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蓄水防洪
種植作物少不了引水灌溉,最簡單的設施便是水庫,它起着蓄水、防洪和灌溉農田的功能。
在中國古代,水庫被稱為“陂(bēi)塘”,春秋時期修建的“芍陂”便是中國古代最早修建的人工水庫。時至今日,它仍然作為一個調節水庫,發揮着自己的作用。
另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鄭國渠座落在陝西省關中平原。事實上,鄭國渠本身是戰國時期的韓國為了抑制秦國擴張而采用的政治陰謀。鄭國是韓國國君派出的使者,他到秦國去遊說秦王修建灌渠,以達到消耗秦國國力的目的。然而事與願違,鄭國渠建成後水利效果顯著,關中糧食産量大增,不僅未能削弱秦國,反而促進了他們的經濟發展。
在炎熱、幹燥的新疆地區,還有一種被稱為坎兒井的輸水暗渠。人們沿着山坡挖掘出地下暗渠,此後每隔一段距離挖一個直通地表的豎井,用來定位和方便日後維護。暗渠在靠近農業區時便轉為流出地表的明渠。通過隧洞輸送水流,大大減少了水分蒸發,提高了用水效率。有一些古老的坎兒井到現在仍然能夠使用。
水患防治改天換地
河流賦予人類生機,但也暗藏危險。肆虐的洪水會淹沒農田,并且對人畜的生命造成極大危害,威脅着人類的生産和生活。
上古時期的大禹曾因忙于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曆經數年終于降服了水患。大禹治水的故事有着強烈的神話色彩,但李冰父子治水的故事卻是真實存在的。秦昭王時期,岷江從險峻的山谷湧入成都平原,因為地勢突然變緩,導緻江水流速減慢。從上遊帶來的泥沙常常在此沉積,造成淤塞和洪水泛濫。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通過精妙的設計實現了分流疏導,既灌溉了農田,又保持了水位平穩,一舉解決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
除了都江堰,漢朝王景治理黃河、東漢馬臻(zhēn)修建鑒湖、明朝黃光升建造魚鱗大石塘和萬恭的束水攻沙等水利設施,都為當地的百姓遠離水害、安居樂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其中的一些設施至今還在使用。
人工運河貫穿南北
在沒有汽車、飛機的古代,水運算是一種相對省力、快速的交通方式了。在沒有自然水道的情況下,開鑿人工運河雖然費時費力,但在促進社會、經濟乃至曆史發展方面仍然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曆史上有明确記載的第一條人工河叫邗(hán)溝,是吳王夫差為了供吳國船隊北上而開挖的,後來并入了隋唐大運河。
我們常用“鴻溝”來比喻事物間有明顯的界線,但在曆史上還真的存在過一條“鴻溝”,它開鑿于公元前360年,是曆史上第一條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不過,在後來的京杭大運河開通後,鴻溝就被荒廢了。
隋朝開鑿的廣通渠開辟了從黃河直抵都城大興(今陝西西安)的通道。後來,隋炀帝廣征民力,開鑿通濟渠、永濟渠,疏通邗溝等河道,構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北至北京、南抵杭州的南北大運河。民間傳說隋炀帝修建大運河是為了遊山玩水,但事實上大運河的主要功能是運輸糧食、鞏固政權。
在此之後,元朝的統治者整修大運河,截彎取直,引水通淤,曆史上有名的“京杭大運河”就此誕生。它全長約1790千米,溝通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五大水系,為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别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盛世安瀾,水利興邦。中國古人深深地體會到了水利工程對人民和國家的重要作用,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譜寫了一曲曲興國安邦的水利之歌。
責任編輯郭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