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son——黑客馬拉松,黑客+馬拉松,一群技術極客者的趴,幾十個小時組隊造産品。北大同學被邀請去斯坦福大學參賽後,4月的黃昏裡,也搞了長達36小時的馬拉松式編程大賽。172人、42個隊伍,來自北大、清華、北航、北郵、複旦、上海交大、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評委是北大的教授和業界的精英,高精尖設備有雕刻機、3D打印機、微軟kinect。
Hackson,注定會流行
36小時候,好幾個黑科技産品問世。一個APP實現了讓照片有喜怒哀樂等動态表情效果。并利用IBMWatson提供的語音識别與情感分析功能,能夠對輸入的語音進行情感分析,從而讓照片中的人物展現适當的面孔。另一個APP具有人臉識别功能,用戶得自拍才能打開APP,賦予其私密性。此外,系統會根據自拍照表情辨識出使用者的情緒,并且逐日記錄,所以它名叫情緒日記。還有一個軟件,裝在手機上,然後,如果你的女朋友拿起你的手機,你的手機密碼會迅速更改為女朋友的生日,屏幕會變為女朋友的照片。
大學生天然就是極客,渾身的精力和滿腦的知識,恰好hackson提供了最佳釋放方式。這個活動在校園處于起步階段,毫無疑問,将來會像創業大賽一樣遍地開花,也許到時創業大賽将顯得low了。
以上是《北大青年》講的一個故事。在看校園媒體時,總是能感到青春的活力像泉水,湧出來清澈的水流,讓人感覺到深厚的地下有巨大的力量。同學們的青春活力太大,做什麼都要做到極緻,讓人瞠目,姑且稱他們為廣義上的極客吧。
最是讀書人
一個愛好讀書的同學,一年從圖書館借多少書看,我們覺得稱呼他為讀書極客毫不違和?人大圖書館發布的統計中,一位博士同學一年借了514本書!借書數量前10中,第10位同學還借了279本!看完這些書,哪怕隻是浏覽,是不是每天都不睡覺?
北師大圖書館統計來館次數,研究生中最多的一位一年去了1020次圖書館!圖書館開放了352天,這是說,他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去了嗎?去的次數排名第十的同學也去了865次。
順便看看同學們都在看什麼書。師大文學類借閱前五:《藏地密碼》《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陸小鳳傳奇》《小李飛刀》,(發布時僅是封面,似乎沒有排名)這是孩子們剛過了殘酷的高考,尋找放松嗎?人文社科前五:《深夜食堂》《明朝那些事》《中國通史》《全球通史》《弗洛伊德文集》。曆史明顯是重點,《弗洛伊德文集》這個大部頭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看?同學你确定看得懂嗎?《深夜食堂》是不是應該歸入文學類?
人大全年借閱前十的圖書為:《盜墓筆記》《藏地密碼》《王小波全集》《平凡的世界》《世界是平的》《明朝那些事兒》《激蕩三十年》《中國共産黨曆史》《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偉大的博弈:華爾街金融帝國的崛起》。這些書的借閱次數絕大部分都在100以上。這個書單看起來似乎有點混搭:通俗小說與馬列經典齊飛,藏區、黃土地共華爾街一處,不過似乎也說明校園容納各種思想的土壤之豐厚。人大公布的借閱第十到五十,反映出來的與前十基本一緻。
人大還公布了英文書借閱的前四十,前幾位有《從蘇格拉底到薩特》(講西方哲學史)《傲慢與偏見》《雙城記》《全球曆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也很有意思,恰好都是文史哲,而馬恩的著作再次如此靠前,确定無疑說明今天校園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是真實的,而且人們想從原著,從源頭了解。
我要當工匠
自從《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火了之後,一些學校的校園媒體也出現介紹文物修複的文章。像故宮一樣,不少學校也藏有很多古籍,有很多老師同學在做修複。中山大學甚至還招收文物修複的碩士。中山大學校園媒體《中大青年》的文章中說,2008年,中大圖書館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古籍保護重點單位”。2010年,中大圖書館古籍修複中心名列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古籍修複中心”名單,為全國高校系統唯一入選者。2015年6月30日,國家級古籍修複技藝中心附設的中山大學傳習所于中山大學學人文庫舉行挂牌儀式。
文章中還說,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張志清認為,目前全國已開辦的古籍保護方向的碩士培養項目已形成四種模式,其中之一就是“以資訊學科為依托的中大模式”。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評價中大的文獻保護教育“是目前全國體系最為全面、積累最為悠久的”、“十分重視實戰”,教育模式與其想象中的文獻保護教育最為相近。
2014年11月,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圖書館共同簽署了《聯合培養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協議》,從2015年起正式招收、聯合培養“古籍修複與保護”方向研究生。林明副館長表示,這是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中大聯合開創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為全國培養人才,并以此服務全國各地。
目前國内有複旦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開設了該方向的研究生課程。在研究方向上,複旦大學偏重于古籍整理與鑒定,天津師範大學傾向于古籍整理出版,中山大學主要以古籍修複為專攻。
中大該方向研究生首年招收了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10名同學。
說起工匠精神,古籍修複是一種典型,如果說工匠精神體現的也是講一件事情做到極緻,我們稱他們為今天的極客,似乎也講得通,兩者骨子裡是一回事。
非洲做農場
有些同學惹人膜拜,稱之為大神、人赢(人生赢家),從他們做一件事就做到極緻上說,也可看做是極客。這位武大同學,她和團隊的小夥伴們在肯尼亞買了座農場。
劉文佳,武漢大學護理學院研一學生,2015年暑假到肯尼亞一個孤兒院做志願者,當地孤兒院收養了34個孩子。劉文佳很快發現,這裡的成員全都在義務工作,不持續的收入來源并不能切實保障孩子們的生活。于是她和團隊的成員們設想将不遠處的一座小農場買下來,不僅可以為貧民窟的人們提供一些工作機會,還可以省掉購買食物這一項大開支,甚至盈餘的糧食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樣,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有了持續的收入,也就能幫助更多的人了。
團隊小夥伴分工合作:人大的夥伴懂新媒體運營,來負責項目的微信推送;南大的夥伴,剛好認識某公益組織的老師,幫團隊解決了基金來源的問題;東華大學的夥伴,英語很棒,承擔了視頻剪輯和字母翻譯的工作。
通過國内的兩個衆籌平台,劉文佳的團隊籌集到了農場計劃的大部分資金。不過,現實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他們原本希望可以籌到十萬元,可臨離開肯尼亞時也隻籌到了兩萬多元。不得已,他們放棄了原來看中的土地,重新選擇了一塊市郊的農場。
不得不說,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同學在哪兒都留下了極客的足迹。
說起工匠精神,古籍修複是一種典型,如果說工匠精神體現的也是講一件事情做到極緻,我們稱他們為今天的極客,似乎也講得通,兩者骨子裡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