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詩經》讀起來有些晦澀,究其原因多半是因為其中的動植物名詞太多。其實,《詩經》中的動植物在生活中很常見,隻是那時它們有着不同的名字,讓你摸不着頭腦而已。被傳頌了千年的《詩經》中的名物,曆盡千年,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與我們相遇呢?翠玉白菜
螽斯動物篇:
螽斯
《詩經·周南·螽斯》中寫道:“螽斯羽,诜(shēn)诜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古人将螽斯和蝗蟲一起歸為螽類,并認為蝗蟲産卵、孵化後的若蟲很多,一年甚至可以生兩代或三代。詩中用“螽斯”反映出當時人們認為多子即多福的思想和對這方面的祈禱。著名的文物“翠玉白菜”的“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就是螽斯和蝗蟲,該文物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内。
螽斯屬于直翅目螽斯科,蝗蟲則是直翅目中幾種蝗科昆蟲的統稱。蝗蟲的繁殖能力很強,雌蟲喜歡在堅硬的土壤中産卵。而螽斯多将卵産于植物組織中,或成列産于葉邊緣和莖幹上,一般不産在土中,多數種類以卵的形式越冬,一般在一年裡隻繁殖一代。紡織娘
蝗蟲紡織娘
《詩經·幽風·七月》中寫道:“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這裡說的“莎雞”可不是什麼禽類動物,而是直翅目的紡織娘。這首詩反映的是一個部落在一年四季中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雄性紡織娘用後足摩擦翅膀或兩片翅膀相互摩擦時,會發出類似“軋織、軋織”的聲音,以此吸引異性。這種聲音很像舊時紡織車轉動的聲音,這種昆蟲因此得名“紡織娘”。
語文教材中《鄉下人家》一文對紡織娘有過這樣的描述:“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裡,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啊!織,織,織,織啊!’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辛苦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蜉蝣蜉蝣
《詩經·曹風·蜉蝣》中寫道:“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作者借蜉蝣來感歎生命短暫、光陰易逝。
蜉蝣是蜉蝣目昆蟲的統稱,起源于至少2億年前的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蟲。蜉蝣在一生中會經曆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成蟲不取食,少則存活幾小時,多則存活幾天,在交尾、産卵後便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因此有“朝生暮死”之說。
蜉蝣的稚蟲生活在清冷的溪流、江河上中遊及湖沼中,可在水中度過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它們對水質特别敏感,所以常被作監測水體污染的指示生物之一。
蟬蛻皮蟬
《詩經·小雅·小弁(pán)》中寫道:“菀(wǎn)彼柳斯,鳴蜩(tiáo)嘒(huì)嘒。”意思是池邊濃綠的垂柳如煙,枝頭的蟬“嘶嘶”鳴唱不已。詩中的“蜩”即是我們熟悉的蟬。這是一首表現作者憂怨哀傷情緒的詩。
雄性蟬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地發出尖銳的聲音。蟬的若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根中的汁液。蟬的成蟲也吸食植物的汁液,隻不過它們的“餐廳”在植物的地上部分。蟬屬于不完全變态類,蟬的若蟲一般經過幾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直接變為成蟲。割生漆
漆器植物篇:
漆樹
《詩經·秦風·車鄰》中寫道:“阪有漆,隰(xí)有栗。”意思是漆樹生長在山坡前,栗樹生長在窪地裡。這是一首寫貴族朋友間相互勸樂的詩。其中的“漆”指的就是漆樹。
漆樹是一種高達20米的落葉喬木,喜歡生長在向陽、避風的山坡,是我國自古栽培的重要經濟作物。漆樹的種子油可制油墨、肥皂,果皮可取漆蠟,葉可提取栲(kǎo)膠,木材可供建築使用。
漆樹的韌皮部含有的乳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是一種優良的塗料和防腐劑。我國古人自古就認識到了生漆的性能,他們在漆樹上割生漆,再經過複雜的工藝制成油漆,并反複塗在器物的表面,這樣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就被稱為“漆器”。曆經從商、周至明、清時代的不斷發展後,中國的漆器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漆器雖好,但生漆是有毒的,生漆與皮膚接觸可能會引起紅腫、癢痛等過敏反應,誤食會引起強烈的刺激反應,如口腔炎、潰瘍等。豆腐大豆
《詩經·大雅·生民》中寫道:“蓺(yì)之荏(rèn)菽(shū),荏菽旆(pèi)旆。”描述的是種植的大豆茁壯生長。這是一首周朝百姓追憶周王朝的始祖後稷的詩,主要描寫了他出生的神奇和他在農業種植方面的特殊才能。其中“荏菽”指的就是常見的大豆。
大豆是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我國,已有5000年的栽培曆史,被列為“五谷”之一,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大豆的種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常用來制作各種豆制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大豆的莖、葉和豆粕(榨油後的副産品)是優質的禽畜飼料。
桃膠
《核舟記》中提到的桃核雕刻作品桃
《詩經·周南·桃夭》中寫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中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是當時人們在女子出嫁時所唱的詩歌。
每年3~6月是桃花盛開的時節,缤紛的桃花是人們怎麼都賞不夠的美景。桃樹的果實味道鮮美,可以生食,也可以制成桃脯、桃罐頭等。桃樹幹上分泌的膠質,俗稱桃膠,經過水浸、去雜質、曬幹後可以食用。桃仁可以榨取工業用油,桃核還可以雕刻成精美的工藝品。木須肉中有黃花菜
萱草萱草
《詩經·衛風·伯兮》中寫道:“焉得谖(xuān)草,言樹之背。”詩中的“谖草”即萱草,古人認為,觀賞萱草可以排遣憂思,因此它也被稱為“忘憂草”。萱草花色明豔,是一種重要的觀賞及切花花卉。
人們一直以為萱草與黃花菜是同一種植物,但其實黃花菜是萱草的近親,也被稱為“金針菜”,可以作為蔬菜來食用。黃花菜的常見吃法是涼拌或與其他蔬菜搭配在一起,炒熟後食用。人們在做打鹵面的時候,也喜歡在裡面加一些泡發的幹黃花菜。
《詩經》中提到的動植物還有很多很多,你不妨也去記錄、查閱一下,相信你一定能在裡面發現更多的樂趣!
責任編輯劉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