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九月裡來話秋分

九月裡來話秋分

時間:2024-11-05 08:38:28

秋分

(佚名)

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金風送爽時時覺,丹桂飄香處處聞。雁向南天排漢字,楓由夕照染衣裙。良辰可惜無卿共,慎把情思托付雲。

讓世界稱贊的二十四節氣

立春、清明、小暑、秋分、霜降、大寒……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氣,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并且早在2016年就已經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再結合一年中的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後形成的。中國古人把每年日影最長的那天定為“日至”(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定為“日短至”(夏至);在春、秋季節時,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同,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到了戰國末期,古人又在原來的兩分、兩至的基礎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秦漢時朝,二十四節氣更加完善,它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複始。太陽的周年視運動特殊而有趣的秋分

中國人對于陰陽等分有着濃厚的興趣,就連二十四節氣也不例外,秋分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大約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4日。秋分中的“分”即為“半”的意思,即說明此時的晝夜在一整天裡各占一半;也說明在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中,在長達90天的秋季時間裡,秋分位于中間位置,将秋季一分為二。

每到秋分,很多人都喜歡玩一個名為“豎蛋”的有趣遊戲,他們會全神貫注地将生雞蛋小心翼翼地地立起來,這算是一個延續上千年的傳統了。而吃秋菜(一種苋菜)、送秋牛圖則寄托了中國古人對于五谷豐登、秋收吉祥的美好祝願。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好消息: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即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也說明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太陽運動的代言人

傳統的秋分節氣是中國古人的智慧結晶,而從天文學的角度看,秋分和太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天文學中,太陽在黃道上運動一周(360度),以春分時節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為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度,便對應着一個節氣。從春分到秋分曆時半年,而太陽在黃道上則剛好走過了180度。

此時,太陽直射地球赤道,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晝夜各為12小時。與此同時,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向南移動,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而在南北兩極的秋分這一天,太陽整天都徘徊在地平線之上。随着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了為期6個月的極夜(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南極附近則面臨着為期6個月的極晝(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上)。

作為指導農時、告知氣候的重要節氣,秋分自古以來就頗受古人重視。如今,随着科技的發展,節氣的作用雖然不複以往重要,但仍然能在生産、生活中為人們帶來一定的指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