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考古學家:古墓沒你想的恐怖

考古學家:古墓沒你想的恐怖

時間:2024-11-05 09:10:10

幽深的墓道、詭異的聲音、一晃而過的白影……前些年火遍全國的盜墓題材的文學、影視作品,給我們留下的都是恐怖的記憶。然而,作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要說:這些都不是真的!

考古,是一門嚴肅的科學

盜墓題材的文學、影視作品讓考古學一時成為熱點,2017年中央電視台熱播的“國家寶藏”欄目,也讓我們欣賞到衆多精美的文物、感歎我國古文明的輝煌。

在那些文學、影視作品裡,盜墓者随随便便就炸開一個墓,把陪葬品往背包裡一塞,再和古屍們鬥智鬥勇的橋段,都隻是作者的“美好想象”。考古并不是為了将珍貴的文物呈現給世人,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而是一門探究曆史真相的嚴肅科學,它有自己的理論和方法,用以指導田野發掘和文物的保護、修複、後期研究。

考古現場挖墓,隻是考古的一部分

提到考古,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古墓葬。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誤區—考古的對象不僅僅是古墓葬,還有古人居住和活動的場所,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遺址。這些遺址可能是規模宏大的都城宮殿,可能是隻剩下輪廓的幾間小房子,也可能就是古人留下的一條道路或者幾個垃圾坑……大概是因為墓葬中往往會出土完整的精美文物,所以大家更關注墓葬,而遺址中一般都是古人留下的破碎的陶器、瓦片等,就很難被人關注了。事實上,遺址能提供比墓葬更為豐富的信息,讓我們能更多地了解古人的生活狀态。所以,考古可不僅僅是挖墓。

風水,我們不會看

小說裡的盜墓者總是拿着破破爛爛的羅盤,口中念念有詞,就能找到墓葬。但這“尋龍點穴”的功夫也是假的,小說把“風水”描繪得神秘兮兮,然而所謂的“風水”實際上是古人選擇住址或者墓地時參考的環境因素。

真正的考古工作者不會看“風水”,但同樣能找到古代遺迹。首先,記載了帝王或名人墓葬位置、古代城市或要塞位置的曆史資料會提供重要線索。絕大多數古人不會把自己的墓地位置告訴别人,但因為取土、耕地、挖水渠等行為而重見天日的地下遺址或墓葬中的東西,卻是最直接的線索。這樣的線索隻能告訴我們遺址或者墓葬的大概地點,更精細的定位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考古勘探。

勘探,我們有方法

洛陽鏟是最常見的考古勘探工具,可以用來獲取地下的土樣,我們再根據土樣特征判斷地下是否有遺址、墓葬,以及這些遺址、墓葬的位置、規模等等。這種勘探法是傳統方法,屬于純手工作業,讓人非常辛苦,但結果比較可靠。

現代的考古勘探應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比如紅外遙感、探地雷達等。但是這些方法并非屢試不爽—紅外遙感信号或者雷達信号隻能反映地下的異常,而不能說明異常情況形成的原因;對于埋藏很深的古墓葬,比如幾十米深度,這些設備就無能為力了,還得借助洛陽鏟來探知地下情況。

挖與不挖,我們最清楚

一般來說,我們尋找古墓葬或遺址,并開展考古發掘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為了解決某個學術問題,比如夏商周斷代工程和華夏文明探源工程,這叫作主動考古;另一種是為了配合各類基本建設項目,比如南水北調工程、修築鐵路等,在建設之前要将地下文物清理完畢,避免施工對文物造成破壞,這叫作基建考古;還有第三種情況,如果某個施工現場破壞了原來我們不知道的古墓葬,這時就需要開展清理工作,這叫作搶救性考古,是我們最不願意面對的情況。

絕大多數古代遺存,尤其是古墓葬,是盜墓分子絕不會放過的“财寶”,但在考古人員眼中,讓它們留在地下才是最好的保護,所以我們一般是不會主動去尋找并發掘的。古墓葬無論級别高低,随葬品多少,保存情況如何,我們都懷着敬畏的心情去清理,因為每塊殘破的陶罐或墓磚都是珍貴的曆史資料。恐怖,我們很少遇到

在衆多文學、影視作品裡,古墓坑中陰森的氣氛、奪命的機關和從未見過的恐怖生物都讓人心生恐懼。但在真實的墓葬中,這些并沒有出現過。古人為了保護墓葬不被破壞,會采取一些保護措施,最常見的就是深埋。也有極個别墓坑中填滿流沙,流沙中還混雜巨大的尖狀石塊—如果有人在墓坑中挖洞,流沙就會夾雜着巨石湧向洞裡,對挖掘者造成緻命傷害。但這種情況十分罕見。至于那些精巧的奪命機關,如果真實存在,曆經數千年之後還能正常運作,想必也是一個奇迹,我們反倒十分期待。

坦白講,如果讓我半夜去墓地走一圈,我也會毛骨悚然。但是在考古現場,即使是初次參加考古發掘的女性,在第一次清理古墓葬時,也沒有絲毫的恐懼感。因為考古工作是在白天進行的,現場有許多工作人員。那些半夜打着手電筒、懷着不可告人目的鑽進古墓葬的人,因為内心有鬼,所以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膽戰心驚。

危險,也會突然來臨

如果非要說恐懼的話,确實是有—考古發掘墓葬時最怕坍塌。所以在發掘過程中的現場加固和人身防護措施十分重要。

我曾經清理過一座在鐵路旁邊地下5米深處的漢代墓葬,這是用巨型石塊砌成的高約2米的房子一樣的完整結構。我們就在“房子”裡面工作,頭頂和周圍都是超過半噸的巨大石塊。“房子”的很多地方因為鐵路運行帶來的震動已經開裂,而且在清理過程中不時有火車駛過,這時能明顯感覺到石牆和頂部的顫動,令我們膽戰心驚。

現在的考古工地防護措施都很完備,大家的安全意識也比較高,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已經很小了。但還是有很多難以預料的風險—這才是最令我們恐懼的事情。

文物,各不一樣

提到考古出土的文物,大家都會想到精美的銅器、玉石器、陶器等,但實際上,考古出土文物的種類和質地都非常多,大如石塊,小如金銀飾品,甚至連土壤都算文物。因為土壤中的碳化種子、孢子和花粉等生物遺存,對于研究古代環境和人類食物有着重要的價值。而從遺骨腹部的土壤中提取到的寄生蟲卵殼,還可以用來研究古人的健康狀況。

我們一般會選取比較有特點的(有紋飾或者刻字)的出土文物予以保存和研究。比較特殊的墓葬可能會整體搬遷、重建到博物館内或其他地方,而普通的建築材料遺存都是就地掩埋。運送到考古機構的出土文物會由考古專家進行整理、研究,破損的文物要進行修複,質地比較特殊的文物(銅器、木器、紡織物等)還要進行保護性處理。

有些精美的文物會在博物館中展出,它們甚至可能“常年不在家”,一直在世界各地巡展。但一些國寶級的文物并不能“任性”地到處巡遊。國家文物局曾發布了幾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名單,對那些極為珍貴、有可能在長途運輸中損壞的文物下了“旅行禁令”。其實,絕大部分出土文物是沒有機會到博物館露臉的—因為相似的文物實在太多了,所以出來“抛頭露面”的一般都是有代表性的文物。

誤解,讓我們很“頭疼”

作為考古工作者,被問到最多也是最頭痛的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主要來自于熱愛科學的青少年—“能給我講講挖掘恐龍的故事嗎?”但答案是:考古發掘并不挖恐龍!

考古研究的是和人相關的曆史,雖然最早可達百萬年前,但是恐龍生活的年代遠在此之前。研究恐龍的是古生物學家,與考古學家分屬兩個學科。而古生物化石的管理和保護工作也不是由文物部門負責,而是劃分到了國土資源部門。

另一個問題往往來自于成年人—“你是做考古的,随便拿走一件文物不就發大财了嗎?”這個問題我一般這樣回答:“其實在銀行工作更好,每天經手那麼多錢,随便提幾捆回家多好!”

在考古現場或者文物庫房中面對那些珍貴文物,與銀行員工面對成捆現金的工作,性質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私自藏匿文物是違法行為,絕不會以身試法。考古行業還有一個傳統—考古不藏古,就是說考古人不收藏文物。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絕大部分考古工作者都是遵守這個行規的。

平時,我們都幹啥

說了這麼多考古人員不會做、不能做的事兒,那麼我們平時到底幹什麼呢?

我們時常很邋(lā)遢(tā)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群考古隊員曾經在野外做田野調查工作,他們在鄉下跋(bá)涉了一個多月,每個人的衣服、鞋子上都是泥土,頭發也亂糟糟的,身上背的工具包更是髒兮兮的。路過一個村口,遇到幾個大人帶着小孩曬太陽。聽到一個大人對小孩說:“你要是不好好上學,将來就會跟他們一樣要飯……”大家一直到離開村子很遠以後,才忍不住爆笑起來。這才是考古工作的真實狀态。

我們也能很帥氣

在考古現場,幾乎每個人都是灰頭土臉的。但是,當我們為别人講解埋藏在地下的塵封曆史時,當我們站到鏡頭前或者講台上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時,那種自信與灑脫,真是無與倫比的帥氣。

我們的裝備不炫酷

夜行衣、攀岩繩、軍刀、匕首、防毒面具、黑驢蹄子、符咒……這些東西從來都不在我們的裝備清單上。從事考古工作的基本裝備就是常見的小鏟子、小刷子等清理工具,卷尺、水準儀等測量工具,以及紙、筆、照相機、攝像機等記錄工具。除了停電或晚上巡查,我們一般是不需要手電筒的,也不要頭燈,因為我們的工作基本都在白天進行。

我們也玩高科技

除了前面簡單介紹過的紅外遙感、探地雷達等高科技,碳-14測年和DNA分析也是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從特殊的角度為我們揭示更加豐富、精彩的曆史。

在工作中,我們接觸最多的是泥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鄉間野外。我們對腳下的土地愛得深沉,因為它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保存下了珍貴的文物遺産。為了讓文物得以保護,讓文化得以遺傳,每一名像我這樣的考古人都在兢兢業業地奮鬥着。

責任編輯郭曉博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