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專訪沙帕蘭

專訪沙帕蘭

時間:2024-11-05 11:00:31

三聯生活周刊:這部戲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沙帕蘭:顯然,有一部分來自關于“食人魔”的傳說,但我想做一個現代故事,因此我又刻意與傳說保持了距離。最有意思的靈感,可能是有一天我發現人類的殘暴有時候緣于無知。你沒發現嗎?你有時候會無意識地做一些可怕的事,那是一個失去感知的次維度,是種失衡狀态。其中一個少女安吉麗卡就是處于這種狀态。

三聯生活周刊:但最終,少女和她的朋友安吉麗卡達成了和解。

沙帕蘭:友誼重生了,可以這麼說。但又不是大和解,畢竟還分别有跟她們的父母的關系維度。尾聲,少女問安吉麗卡,你覺得我媽媽會把我認出來嗎?它就把和解又解構了。所以和解部分的重點,我放在了友情上,它會讓現場的孩子們産生更多共鳴,因為這模拟了一個一起去度假的場景,少男少女們在這段夏日時光裡認識新朋友,吵架、和好。不過,剛才我和演員們還在讨論,與母親的關系層次,是否還可以再豐富一些。

三聯生活周刊:看這部戲的時候,我想到了前不久的一部法國電影《生吃》(Grave)。

沙帕蘭:倒都有“食人”這個元素,不過我的戲中,食人并沒有這麼硬核,甚至我想說,我刻意膚淺化了“食人”這一屬性。因為太容易将食人理解為藏在人心底的欲望,如果是這樣一個假設,未免太俗氣了吧。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兩位少女和父親,分别代表了兩代人。未來終究是年輕人的。年長一代願意或不願意,都會讓位,這或許才是人們真正的恐懼。

三聯生活周刊:森林在你的戲裡是怎樣一個存在,可逃離的他處,還是令人懼怕之地?

沙帕蘭: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約束。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别處比家中有更大吸引力,逃到森林是一種方式。但是你看,森林裡有熊,這是孩子們的恐懼,還是父母強加給孩子們的一個制造恐懼的意象?那個父親一直在重複,“不要去森林”。因為他自己害怕森林,就阻止别人也去。最後一幕裡,少女在森林裡抱着她的朋友,說,她戰勝了野獸。她的确沒有像她父親那樣,像内心欲望低頭,但欲望持續存在,一時的戰勝能否意味着永恒?這個沒人能回答。

三聯生活周刊:小醜元素呢?是為了搞笑,還是為了制造恐懼?

沙帕蘭:兩者都有。我一直對小醜有這樣的感覺,他們身上有一股荒誕的節日氣氛。一開始我隻是要做一個喜劇,就像剛剛我跟演員們說,這是個能迅速讓觀衆感到害怕的主題,從這個角度講,它仍舊是我剛才說的“膚淺”的。這也是它同時适合9歲以上孩子觀看的原因之一。因為僅就故事表層浮起來恐懼力量,就足以吸引注意力。但是仔細去看,你會發現,劇中人物的對話其實都有點似是而非。他們的台詞字字指向“食人魔”這個元素,但是人物自己對此是無意識的,尤其是對兩位少女來講。

三聯生活周刊:你有偏愛的主題嗎?

沙帕蘭:可能我的故事裡,總有一個包藏着一個天大秘密的家庭。食人或許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有時候是那種遙遠的似是而非的秘密,不是那種“曾經殺過人”或者“财富來源不可告人”這類硬邦邦的秘密。而人一旦藏有秘密,就會有暴露的可能性,正是這種可能性讓人物焦慮并生動。甚至還可能在默默期待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天,這得是多麼戲劇化的一天啊。而且,在所有角色當中,最期待真相暴露的,很可能就是緻力于保護秘密的人自己。因為人們會對自我毀滅産生向往。

最有意思的靈感,可能是有一天我發現人類的殘暴有時候緣于無知。你沒發現嗎?你有時候會無意識地做一些可怕的事,那是一個失去感知的次維度,是種失衡狀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