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香魚之味,嘗出山川草木

香魚之味,嘗出山川草木

時間:2024-11-05 02:57:54

文/庫索

生活在島國,如果還不太愛吃魚,處境常常是尴尬的。無論如何被友人孜孜不倦地洗腦,強調那剛剛打撈上來的魚生如何鮮嫩肥美,味蕾間還是隔着生疏感,無法與之朝夕共處。9月裡的鲑魚,10月底的秋刀魚,撒上薄鹽用炭火烤至微焦,佐以蘿蔔泥和檸檬汁,乍一吃也是美味的,但若連續吃上三天,必然滿口餘腥,相看兩厭。

四萬十川被稱為日本最後的清流,此處河川産的香魚便成為絕品。偶爾也有例外。某年夏天的尾聲,在伊豆深山的旅館裡吃過一條烤魚,唇齒留香,驚為天魚。次年深秋重訪,又端上來同樣的魚,明顯不如夏天時溫潤,但依然香味四溢。同行旅伴大為感歎:這旅館也太舍得下血本了,竟使用如此高級的食材。于是才知道,通常旅館裡提供的鲭魚或鳕魚,都是普通人家餐桌上常見的日常食物,而這種名叫“AYU”的——也就是傳說中的“香魚”,因對水質要求極高,隻能生長在清澈的河川裡,屬于稀少品種,是高級料理店才會使用的食材。

那旅館的老闆娘在房間裡挂着以香魚為主角的日本畫,後院的魚缸裡還歡喜地遊着幾條活蹦亂跳的——她家有遠近聞名的露天溫泉,正對着一條潺潺流過的小溪,據說是從那裡面釣上來的。越是幹淨的地方,香魚便愈發美味,老闆娘不吝成本,顯然是想炫耀對此地的驕傲心情,她總是耐心地誘導我吃下香魚的頭顱和内髒,甚至是每一根魚刺——直到盤中空空如也。

香魚之味與山川草木之愛

突然說起香魚來,是因為最近總能在電視上看見它“解禁”的消息。它就像一位初夏的使者,一旦現身便讓人意識到季節的流轉變幻。日本人對珍稀食材總有憐惜之情,香魚也不例外,每年的11月至5月期間實行禁漁政策,若在此期間捕食便屬違法。時間節點一過,根據每條河川的規定不同,會陸續開放捕漁。有心急的,諸如和歌山縣日高川兵庫縣鬥龍灘,會掐準時間在5月1日這天就早早打開大門,以籍那些翹首以盼了大半年的垂釣愛好者的寂寞心情。

香魚絕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魚。生于秋季河川的岩石縫隙,幼年時便成群結隊随百川歸海,在深海裡以浮遊微生物為食,度過漫長冬季。待到春光明媚之時,又随魚群逆流而上,重回河川,此時已成年,便要在上遊尋找自己的地盤,圈地結界,但凡有外來者入侵,必然會憤然将其驅逐。這種身形嬌小的魚,性情卻激烈暴躁,好鬥心極強——恰恰最合垂釣者口味。

以垂釣者的經驗來看,香魚分為“濑香魚”和“淵香魚”兩種,前者是魚群中的強者,有足夠體力自立門戶,因而肥滿健壯,生命力漫溢;後者在深淵群居而生,自然枯瘦弱小,是不招食客喜歡的類型。又有說法,香魚必須是釣上來的才美味,若是用漁網捕獲,太容易得手,自然缺失了品格。

被譽為“清流的女王”的香魚,絕佳風味的秘密也藏在清流中。陰晴不定的山間氣象,常有大雨突如其來,雨水清刷幹淨河底的山蟲和枯枝落葉,太陽光照耀在光滑的石頭上,能長出豐茂的青苔——據說香魚的美味就來源于此,它們以長于河底石頭上的苔藓為食,日複一日,植物的纖維深深滲透進魚肉中,才造就了這高級的清香。青苔是香魚唯一的食物,而青苔又由河水滋潤而生,也即是說:河流的地理位置不同,香魚的味道也各有差異。若不是依河而生,也許你今次和下次吃到的香魚,便是天下地下的差别,而某條你懷念不已的香魚味道,也可能将成為一生僅有一次的邂逅。

年輕人興許大多無感,但偶爾會聽見上了年紀的人懷念起從前吃香魚的儀式感。說從前日本人有纖細敏感的味覺,對香魚的迷戀絕不僅僅是一種肉食系的喜好,他們能從一條香魚中品嘗出孕育它的青澀青苔和甘甜河水的味道——日本人的自然情懷最本質就是從食物中萌生而來,對山川草木的感性造就了對生活熱愛,這在詩歌俳句無處不在。

有人說:沒有清澈的急流,香魚将不複存在。再加之,作為它們唯一生命來源的苔藓無法制作出替代品,因此人工養殖絕對無法實現。誰又知道呢?也許在某一天,香魚将會成為日本最後的天然之味。

有如鐵器風鈴和小豬蚊香,香魚也是夏日裡的美夢。食客心中有一張嚴謹的時刻表:6月至8月最佳,尤其是7月的稚魚,因骨頭柔軟而赢得口碑。更有講究人士,掰着指頭計算着,數到“土用之日”(7月21日)之後的第20天,就是最美味的時刻。香魚不同于其它同類,不需要剖腹,鹽燒最美味,一如那家旅館老闆娘教我的,連頭帶骨吃掉是行家間流行的做法。

“鹽燒之後,入口間不經意燙到舌頭的溫度,是至高的美味”,這是北大路魯山人對香魚的評語,他還說過:“正是别有一番風韻的淡淡苦味,方可長久地留存于口中,萦繞不去。”

琵琶湖南邊的香魚很出名,四國高知縣的四萬十川被稱為“日本最後的清流”,香魚更是絕品。若要就近,可以去京都蹉峨野的愛宕山神社,那裡祭祀着火伏之神,來頭頗大,江戶時代有“伊勢參拜7次,熊野參拜3次,愛宕大人月月參拜”的說法——愛宕山神社的鳥居入口處,有一家名為“平野屋”的400年老店,把每天從附近保津川釣上來的天然香魚做成各種料理,如今傳承到第14代,是文人愛去尋鮮之地。然而,價格也是一般人敬而遠之的:晚餐高達15000日元,連午餐都賣到了8000日元的高價——幾乎是懷石料理的标準。

“旬物”和“初物”

日本人愛吃“旬物”,無論在什麼季節,逛一逛超市就知道,它們總是被放在最顯眼位置。在6月,要吃章魚、鱿魚和海膽,要吃茄子、苦瓜、秋葵和毛豆,要吃桃、李、杏和西瓜。香魚是7月的旬物,但從6月初開始,高級居酒屋就能見到它的身影了——這個時候,它被稱為“初物”。

所謂“旬”,是指處于收獲盛期,食材風味最佳的時間點。初物略早于旬物,是指某一季節中最初收獲的蔬菜、水果、谷物和魚類。照理說旬物比初物更美味,然而往往隻有初物才能賣出食材一生中最好的價錢,盡管貴,追随者卻不在少數。在超市裡,标有“某某直産初物”的食材,總是會很快一搶而光。

不隻是出于“嘗鮮”的個人心态,“初物”也是日本傳統食文化一部分。日本人認為:隻要堅持吃它們,可以招福長壽,是兆頭極好的食物。日語裡有句諺語叫“初物七十五日”,意即“吃了初物,可以多活75天喲”,有的地方甚至還殘留着“朝着東方,一邊笑着一邊吃下初物,就會帶來好運”的說法。類似的說法還有:飲下立春後的八十八天摘下的茶,可以無病息災。

江戶時代,居住在東京的人被稱為“江戶子”,從杉浦日向子的《一日江戶人》中可以略見一二:他們是附庸風雅,最有閑情逸緻的一群人。江戶子對“初物”懷揣着蓬勃熱情,久而久之就評選出了“初物四天王”:初鲣、初鲑、初茄子和初松茸。初鲣也是初夏的風物詩之一,當時的俳人山口素堂作了“眼前的青葉,山裡的杜鵑,初鲣”的著名俳句,描述從晚春切換至為初夏之際,江戶人最喜歡的自然界三元素:視覺感知的青葉,聽覺感知的杜鵑啼和味覺感知的初鲣滋味。

無論初物還是旬物,日本人哪裡隻是在吃鲣魚和香魚那麼簡單啊,分明是野心勃勃地想把整個季節都吞進胃裡。然而我總覺得和鲣魚相比,吃香魚的場面還多了幾分怅然意味:它生于秋天亦死于秋天,即便英勇善戰地避過了被釣起的命運,在幾個月後遊向中遊的河床完成一隻雌魚和數十隻雄魚交尾,還是會在冬天來臨前默默死去——人們叫又它“年魚”,因為它是這樣一生隻能活一年的魚。

伊豆深山裡的河川,生長着當地人為之驕傲的高級食材。

責任編輯:方丹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