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守望千年的龍窯光焰

守望千年的龍窯光焰

時間:2024-10-31 12:41:16

文丹菲圖王牧

1成品貨場。

2龍窯制缸的師傅在用盤條制坯。

3制胚師傅在工作。

4盤好條的缸體要用手拍好。

5等待入窯的陶瓶。

6用來調色的大缸。天目山北麓的江南古邑

這座位于皖東南天目山北麓的小城,東臨蘇杭,西接黃山,是著名的江南古邑。其名意取《易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鹹甯。”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分宛陵縣南境地置甯國縣。在《甯國縣志·大事記》中,除記載了某些令人心情沉重的天災人禍外,還提到一些人物的名字。如,東晉太和時,瞿硎隐居山門洞,大司馬桓溫造訪,見瞿硎披鹿裘坐在石室,神色自若;北宋嘉祐六年,科學家沈括任甯國縣令;元至正十七年,朱元障率部駐紮在城南薛家山,夫人馬氏随行,生長公主(後稱甯國公主)于此,鄉人改薛家山名為駐跸山;南宋嘉定十年,邑人吳潛中狀元,官至左丞相;清末,甯國胡樂司才子周赟創造了六聲韻學。宗教人物則有黃檗、宗杲、葛洪等,或出生于此,或來甯國住寺入觀,留下多處遺址。而令甯國人深感驕傲的,還有時代較近的“兩彈一星”元勳任新民,其銅像就矗立在廣場。

除此,甯國的江南風光,又吸引了許多古時文人墨客前來遊覽,如唐代的柳宗元、許渾、杜牧、羅隐,宋代的王安石、梅堯臣、楊萬裡、範成大、文天祥,明代的王廷相、文征明,清代的施閏章等都有書寫甯國的詩文存世。

地緣上的優勢,往往會産生文化碰撞,但也容易成為征伐之源。甯國,也正因為這樣的地緣優勢而擁有可圈可點的閃光曆史,更有多舛的命運。

1856—1864年,太平軍與清軍在甯國反複較量,8年的拉鋸式戰争使甯國人或慘遭殺害,或死于瘟疫,或外出逃亡,人口由31萬銳減到1萬人左右。即使後來有一部分回遷,但仍十室九空,由此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文化丢失和地面建築損毀。它遠沒有像毗鄰的老徽州那樣保留下密集的可感可觸的文化瑰寶,它自身所屬的古宣州文化,也漸漸模糊。《甯國縣志》載:同治六年(1866年),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及省内皖北等地民衆攜家帶口,來甯國縣墾荒種地,成為當地的“客民”。光緒七年(1881年),清廷準予“客民”加入甯國縣籍,其子弟準予以甯國縣籍參加考試。之後,直至1949年,仍不斷有外地人口流入這片物産富饒之地,創設家園。

基于這樣的曆史,如果和一幫甯國人在同一桌吃飯,問到他們的祖籍時,你是很難得到甯國這個答案。已經隔了至少兩代三代的移民,早已淡忘了在陌生土地上創業的艱難和遠離故土的隐痛。

在近代,甯國成為了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們帶來不同地方的文化和習俗,形成多元并存的新文化特征,舊有的本土文化似乎難尋蹤迹。但是,曆經劫掠的土地總有自身靈魂隐居之處,某些曆史的細節在不經意間留了下來。龍窯,便幸運地成為此地傳承自身文化的一個小小載體。

制坯、上釉、裝窯、燒窯、出窯

最原始的窯,是利用現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頭砌成,在裡面焙燒“缶”一類的陶器,這就是“窯”字構成的由來。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出現了圓形升焰窯。唐代中葉起窯型向龍窯演變。據考古發掘資料,唐代有宜興澗滁龍窯,宋代有宜興羊角山龍窯、浙江龍泉、廣東潮安、廣西西村、福建建陽、德化等地的龍窯,明清時期有宜興歐窯、雲南建水、四川榮昌、廣東石灣等地的龍窯等。龍窯,是中國江南地區原始燒制陶器的一種窯爐,顧名思義以形狀像龍而得名。龍窯采用自然通風方式,以松枝、雜柴等植物為燃料,窯内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龍窯的優點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價低,又有充分利用餘熱,缺點是勞動強度大。現中國長江以南和東南亞部分地區尚保留少數龍窯。其最大特點是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故有“龍窯是青瓷搖籃”之說。影青、黑釉瓷大都是在龍窯裡燒成的。

1正在裝窯。

2推缸入窯。

3裝窯。皖東南多丘陵山地,境内富含陶土,又有大量的植物燃料,故曆史上盛産陶器。西漢時期,甯國陶匠就普遍使用龍窯。甯國境内有古龍窯遺址七十餘座,許多生産線直接就建在古龍窯遺址上。

7月的一個上午,甯國下雨,大家撐着傘,由顧雲尚先生領着,參觀了港口鎮株木店的兩座龍窯。它們都近80米長,兩米來寬,一米多高,爬伏于坡上;龍頭較小,朝下,龍腹大而長,龍尾大于龍頭小于龍腹。恒豐陶瓷廠的龍窯,其龍尾部分還高高翹起一個煙囪,更形似真的龍尾,有龍的氣勢。廠區裡碼着許多松樹枝,燒窯全靠它們。松枝燃燒的火焰長,溫度高,最高可達到1250℃。施釉的陶器經高溫燒制後,光澤度好,質地堅硬,敲擊時發出金屬聲。若光看窯内溫度和釉色,龍窯生産的陶很像瓷。因為原料用的是陶土,加之氣孔參數、吸水性及制作工藝等,産品屬于陶的範疇。

4工人背着大缸準備進窯。

5出窯時刻。龍窯生産,過去全部是手工,采料、選料、砸碎、陳腐、精揉泥料、拉片、捶片、盤條、上肩、垰把,整形數次才能成型;再經陰幹,施釉,成為半成品;完全晾幹通透後,裝窯。如今除碎料、成泥外,其他還靠純手工。所以,車間裡靜悄悄的,看不到其他陶瓷廠那樣熱火朝天的流水線作業。龍窯廠的制坯師傅更像是雕塑師,制坯車間更像是雕塑工作室。

而燒窯的工人,雖體力活更加明顯,但因與火打交道,參與物理和化學變化的神奇過程,所以工作更具有神聖性。過去,燒窯出窯時,都要舉行某種祭祀儀式。如今已不見這樣的場面,但燒窯工自有其特殊心理,尤其是看火師傅,責任重大,龐大的龍窯和高溫火焰,對窯工構成敬畏。當鏡頭對着一些工人拍照時,他們起初有些不願,認為自己幹着粗活,衣服汗濕髒舊,不雅。而在我們眼裡,他們是最可愛的勞動人民。

長長的龍窯呈灰白色,十分結實,即便燒窯時,外部摸上去也不燙手。蹲在上面的一個窯工伸出手拉了我一把,我便站到了“龍”身上,而腳下的龍窯内,正燃着1200℃的火焰。

起初注意到王曉朝,是因為大家都在往火眼裡添松枝,他在邊上歇着。後來才知道,他是看火的,點火燒窯全得聽他,根本馬虎不得,此時他就是“司令員”。外行人看不出究竟,其實他一刻都沒閑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查火候,估摸溫度,純技術經驗的活,不是誰都可以勝任得了的。

提到他,老闆贊不絕口,說他工作認真負責,來廠裡兩年多,從未燒砸過一次窯,且每窯燒成的合格率都很高。一般來講,一窯的合格率大約在90%—98%,而他燒的窯多保持在最高水平。當地人說,他不僅窯燒得好,還會砌龍窯,是個難得的人才。燒窯的幾個漢子拿他打趣,叫他大師,他回嘴争辯。他們你一言我一語,連笑帶哄,我聽不太懂方言,生怕他們吵起來,其實他們是在活躍“勞動氣氛”。他們都是附近村裡人,騎摩托車上下班。

裝窯、燒窯、出窯,一般用四天時間,即四天一個輪回。其中裝窯後,窯會自然歇息一天,因為窯本身的餘溫能讓坯預熱幹燥。出窯和裝窯是連續的,出窯後,就着窯溫,将已晾好上了釉的坯搬進窯。

裝窯的節奏緊張,大件的缸在地上飛速旋轉着被推進窯内,小件的一手提一個,工人們幹得風風火火,井然有序。擺放器物也是有技巧的,疏密得當,大件套小件,正放反放側放,一切既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空間,更是為了讓火焰流動均勻通暢。大件的有1.6米高的大缸,小件的有盆、壇、瓶及其他花件。整個裝窯過程一氣呵成,兩個窯膛裡同時裝,有人負責運送坯,有人負責往裡搬,還有一人在窯裡擺放。龍頭龍尾部分另要放幾件廢缸,為堵塞火焰,讓内裡溫度更高,充分氧化。裝滿一窯要三個多小時。

1出窯。

2龍窯外觀。

3觀察火候的孔。

4填柴口。

5制胚。燒窯是個神秘的過程。龍窯身體兩側對稱地分布着圓形火眼,間隔約1米,所以,說窯有78對火眼,也就估出全窯的長度。龍頭龍尾的幾對火眼一般是不用燒的。燒窯時,龍身兩側分别站着四對工人,其中三對工人負責往火眼裡塞松枝,後邊的一對封火眼。淩晨3點就開始點火,6點半時窯溫差不多已達到1000℃,燒窯完畢後,窯内溫度可達到1200℃。透過火眼,能清晰地看到龍窯裡的器物紅彤彤的,整體的固态下又呈現着液态的動感,那些缸、罐、盆等在忽悠忽悠地晃動着,松枝剛伸進窯内很快就化為火焰。

出窯則是一個愉快過程。工人們戴着手套(裸手是拿不住器物的,因為很燙),一件件往外搬,大缸依然在地面上旋轉得飛快。王曉朝也參與了搬運,他對這批器物非常滿意,合格率已達98%。晨光映照下,剛出窯的陶閃閃發亮,檢驗員舉着小錘一邊敲掉粘連的支頭,一邊對某些可疑器物敲打幾下,憑聲音,他可判斷出有無破損和裂紋。裂紋不大的可通過修補,正常使用。報廢的,他也會用粉筆畫出記号,推到一邊。工人們從早上5點就開始出窯了,這天的早飯老闆要到城裡買回肉包子供大家吃,因為稍歇息後,要接着裝窯。

6貨場裡燒制好的大缸。

8-9各種器型。

7、10工人在搬運成品。古老工藝的傳承與出路

陶瓷廠的另一撥主力工人在制坯車間。有些老車間是用茅草蓋頂的,又寬又大,通風透氣,冬暖夏涼,是過去專用來制坯的房屋,現在很少這樣蓋了。茅草屋門外擺着一溜放釉的大缸。猛地看到這樣的勞動場所,有一種時空穿越之感。車間很大,但工人少,一個車間多的有四個人,少的就隻有一個人或兩個人,兩個人的居多。其中一個使用的是刻模工藝,另一個使用的工藝叫垰把。這些技術工人多是原國營陶瓷廠的老職工。工廠解散後,一部分人改了行,另一部分人就流入這樣的私營企業,繼續與泥巴打交道。

刻模和垰把的師傅,都要将機器裡出來的陶泥再次在案上做盤條,也就是進行人工精煉。

問那些制坯師傅,他們對每一個過程的準确名稱也說不上來,但這不影響他們長年累月一絲不苟地将陶泥塑成各種各樣的器皿。複雜一些的,需另接提耳、貼塑圖案等,全部手工。這些制坯車間因為無機器聲,工人又少,所以顯得格外安靜,每一個師傅都是藝術家,耐心地活在自己的工作世界裡。

有個制坯車間隻有一對夫婦,丈夫在一頭垰把,妻子在另一頭刻模,相距幾十米,兩個人都埋頭做活。他們中午不回去,自帶午飯,在廠裡加熱。制坯的師傅,根據每天的工作時間獲取計件報酬。垰把的略高一些,他們多是原國營廠職工,到退休年齡後,還可以領到一份正式的退休金,所以他們比較樂觀,工作踏實肯幹。這些50歲左右的工人,是各私營陶瓷廠的中堅,也是主要勞動力。他們的兒女幾乎沒有來陶瓷廠上班的,其他年輕人也極少。恒豐陶瓷廠的程振聲一方面擔憂将來的原材料短缺,一方面就是擔憂後繼無人。前兩年廠裡有個小夥子,坯做得非常好,老闆格外器重,給他的報酬也高,但他最後還是執意離開了。原因隻有一個,女朋友看到他整天與泥打交道,工作生活單調,希望他換個工作,坐在城裡寫字間做白領。甯國的龍窯背後蘊含着久遠的曆史和文化,但是,簡陋的工作環境,地處郊外,又是純手工的泥火活,很少有年輕人耐得住這份寂寞。

由于龍窯的原始傳統工藝制作方式,受自然天氣、季節、春節假日等因素影響,工人每年工作時間不會超過11個月。春秋的工作稠密一些,冬夏略稀。

在甯國呆的二十餘日裡,我們為拍攝各種工序,共去陶瓷廠6次。每次看到綠色環抱中的窯廠,以及那些大大小小、五顔六色的陶器,都會生出無限詩意。這些手工制作的陶器,大都出口歐美,被擺放在富人家的花園裡,或普通人家的陽台上,價格翻六七十倍。而由于某些原因,這些陶瓷廠沒有自己的品牌,隻能以低廉的價格賣到宜興或上海,貼上别人的标簽出口海外。所以,在國外,人們隻知道那些極具品位的園林陶來自中國宜興或上海,卻難以在釉色裡尋覓到甯國陶工的手溫和目光,他們是傳承古老工藝的無名英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