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區正用實際行動搶占國内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高地,并将人工智能産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在這個熾熱的夏天,一場“智慧”的戰役在湖南長沙拉開序幕。
總投資18.96億元、占地面積1232畝的智能系統測試區(一期)将如何拉動湖南湘江新區經濟乃至長沙區域經濟的發展?湖南湘江新區這個全國第12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又将如何搶占人工智能行業風口?它的目标又是什麼?
為此,《汽車觀察》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共湖南省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迎春。她說:“2017年湘江新區的GDP為2208億元,位居國家級新區的第二梯隊。我們的下一個目标是進入第一梯隊。從前瞻性布局角度考慮,我們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切入點。”
搶占“智慧”風口
衆所周知,人工智能——這個全球産投研的熱點,終于在2018年迎來其商業化的臨界點。踏準時代的節拍,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在2018年6月12日正式開園。
“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智能網聯汽車是發展最快、前景最大的一個關鍵領域,也是未來産業發展的最大風口之一,它将成為我國搶占汽車産業未來戰略的制高點,成為國家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要突破口。可以說,未來的汽車行業,是智能網聯汽車主導的發展格局。”張迎春強調。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136.6億元,2018年204.4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并帶動相關産業規模增長超過1000億元。同時,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工智能”被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産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無論從市場需求層面,還是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都讓搶奪人工智能的主動權成為新經濟時代下各行各業的共識。
正如湖南人麻利、不拖泥帶水的性格一樣,湖南湘江新區正用實際行動搶占國内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高地,并将人工智能産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提起湖南湘江新區建立智能系統測試區的初衷,張迎春從四個方面給出解答。首先是打造高地。我們想要打造一個長沙和湖南湘江新區的高地,打造一個高端研發轉化和創新創意的示範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将以場景示範為牽引,以創新研發為驅動,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行業聯盟為紐帶,以産業聚集為目的,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生态,緻力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及産業化高地。其次是建設“智谷”。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很廣,包括城市管理、醫療等方方面面,但是我們覺得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是汽車。2015年工信部開始在東西南北中地區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很興奮,我們認為,應該為下一步人工智能或者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搭建一個公共平台,所以也想去争取。”因此,在對上海、重慶等地區了解學習過後,湖南湘江新區的智能系統測試區也有了自己的規劃雛形。第三是轉換動力。“我們的布局方向要從微笑曲線中間比較低端的産業,轉向兩側中高端的産業,這樣也可以從低效益向中高端效益邁進。”第四是推進高質量發展。通過未來産業的布局,示範引領、産業鍊帶動,探索走出一條新區經營城市、房産驅動向産業引領、創新驅動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7月,國務院批複的國家級新區數量已經達到19個。而這其中,設置在中部地區的僅有湖南湘江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湖南湘江新區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首個國家級新區,早在2013年習近平同志湖南考察時,就指出其戰略區域的優勢,第一次提出湖南處于“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地理位置,更是強調長沙應充分整合區域内優勢資源,成立國家級新區,打造國家“一帶一部”的核心增長極。
中共湖南省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迎春時隔五年,如今湖南湘江新區已經打造出國内測試場景類型最多、測試道路總裡程數最長、研發辦公配套最齊全的封閉式智能系統測試區,開園僅一個多月,便吸引了各方目光。
測試區域的軟、硬件水平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從圖紙走向市場最重要的一環。湘江新區通過對測試産品進行數據分析來帶動産業發展。前瞻性的頂層設計
“區域經濟的頂層設計不僅要着眼短期效益,更要規劃好長期效益,隻有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有機結合才能是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張迎春強調,“頂層設計的前瞻性布局直接決定着區域經濟的競争力。”為此,湖南湘江新區加快構建了“5+3”産業發展格局:先進儲能材料、高端裝備與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和生命技術、信息終端、3D打印和工業機器人等5大高端制造業,以及移動互聯網、現代金融、文化旅遊等3大現代服務業。
回憶起幾年前湖南湘江新區布局人工智能——這個今天看來處于風口浪尖上藍海市場的前瞻性布局時,張迎春坦言:“幾個人在這中間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首先是兩位書記: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和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他們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擁有豐富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他們對汽車産業,以及整個産業的未來,擁有着極為敏感的嗅覺和準确的前瞻性,因此,可以找準時機,适當提早布局。張迎春說:“我在長沙市政府工作了6年,2014年初,當時還是杜家毫省長、胡衡華市長的他們,在那時候就帶領我們研究移動互聯網的産業發展,要将長沙打造成移動生活之都。”
其次就是李澤湘,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自動化技術中心主任、教授,湖南大學校長顧問、兼職教授,顧高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大疆董事長。在這些頭銜背後,李澤湘還有一個更加單純的标簽,湖南人。這層身份也使他有了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2015年,在時任市長胡衡華的領導下,我們和李澤湘教授建立了一個機器人研究院,一次性提供5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同時我們和研究院簽訂了一些約束性條款,約定在一年時間内,通過引進人才或者利用本地大學的科教資源,孵化将近10個團隊,用三年時間孵化出近20個團隊。”張迎春繼續說,“在機器人學院成功建立之後,李澤湘教授便提出利用本地科教資源的優勢和現有的基礎,進一步研究自動駕駛領域。當時湖南汽車産業正處在沖刺千億産值的蓬勃發展的過程,又恰逢中央軍委科技委布局了一個人工智能的領域組,需要在長沙舉辦一場人工智能大賽,于是在多重契機之下,堅定了我們要打造測試區的想法。”
“第三是得到了高校、科研院所團隊以及國家工信部、省經信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張迎春表示,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平台,高校資源實現就地轉化,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要打科技這張名片的方向明确後,還需要更強大的經濟支持,從湖南湘江新區的技術研發投入上可見一斑。“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間,湖南湘江新區的核心優勢是科技,因此我們的技術研發投入将呈現先高後低的特色。”張迎春表示,“長沙市技術研發投入占長沙市GDP的2.2%~2.5%,湖南湘江新區技術研發投入占新區GDP的4.8%以上。而在人工智能發展的窗口期,我們将加大研發投入,将占比提高到8%~10%,等産業孵化成熟以後,才會逐步減少和穩定研發投入。”
以科技為優勢,張迎春充滿信心:“我國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完全可以與國外的前沿技術同台競技。”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首個國家級新區,在2015年,湖南湘江新區全年投資就達到1200餘億元,今年的投資計劃超過1300億元。2017年,湖南湘江新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超2000億元,這也就意味着,去年,新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就将近100億元。“目前湖南湘江新區是利用文旅、房産、金融等穩定稅收和土地收入,來大力引進研究院。”張迎春補充說。
據悉,此前,長沙已經形成6大千億産業,分别為新材料、工程機械、食品、電子信息、汽車及文化創意、旅遊。而随着京東無人車落戶、中偉新能源(中國)總部産業基地項目建設、獵豹汽車長沙公司投産等一個個産業項目的落地,汽車産業已經成為長沙的第7個千億産業。2013年至2017年,長沙市汽車制造業總産值由472.75億元增長至1189.2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25.7%,約占2017年全市規模總産值(12348.69億元)的十分之一。再加之近幾年長沙加大對高耗能企業的淘汰力度,其正在通過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和人工智能産業與其他産業融合發展,助力長沙市優化産業結構。
封閉+開放
業内專家表示,隻有在真實交通環境中進行充分的測試,全面驗證自動駕駛功能,實現與道路、設施及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協調後,才能夠将自動駕駛汽車真正推向市場。無疑,測試區域的軟、硬件水平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從圖紙走向市場最重要的一環。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籌備組負責人謝國富介紹,目前,湘江新區擁有全國測試場景類型最多、測試道路總裡程最長、研發辦公配套最齊全的封閉式測試場。測試區内分為高速公路測試區、城市道路測試區、鄉村道路測試區、越野測試區、研發管理與調試等五大功能分區,包括78個模拟工況測試場景,測試道路總長度達12公裡。
據悉,在國内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内,其一期項目正式投入運營時,封閉式測試區内的各類道路總長度為6.3公裡,僅為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測試道路長度的一半。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内的高速公路測試區是按照一級市政道路标準建造,長達3.6公裡,支持最高速度每小時120公裡駕駛。
謝國富說:“目前我們測試區市場需求比較大,測試計劃已經排到年底。”截至今年7月,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一期)接待了80餘家機構考察調研,與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大疆科技、百度、一汽、東風、桑德集團、啟迪控股、三一、中車、國防科大、中國汽車研究技術中心等20餘家意向合作單位進行了洽談對接,未來将會有更多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新區落地。“湘江新區在數據分析、共享、研發等測試深度服務方面擁有自己獨特的競争力,即通過對測試産品進行數據分析來帶動産業發展。同時,智能網聯汽車最終要進入城市道路上運行,因此,12月份我們将開辟一個開放的、7.3公裡長的城市道路測試與示範線。在封閉區測試合格後的車輛,将進入城市真實環境道路測試。”謝國富說,“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打造半開放式高速公路模拟測試環境。在以智慧物流為代表的創新示範應用場景上,我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在軍民融合的硬件設施方面,湖南湘江新區擁有絕對的優勢。長達3.6公裡的高速公路模拟測試環境,以及無人機起降跑道,目前位居國内前列。”在《汽車觀察》記者體驗無人駕駛重卡測試時謝國富這樣說。
人才是第一生産力
對于任何智能駕駛測試區來說,正常運營後如何實現盈利都是重要的一環。在我國的9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場中,每個區域都有自身經營的特點,而在這其中,遼甯盤錦北汽無人駕駛體驗項目的經營方式可謂是最創新的一個。北汽新技術研究院與盤錦市大窪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借助盤錦市大窪區獨特的“紅海灘”旅遊資源,開發建設無人駕駛體驗項目,讓無人駕駛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在這條長約22公裡的單向風景廊道上,如果遊客想要體驗無人駕駛的項目,隻需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約車,定位起始地點,同時可通過APP預約多個景點,之後無人駕駛汽車就會按照預定的時間和地點如約而至。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汽車商用化項目。
湘江新區将如何對其智能駕駛測試區進行運營與管理?張迎春表示,湘江新區已經為支撐智能駕駛産業集群的持續發展準備好了相關配套設施。我們的配套優勢在于“五鍊齊動”。一是産業鍊日趨完善。我們構建了智能網聯汽車全産業鍊條,全市具有重大技術創新和較大産業規模的智能網聯汽車關聯企業共計347家。在基礎層面、技術層面和應用層面擁有國科微、景嘉微、華諾星空、三一、中聯等一大批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具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先發優勢。二是知識鍊逐漸成熟。自1987年起,國防科技大學無人平台研究室就已率先開展車輛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工作,2000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輛面向高速公路環境的無人駕駛汽車;2003年創下無人駕駛汽車時速170公裡的世界第一速度。此外,我們擁有2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家省級重點實驗室、5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家研究院、創新中心、5家公共服務平台,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三是人才鍊精英荟萃。新區現擁有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相關的院士17名、科研人員2萬餘名、高校教職工6300餘人、在校大學生59200多人、在校研究生19400餘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0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3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0餘人,已成為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高地。四是資金鍊保障有力。長沙市将打造3個人工智能産業集聚園區,對入駐基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企業給予5年租金減免,對全市産業發展有重大貢獻、能帶來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人才團隊最高可給予1億元項目支持。市産業投資基金發起設立50億元人工智能相關産業發展子基金。湘江新區設立了300億元的産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産業。五是政策鍊全國領先。近年來,長沙市先後發布了“長沙工業30條”“長沙人才新政22條”、《長沙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今年發布了《關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推動國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設的若幹政策》,在全國率先出台《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即将出台相配套的《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規程與評價标準》。湘江新區出台了《湖南湘江新區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即将開通全國首條開放式智慧公交專線,在标準和應用上率先探索。
人才是第一生産力,各地正在興起一股争奪人才大戰。為吸引優秀企業與人才,長沙市先後發布了“工業30條”“人才新政22條”、《湖南湘江新區關于支持雙創平台建設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若幹意見》等政策。對此,湖南省、長沙市還打起了一場“反炒房”攻堅戰。“大學生到這裡隻要落戶,就可以在長沙買房,與周邊的武漢、南昌等城市相比,我們的房價優勢非常明顯,均價隻有8000元。”而引進人才政策的實施也頗有成效。2016年長沙市常住人口增量為22萬,2017年為27萬,連續三年排在全國城市的前三位,并且這些淨流入的人口中,大多數都是35歲左右的年輕高學曆人群。“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通過一年級學齡兒童學位數的大幅增長來證明。一般35歲人群的孩子多數正值學齡,近年來我省一年級學位的增長數和人口的淨流入數是相匹配的。”
張迎春感觸頗深的便是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在整個園區内,政府扮演的角色完全由原來的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而整個産業的發展,也由原來的土地财政、房産驅動,向産業引領、創新驅動轉變。”政府提供前期投入,通過降低成本來吸引企業,最終實現共赢。“我作為管理者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的是整合資源的作用,不停地為企業牽線搭橋,助力企業間的強強聯合,例如人工智能研究院和芯片企業組成聯盟,例如我們将引導搭建3D打印共享中心和加工中心等,這樣就可以不斷創造出一些新的應用。”
除了這一系列改變外,長沙市還在全國率先出台《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包括管理機構及職責分工、測試申請條件、測試申請及審核、測試管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等内容。據了解,《細則》中明确測試區将逐級申請、逐級開放、分類監管,增強交通安全風險可控性,這在全國智能駕駛測試方案中尚屬首創。具體而言,第一級測試區為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含封閉式測試環境和半開放式測試環境;第二級測試區為開放式道路,指不禁止社會車輛、非機動車、行人穿行,但設有明顯測試警示标志的道路測試區。測試申請将逐級開放,随着測試級别的提高,對智能駕駛技術标準要求也就越高。測試主體和車輛必須在第一級測試區測試滿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技術标準,才能進入第二級測試區進行測試。同時,《細則》确立了道路測試集中申請方式。将道路測試的申請受理歸集于合法授權的中立第三方機構,主要負責統一受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主體提出的測試申請、信息變更和測試工作的組織實施,避免多頭申請,簡化程序,提高智能駕駛測試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細則》明确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要求。與北京、上海相關政策不同的是,如測試車輛發生事故時,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測試車輛所有人、第三方管理機構都将依照現行法律法規承擔相應責任。
未來的目标
對于湖南湘江新區,張迎春表示下一個目标就是邁進全國國家級新區的第一梯隊,具體來說就是在十三五末,經濟規模達到3000億元。至于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在其中的貢獻值,她坦言可能不會非常大。“雖然智能網聯汽車對新區的稅收不會有太大貢獻,但是它可以帶動整個人工智能相關的上下遊産業鍊的發展,其拉動作用不容小視。”
目前,汽車産業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智能網聯汽車是發展最快、前景最大的領域,也是未來産業發展的最大風口之一。張迎春認為:“接下來的三五年是汽車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更是智能網聯汽車的爆發期。”因此,作為目前缺乏本地自有汽車品牌的長沙來說,必須要搶抓這一風口,打造“長沙智能網聯”的品牌,實現汽車産業的華麗升級。重點實現“三個走在前列”,即關鍵技術和零部件創新研發走在前列,産業集群和産業生态培育走在前列,以及應用示範和标準體系建設推廣走在前列,讓更多的智能網聯汽車打上“長沙烙印”。
然而,在良好的發展前景下,湖南智能網聯汽車也将面對不小的挑戰。首先,關鍵技術未突破,短期内難以實現量産。“預計在2019年~2020年,可以制造出屬于我們的車,并且可以實現小批量生産。”張迎春認為,“生産出智能網聯汽車的突破口将在重卡行業。而在感知傳感器、執行系統、激光雷達等領域關鍵技術缺乏的現狀下,重卡實現量産仍存在困難。”
其次,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與市場結合度不夠高。“實際上,目前上海大衆、廣汽的發動機都已在長沙的園區裡生産,比亞迪的大巴車、乘用車、專用車等也全部在這裡生産,但是這些都不是長沙的本土企業。”對此,張迎春想借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智慧大腦”,生産出屬于湖南自己的重卡産品,實現彎道超車。最後,基礎設施建設難以匹配,智能駕駛難落地。湖南在無線電頻率、5G技術研發、路面通信終端以及網絡建設等方面也亟待改進和提升。
可見,具有産業先發優勢、産業生态優勢的湖南湘江新區,正從場景示範、創新研發、重大項目、行業聯盟、産業集聚、政策法規六個維度着力,構建獨有的産業生态核心優勢。
張迎春認為,生産出智能網聯汽車的突破口将在重卡行業。預計在2019年~2020年,可以制造出長沙本土品牌的車,并實現小批量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