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記憶中的年味在召喚。
過兩次年,吃媽祖面
陳姬姬福建省莆田市
記憶裡的年味混合着一股喜慶的味道,那種味道混雜着:紅團子、媽祖面、米糕、油炸蔥餅,還有母親忙碌的身影、孩子們穿新衣的喜悅,這一切形成了一種特别的味道,不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頑固地占據了我對在家鄉過年全部的記憶。
自記事以來,就知道家家戶戶每年要過兩次年,吃兩次年夜飯,收兩次壓歲錢。一次在除夕,一次在大年初四。
莆田初四過大年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曆史了,明朝年間,倭寇不時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次,莆田人高高興興過年三十時,倭寇進犯,到處殺掠,幸存的人們逃進了山裡躲避,所幸正月初一戚家軍打退了倭寇,人們才得以回家,并決定在正月初四夜補過一次年。為了紀念這段慘痛的曆史,以後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而正月初二則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哀悼倭寇侵害中死難的親人,這一傳統保留至今。
在莆田,媽祖面是每年正月初一和初五早上每家每戶必吃的一道主食,象征平平安安又一歲。一早,媽媽都會準備好媽祖面等待一家人起床。媽祖面做法簡單,但輔料很多,線面過水撈起,澆上剛炸過蒜的油拌一拌,再往上面鋪一層厚厚的花生米、油炸豆腐、海苔酥、黃花菜、香菇、鹵肉等小菜。吃媽祖面也有講究,要先吃面再喝湯,傳說如果先喝湯,以後出門會下雨。媽祖面要吃完,不能剩下,每年媽媽總要盯着我們吃完才行,說這樣才能長命百歲。在莆田方言中,“面”和“命”同音,“長面”寓意“長命”,所以,媽祖面便成為民間過節、祝壽、待客的必備食品。
除了媽祖面以外,按照習俗,過年還有一樣必吃的東西——“紅團”,字面意思即紅紅火火、團團圓圓。“紅團”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後,撈起瀝幹,用手工舂成粉末(俗叫“米祭”),一篩再篩,取其最細的晾幹備用,用時,加入适量的開水和“食物紅”一起揉勻成粉紅色的團皮,搓成圓長條,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塊塊的團皮塊。做“紅團”時,家庭主婦要巧為分工:擀團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團餡的要大小(粒)均勻,不能太大或太小,兩者要配合。
“紅團”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甜的加紅糖就行;鹹的則須加入蔥花、香菇絲和搗碎的炒花生米等調味品,别有鄉土風味。“紅團”的餡分三類:一是以綠豆為餡;一是以糯米為餡;一是以番薯幹粉為餡,因為從前山區和沿海地帶少産稻米,全年主糧就是番薯、番薯幹,做歲時做番薯幹餡的團,是不忘苦日子的樸素民風。
過年吃食多而雜,小時候特别不喜歡這些傳統味道,總是被媽媽硬逼着吃,心裡特别不情願,每次都跟媽媽讨價還價,能少盛一點是少一點。現在離家2000多公裡,這些兒時嫌棄的年味,卻成了一種魂牽夢萦的鄉味在記憶裡生長,百轉千回。黎族“葛呣”
洪紫玉海南三亞
我是個黎族姑娘,去北方念書的第一年,第一次看到漫天大雪而激動得流淚,可見慣了北方的景色、吃慣了北方的口味、習慣了北方人的性格,腦海裡便總會浮現出家鄉熟悉的景色、親密的人和獨特的美食。
回家過年的時間漸漸臨近,我早已将那些盛大的場面、特殊的儀式在腦海中回憶無數遍,也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媽媽的手才能做出來的美味。
黎族春節一般叫“jiengx”(漢語讀作“江”)或“naenjieng”(漢語讀作“葛呣”),意為年。黎族最重祖先崇拜,過年祭祖是不可少的,大年三十下午要沐浴,換上新衣服,然後把祭品恭敬擺放地“公”供桌上,由家裡輩份最大的人主持。黎族春節的祭品小則雞鵝,隆重的則是豬牛,供豬牛來自黎族一個關于過年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鮑神,他經常在木棉花開的時候到民間活動,為了保平安,在鮑神來的時候,黎寨的人們就殺豬宰牛款待他。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人家會選擇殺一頭牛開始新一年的生活,财大氣粗的一戶殺一頭,财力有限的則和其他家分一頭牛。屠殺、分割後,牛骨拿大鍋蒸煮,瘦肉部分或下火鍋或制作成牛肉幹……這樣吃牛肉的盛況我在外時從來沒有見到過,也是我最懷念的場景!
過年那天,家族老老小小浩浩蕩蕩幾十号人齊聚外婆家吃飯,喝杯山蘭米酒不要太熱鬧。零點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會持續一個多小時,就像比賽一樣,要比比誰家鞭炮響得久,煙花放得美。我家因為外公去世的原因,已經有幾年不參加這個活動了,作為傳統,年内有去世的人家過年不能燃放爆竹,這是對逝者的緬懷和尊重。
我們黎族過年離不開山蘭米,年前家家戶戶會早早釀造山蘭酒,過年的時候還會用山蘭米做糍粑。
快年關時,家裡總會請上壯年漢子在家中院子裡打糍粑,這可是個大制作,需要至少五人以上配合工作。媽媽會先帶着我将黎族獨有的山蘭米煮好,熟了之後立馬放入準備好的代代相傳的木制器皿中,然後用木棍、竹棍不停捶打。最後,會制作成一個個手掌大小扁圓扁圓的糍粑,撒上芝麻,立馬可以吃,香噴噴的。糍粑也用來祭祀。吃不完的可以存儲,但大多會幹硬,再吃時,媽媽會用火烤或者鹽、糖炒,不同做法的美味糍粑都被我的舌尖記憶了下來。
邊城苗寨
龍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
家鄉一直以來過年氣氛都特别濃郁,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号左右,在外學習、務工的村民都會從各地趕回家,接下來幾乎每天都有一些傳統的事要做。
苗寨裡過年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年豬,那可是熱火朝天的場景,寨民請鄉親們幫忙把自己家養了快一年的豬殺了,然後邀請全村的人一起去家裡吃殺豬飯、呷泡湯。呷泡湯,就是把剛殺的豬肉用清水煮熟,湯鮮肉甜。這在苗寨是一種增進親戚、朋友感情的方式,平時不多見的親朋好友圍坐一長桌,一起來呷肉、喝酒、拉家常。在外念書,過年一回到寨子裡,就會輪流去各家吃“排家飯”,被濃濃的熱情包圍。在苗寨,一些德高望重的長者每到年關就忙得不亦樂乎,這是因為過年呷泡湯是一種對長輩的尊重。如果沒有将本姓的長者叫來一起吃,不但長者會生氣,就連來到家中的客人也會不高興。
在二十五号這一天,村民們會在一大早就起來去村口的井裡挑水回來泡黃豆做豆腐,雖然村裡早已經通了自來水,但是每年這一天父親還是會帶上我去井裡擔水回來做豆腐。自從上大學後,擔水這件事就成了我的責任了。通常關系好的兩家人會一起做一桌豆腐,做好後保存在井水裡,放十幾天都沒有問題,有的也會放在家裡的火塘架上熏成臘豆腐或者幹豆腐。
二十七那天,我們最後一次趕集,家家戶戶都會背上竹背簍去把過年需要的東西全部買回來。這天集市格外熱鬧。爆竹是必不可少買的,苗家人爆竹是要從年三十放到元宵節的。
雖然現在能堅持放到元宵節的人家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放十五天爆竹其實是有典故的。
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挖木樁;三十早上就開始準備十二道年菜。其中有一樣特殊的菜,也是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蒸或者炸糯米腸子。這道菜是用殺年豬時專門留下來的豬大腸,将它洗幹淨吹鼓起來晾幹,等到過年這一天用糯米混豬血再加上鹽和其他的調料拌好以後灌進去,兩頭綁好放在蒸籠上蒸熟,然後像切香腸一樣切成塊。在外念書嘴饞的時候,母親就會做些糯米腸子寄給我,在宿舍一蒸,大快朵頤!
七不出八不歸,雞蛋配當歸
Alan湖南長沙
在我看來,湖南人過年的“奇怪”習俗特别多,從初一到十五,幾乎每天都要按照一個約定俗成的俗語行事:“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拜四方”,“七不出、八不歸,九九去空手回”……這些奇怪的禁忌和習俗構成了我對家鄉春節的第一印象。
每到過年,跳脫了二十幾年的性子都要規規矩矩地收攏起來,做一個街坊鄰裡眼中的“乖妹砣”。
“初一的崽”,說的是作為長輩的家長,有兒子的,要在初一這一天在家中等兒子帶着孫子上門拜年,兒媳自然也是要跟來的;“初二的郎”,說的是嫁了女兒的,在初二這天就能看到女兒回娘家了,女婿也會跟着過來,為什麼不是初一呢,因為初一那天女兒跟着女婿上他家拜年去了呀;“初三初四拜四方”,說的是過完了大年頭兩天,最最至親的親人已經走訪過了,那麼初三初四就可以自由地去拜訪其他關系稍遠的親戚了。至于“七不出、八不歸,九九去空手回”,意思就是如果是在自己家,初七不能出門去拜訪别人,如果是在别人家做客的,初八不能回自己家,而如果初九那天不管去拜訪了哪一位,都會空手而回,沒有紅包,所以也是不能去拜年的。
雖然不知道老一輩為什麼會定下這些奇怪的規矩,不過我從小到大就一直跟随着父母遵守着這些“奇葩”的習俗,把它視作是一種家鄉人的身份象征。好像做到了這些條條框框的規矩,就是地地道道的家鄉人,是不管去了哪兒都有故鄉的人了。
除了這些奇怪的習俗,湖南人過年吃的東西也是極有特色的。當然,首先得辣,不管什麼裡頭都放兩勺紅彤彤的剁辣椒,鮮香四溢,隔着一整條街都能聞到勾人的味道。年夜飯還有一些平時不太常見的大菜:糖餃、八寶飯、梅菜扣肉、炖膀子……各家各戶都拿出看家手藝,招待一年多少不見的親人們。
吃過年夜飯,就是例行的春晚時間。長沙周邊地區還有在新年零點放“開門紅”的習慣,一串數千響的鞭炮放在大門口熱熱鬧鬧地點起來,象征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往年,每到春晚倒計時的時刻,就能聽見方圓多少裡陸陸續續點起的鞭炮,噼裡啪啦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不過這兩年由于霧霾,放煙花的人少了。雖然大年初一的淩晨安靜了不少,但新年的夜空卻澄澈了許多。
到了下半夜,也是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守夜的人們已經陸陸續續去睡了,還有一些沉迷于麻将的麻友還在奮鬥。這時主人會端上來一碗當歸煮雞蛋,放上清爽的紅糖,讓奮戰在麻壇第一線的麻友們填飽肚子,也寓意着新年正是歸時,來年此時也應“當歸”。湖南人的實在、爽快,還有那一絲婉轉的詩意,都在這一碗甜蜜的當歸雞蛋裡了。每當吃到這個味道,不管人在何時何地,我都會覺得,啊,是時候回家了!
鐘響門開,頭香開搶
小曾台灣南投
從大年夜起,台灣商家就不營業了,初五才重新開張,開市迎财神,要燒金紙、放鞭炮。
從臘月廿三、廿四開始,台灣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尤其是在臘月廿四這一天,還要清理供桌,到了除夕,大家圍爐守歲、吃年夜飯,年味就更濃了。當然,這年夜飯也很有講究,比如一定要吃長年菜:芥菜寓意着“長壽”;韭菜吃的時候要一根根吃,從頭吃到尾,不橫吃、不咬斷,寓意為“長長久久”……
吃過團圓飯之後,開始前往宮觀上香祈福,重頭戲“搶頭香”即将上演。在除夕夜,有些廟宇會将廟門暫時關閉,将主爐以紅紙封起來。據說搶到頭香的會特别受到神明眷顧,一整年走好運。午夜12點以後鐘聲一響,廟門一開,人們像瘋了一樣湧進去搶着插上第一柱香。還記得小時候我跟家人去,差點被柱香插瞎雙眼,從此一聞香味就恐慌。
台灣各個供奉财神的廟宇香火都非常旺,正月的幾天會有熱鬧的廟會,各種小吃很多,廟宇周圍的路會被人和車圍堵得水洩不通。有些廟還會發出金額不等的紅包,打扮成财神的廟方工作人員即便被許多想讨“好彩頭”的香客擠得變了形,還要保持笑容邊發紅包邊說“恭喜發财”。
這股過年的熱鬧勁,會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燈會是台灣春節的壓軸大戲,每年由各縣市輪流舉辦。
元宵節那天,台灣的北天燈、南蜂炮已成了一種景緻。北天燈在新北市平溪區,成千上萬人在元宵那晚一起點孔明燈;而南蜂炮則在台南縣鹽水鎮,所有人都戴上頭盔,全身上下都包裹得嚴嚴實實,互相放蜂炮,放得越多意味着生活越興旺。炸龍不是炸糕
人鳳貴州德江
今年春節沒辦法回家了,留學在外,鄉愁濃濃,打電話給祖國的朋友:“我好想炸龍啊!”
炸龍是什麼?是類似炸糕那樣的食物嗎?
不是的!舞龍炸龍是她家鄉貴州德江特有的傳統習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會有舞龍的人經過縣城主幹道,家家戶戶大人小孩早已準備好了成箱、成堆的煙花爆竹,有的還是土家自制的,像竹筒一樣威力十足。人們用一根長長的竹竿綁着火炮,等龍燈隊伍經過時,街邊點燃火炮的人都會高舉“炸彈”進行轟炸,那天整個城市人山人海,鞭炮聲、敲鑼打鼓聲很是熱鬧。
小時候跟着家裡大人去炸龍,人潮洶湧,走路都困難,擁擠中什麼也看不見,還差點走丢,唯一的印象就是驚天動地的炮聲和随處随地炸開的炮仗。高中,喜歡的男生約着一起去,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多。男神走散了,手機一格信号都沒有。不僅被煙嗆,成餅的炮不知從哪兒扔來,炸聲震耳欲聾,衣服被燒出了幾個洞,羽絨一片飛。傷心絕望之際突然男神從背後抱過來,一路護着走到人群最前排。
之後每年都去看炸龍。參與炸龍隊伍的成員,寒冬臘月裡也要脫去衣服,身着短褲,袒胸露臂,頭戴安全帽,在成千上萬點燃的鞭炮聲中舞龍,路旁的人自願參加,自編自舞,自玩自炸。這種野性和瘋狂的民俗真可謂是“中國一絕”呢。我們土家男兒的彪悍、粗犷和血性就是這麼體現出來的。
這一天也絕對不會有吝啬之人,大家會買很多鞭炮,少則百元,多則上萬元。他們高舉手中的鞭炮對着龍身龍頭狂轟濫炸,因為有這樣一個說法,哪家買炸龍的鞭炮越多,炸得越響,哪家人丁就越旺;哪條龍被炸得越爛就越吉利,龍所屬的街道來年就會更紅火更有盼頭。
貴州德江舞龍炸龍的傳統習俗已延續了上百年,是當地群衆祈求平安、富裕、健康的一種方式,2006年列入貴州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最後提醒以後想去德江看炸龍的小夥伴:不要穿太名貴的衣服,以免痛心,帶好口罩、帽子,人多擁擠,注意安全哦!
查幹薩日,有人名叫“七十三”
徐雅傑内蒙古包頭
盡管要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還是迫不及待地想早點回内蒙過年,這是一年來最盼望的事情。
蒙古族把春節稱為“白月”,蒙古族語為“查幹薩日”,有聖潔之意。正月裡,蒙古人以白色服飾為尊,為吉服。長輩會送晚輩藍色哈達,蒙古族崇拜大自然,信奉長生天,認為蒼穹的顔色浩瀚無邊、純潔美麗、清新永恒,以威猛的神力呵護着草原上的萬物生靈。正月初一初二,家裡的男女老幼要穿上蒙古袍,由長輩帶着全家人祭天,主要供奉酒、肉、奶制品等,親人之間相互走訪串門,敬拜老人。
蒙族人尊老,蒙古族的春節習俗儀式中最隆重的是“祝壽”,除夕晚宴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先給最長者祝壽,然後為85歲、73歲高齡者祝壽。臘月二十七到除夕這段時間,古時候甚至會用長輩的壽辰給孫輩取名,比如會看到叫“七十三”的蒙族人。
吃手把肉是蒙古族傳統習俗,以示合家團圓,除夕吃年夜飯時,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擺到案頭,把羊頭放在整羊上面,羊頭朝年紀最長、輩分最高者。還有一個特色是煮羊背子,把整隻羊煮了再擺一個特别的造型,整的食物在蒙族的潛意識中是對食物格外珍惜尊重的表現。羊背子,蒙古語稱“烏查宴”或“秀斯”,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定天下,大宴功臣,設全羊名為烏查之宴”。此外,所有的食物上會放紅棗,比如炒米啊馓子啊什麼的,紅棗代表長命百歲,寓意早生,多生,多多發展五畜,牛羊滿圈,豐登充足。
除夕有個特别的講究,家家屋裡的燈不能關,唱歌喝酒通宵達旦。記得一次家人聚會,我媽念了段類似古文的蒙語,大緻是感恩祈福,念完了大家一起說“胡嘞胡嘞”,就是“一起祈禱吧”的意思。
至今,我們家還會貼用蒙文寫的春聯。
桔荔
陳夢穎浙江省杭州市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媽媽、奶奶、姑姑們會把傳統女性做菜的技能用到極緻,其中最熱門的,便是醬鴨了。
在浙江,每逢臘月年邊,無論是河埠頭旁的老屋人家,還是新建高樓小區的陽台裡,總會挂出幾隻醬鴨。就像韓國的主婦都會做泡菜,我們這裡的主婦幾乎沒有人不會做醬鴨的。每當過年,一排排醬鴨挂在家家戶戶的窗口,遠遠的都還沒看清樣子,空氣中就會飄來一股濃香的味道,聞得人直流口水。
腌制醬鴨的方法大同小異,而最終腌制出來的味道卻大相徑庭。時間長了,我都能吃出來,這隻醬鴨到底是媽媽腌制的,奶奶腌制的,還是鄰居阿姨腌制的。不僅醬鴨,還有腌肉、腌雞、腌魚……每當它們不約而同地被挂在窗口、陽台,你就知道:又快要過年了。親戚和鄰裡之間也常常會在年前互相贈送腌制品——不管是從前條件不富裕的時候,還是現在生活漸漸富足,腌制和贈送腌制品的習慣一直保留着。
小時候不明白,隻覺得因為腌貨味鮮肉香,有嚼勁,且易于存放,所以長輩們才幾十隻幾十隻地腌制送人。長大了才漸漸意識到,原來腌制肉類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才能完成。但人們一直堅持着這種禮儀,是想表達給對方:我想着你,我想親手給你做一道菜,表達我的心意;希望你嘗到了我的心意,也想起了我。
除了“吃什麼”有講究,浙江人對于過年“怎麼吃”,也很有一套習慣。大年初一,早晨一睜開眼,不等孩子開口,長輩就會将冷冰冰的桔子和幹荔子塞進他們的嘴中。這是因為“桔”和“荔”兩個字是“吉利”兩字的近音字。過年時放在果盤中的桔子一般都是福建出産的,叫“福桔”,帶來“福”氣,更為吉利。開年第一件事吃“桔荔”,象征着整年都會大吉大利。
桔子和荔子是每年父母給孩子的果盤中必有的兩樣水果。果盤也叫歲盆,裡邊還裝有各種幹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孩子睡着了,母親就把它們輕輕地放在枕邊,讓我們第二天醒來時就能看見。除了歲盤,母親還會在孩子們的枕頭下放一個紅包,裡面是壓歲錢。對年齡較大的孩子,父母會先關照好,第二天醒來先吃什麼,後吃什麼,不可弄錯。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記不住,于是就關照照顧的長輩們按次序塞進孩子的嘴裡。
歲盆裡的糖果過了初十、十五漸漸吃完,而父母給的壓歲錢卻是不用的。這大約是以前有教養的舊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儉節約的方法。過了初五,小孩把紅包交給母親,存入每個小孩自立的存折内。這個折子是孩子出生時就立的,存入的是長輩給的見面錢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長輩、親友給的壓歲錢等等。孩子長到十歲,長輩就不再給壓歲錢了。存的錢卻要到成年時才可用于購買田地、房産,算自己的私蓄。
如今離開家,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但最懷念的,還是家鄉“吃”的一切以及濃濃的家的味道。
“扣八大碗”,幾十上百碗
韓劍利山西省陽泉市
過了臘八就是年,我家過年的習俗類似貼春聯、除塵掃家、年夜飯跟大部分北方地區差不多。但是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我們陽泉地區過年招待親戚客人的一大特色小菜——扣八大碗,也叫“八大扣碗”“八大碗”。
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扣八大碗”,一般是媽媽在家自己做,也有不會這門手藝的人家會請師傅到家做。我爸有個哥們兒是位大廚,所以從我出生到現在二十多年,每年過年吃的都是這位叔叔做的“扣八大碗”。
“八大碗”究竟由哪八道菜組成?山西各地存在多個版本,在我們陽泉地區“扣八大碗”就是,腐乳肉、小酥肉、糖紅肉、米粉肉、黃焖雞、江米丸子、紅燒丸子、粉蒸排骨這八道。
每年臘月,大廚叔叔就會帶着豬後腿肉和各種佐料到我家幫做“八大碗”,通常要從第一天中午忙活到第二天淩晨,工序繁瑣,單是切肉就要切一個下午,叔叔将肉切成各種形狀的肉絲、肉片、肉餡兒等等。每到這種時候,愛吃肉的我總會蹲在一旁看,然後腦補正月吃這些肉的幸福感。
豬肉切好後,就要開始準備不同的扣碗,有的需要加調料腌制,有的需要下油鍋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做米粉肉的時候要把江米鋪在肉上再加佐料蒸熟。每年大廚叔叔炸丸子的時候,那味道真的是噴香撲鼻,小時候我會帶着妹妹循着味道溜到廚房偷丸子吃。
做好的八大扣碗蒸熟之後要用保鮮膜封起來放進冰箱裡。但是由于每年都要做幾十甚至上百碗,所以會放一部分在戶外儲存,等親戚們來訪的時候取出來幾個碗,上鍋一蒸就是現成的菜。基本上隻有合家團圓的時候“八大扣碗”才會聚齊,平時隻會取一兩個碗就夠吃了。
我跟我爸提過,為什麼我們要辛辛苦苦準備過年的吃食,為何不去酒樓。“過年本來就是一家人開開心心聚在一起忙活,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不能忘記。”他說
我已經沒辦法考究“八大碗”這個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因為我們家大概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搬到陽泉來的,這個傳統已經傳承了幾代人了。小時候很奇怪為什麼每年都吃這些東西,長久吃下來有一點膩,也不見有什麼變化。但是現在離家遠了還是會經常想起那個味道,想到我都要流口水了。在外面漂夠了還是想早點回到父母的懷抱,不管過年吃什麼,隻要跟他們在一起就好。
吉日開釀
符慧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鎮
臨近春節,行人步履匆匆,街上張燈結彩,火車上也擠滿了回家過年的人。快過年了啊……不知奶奶釀的酒怎樣了……
臘月的頭兒,奶奶戴着眼鏡,手裡捧着一本舊舊的黃曆,時而舔舔手指,一頁一頁翻開釀酒的黃道吉日。嘴裡念念有詞“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對于我來說,陽光尚好,天氣晴朗的日子便是所謂的黃道吉日。可是,奶奶一遍又一遍過濾着日子。“鬼丫頭,選不好日子就釀酒,鬼神會作梗,釀出來的酒沒有味道。”
釀酒的時候,把一盆稱好的大米或者番薯放入土竈鍋中。土竈裡熊熊燃燒的大火把味道蒸了出來。“哎呀呀,快去加柴,火小了就糊了。”“不要掀鍋蓋兒,會半生不熟的。”“這個不要亂碰,吃了會拉肚子哩。”……奶奶在廚房裡叮囑這叮囑那,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食物蒸好後,把它們從鍋裡轉移到事先在地上鋪好的麻袋上,晾涼。奶奶說這是供奉鬼神的東西,缺斤少兩可要被懲罰的。趁着大人們不注意,我們拿了個瓷碗把番薯或糯米放進碗裡,加點糖,一溜煙兒跑出廚房。要是被奶奶瞅見,便會沖着我們喊“你們這群鬼娃,來年會長不高的”。可是,我明明看到奶奶嘴角有上揚的痕迹。
把酒餅打碎,均勻地撒在晾涼的食物上。仍有一點兒餘熱的食物與酒糟初步融合,散發出的酒糟氣味彌漫了整間屋子,悠悠地溢出窗外,與陽光的氣味混為一體。接下來,便是把這混合物一起放入酒甕中。
密封放置三四天甚至一個星期後,便可開封釀酒。這一天,爐竈裡的火永遠是最旺的。柴薪塞滿了土爐,冒出嗆鼻的濃煙,熏得眼睛睜不開。即便如此,仍然抵不住烤番薯的誘惑,用火鉗夾一個體積小的塞入火舌裡。臉頰被火烤得通紅通紅的,然而心裡是美滋滋的。
釀酒的工具有兩個出口,一個出水,一個出酒,當接滿一桶熱水後,就要得加上一桶冷水。南方的天氣溫和,陽光時常光顧這座小村莊。奶奶利用這些熱水洗過年用的碗,“這碟碗是除夕用的,你大伯三叔會回來一起吃飯,這些碗是初五用的,你婆姨、姑姑會回來拜年,人多……”
碗洗完,酒也可以出爐了。熄火,把架在土竈上釀酒的工具取下來。頗有儀式般用煮過石榴葉的水擦拭,繼而置于陽光下暴曬。把釀出來的酒封存起來,待除夕拜年時品嘗。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