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斤看
《記住鄉愁》(第三季)4月獲得了國家大獎(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暨第25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記錄片大獎),它的撰稿人是中國傳媒大學青年教師沈皛。
《記住鄉愁》一集的稿子一般在6000字左右,每集聚焦一個古鎮,講述5到6個核心故事。
沈皛告訴我們。需要通讀當地地方志、文化史等各種資料,和當地鄉賢、長者,或者文史專家深入溝通,熟悉當地人文地理,風土人情。那段時間看資料基本都不是以頁數、本數來論,而是像菜市場買菜一樣,取回一麻袋資料“論斤看”。
論文的誕生
大四時,沈皛選擇了“川劇錄音”作為畢業論文研究方向,他寫出了将近三萬字的本科畢業論文,導師李大康教授鼓勵他拍攝一部相關主題的紀錄片,于是,《角色》誕生。保研後,沈皛前往宣漢支教一年,寫出了《川劇錄音制作及賞析》,填補了中國戲曲錄音著作的空缺。
碩士階段,沈皛将研究重點轉向了傳統文化視阈下的電視文藝,并拍攝了紀錄片《木雅,我的木雅》,此後完成了二十萬字的專著《源流——中西文化論談》。
全程教學
大學畢業後,沈皛留校任教,沈老師的生活習慣規律到幾近嚴苛: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開始晨讀,風雨無阻。
他經常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紀錄片創作與探讨。一次,和學生一起赴天津調研葉嘉瑩老師。沈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了解南開大學的校史嗎?”看着面前懵懂的表情,他進一步解釋:“一個人從國外歸來,沒有回到故鄉北京,而是選擇了天津南開,一定有原因。”
一路上,他啟發引導,把南開大學的曆史、葉嘉瑩先生的經曆一起講述分析。沈老師說:“紀錄片會涉及不同題材,創作前一定得熟悉相關領域,把自己變成‘專家’;如果浮于表面,很難拿出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任教以來,隻要有創作機會,沈老師一定會帶着自己的學生,從策劃、拍攝,到後期撰稿、剪輯、包裝,盡可能全程跟進。
“我想帶學生接觸業内高水平的創作團隊,讓他們能有一個高起點,并朝這個方向不斷努力。”沈老師說。
不忘來路
審視沈皛的創作曆程,無論紀錄片《角色》《木雅,我的木雅》,還是專著《川劇錄音制作及賞析》,均與西南、巴蜀民俗密切相關,這包含了他對故鄉濃厚的情感。
“如果創作者對家鄉沒有深入的了解與真摯的情懷,那遠方再多的選題都不能引發内心真正的激情。”每年假期,沈皛都會在金沙江遺址、樂山大佛前駐足神思。
生活中的沈皛非常簡單,讀書就是他的全部。這一點,他的學生最有發言權:
“沈老師很少把時間消磨在手機互聯網上,而是沉浸在閱讀中。”走進沈皛的辦公室,各類書籍堆滿辦公桌。他笑談:“哪天活不下去了,我還能擺個舊書攤。”
責任編輯:陳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