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熊倪 中國跳水隊也是“夢之隊”

熊倪 中國跳水隊也是“夢之隊”

時間:2024-11-05 10:53:29

作為中國跳水“夢之隊”之始,熊倪14歲少年成名,四度參加奧運會,幾次萌生退意又幾次複出,而他在退役後的選擇和軌迹,也成為中國衆多運動員的一種縮影。

我14歲就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連自己都沒想到。

1985年我們湖南省跳水隊的一名女隊員入選了國家隊,教練借機把我們送到北京訓練,希望通過他們的推薦讓國家隊教練關注我們。最後國家隊的正副總教練梁伯熙和徐益明都看上我了。第二年初我就入選國家集訓隊,1987年第一次出國,那時還分東德西德,我去參加東德舉行的羅斯托克國際跳水邀請賽,第一次代表國家參加跳水邀請賽就拿了冠軍。所以通過短短兩年國家隊的選拔,就能參加1988年漢城奧運會,意想不到。

更沒想到的是,我可以和美國跳水運動員洛加尼斯同場競技。他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在省隊的時候,我們都把他的跳水動作當作一種藝術去欣賞。正是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心态,讓我在那屆奧運會發揮出色,盡管隻拿到了亞軍,卻被很多媒體稱之為“無冕之王”。

奧運會結束後我們去香港,霍英東宴請中國奧運代表團,我記得我們當時在漢城奧運會總共就得了5塊金牌,陳靜乒乓球單打,陳龍燦、韋晴光男乒雙打,體操是樓雲,跳水是高敏和許豔梅,一共就5塊金牌,一桌都湊不滿,所以就把我們這些成績好的亞軍也叫到那一桌。

現在回想,1988年比賽當天早上,教練為了讓我多睡一會兒,就先去奧運村的餐廳排隊為我取早餐,他不知道我喜歡吃什麼,就拿了很多,結果我全吃了,到比賽場地時還覺得挺撐,可見當時心态的放松,不像後來幾屆奧運會,茶不思飯不想。

當時我從國内飛赴漢城(首爾)準備比賽,剛落地,就聽到洛加尼斯在三米跳闆預賽時頭碰闆了,但他并沒有放棄之後的比賽,以實際行動去感染觀衆和裁判員。最後他得了金牌,我得了銀牌,也覺得有些許遺憾吧,如果以14歲的年齡就拿了奧運金牌,也許會開創一個曆史紀錄。

90年代初我經曆了一些波折。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1991年澳大利亞佩斯世界錦标賽,我都隻獲得了銀牌和銅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我也隻獲得了銅牌。我記得巴塞羅那奧運會後,新華社寫了一篇報道,意思是說熊倪少年成名,有點飄飄然了,不努力,永遠隻徘徊在亞軍和季軍。

其實我那時并沒有不付出努力。我們為了備戰巴塞羅那奧運會,在三亞鹿回頭專門設了一個訓練基地,就在海邊的沙灘上造了一個跳水池,每天在最接近正式比賽的時間訓練,以模拟巴塞羅那的海風和光照強度,結果我被曬得起紅疹子,臉上身上全都是,隊裡請的老中醫看了說很多年沒見過這麼厲害的熱毒。

但是1992年奧運會比賽的時候,我得失心太重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1989年世界杯我一下拿了三項冠軍。随着洛加尼斯的退役,當時媒體就說即将開創一個“熊倪時代”。每個人對我的期望值越來越大,我的備戰壓力也很大。巴塞羅那奧運會預賽我也拿了冠軍,當時的賽制是預賽後休息一天才決賽,中間休息的那天我訓練時就有點沉不住氣了,跳得好時會想為什麼今天不是決賽,跳得不好時又捶胸頓足,非常焦慮。

決賽前一整晚近乎失眠。決賽當天,在規定動作中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瑕疵,整個人就變得非常急躁,摔毛巾,接着又一個失誤。因為我預賽第一名,所以決賽時最後一個跳,我跳完,最終成績大家一目了然,我隻得了第三名,失望至極。

當時場地有地上和地下兩層更衣室,一般大家都在地上更衣室換衣服。我跳完之後,黯然走向了地下更衣室,推開更衣室門的一瞬間,就潸然淚下,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很委屈。當時比賽結束馬上要進行頒獎儀式,結果工作人員全場找不到我,最後在地下更衣室找到我,發現我還穿着泳褲傻坐在那兒,于是最後我連領獎服都沒穿,穿着短褲和拖鞋就上台了,因此還受到了中國代表團的批評,說沒有充分展示中國運動員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從巴塞羅那回來後,确實有過一段時間不想再去從事這項運動,起碼小一個月。當時徐益名也知道我的心态,就不理我,讓我冷靜一段。(蔡小川攝)我認為自己真正的轉折點是在1993年,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杯跳水賽,是第一次在北京辦世界性的跳水比賽,方方面面看得也比較重。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那場決賽,孫淑偉拿了冠軍,但他之後就查出視網膜有破口,進行了手術,不能參賽。因此男子跳台隻有我了,當時老領隊和我說,為了集體也要努力。那時盡管我手臂拉傷,但還是拿下了十米跳台冠軍。自此之後,我覺得我對勝利的渴望又被點燃了。

但怎奈1994年意大利世界錦标賽前,我又遭遇了橫突骨折,最終隻獲得了第五名。之後參加過1992年奧運會的男子跳闆選手譚良德、李德亮都退役了,跳闆後繼無人,中國跳水隊讓我從高台跳水轉向三米跳闆,兩者都兼顧。1995年我在三米跳闆上拿了世界杯亞軍後,徹底轉項。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成了我實現多年願望的最好時機。當時我三米跳闆隻拿過一個亞軍,而對手馬克·倫奇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餘卓成是世錦賽冠軍,薩烏丁也是多次世界冠軍,因此我沒有心理壓力,從預賽到決賽都很順利。最後一跳很完美,出水上岸後我久久地面對牆,背對着鏡頭,參加了三屆奧運會,我終于拿了冠軍。

奧運結束後,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運動員最好急流勇退,所以同一年我和伏明霞同時退役,退役後我趕着時髦“下海”經商,和朋友合作開了一個以我名字命名的服飾公司。

與此同時,中國跳水隊廢除總教練制,任周繼紅為領隊,完成了重組。但之後的兩年裡,凡是奧運會的項目中國跳水隊一塊金牌都沒有拿到。于是在多方勸說下,我1998年8月份複出,當時所有人都說會為我一路開綠燈,為回到國家隊創造最好的條件。于是我在一年停訓後開始恢複訓練。

半年的準備很辛苦,但就在1999年澳大利亞世界杯比賽開始前不到一個星期,我接到通知說,因為跳水隊選拔制度改革,複出時間并不長的我因為沒有參加選拔賽,也就沒有參加世界杯的資格。因為之前他們都說好為我參賽開綠燈了,等我付出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當初的承諾,這種極大的反差讓我很難受。我記得跳水隊隊長和領隊來我房間談話,我流着淚和他們談了一小時。談完話第二天正好是星期一,每周一上午是中國跳水隊的例會,于是我就趁着例會,在房間裡收拾了行李,訂了機票,自己拖着箱子搭個出租車就從首都機場飛回湖南了。就這麼走了,因為我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跳水隊裡的每個人。

如今看來,這更像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那屆世界杯薩烏丁也缺席了,總共10個項目,中國跳水隊拿了9塊金牌,唯獨男子三米跳闆這塊金牌沒有拿到。比賽結束後,國家體育總局遊泳中心主任石天曙從北京飛到長沙,再做我的工作。于是我1999年年中又回到國家隊,伏明霞後來也複出了,隊裡郭晶晶、田亮他們那時還都很小,人們開始期待2000年奧運會的中國跳水隊。當時整個悉尼奧運村裡有兩支“夢之隊”,一支是美國籃球隊,一支是中國跳水隊。

本來是金牌大戶,但沒想到一開始極其不順利,那屆奧運會上跳水的前三項單項都丢了金牌。後來我才知道,前三項丢了以後,當天晚上中國代表團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說明天跳水一定要實現突破,就問中國跳水隊教練有沒有信心,我的教練說男子三米跳闆是所有8項中奪金機會最小的。

當時是有這麼一個前提和氣氛的。當然教練也不會把這樣的話傳到我們耳朵裡。比賽前我還和教練開玩笑說,規定動作是我的弱項,是薩烏丁的強項,隻要我規定動作不輸薩烏丁10分以上,我就還有希望在自選動作中赢回來。

後來規定動作做完,薩烏丁赢我9分,我覺得還不錯。誰想到自選動作開始後,前兩個動作薩烏丁表現非常好,一下把我們兩人分數拉開到31分。當時我就覺得不用管别人了,跳好自己就行了。後面又進行了三輪,每一輪我都在迫近薩烏丁的分數,第五輪過後,我看了眼記分牌,我們之間的差距隻有不到10分了。

他預賽第二,我預賽第一,他先跳,我最後跳。那時我感受到了薩烏丁的壓力,他把新學的難度動作放在了最後一跳,恰恰卻失誤了。我在爬樓梯的時候内心還是平靜的,但等我登上跳闆,發現薩烏丁最後一跳失誤了,心理就起了變化,脖子開始硬了,手也是哆嗦的,全場最後一跳,不緊張不可能。

入水的一瞬間我都是後悔的,覺得水花稍微大了一點。但當我出水,看到記分牌上代表中國隊的CHN字母排在了第一行,依然被吓了一身冷汗,因為總比分就比第二名多了0.2分,這在700多分的跳水得分中,就像遊泳比賽中千分之一秒的差别一樣。後來的鏡頭大家通過電視機都看到了,我再次赢得了金牌,領隊周繼紅哭了,我的教練哭了,而我也沒忍住。而中國跳水隊之後的比賽全都拿了金牌。

手記(中新社/視覺中國供圖)昔日的跳水王子熊倪連日來出現在訓練場上。已擔任行政職務并經營着一家公司的熊倪希望九運會給他的跳水生涯劃個圓滿的句号,之後便正式退役2008年7月,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熊倪被定為主火炬手李甯的替補。

當時在點火方式确定後,導演組對主火炬手人選規定了範圍:不能是現役運動員,首選體操運動員。其實最初射擊傳奇名将許海峰原本是第一選擇,但由于身體和時間原因未能實現。于是,根據體育總局領導推薦,内定李甯為A角,熊倪為B角。之後的那一個月,熊倪和李甯一樣,每晚10點去鳥巢排練,淩晨一兩點鐘回。

熊倪雖然曾是高台跳水運動員,但當被威亞吊上40米的高空,依然覺得害怕,第一次練習當晚都沒睡着。在地上單手拿着火炬跑400米都很累,何況是在高空,難度會更大。他在酒店裡拿着水壺做了試驗,結果單手舉了一分多鐘就受不了了。

對熊倪自己來說,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曆。而從旁人看來,這也是對他整個職業軌迹的一種認可。

中國體壇明星,尤其是奧運會項目運動員退役後的轉型向來是個問題。袁偉民、鄧亞萍、李甯,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熊倪說,當年大家都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裡一起訓練一起生活,在同一個食堂吃飯,住在同一棟宿舍樓,經常擡頭不見低頭見。而退役後,每個人的軌迹又如此不同。

絕大部分體壇明星們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都會選擇走體育局這條路。蔡振華當了一陣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而袁偉民則在體育總局局長位置上退休。鄧亞萍是先在國際奧委會的道德委員會以及運動和環境委員會擔任職務,之後于2009年開始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一年後成為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完全跳出了體育系統。李甯1988年退役後,加盟廣東健力寶集團,以自己姓名命名創立了“李甯”運動品牌,抓住了贊助1990年亞運會中國代表團的機遇,發展至今。

1997年第一次退役後,熊倪也曾嘗試過李甯這條路,他與朋友一起開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飾公司,但并不成功,随着次年回國家隊,他也把公司注銷了。待2001年正式退役之後,熊倪轉而選擇了蔡振華和袁偉民的那另一條路。他先任湖南省體育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2007年又成為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

熊倪說自己每屆奧運會之後都想過退役,1992年是因為傷心,1996年是因為想急流勇退,2000年後也曾想過繼續再跳,“但中國跳水隊太強了,順其自然就退下了”,讓他後來決定徹底走上别的道路。(張星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