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那些年:譚旭光與中國重汽的“回憶殺”

那些年:譚旭光與中國重汽的“回憶殺”

時間:2024-11-02 12:18:27

譚旭光入主中國重汽的消息,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殺”?

不清楚這段“掌故”也沒關系,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譚旭光的青春勵志片

這個故事有兩條線,先從譚旭光說起。

看起來總是那麼意氣風發的譚旭光,已經在濰柴工作40年了。

前20年,像是一部青春勵志片。

在2017年10月,譚旭光向濰柴青年員工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時,提到了這段往事。

從1977年不到16歲時,譚旭光進入濰坊柴油機廠。到1998年的20年,無論是在共青團還是進出口公司;無論是競聘團委副書記落選還是沒被提拔;無論是當一名普通工人還是出任領導幹部,譚旭光始終充滿激情。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蔓延,我國經濟形勢嚴峻。濰柴賣不出去産品,工人無事可做,甚至連續6個月發不下工資,人心十分混亂。

企業瀕臨破産之際,譚旭光被推上了廠長的位置。

命運交集

雖然同在山東,但是濰柴與200多公裡以外的濟南汽車制造總廠一直各自發展。

它們的交集,發生在1983年。

1983年,以濟南汽車制造總廠、四川汽車制造廠和陝西汽車制造廠為主體,組建了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全面引進當時國際先進的斯太爾重型汽車整車技術。這個項目,确定WD615系列柴油機定點濰坊柴油機廠生産。

從此,濰柴開始了斯太爾發動機項目的大規模建設。

1983年,譚旭光已經擔任濰柴技術中心的團支部書記一年多。譚旭光帶領青年業餘維修柴油機搞創收,掙錢建青年之家,成為當時一大“發明”。

1983年,蔡東剛剛大學畢業,進入濟南汽車制造總廠工作。

1998年,37歲的譚旭光引領濰柴進入了“譚旭光時代”。

2000年,37歲的蔡東成為中國重汽總經理。

新世紀的改變

1989年,中國重型汽車工業聯營公司改組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

2000年,國務院第74次總理辦公會,明确了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重組:重汽的核心和主體部門保留中國重汽稱号,劃歸山東省管理;重慶重汽和陝西重汽分别下放重慶和陝西地方管理。當時的重組中,濰柴、杭發都并入中國重汽。

2000年,經過譚旭光大刀闊斧地改革後,濰柴增長迅速,連年豐收。而接手重組中國重汽的馬純濟,還在努力擺脫虧損的陰影。

雖然當時濰柴40%的訂單來自中國重汽這個大客戶,雖然是中國重汽的子公司,但濰柴一直有獨立意識。譚旭光的目标是:把濰柴打造成一家通用發動機供應商。

2004年的轉折點

2004年,對于中國重汽是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年:經過重組,深圳上市公司小鴨電器正式更名中國重汽;10月,中國重汽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HOWO系列重型卡車。

2004年,對于濰柴更加重要:不僅是濰柴當年成為内燃機行業第一個年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或者是日後被卡友們譽為“神機”的濰柴藍擎系列樣機開發成功。

2004年,是濰柴跨越發展的轉折點。

首先是2004年3月,濰柴動力搶先香港上市,這對濰柴日後的發展當然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濰柴拒絕了大股東——中國重汽整體打包香港上市的計劃,強烈地表示出“單飛”的意志。

中國重汽和濰柴一度處于僵持,在有關部門過問下,才得以放行。譚旭光後來說:“馬書記最終在文件上簽字同意,這一點我感謝他。”

神奇的2005年

濰柴香港上市不久,譚旭光憑借湘火炬收購,在資本市場一戰成名。

當時,德隆系通過湘火炬控制了陝重汽、法士特和漢德等多家企業。直到2004年,德隆系崩盤。

譚旭光下定決心,“必須把湘火炬從德隆手裡拿過來!”他不顧中國重汽明确反對,參與了湘火炬的競購。

2005年8月8日,濰柴以10.2億元的天價擊敗萬向,成功拿下湘火炬。這個價格,足足比德隆和萬向的協議收購價高出4億元,成為當時中國證券史上最大的現金收購案。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譚旭光瘋了,但譚旭光需要的是濰柴的轉型,從單一發動機到重型車動力總成。現在看來,整車牌照+漢德車橋+法士特變速器的優質資源,用10個億實現了這個夢想,簡直太值了。

确實從那兒以後,創造了世界難以複制的濰柴速度和濰柴模式。濰柴一躍再躍,在去年成功突破2000億元大關,并把目标定在2030年達到千億美元收入,成為競争力持續提升的世界500強公司。

分手還能再複合?

2005年5月,中國重汽濟南動力公司項目啟動;6月,濰柴将第一台藍擎送給了陝汽;8月,濰柴出手收購湘火炬;10月,中國重汽收回杭州發動機廠的托管權;12月,濰柴宣布,停止向中國重汽供應發動機,雙方決裂。

2006年3月,山東國資委發文,正式解除濰柴動力與中國重汽之間的股權關系,“将中國重汽原持有的100%濰柴廠股權劃轉至山東省國資委直接持有。”

至此,濰柴和中國重汽正式分手。

以後的十幾年裡,和大多數世間非和平分手的情侶一樣,心結難解。

每當媒體在中國重汽提到濰柴或者向濰柴問起中國重汽,得到的回複都意味深長。

重汽人恐怕很難忘記濰柴單飛之後那段青黃不接的痛苦時光。濰柴人呢,如今是否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

關于濰柴與中國重汽的那段過往,有人點贊叫好,有人義憤難平,你站哪邊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