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選擇在岷江的自然彎道上。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進行自然灌溉。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魚嘴分水、寶瓶口和飛沙堰。魚嘴将岷江分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灌溉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瀉洪排沙。内江進入寶瓶口後,就像一個少女被束了一條飄逸的腰帶,使她的氣質變得端莊典雅。因為人工開鑿的寶瓶口,以其恰到好處的寬度,控制着進水量,使多餘的水無法進入成都平原,而是經飛沙堰分流到外江。由于内江處于凹岸,外江處于凸岸,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向凹岸,底層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這就解決了排沙問題。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利用地勢和水流的自然規律,并沒有大動幹戈,使都江堰成為舉世矚目的無壩引水的典範。上世紀四十年代,日軍準備炸毀都江堰。當戰機盤旋在半空,看到身下隻是歡騰的江水,并沒有預想中的堤壩時,他們隻能望江興歎,悻悻而去!
岷江流經的玉壘山上,有清幽的靈岩寺,還有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廟。山寺的桃花無比清雅。站在寶瓶口,可以看見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樹,它斜斜地插在那兒,無比驚豔。這樹嫩綠的葉片充滿了勃勃生機,像一群飛翔着的翠鳥。我想疲憊的旅人,站在這裡,完全可以摘下幾朵樹上的皂角花,就着岷江水,洗去風塵。洗好的衣服晾曬在哪兒呢?自然是不遠處飄蕩在岷江上的安瀾索橋了。據說,這座橋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在明朝末年,毀于戰火。由于這座橋是連接岷江南北兩岸的“生命線”,沒了它,兩岸的通道也就斷了。直到清嘉慶八年,有一個叫何先德的鄉紳,攜同妻子,重修索橋。等橋修好後,這個腰纏萬貫的鄉紳已經成為一個赤貧者。何先德夫婦把這橋命名為“安瀾橋”。但後人感激他們的恩德,都叫它“夫妻橋”。川劇有個名段《夫妻橋》,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這座用木闆和粗壯的棕繩捆紮的索橋,看上去就像蕩在岷江上的一個巨大的秋千。那時恰好橋上沒有行人,我晃晃悠悠地走到橋心時,俯身望着這條流了兩千多年依然青春爛漫的河流,忍不住大聲歎息了一回。那是一聲最美好的滿含着緬懷之情的歎息。我為李冰父子、何先德夫婦,為那些偉大的古人,而感動。
(孤山夜雨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