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manda
在我的《博雅教育遭圍城》(在《大學生》2016年5月上)一文中有個謎團:據哈佛主管本科教學的傑伊·哈裡斯(JayHarris)教授回憶,每年畢業的哈佛學子裡40%讀研,20%去了投行或咨詢公司,20%去做中小學老師或從事公益,10%拿着獎學金在海外過間隔年,剩下的10%去向不明。如按每年招收800名男生與800名女生計算,那麼每年畢業後去向不明的約160人。
在統計學裡,把與他們相關的信息叫做“缺失值(missingvalue)”,即在系統裡查找不到的人,如同在雷達上搜索不到的信号。做數據分析時,要麼默認為零,要麼用樣本均值替代,要麼建模取估計值。但不論用什麼方法,對于這一部分人,沒法知道真實情況,也沒法探尋背後的原因,隻能靠邏輯推斷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簡單的情景,是假設10%的哈佛畢業生與他們的同學沒有本質區别,隻是剛好太忙,或度假,或懶得填問卷。還有一種簡化的情景:10%是“待定族”,不讀研、不工作,也不接受任何培訓,即“NEET(NotEnrolled,EmployedandTrained)”,翻譯成中文類似“三無青年”。當然還有其他情景,比如以蓋茨、紮克伯格為偶像的創業者,他們也包括在10%中。我覺得這三種情況都存在,還存在更多的複雜因素,如林書豪打籃球,馬特達蒙、娜塔莉波特曼演電影,張久安開面包店,或回家照顧生病的家人,等等。因此,要想挖掘10%消失不見的哈佛畢業生,最好的辦法還是案例剖析(casebycase)。
SteveSnyder(昵稱小斯)和JeffHammerbacher(昵稱錘哥),都是白人男子,出生在美國中西部,哈佛棒球隊選手,都曾休學一年,而且兩人還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但他們的人生軌迹截然不同,代表了10%消失不見的哈佛畢業生的兩種情形。
大聲說出來,你并不孤單
小斯幽默,話語間總帶着點諷刺。大一快結束時,同學和朋友們發現他的行為越來越反常,他會整夜坐着沉思。小斯主動到校醫院看心理醫生,又被轉到校外的專業心理治療機構呆了幾個月,還休學了一年。遺憾的是,這些治療對他沒有明顯幫助。有一次,小斯跳進哈佛的查爾斯河遊泳,被人撈起時他還掙紮着喊:“我要遊到夏威夷去。”後來,小斯突然從哈佛校園裡一座9層高的大樓上跳了下去,被送進醫院急救,奇迹般地撿回了一條命。之後,小斯退學了,回到了家鄉。不久之後,他再度自殺,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那時,Facebook還沒誕生,哈佛校報《深紅》簡短地報道了他跳樓的消息,哈佛棒球隊網頁上也有一則短報道。有關小斯的所有回憶都來自他的好友錘哥。錘哥說:“小斯是另一個我。”每年,哈佛學生的郵箱裡大概會收到兩三封這樣千篇一律的郵件——“很遺憾地告訴大家,誰在某月某日離開了我們……”有過自殺想法的哈佛學子更多。據哈佛校醫院2002年的調查,近半數(47.4%)哈佛本科生感覺抑郁,10%的有過自殺想法;2012年的調查統計表明,情況有所緩解,感到抑郁的比例降至18.7%,有過自殺想法的3.5%。
哈佛學子心理狀态的好轉是各方努力的結果。
哈佛校刊《深紅》等鼓勵學生說出問題,并尋求幫助。每年,上千名哈佛本科生去校醫院接受心理咨詢,尋求學習咨詢中心幫助的900多人。我在哈佛讀博期間,聽說過不少哈佛心理咨詢的段子:有中國留學生,把每周與心理醫生的談話作為一對一練習口語的機會。有來自美國南方的金發男孩,平時一臉燦爛笑容,喜歡跟室友一起看冰球或回家跟父親一起騎馬,壓力大了也跑去看心理醫生,還講述他如何被醫生取笑——“你是教育學院的?那肯定沒問題。隻有醫學院、法學院或本科生才用擔心壓力太大。”有從紐約攝影界退休後來哈佛讀書的老太太,心理醫生允許她每次都帶着小狗走進心理咨詢室。我在寫博士論文壓力山大時,也跑去看心理醫生。醫生沒見到,隻跟黑人社工阿姨聊了聊。她問了問我的主要煩惱,給出診斷:既不用吃藥,也不用看專業醫生。據說哈佛校醫院心理診所超負荷運行,每名心理醫生要面對750名學生,難怪會把我這種“無病呻吟”的人直接打發。
管理者、老師也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問題,開設了不少相關課程。《幸福課》就是其中之一。小斯于2006年跳樓,同年,《幸福課》成為哈佛本科生最受歡迎的一門課。這也許是巧合,卻是大勢所趨。1999年,哈佛有一門講積極心理學的小班研讨課,隻有不到20名學生選了課。到2006年,全美大學開設的積極心理學課程超過200門,最出名的就是哈佛《幸福課》。授課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老師本∙薩哈爾(BenShahar)。薩哈爾1996年從哈佛本科畢業後留校讀博,2004年獲得博士學位,開始講授《幸福課》。在2006年第二次開《幸福課》時,選課人數就有854人,超過了《經濟學入門》,成為當時最受哈佛本科生歡迎的課。課上他還會講述自己在哈佛讀本科的經曆。薩哈爾的确影響了不少人,包括我在哈佛國标舞隊的一位本科生隊友,她聰明又漂亮,她參加戲劇表演,在商學院做助研,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但當時她是一個自卑的胖女孩,患上了厭食症,她從《幸福課》上找回了自信。
經曆過抑郁的很多哈佛學生對同學講自己的故事。2013年哈佛搞了個“哈佛大聲說出來(HarvardSpeakUp)”活動,哈佛學生、老師、校友、管理人員都可以參加,錄制一段短視頻,說自己的故事。這項活動仍在進行中。有一個家住波士頓附近的亞洲男孩AndrewKim,今年大四,戴着眼鏡,面目清秀,住在Eliot宿舍樓,專業是數學與心理。他說,大一上學期最艱難。那時,他沒有真正的朋友,對課程和社團活動都沒興趣,每次走進新生食堂跟同學們聊起的話題總是寫不完的作業或複習不完的考試。在别人眼裡,他随和、外向、充滿陽光,但他的心裡一直有個聲音說:“問問我怎麼樣?問問我有什麼壓力?難道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嗎?是我不夠有趣?是我不夠酷……”後來,他找到了朋友,找到了興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在哈佛的每一天都成了最美好的時光。他鼓勵曾經或正在經曆抑郁的哈佛學生都能“大聲說出來,而且記住你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