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陳來“文化熱”中,文化保守主義的價值

陳來“文化熱”中,文化保守主義的價值

時間:2024-11-05 10:42:57

“應使儒學仍然成為中國人價值來源之一,提供給中國人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義及處世的原則規範,乃至對宇宙、自然、社會、人類命運的基本态度。”

我是1978級研究生,“文革”後的第一屆研究生。我們一般講到1977、1978級都是指本科生,這兩屆本科生加起來将近40萬,第一屆研究生比較少,社會上關注不多。與他們相比,我們這代人學術曆程開始比較早。1980年,我已經寫完自己的第一部著作《朱子書信編年考證》。我們那會不分碩士生博士生,大家都認為自己相當于蘇聯的副博士。

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張岱年先生是我的導師。他那會給我們上兩門課,一個是《史料學》,一個是《方法論》。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沒有機會上課。老先生1978年開始給我們上課,都是準備了幾十年的課程,很多人都跑來聽課。兩年後他由于突發心髒病,就沒法上課了。改革開放後,馮友蘭先生在解放前出的書,我們也能看到了。有人總結我們這批人,聽張先生課,看馮先生書。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們接續上了解放前的學術傳統。

比一般人幸運的是,我在1985年博士畢業後,一直當馮友蘭先生的助手,直到他1990年去世。這段學術因緣,非常難得。

1985年,“文化熱”興起。應該說,是多種因素湊合的結果。當時,改革推進到某個階段,遇到一些問題,主政者有一種觀念,認為是文化出了問題。包括之前對“文革”的總結,認為根子在封建主義,這成為80年代初的一種共識。任繼愈先生在批判的意義上,認為儒家就是儒教,就是受此影響。主政者的這種觀念,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研究。

也有一些很偶然的因素。1984年底,中國文化書院成立,1985年1月,開辦第一期講習班。那會誰聽過馮友蘭、梁漱溟這些老先生講課?當時影響比較大,帶動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反思。1986年以後,文化書院開始搞函授教育,面向全國成千上萬人,這個面一下就廣了。導師不僅是老先生,還請了杜維明、陳鼓應等海外學者,對大家很有吸引力。

還有一個線索,這個時候,大家越來越明确,改革開放所引導的是一個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1985年,“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成立。1986年12月10日,編委會和三聯書店在《光明日報》登出半版書訊廣告,講到《文化:中國與世界》集刊、“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和“新知文庫”的出版計劃。這對于學界震動很大,帶動了大家對西學的翻譯介紹。現代化理論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理論,他那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正是列入“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在1987年出版。

還有一股力量,稍早一年,就是從1984年開始的“走向未來”叢書。這套叢書,并非嚴格的學術翻譯,基本采用編譯的“短平快”的方法,介紹西方學術,包括曆史、人文,但更多的是與科學相關。由于搶得先機,在當時大學生中影響非常大。

1987年,我在《思想出路的三動向》一文中,講過這三股力量。“走向未來”叢書,強調科學精神;中國文化書院,注重傳統;“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注重文化關懷。所以“文化熱”,包含了不同力量,以這三股力量最有代表性。

回頭來看,80年代的“文化熱”,與80年代初的一些思想,共同構成了改革開放動員期的文化思想啟蒙運動。即使在比較偏重傳統的中國文化書院,當時也有批評儒家最厲害的包遵信等人。

參與中國文化書院的人,大都是我們學校教研室的,因為1984年我還沒畢業,就沒有參與。反而參與了以北大、社學院青年學者為主體的“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這種選擇,有一定的偶然性。

1986年,我把博士論文朱子研究的書稿交付出版社後,便到哈佛大學開始為期兩年的訪學。雖然不在國内,但我一直關注着國内仍在發展中的“文化熱”。

出國之前,我對傳統與儒學的态度,和大家差不多,雖然不是全面反對,但也有批評,認為傳統文化不注重個人權利。在國外那兩年,一開始主要是受到杜維明先生的影響。杜先生1985年在北大教了一學期課,在當時的讨論中帶進來一種聲音,有人為儒學說話,不全用激進主義的态度看待儒學。在美國我們的交流比較多。另外,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注意到,基督教的傳統無處不在,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在一個現代社會,傳統文化仍然能做什麼?(王旭華攝)所以那段時間,我的認識發生了轉變。1987年,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研讨會上,我提交了一篇論文《中國近代思想的回顧與前瞻》,開始講文化保守主義的問題。那篇文章最重要的一點是,最早提出了對文化保守主義的肯定。文章針對的是當時的改革問題。當時有些理論家居然提出“一切向錢看”的口号,我那時就強調,“一切向錢看”,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傳統。

在1988年2月在新加坡召開的“儒學發展的問題及其前景”國際研讨會上,我又提交了一篇論文《多元文化結構中的儒學及其定位》。那次會議上,海内外學者坐到一起來讨論儒學,是幾十年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我那篇論文,一方面針對包遵信的文化激進主義發言,一方面針對韋政通、傅偉勳等人希望将儒學改造為包打一切的方案的全面改造論發言。我記得,在新加坡開會的第一天早上,包遵信就說:“你的文章是針對我的。”

他們認為以“倫理本位主義”為主要特色的儒家思想,不僅在曆史上抑制了中國文化的發展,阻礙了中國近代化的曆程,而且在當今社會仍是政治、經濟、法制的進步與改革的主要障礙,由此主張“徹底打破”儒家倫理中心主義的價值系統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前提。

我認為他們是一元化思維,希望用儒學來解決一切問題,是一元化論述。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有的管這個,有的管那個,然後一起解決社會問題。儒學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是為改革提出具體設計,而是提出跟改革相互補充的人文主義的世界觀。讓儒學包打一切的一元化思維,并不合理。後來我就問:我們可曾向佛教要求浮士德精神,向神道要求民主理論,向印度教要求個性解放,向天主教要求科學認識論與方法論?杜維明覺得這些反問很有力,對儒學論争非常有利。

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是包遵信,他到哪講一句話,下面就鼓掌,時代思潮就是這樣。可在新加坡的會議上,包遵信基本上不講話,非常沉悶。回來在北大開會,又變成包遵信的主場了。他講一句話,學生在下面鼓半天掌。在那個氛圍下,極端的文化激進主義很容易變成政治的激進主義。

事實上,到1989年“文化熱”的後期,多樣的文化保守主義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包括甘陽,那會也已經變成一個文化保守主義者。1986年,甘陽在《讀書》雜志發表文章,還是講“以反傳統來繼承傳統”,但到後面便開始強調文化保守主義的重要性。當然是多樣的文化保守主義,不止我這樣,還有從别的角度進入的思考。

其中有一個契機,就是1988年趙一凡翻譯的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出版。丹尼爾·貝爾所講的三元化結構,人是這樣,社會也是這樣。他拿自己舉例:政治上的自由主義,社會上的社會主義,文化上的保守主義。我覺得這給很多一元化思維的人以新的啟發,自由主義者并非在所有層面信奉自由主義,文化保守主義也可以和很多東西結合。

1989年,我寫了一篇紀念五四運動的文章,《化解“傳統”與“現代”的緊張——“五四”文化思潮的反思》,收入了林毓生所編的《五四:多元的反思》一書。在那篇文章中,我恰恰用韋伯的理論還制西化主義者。韋伯的思想是“二戰”以來西方世界最流行的理論學說。韋伯雖然指出現代化是工具理性的強勢發展,但他非常重視價值理性,他有悲觀主義傾向,認為在現代社會随着工具理性的膨脹,價值理性受到抑制,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我認為,“東西古今”問題的本質就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關系問題。近代以來,我們從西方特别強調要引進的屬于今的那部分,大部分屬于工具理性;強調反對和批判的,大部分屬于價值理性。從韋伯的理論看,價值理性不是要去除的部分,而是要建立其與工具理性之間的合理關系。

進入90年代,有左派學者批判文化保守主義,我寫了一篇回應文章《人文主義的視界》,來闡釋文化保守主義。“文化保守主義”這一從西方學術界開始使用的概念,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指近代社會變遷過程中,反對反傳統主義的文化觀和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地、粗暴地破壞,在吸收新文化的同時注重保持傳統的文化精神和價值。另一是指在商業化、市場化的現代社會裡,注重守護人文價值、審美品位、文化意義及傳統與權威,抗拒媚俗和文化庸俗化的一種立場。我自己雖然贊成文化保守主義者的立場,但不是被固定在這裡,這是我思想的一面,我有保守的一面,也有開放的一面。

從80年代到現在,不管是在傳統文化最低潮的時候,還是近些年來的“國學熱”中,我始終不變的一點是,對儒學作為一種價值理性的文化形态,及其對現代化的作用,始終寄予完全的信任和理解。

手記

孔子行教圖,途遇圖。探求孔子思想的來源(張慶民攝/FOTOE供圖)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陳來著右圖:《宋明理學》陳來著一直以來,陳來都以研究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和現代儒家哲學享譽學界,事實上,他對于80年代以來的文化論争,也從未缺席。

對于這一點,他自己很早便有明确認識。在一次電視節目中,他便講到當代有三種在場的儒學,即學術儒學、文化儒學和民間儒學。如果說在學院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屬于學術儒學的範疇,那麼從1987年開始,參與圍繞文化儒學的讨論,則是他另外一條未曾中斷的主線。

就像陳來自己所說,作1978年的第一屆研究生,他們比同級的本科生更早開啟學術曆程。在80年代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更多順着學術思潮一路前進,并非像一些學人,到“思想淡出、學術凸顯”的90年代,才開始踏踏實實的學術研究。

早在1980年,研究生還未畢業時,陳來就完成自己最早的學術著作《朱子書信編年考證》。1985年,他的博士論文《朱熹哲學研究》,對朱熹哲學思想及發展作了細密的曆史考察,成為那個時代的代表研究成果。1986~1988年在美國期間,陳來開始準備王陽明的研究計劃。1990年,完成專著《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此後,陳來将自己的研究擴展到宋明理學,出版《宋明理學》等著作。1991年之後,他将主要精力轉入古代思想研究和現代哲學研究,完成《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孔夫子與現代世界》等論著。

1985年,“文化熱”興起。在這場推動文化現代化的思想啟蒙運動中,陳來不僅是“文化:中國與世界”編委會的重要成員,還以一系列文章,參與當時的文化論争。

在寫于1987年的文章《中國近代思想的回顧與前瞻》中,陳來最早肯定了文化保守主義、文化民族主義以及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并提出“傳統思想的複興的最大條件就是現代化”的判斷。

在那個反傳統意識占據主流的年代,陳來受到杜維明等海外學者的影響,在美國的兩年訪學生活,更讓他堅定了對傳統儒學的肯定與理解。

他一方面反對包遵信等人的全面否定儒學的文化激進主義,一方面反對韋政通、傅偉勳等人的儒學全面改造說。借助馬克斯·韋伯等西方社會學家的理論,陳來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儒學作為一種價值理性,仍有強大生命力。“儒學不是不支持改革,但它有它的特點。光有改革不行,還要有價值和精神的補充,需要一種人文主義的世界觀來引導中國人的一般精神方向。”

回頭來看,陳來當年的一些判斷,在今天并未過時。對于新世紀以來不斷升溫的“國學熱”,他早在2010年的《光明日報》上,便以《如何看待“國學熱”?》一文,予以回應。在他看來,“國學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現代化進程90年代以來快速和成功的發展,及其所導緻的國民文化心理的改變。對這場自發形成的國學熱,陳來持總體肯定的态度。正如他多年未曾改變的判斷,傳統文化在現代人的心靈滋養、情感慰藉、精神提升、增益人文教養方面,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艾江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