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2日,話劇《于無聲處》在上海首演,燃爆滬上,與1978年8月盧新華在《文彙報》上發表的小說《傷痕》前後呼應,揭露“文革”帶給人們的心靈創傷。
1978—1979年,文藝界開展了一場又一場的思想大辯論。從此,文藝終于擺脫了“階級鬥争工具”的屬性,藝術家終于可以回歸藝術創作規律本身,人性可以成為文藝作品關注和表現的重心。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大衆文化和流行文化,也是從這一年開始。
整個上世紀80年代,“反思”與“人性啟蒙”是中國文藝最重要的主題。
1983年11月,電影《一個和八個》在北影放映室放映,中國電影開始從視聽語言進行改革,開始了數十年的現代化進程;
1984年,中央電視台播出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電視開始進入千家萬戶,并逐漸取代了電影,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大衆傳媒,最主流的娛樂形式。
崔健穿着綠軍裝登上北京工人體育館,1986年吼出《一無所有》。之後,中國本土搖滾音樂逐步崛起,集中表現出掙脫現實束縛、弘揚個性與積極把握自我的主題。
90年代初期,經曆了80年代視聽語言的革新、“藝術探索片”的積累後,第五代導演橫掃幾大國際
電影節,摘金奪銀,為中國電影創下了至今難以重現的輝煌。然而,随着1994年中國國門的進一步打開,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舶來的文化産品與港台流行音樂開始成為青年們的主要精神食糧,在價值認同與社會認知上,青年們開始主動向歐美和港台文化靠攏。也是在這一時期,伴随着都市文化的興起,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逐步成為主流。馮小剛的喜劇獲得了極大的票房成功。而第五代導演和國産電影,則在市民消費主義與好萊塢的夾擊下,陷入低谷。
1999年,孟京輝推出了他的先鋒喜劇作品《戀愛的犀牛》。去劇本化和去舞台化的表演方式,使中國人在傳統“現實主義”表演方法之外終于可以接觸到另外一種不同的表演樣式。從這部戲開始,萌芽于80年代的中國先鋒戲劇開始廣為人知,廣為人看,話劇演出消費開始列入工薪族的開支,成為都市青年的一種時尚,北京人藝不再“一枝獨秀”。
之後,千禧年欣然到來。
2004年,被稱為選秀元年,李宇春橫空出世,成為中國第一個全民票選出的“全民偶像”,并在當年登上《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她獨特的個人氣質,正好符合了那一時期人們厭棄“标準”,轉而推崇“個性”的時代價值追求。
第五代導演的中堅張藝謀在2002年推出了古裝武俠電影《英雄》,正式開啟了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之後的15年,中國電影票房以每年30%的速度,開始了人類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高增長。到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首超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票房市場。
40年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已經逐漸與世界主流接軌;尊重個體價值、尊重個體差異,自由、開放、包容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念。回顧曆史,我們要感念1978年的那一束人性解放的光芒。如果沒有那束光芒,中國人至今還會被排斥在世界主流價值體系之外,以他人眼中的“奇觀”存在。
2018年,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重排《于無聲處》。年逾古稀的劇作者宗福先,在媒體上撰文:“看着台上年輕的演員來來去去,仿佛又回到了1978年的工人文化宮。這是1978年的回聲嗎?——回聲不是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