同學留下“中國學生就是喜歡抄襲、習慣抄襲”的錯誤刻闆印象。

在承認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充分利用寫作中心、網絡、老師、助教、學長學姐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不斷練習、比較、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這是在痛苦中尋找希望的一個過程,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遠離抄襲,都能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愛惜自己學術生涯的信譽。

作者簡介

左微,湘妹子,本科就讀于複旦大學新聞及對外漢語學院,曾在《紐約時報》、湖南衛視實習。之後在上海新東方學校開心地教托福;2010年留學美國華盛頓大學,五年間取得了英語系博士學位,教育學、英語教學和經濟學三個碩士。平時在西雅圖中文電台擔任主持人;目前任職于華盛頓大學,微信公衆号為weishare2015。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