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觀察》雜志誕生于自主品牌野蠻生長的年代,13年來,與自主品牌一起成長!
作為2018(第三屆)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的主辦方代表,《汽車觀察》雜志社社長劉小勇分享了《汽車觀察》雜志與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之間的故事。他講述了《汽車觀察》與後者成長中的三個“情結”。
情結一:誕生于自主品牌野蠻生長的年代
《汽車觀察》雜志創刊于2005年,是國内最早的汽車财經雜志。2005年的汽車銷量是575.82萬輛,同比增長13.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387萬輛,同比增長21.4%。當時的自主品牌奇瑞和吉利的銷量排名都闖進了前十名,其中奇瑞排名第四、吉利排名第七。那時,自主品牌在市場上發起了第一波沖擊。
《汽車觀察》雜志從創刊開始就一直力挺自主品牌。當時,外界對自主品牌的認識有擔憂和質疑。十幾年過去了,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2005年的時間節點上,估計沒有多少人能預測到今天的市場有這麼大。2017年,汽車銷量為2887.9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471.83萬輛,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1084.7萬輛,占比43.9%,同比增長1.40%。顯然,同比增長率處于低位。這就是自主品牌現在面臨的現實。
2005年到2017年,除了2009年、2010年在政策的強刺激下,自主品牌出現了大增長之外,剩下的年份基本上處于10%以下的增長狀态。這也是《汽車觀察》雜志誕生後所面臨的市場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下,《汽車觀察》雜志伴随着這個行業的發展,自身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汽車觀察》雜志走過第一個十年後,現在進入第二個更為關鍵的十年。如今,《汽車觀察》雜志也從原來單純的月刊變成覆蓋汽車全産業鍊商務人士的汽車全媒體綜合平台。
情結二:創辦中國車年度大選
早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全國的汽車測評活動非常多。這些測評都是把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放在一個平台上進行評選,導緻每年的獎項幾乎都被合資品牌包攬。這樣的評選淹沒了自主品牌每年的進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6年,《汽車觀察》雜志發起了一個名為“愛我中國車”的年度車型評選。這是專門針對中國自主品牌的評選。它和中國品牌汽車相伴相随,共同成長。這個活動由知名高校院長級評審團做評選,由清華大學汽車研究院的專業團隊做物理測驗,最後的獲獎車型集體亮相國際車展,走進“中國車榮譽殿堂”進行展示。
在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分會、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行業和學術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車年度大選已成功舉辦了12屆,先後有近30個中國汽車品牌的200多款車型參與其中,成為中國品牌汽車彰顯進步、展示群體力量的重要平台。
在今年的啟動儀式後,2018中國車年度大選将開啟海選、初選通道,并組織物理測試和消費者評價,于11月廣州國際車展期間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同時将獲獎車型請進“中國車榮譽殿堂”,全程參與車展展示和推廣,以最熱烈的方式為中國品牌喝彩!
情結三:舉辦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
《汽車觀察》雜志從2015年開始舉辦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至今已舉辦了3屆。
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個峰會,是因為到了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整個汽車産業發展,尤其是自主品牌在銷量上已經獲得了實質性突破,産品品質獲得了極大提升。
與此同時,如今擺在所有汽車營銷人面前不容回避的問題是:在低增長狀态下,整個汽車産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新的技術變革和産業環境、産業生态的變化,這時汽車營銷應該如何去适應這種變局?為汽車營銷人搭建一個交流探讨的平台,這是《汽車觀察》雜志舉辦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的初衷。
同時,希望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不僅在市場份額上占據第一位,而且将來能超過50%,甚至更多。
2018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上,《汽車觀察》雜志社社長劉小勇分享了《汽車觀察》雜志與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之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