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凝聚國際共識 傳播中國聲音

凝聚國際共識 傳播中國聲音

時間:2024-11-06 09:56:33

世界中國學論壇的創辦及其發展

新世紀以來,随着中國的不斷崛起,海外對中國的關注和研究與日俱增,既有“中國奇迹”“中國模式”等論述,也有“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等聲音。如何向世界講述一個真實的中國?如何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2004年世界中國學論壇應運而生,旨在為海内外研究中國的專家提供交流平台,為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中國創造條件。首屆論壇由上海市政府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承辦。2010年起,改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承辦。自此,論壇上升為國家級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六次主論壇、三次專題論壇和一次研修班。前四屆結合中國文化傳統與現代化進程,分别以“和而不同”“和諧和平”“和衷共濟”“合和共生”為主題,有效促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和平發展理念的認識。第五屆起,更加注重當代中國,分别以“中國現代化:道路與前景”“中國夢的世界對話”“中國改革:機遇與挑戰”“中國改革,世界機遇”“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為主題,探究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四大闆塊助力中國理念的國際傳播

通常的學術論壇隻是一個交流平台,世界中國學論壇早期功能也主要是促進中外學術交流。經十多年發展,現已成為集學術交流、學術引領、學術組織和學科建設/咨政建言為一體的多功能平台。四大闆塊相互促進,在推動中國理念的國際傳播上形成了有效合力。

學術交流主要體現在上海主論壇和海外分論壇上。上海主論壇每兩年舉辦一屆,每屆近300名中外專家齊聚一堂,就中國發展的核心議題展開讨論,其中近半代表來自海外。通過中外對話,有效促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理念的認知和理解。2015年啟動的海外分論壇,每年一屆,到海外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先後舉辦的美國分論壇和東亞分論壇,均得到相關國家的廣泛關注,除學術界熱情參與外,不少商界、政界人士都親臨現場,來了解中國理念、中國道路和中國未來的發展。

學術引領主要體現在中國學貢獻獎和《中國學季刊》上。中國學貢獻獎為從事中國研究的後學樹立了一個典範,在引領海外中國研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獎創設于2010年,是第一個由中國的學術組織頒發給海外“中國通”的學術獎。獲獎者既有享譽海内外的名家,也有在中國研究上默默耕耘的大師。已獲獎者包括法蘭西學院教授謝和耐、哈佛大學教授孔飛力、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齊赫文斯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譚中等。《中國學季刊》同樣創辦于2010年,該刊重點關注中國理念、中國道路的研究,發表了大量各國研究的最新成果。通過對前沿問題的策劃、熱點問題的探讨以及學術交鋒的推動,在引領海外對中國道路的研究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學術組織主要體現在青年漢學家研修班上。2016年啟動的青年漢學家上海研修班,是文化部“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子項目,每年一期,旨在為海外從事中國研究的青年學者搭建研究和合作的平台。2016年來自23個國家的近30位青年“中國通”來到上海,進行實地考察、專題調研和學術交流。經過近一個月的研修,他們加深了對中國現實和中國理念的認知理解,通過合作研究也和中國學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學科建設和咨政建言主要體現在世界中國學研究所的研究和《世界中國學論壇專報》上。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作為常設研究機構,為論壇提供學術支撐。中國理念及其國際傳播也是該所研究的重點之一。《世界中國學論壇專報》直報相關決策部門和論壇組織委員會。主要刊發與會專家關于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建議,尤其注重對中國理念、中國道路的研究,是海内外相關專家與中國決策層聯系的紐帶。

從借鑒到互鑒: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新路徑

國際傳播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做人的工作。迄今為止,共有1982位中外專家參加世界中國學論壇,其中近半為海外代表,覆蓋了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現已初步形成有牢固聯系的中國學學術網絡,輻射中國大陸以外的北美洲3國、歐洲23國、亞洲22國、非洲6國、南美洲6國、大洋洲2國,以及我國的台灣地區、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

世界中國學論壇學術網絡基于這一學術網絡,論壇四大闆塊的功能得到充分發展。在此基礎上,世界中國學論壇在推動中國理念國際傳播上大緻經曆了借鑒、交流和互鑒三個階段。①前四屆主要側重借鑒與交流,緻力于向世界說明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五屆開始趨向文明互鑒,更加自信地向世界展現中國經驗、闡述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

(一)借鑒:“以世界為方法,以中國為目的”

這一階段是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準備期。論壇更多的是謀求中國理念在國際話語體系中的“合法性”,強調借鑒海外經驗,為中國理念的國際化鋪路。

一是在當時高度美國化的世界,為中華文明謀一席之地。這在首屆論壇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首屆論壇主題“和而不同”,重點在“不同”,主張不同文明之間應該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而不是一種文明取代另一種文明。可以說“和而不同”是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前提。

二是借鑒各國經驗,豐富和發展中國理念。首屆論壇通過主旨演講明确提出中國崇尚“見賢思齊”,向全球昭告中國渴望向世界學習的态度。正因為這種胸懷,海外專家也積極為中國發展建言獻策。早在2004年,韓國學者就在論壇提出中國不應隻是一個制造大國,也應是一個消費大國,生産和消費之間應該達成平衡。2006年,俄羅斯學者就以俄羅斯的曆史教訓為例,提醒中國注意經濟高速發展相伴的勞動力人口減少等問題。這些建議都不同程度融入了中國之後的發展理念之中。

三是全面系統地梳理海外中國學,為中國理念提供參考。既包括海外關于中國的經典論述,也包括最新成果。在論壇發展的早期,諾貝爾獎得主勞倫斯•克萊因、“北京共識”提出者雷默、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等先後來到論壇,分享他們關于中國的最新思考。這些研究為當代中國發展理念學理化、國際化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二)交流:“以中國為方法,以中國為目的”

這一階段是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實踐期。論壇在發展上基本形成一套中國理念學理化的機制,開始以海外學術界“聽得懂”的理論表述來傳播中國理念,初步促成了國際社會在中國理念上的共識。

一是探索中國理念學理化的機制。第二屆論壇已經開始向國際社會推介“和平和諧”的中國理念,但這一表述官方話語的色彩較濃。到了第三屆論壇,組委會開始形成一套較完善的中國理念學理化機制。包括前期對國際國内形勢的研判,在此基礎上向專家委員會廣泛征集意見形成草案,再就草案組織多輪專家座談、深入研讨。最終提煉出的中國理念,往往既有理論價值又有現實意義,既具國際風範又有中國内涵。

二是精細化中國理念的英語表達。為了讓中國理念的英譯盡可能地“信達雅”,論壇反複征求中外專家意見,最後還要請英語界的大師級人物定稿。第三屆“和衷共濟”的英譯“CommonChallenges,CommonEfforts”,第四屆“和合共生”的英譯“LivingTogether,GrowingTogether”,都堪稱英譯的典範。

三是以學術推動中國理念的國際傳播。在論壇上發布的中國理念,一經提出首先是在與會的海外專家中産生積極反響,再從與會專家傳播到各國從事中國研究的群體,再擴散到各國政界、商界和大衆媒體,最終促成國際共識。如第三屆論壇提出的“和衷共濟”,很快成為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中國價值。當時美國駐滬使領館全員出動,全程列席論壇,最後形成詳細報告上報美國國務院。奧巴馬第一任期的就職演說和希拉裡的演講都用過類似的表述。②

(三)互鑒:“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

這一階段是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深化期。崛起的中國一方面繼續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另一方面開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貢獻中國價值。

與之相應,論壇在發展上開始積極推動中國話語建設。2015年第六屆論壇以來,中外對話呈現出文明互鑒的氣象。第六屆論壇以“中國改革,世界機遇”為題,明确提出改革開放的中國為全球治理變革提供了“中國智慧”,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價值”。在論壇上,中國學者構建中國話語挑戰西方話語的原創研究開始增多。有中國學者提出中國開創了一條新的現代化道路,也有學者開始讨論中國經驗的世界意義。甚至有美國學者提出,因為中國,世界已經迎來新的轉折點。

二是推動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研究。中國道路取得的顯著成就對後發國家形成巨大激勵。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出現研究、學習中國發展經驗的熱潮。順應這一潮流,論壇開始積極拓展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學學術網絡,在上海主論壇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代表比例,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向發展中國家傾斜,《中國學季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發表發展中國家學者論文。通過種種舉措,推動中國理念在非西方世界的傳播。

中國理念國際傳播的經驗

世界中國學論壇注重學理、緊扣現實,堅持前瞻前沿和開放包容。經十餘年的努力,帶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學者加入研究中國道路、傳播中國理念的隊伍,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通”逐漸成為主力軍。

國際傳播不能采取國内語言,尤其是國際學術對話,更不能用官方語言,必須注重學理性。論壇雖然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市政府主辦,但主辦方賦予了承辦單位在學術上的自主權。論壇從主題、議題的設置,到與會專家的邀請,都堅持學術導向,強調通過理性溝通尋求國際共識。如前文所述,論壇發布的中國理念經多輪專家論證。此外,在籌備期,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會對近兩年海外研究中國的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從中發掘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中國議題。這些都是中外學術對話的基礎。

議程設置上,論壇強調緊貼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首屆“和而不同”,針對的是伊拉克戰争後,美國企圖在世界推行美國模式;第二屆“和平和諧”是回應當時甚嚣塵上的“中國威脅論”和“中國責任論”;第三屆“和衷共濟”意指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将與各國一起攜手并進、共渡難關;第四屆“和合共生”則是針對金融危機後全球形勢一片黯淡,唯獨中國實力不斷上升而提出,意指中國是國際秩序的建設者而非破壞者;等等。從中都可以看出理論背後的現實關切。

在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上,論壇一直堅持前瞻性和前沿性。論壇是國内較早提出并廣泛傳播“中國和平發展”思想的平台,更是最早提出并演繹“中國夢”概念的平台。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就在論壇發表了“中國路、中國心、中國夢”的主旨演講,系統闡釋中國夢的概念。前瞻前沿既是世界中國學論壇思想活力的表現,也是其解釋中國話語權的體現。

開放包容指論壇并非隻有一種聲音,而是不同學術觀點碰撞的舞台。可以說既有交鋒又有交心、既有争鳴也有共鳴。正是在中外專家的相互切磋中,深化了對中國發展的思考,形成了國際共識。同時,論壇不是閉門會議,對中外媒體的開放程度很高。除了百餘家國内主流媒體,英國BBC、美國VOA、日本NHK、《華爾街日報》等均對論壇進行過廣泛報道。通過這些報道,中國理念在國際上也得到了最大範圍的傳播。

正因為對上述特點的堅持,在論壇上發布的中國主流話語也開始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劉奇葆、蔣建國、傅瑩、崔玉英等領導同志在論壇的演講都在國際上取得了非常正面的效果。

論壇的發展史是從學術上見證中國崛起的曆史,也是服務中國理念走向世界的曆史。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随着世界格局的再一次演變,中國理念也将在人類文明進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形勢下繼續做好“見證和服務”,是世界中國學論壇的發展所需,也是其使命所系。

「注釋」

①這裡借用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何培忠研究員的提法,何培忠認為中國學的發展有介紹、借鑒、交流和互鑒四個階段。參見何培忠:《關于中國學學科體系的思考》,第六屆世界中國學論壇會議發言,2015年11月21日。

②《上海文化樣本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