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和人共事的大型自動化設備,系統的安全是最關鍵的。
賀文/文
“我去問問我師父!”——與網上蹿紅的呆萌機器僧“賢二”比起來,人智科技公司的“巨靈”要低調很多。
機器人的世界也是豐富多彩的:現在的“賢二”主要是跟人語音對話,說佛經佛法,網友戲稱未來還可能“超度阿爾法狗”;而“巨靈”今後要從事的工作則是自動避開障礙物行動,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自動完成指令任務,比如清掃保潔等等。
這樣的機器人,除了會“動嘴”,更需要會“動手”、“動腳”,解決好安全問題則顯得尤為關鍵。就像人智科技創始人、CEO夏志敏所介紹的那樣,待到“巨靈”規模化量産時,一定要做好——在有人的環境裡安全地與人共事。
兒童娛樂教育的“坑”
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很豐富,服務機器人企業上海人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人智科技”)在成立之初,将包括兒童娛樂教育在内的消費者市場作為主攻方向之一。
自2015年5月産品在京東衆籌平台上首發至今快一年時間,人智科技團隊在市場實操的摸爬滾打裡,悟得一個規律:兒童娛樂教育,是機器人産品市場化時常常遇到的“坑”。
“在兒童市場裡,機器人有個常規的同伴競争者——玩具,很多機器人産品做到最後很難界定是機器人還是玩具。”夏志敏開誠布公地說,如果是玩具定位,就要面對價格競争,另外的一個競争要點是内容。現實的市場情況是,機器人在兒童娛樂教育市場裡,能解決友好度的問題——人機交互體驗不錯,但是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需求。
正是基于這樣的市場反饋,人智科技調整了産品市場化的重心,專攻B2B市場。當市面上湧現出許多同類型的陪伴機器人,甚至連宣傳的功能都很類似時,人智科技的Roby-Mini專攻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
不僅如此,Roby-Mini希望能通過醫療機器人撬動和整合智能醫療服務産業鍊。夏志敏介紹,人智推出的醫療機器人解決方案是站在市場需求和用戶體驗的角度,來架構醫養平台的相關資源。
一方面,人智與和潤集團簽署千萬級股權投資協議,把人智機器人技術同和潤集團長期積累的醫療資源相結合,未來在産品研發、在線醫院及智能醫療市場上雙方都将進一步緊密合作,近期階段性的成果将是醫療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落地及建立第一個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慧醫療社區。
另一方面,人智與鬥鬥星科技合作,并戰略性地将其旗下的醫朵雲醫養平台嵌入Mini+平台,這可以為人智提供線上遠程醫療的雲技術平台,實現智能硬件與軟件的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智的合作方鬥鬥星科技是一家以互聯網醫療及雲計算為主要業務的新型科技公司,也是一家具有處方資質的互聯網醫療平台,這一合作可以解讀為雙方在“家庭智慧醫療”這一闆塊上埋下的伏筆。
在人智牽頭的這個“人工智能醫養産業聯盟”的合作夥伴名單上,還有諸如武漢金豆公司(醫療大數據系統服務供應商)、上海奧普生物醫藥公司(即時檢測試劑與儀器等“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POCT解決方案提供商)等,而且名單會越來越長,當然這種産業鍊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也還在摸索之中。
B2B市場的熱情
從機器人産品及解決方案的應用場景看,人智科技的産品可以分為三類:Roby-Mini突出家用式B2B服務;Roby-Eva商用型機器人,應用于餐飲、銀行等各行業的迎賓,機器人除了交互,還有運動底盤、室内導航等功能;Roby-Eva更大的升級版Roby-Genius“巨靈”是無人式的專業大型自動設備,比如掃地車、無人班車、噴霧車等(售價50萬元以上)。
人智科技在機器人産品的内部系統上,也進行架構升級,把原先的三大系統的底層設計打通,提出RobyOS的概念。夏志敏介紹,RobyOS可以固化到定制的芯片盒裡,人智科技與芯片廠商馬威爾(Marvell)、英特爾等都有合作。人智科技公司在機器人産品架構上的這一變化,使得機器人業務“向上發展有盈利空間,向下發展有無限可能”。
夏志敏介紹,Mini、Eva、Genius都是RobyOS上的基礎應用模塊,每個應用是個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就仿佛是機器人星球上不同的機器人種,機器人“星球”也是人智科技公司投資人樂博資本楊甯提出的概念。
自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後,夏志敏連續創業,在軍工行業打拼過,也在靈貓網摸爬滾打好幾年,主攻機器人控制部件業務,這一站創業人智科技,夏志敏選擇了人工智能。創辦靈貓網(工業總線的一級代理商)使得人智科技在工業系統的集成和開發上具有産業和資源優勢。
與去年希望先在B2C市場發力、獲得規模用戶的思路不同,今年人智科技調高了對B2B市場的預期,夏志敏透露希望今年B2B做到一萬台左右的銷量。團隊尤其對“巨靈”這個内測中的産品線熱情頗高。
夏志敏介紹,“巨靈”已經完成了産品原型,在邀請種子客戶做産品的宣傳推廣和測試使用。“巨靈”的應用場景之一,在有人的環境下,自動進行場地的清潔,比如一個1000平方米的場地,一周清掃三次,期間設備自行充電。
市面上也有類似“巨靈”的無人式專業大型設備,有激光傳感器、移動式、動态建立地圖做行走地道等功能,據夏志敏介紹,這樣的機器人價格是30萬元,加上一條手臂大概增加10到20萬元,整體價格在60萬元上下,這種“高大上”的定位極大程度上影響到這類機器人的普及化。人智科技的“巨靈”希望能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包括多路傳感器如何更高效安全的集成、如何在系統中實現集成成本更低。
他介紹,在機器人産品的研發投入上,到目前為止,這幾款機器人的研發和試産投入已經超過幾千萬元,距離産品化還需要繼續投入。
現在“巨靈”還是測試版,到規模化量産,關鍵要解決的是“安全”問題。夏志敏介紹,像超寬帶雷達波檢測技術,在國内尚沒有成熟的商用案例,類似于蝙蝠觀察物體的多目标球型檢測技術都是用于無人機、軍用飛機這樣的軍事、專業領域的技術,如何規模化、相對低成本、安全地運用到商用領域,這些都是人智科技在摸索的。
“以前的機器人隻能關在籠子裡(包括生産線上的機器手臂等),‘巨靈’是在與人類共存的環境,可以和人共事的大型自動化設備,系統的安全是最關鍵的。”夏志敏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