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劉香成 我見證了80年代初中國人肢體語言的變化

劉香成 我見證了80年代初中國人肢體語言的變化

時間:2024-11-05 10:49:29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攝影師劉香成捕捉到改革開放之初大江南北的一幕幕日常影像。他兼具“局内人”和“局外人”的雙重視角,讓這些照片成為曆史轉折點的一面鏡子,甚至成為那個年代“中國”的化身。

1976年的秋天,通過香港到羅湖的那段木橋路,我重新踏上了内地的土地,開始了攝影記者的職業道路,也見證了那一個時代的流逝。

在我的腦海中,内地一直離我很近。我1951年出生在香港,4歲時被父母送回福州,因為他們覺得内地的教育更好。那所小學在福州軍區的旁邊,班裡同學都是部隊子弟,而我母親出身于福州一個大家族,被劃定為“官僚階級和平地主”,我不幸地成為“黑五類”。當時全班人人都戴紅領巾,就不給我戴紅領巾,“全紅一點黑”。小孩子都希望和大家一模一樣,于是我就拼命地去除“四害”,去打蒼蠅,去撿石頭鋪鐵路,特别積極,但是我的“政治表現”一欄從來都是3分。結果我1960年要回香港的時候,全校辦了一個典禮,校長給我戴紅領巾,歡送我回香港。我那天回到家挺興奮的,但隐隐約約也有一絲困惑,這是我最早的一堂政治課。我後來對内地的好奇心是很明顯的,或許就是童年在福州的這段經曆,讓我有了特别的眷戀也好,挫傷也好,種種複雜的情感一直将我拉了回去。

我從香港高中畢業後,去了紐約學國際關系,經常去圖書館閱讀一切能找到的有關中國的東西。但在尼克松來華之前,中國的大門是關閉的,信息很有限。在大學的最後一年,我選修了攝影課。一方面,它關乎創造,關于視覺;另一方面,我有一種成為記者的沖動,想要追随我父親的道路,他曾在《大公報》任職。我攝影的啟蒙老師是《生活》(Life)雜志著名攝影師基恩·米利(GjonMili),他将我帶進《生活》去做他的助手。《生活》聚集了當時美國最好的一批紀實攝影師,包括布列松1949年去中國,60年代、70年代馬克·呂布又去,都是被《生活》派遣的。但和這些攝影師天天相處在一起,他們卻從來不跟我談相機、光圈、快門這些,我的老師基恩·米利也是如此。他将很多他喜歡的作品剪報貼在牆上,每天下班之前,他會切一塊蘋果,再倒一杯小小的威士忌,給我一份兒,然後就對着牆面開始聊,怎麼用肢體語言來表述一個故事或一個情節。比攝影技巧更重要的是,基恩教會我怎麼去闡釋人類的體驗,并将其富含生氣地反映到二維影像上去。他讓我堅信,一個人必須深刻關懷他的拍攝對象。

在“文革”的時候,我幾次去廣州探親,當時人與人關系的肢體語言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說去理發館,理發師傅先叫我站起來,跟着他讀毛語錄,念完才給我剪頭發。去飯店,整個廣州隻有兩三家飯店,人們都要排很長的隊,輪到你了,服務員把筷子“啪”地一下扔到你桌上,一堆人站在旁邊等你吃完。

1976年,我在巴黎畢業實習結束,去拍攝葡萄牙的葡共競選、西班牙的社會黨候選人。之後在巴黎,計劃拍攝法國的新總理雷蒙·巴爾(RagmondBarre),但那天早上從酒店出來,就看到當地所有的報紙頭版都是毛澤東的整幅照片,毛澤東去世了。我就給紐約打電話,說我要去中國。很幸運,《時代》(Time)雜志給了我一份拍攝毛澤東葬禮的委任狀,這是當時美國新聞界最熱的職位。

當時北京去不了,我滞留在廣州,開始在珠江兩岸拍攝沉浸在哀悼中的市民。在這個過程中,我突然有一種很深的感覺,這些人雖然都戴着黑紗,但是我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看到他們的肩膀,看到他們的步伐,和過去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警惕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肩膀不是僵硬的,腳步不是匆匆忙忙的,臉上的表情也不算很傷心,而有一種不尋常的平靜。這些肢體語言的變化,再加上之前尼克松、基辛格已經訪華了,我就覺得可能一個新的時代即将到來。我意識到,毛澤東的去世,是占全人類四分之一的10億中國人預料之中的震驚,他們花了遠超過自己想象的時間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他們需要重新思考沒有毛的未來。可以說,這個判斷影響了我的一生。

我在恰當的時間被放到了恰當的地方:1979年1月1日中美外交關系正常化,我在1978年成為《時代》在中國的第一位常駐北京的外籍攝影記者,不久後又加入了美聯社。後來外交部新聞司的官員告訴我,他們調查了1979~1981年外國媒體的活動,發現西方發表的有關中國的照片65%是由我拍攝的。事實上,在1978到1980年間,我是北京唯一一個外籍新聞攝影師。從1978年駐北京到1983年離開這5年間,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拍攝“毛以後的中國”,拍攝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蔡小川攝)新時代是什麼樣的,人們在當時也不太明确。雖然在報紙上得知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但人們畢竟遠離政治中心,并不清楚其中的意義,這些也沒辦法在圖像上表現出來。有些符号呈現是明顯的,比如有一張在曆史博物館門口,工人把巨大的毛澤東像拆下來時的情景,用圖像來展現個人崇拜時代的消失。還有一張是在四川峨眉,一個修鞋匠在街邊小店裡吃午飯,頭上正好懸着一幅毛澤東像。他無法告訴你為什麼那店裡有毛澤東像,但這個景象說明,在那個時代,政治對生活的滲透——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

一些新生的事物我是比較敏感的,并且有意地去探索。那個時候有民主牆,還有北島、芒克這些詩人,大家會去圓明園跳舞,會湊在一起朗誦詩歌,這種思想上的開放,是從1978年開始的。現在回想那個時代,就像阿城所說的,其實是中國的第二次啟蒙。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細節,我去看普通人生活的細節,他們怎麼工作,如何去愛,乃至互相建立起新的肢體語言。比如當時北影的很多朋友讓我帶他們去友誼商店逛一逛,他們覺得去友誼商店就是出國。一到冬天,整個北京都是大白菜的季節,每家一買就是1000公斤,最少都買500公斤,所以那時的房子裡,從樓梯到陽台,6個月裡都堆滿了大白菜。我還記得南斯拉夫一個政治報的駐京記者,他和太太拿着一個小電影機拍了部非常幽默的片子,就拍中國人跟白菜,到處都是白菜。我強烈地感受到,那個時候的北京,隻要你有興趣,隻要睜開眼睛,支起耳朵,什麼都能看得到,什麼都能聽得見。總體來說,那時的人們是充滿好奇地向“前”看的,而不是向“錢”看。

回頭看《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中照片所反映的年代,正是我從26歲起,作為攝影記者在中國度過的第一個時期。那時中國正邁出它最初的試探性步伐,去恢複和重建常識。我們能夠看到,先前的很多社會創傷和動蕩正是因為失去常識造成的。這期間,我帶着兒時的記憶,也帶着在西方受到的政治科學和藝術教育返回中國,試圖以照相機這一工具,來解釋中國這一獨特的社會政治曆程。

我拍攝中國,抱有的關懷和同情是很明顯的。一方面,相對于外國攝影師,我的經曆和情感跟中國的政治文化更貼近一些,如果馬克·呂布和布列松看到一個标語,他們不知道上面在說什麼;或者拍人的時候,他們也聽不懂這些人在談什麼。另一方面,我又有一定距離,因為如果我一輩子在中國長大的話,可能對1978年的畫面沒有那麼敏感,可能會覺得日常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很多時候不會拿起相機。

我在北京度過了難忘的5年時間,1984年底離開,後來又成為駐洛杉矶、新德裡、漢城和莫斯科的記者。那時也沒想到,去莫斯科一年後蘇聯就解體了,我成了唯一抓拍到戈爾巴喬夫擲講稿宣布解體的照片的人,并以此拿到了1992年的普利策獎。1994年,一系列大新聞結束以後,我跟美聯社申請請假一年,但心裡說要回到中國。于是在香港待了兩年之後,1997年又代表時代華納回到北京。

我在90年代回到北京定居後,能夠明顯感覺中國社會已經從集體主義轉變到個人主義。所以在那之後,就将鏡頭聚焦在個體身上。這些人是這個時代裡面出人頭地的人物,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我拍的時候鏡頭還是中立的,盡量不帶仰慕或者批判,隻是通過這個人背後的故事展現一種社會現象。比如我感受最深的是去拍上海年輕作家郭敬明,我很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買他的書。他倚靠在東方明珠夜景下,但我拍的時候就感覺,這個人雖然看似很成功,但他一點沒有安全感。

“毛以後的中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交差的事情。我很清楚,中國是一個很大的故事,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一生去尋找的沒有絕對定義的命題。

對我來說,情感上總有一個“中國夢”。這個夢在物質層面已經實現了第一步,但精神層面還在延續。(感謝實習記者邱仲瑛的錄音整理)

手記

劉香成攝影作品中國作為一個拍攝對象,留存最早的影像是1844年法國外交官勒·埃及爾(AlphonseEugèneJulesItier)拍下的澳門風景,他還在那裡拍下了第一個中國人肖像——兩廣總督耆英。之後陸續有很多西方攝影師來到中國,有名的如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他在1948~1949年間輾轉京滬,拍下政權新舊交替的轉折時刻,也诠釋了他所信奉的“決定性瞬間”。還有馬克·呂布(MarcRiboud),他是50年代第一個被獲準進入中國内地拍攝的西方攝影師,此後22次來到中國。

不過,對這些短暫停留的西方攝影師來說,中國依然是一個等待被發現的異域和他者,往往被賦予一種東方主義的浪漫,或者被置于一種60年代歐洲知識分子眼中理想化的革命氛圍中。而在大批中國攝影師的意識中,影像手法則受到蘇聯影響,去制造不屬于當下、隻指向未來的樂觀想象,很多時候會像處理一幅傳統山水畫那樣去建構照片。

身處這兩個群體之間,劉香成是個特例。他1951年出生在香港,之後在内地、香港、美國都有成長經曆。在中國早年的生活使他了解了制度的必然性,而在美國和歐洲的經曆又讓他接受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1976年,26歲的他作為《時代》周刊的美籍華裔攝影記者進入廣州,1978年北上京城,1984年離開。對于中國來說,劉香成是“局外人”,也是“局内人”,這讓他既有拉開距離的觀察視角,又有飽含情感的切身體認。

這些為當時的人們熟視無睹的生活細節,在40年之後再看,無論是對那一代人,還是年輕一代,都顯得無比珍貴而新鮮。很多看似不可思議的場景仿佛很遙遠,但其實也不過40年而已。從這些照片中,我們也再次意識到,中國在這幾十年間走得多麼快,走了多麼遠。

能夠在恰當的時間被放置到恰當的地方,當然也是劉香成的幸運。那是一個曆史轉折點,中國向着經濟改革邁出第一步,通向世界的大門也剛剛打開,劉香成剛好在場,而且帶着敏銳而獨特的視角,有意識地記錄了這個時代。盡管他那時尚且年輕,攝影生涯才剛剛開始,但拍攝《毛以後的中國》,無疑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即便他在之後因拍攝蘇聯解體獲得普利策獎,也不能掩蓋這段經曆的光芒。而且,中國也是他日後一直延續的拍攝母題。

我在上海攝影中心見到劉香成。為了創建這個攝影中心,他在2014年離開了北京,搬到尚在開發的上海西岸。他有攝影師對于肢體語言、對于事物細節的敏銳,但我更驚訝于他和大部分攝影師的不同:當一個複雜問題抛出時,他會陷入長久的思考,回答時語速很慢,是一種深思熟慮之後的理性闡釋,而不是直觀的、感性的。這也印證了劉香成一直堅持的觀點:照片——尤其是好照片,會更多地依賴于攝影師知道些什麼,而不是攝影師看到了什麼。對他來說,“決定性瞬間”不在于親曆現場一次,不在于快門、光圈、景深在那一次恰到好處的設置,而在于他多次的觀察,以及背後長期深入的思考。

劉香成67歲了,他用相機定格了不同曆史階段的中國,如今已經很少在一線拍攝。不過,當我問他如果為這個時代拍攝肖像,會拍什麼時,他說還想拍中國“走出去”的過程。他認為,中國有這種内在需求,而且中國認識世界其實才剛剛開始,這條路還很長。(賈冬婷)(方學輝攝/視覺中國供圖)1991年,中國的時裝模特盧娜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