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中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然而我們傳統的習作教學是學生作文教師批改,學生處于被動的客體地位。盡管教師費盡心思精批細改,學生卻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用意,這次出現的毛病,下次依然如故。葉聖陶先生說過:“批改固教者之要務,然需進一步想,必使學生能改其文,或文成達而竟不需改。”課标也指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因此,習作的評改應凸現學生這一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評改,自己能改文,提高習作水平。
一、激發自改興趣,引導學生樂于修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那麼,如何激發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興趣呢?
1.故事激趣。古今中外很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聞趣事,如:賈島騎驢撞韓愈之“推敲”;托爾斯泰寫《戰争與和平》修改了7次,僅僅開頭就重寫了15次,等等。學生受到“文章不厭百回改,反複推敲佳句來”的深刻啟示,從而樂于修改自己的習作。
2.成功激趣。每篇經過學生自己修改的習作,隻要修改得當,我們就給予充分肯定。我們還可以把修改得比較好的習作在學習欄張貼展示;對于征文比賽獲獎、報刊發表的習作也可以展示初稿與定稿,讓他們真實感到這樣修改習作的确更好。
二、采用自改模式,引導學生參與修改
教學中,我們采用“浏覽了解—點評示範—互改互評—批改反饋—自改謄正—評判激勵”的評改流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多向互動的促進關系,使習作評改向學生自主、自能操作模式方向發展。
1.浏覽了解。學生習作完成後,教師浏覽一番,大緻了解本次全班習作情況,對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個别突出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點評示範時作到有的放矢。
2.點評示範。點評示範是引導學生評改的關鍵一環,為學生自改指明了方向,它不但讓學生懂得改些什麼?而且讓學生知道該怎麼改?①示範。在引導學生學習修改習作的開始階段,我們可以把某個學生的某篇習作片斷投影在屏幕上,老師根據習作要求用彩筆修改給學生看,并且說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這樣,學生在評改演示中,具體而直觀地感知修改習作的過程,感悟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和道理,以便動手修改時有樣可循。②點評。教師浏覽習作後,梳理出習作中的成功之處和主要問題,結合學生習作進行簡要點評。該點評可以從遣詞造句、選材立意等方面有較為突出之處的給以肯定或提出建議。通過點評,讓學生了解本次習作的大緻情況,從而悟出我該改什麼,怎麼改?
3.互改互評。經過自己醞釀出來的東西總覺得都有價值,都很好,很難發現自己習作中的不足。把學生習作随機發給學生,讓他們互改互評就顯得容易多了。學生在互改互評的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習作要求進一步輔導,讓學生按一定的方法修改,進行有針對性和側重點的修改。比如:①讓學生在讀中改。文章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就會發現。②從易到難改。先着重改錯别字、病句、标點和不連貫的地方,再評改内容和結構。
4.批改反饋。由于小學生受知識等方面的限制,有些批改的見解不一定正确,疏漏也在所難免,因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改過的習作再收起來進行檢查批改,一方面檢查學生批改情況,對改得好的地方作出肯定,對疏漏或改錯的地方進行校正,另一方面對習作本身的閃光點及不足處進行補充批改,讓習作者知曉自己的成功之處及存在的問題。
5.自改謄正。面對同學、老師的批改意見,結合自己在給同伴批改中的認識,再次審視自己的習作。在讀中,在思考中,對自己的習作全面修改并謄正,從而讓習作質量更上一層樓。
6.評判激勵。經過學生精心謄正的習作,隻要有明顯的進步,我們就打上高分鼓勵。并對“佳作”或者賞讀,或者展示,或者傳閱,既使習作者享受成功的喜悅,也使同伴在深深感動的同時開闊眼界,促進習作水平的提高。
随着學生自改能力的不斷提高,遵循從扶到放的原則,以上教學模式可以調整為:賞讀點評—互改互評—批改反饋—自改謄正—評判激勵。乃至賞讀點評—互改互評—自改謄正—評判激勵,等等。這樣,既凸現了學生是習作的主人,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既避免了教師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學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避免了教師在修改學生習作時的包辦代替現象。實踐證明,隻要持之以恒,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就能在砺練中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羊牯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