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遇見維西攀天閣

遇見維西攀天閣

時間:2024-10-31 12:06:06

攀天閣距離維西縣城有30多公裡,由于其位于香格裡拉大山脈裡面,山路崎岖多彎,即使天氣晴朗,也要花上1個多小時,但沿途美景連連,在很多人眼裡,那裡有着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美麗。

1清晨的攀天閣,炊煙、雲霧、陽光,共同營造出古詩裡“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境。我們去的時候整個維西縣已連續下了一個多星期的雨,由于當地政府正在拓寬升級改造通往攀天閣的公路,道路有些泥濘。在山路上跑了近兩個小時才進入攀天閣境内。坐在車上,透過路邊茂盛的松樹林,隐隐約約地望見山下金黃色的壩子,錯落分布的古色民居,襯着遠山的雲霧,連綿的秋雨,宛若世外桃源般讓人驚豔。

到達攀天閣皆菊村時,天色已晚,同行的生哥告訴我,村子裡目前沒有客棧,好在很多村民家裡都有客房,也整潔幹淨。于是當晚我們就在趙老師的家裡落腳。也不巧,供應鄉裡用電的一個變壓器被車撞壞了,電力部門正在搶修當中,伴随着的結果就是沒照明,手機沒信号。于是在那個雨夜,小村顯得格外靜谧,我們也早早入睡了。

連日的秋雨或許是下得倦了,第二天我們醒來時發現天竟然放晴了,姗姗而來的陽光從厚厚的雲層裡穿透出來,随着雲霧的流淌,慢慢地輕吻着這片田野山川。此刻環抱在群山裡的攀天閣,在清晨光輝的映襯下,炊煙袅袅、若隐若現,那片稻田村落,如仙境般。

種植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

來攀天閣的第一頓正餐,我們就品嘗到了當地最有特色的黑谷米飯,這是曆代攀天閣各族勞動人民不斷嘗試和改良的成果。清代及其以前,攀天閣盆地原為沼澤地帶,境域以工龍為活動中心,住有土目頭人。清末開鑿落水洞将水洩出,攀天閣漸成平壩,此後逐漸開墾農田,居民也日漸增多。

沼澤地變成良田,這是一個人類為生存而創造出來的奇迹,而創造這個奇迹的民族叫“普米族”。1753年,普米族先祖因戰亂流離到這裡,在當時廣西通判馮舜生的帶領下開墾出良田,并培育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1975年,周恩來親筆題寫獎勵牌匾,并獎給當地一台捷克産拖拉機。

随着名聲遠揚,也吸引很多國家的農業專家前來考察。1978年,日本農業專家曆盡千辛萬苦來到攀天閣,并以一穗10元(那個年代,我剛記事,家父作為國營單位中層幹部,月工資才35元)的價格購買黑谷種帶回日本試種,因海拔、環境等原因失敗。2013年,攀天閣“老黑谷”牌米榮獲“雲南綠色有機米”和“雲南六大名米”稱号。

有了良田,進入攀天閣居住的人越來越多。而今,攀天閣鄉就成了16個民族群居的大家庭,其中以傈僳族、漢族、納西族、藏族、普米族為主,族與族之間可以通婚,形成了一個家庭出現多個民族的地方特色。

2藏族阿哥頭上戴的是一整隻狐狸的皮毛,是他自己親手縫制。

3穿着民族傳統服飾的傈僳族人。

4納西族人用竹編尖鬥笠遮陽擋雨。

5穿着節日盛裝的納西族姐妹。

6一輩子農耕的普米族老奶奶路過稻田時,不忘查看下“老黑谷”的長勢。秀色氤氲

在攀天閣的第三天,早上起床推開窗,忽然發現的山頂變紅了,壩上籠罩着一層虛無缥缈的薄霧,于是趕緊背起相機沖出屋外。

從來不懂得什麼叫“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境,隻有來到攀天閣,隻有站在這個壩子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原來古人詩詞裡寫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一刻,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是多餘的,隻願眼前的一切能為我多留片刻,隻願時間能為我靜止。

壩上的玉米早已收割完畢,留下枯黃的玉米稈,我想,要是春天、夏天來,眼前的這一切會不會更美?

時間終是靜靜地流逝了,山裡的冬天來得早,10月的夜晚溫度已接近0℃,萬物的顔色呈現枯黃的黯淡,山上的樹林也是那種沉靜的暗綠色,這多多少少會影響到畫面的質感,然而一位當地朋友告訴我:這顔色才是豐收的顔色,是村民們眼裡最幸福的顔色。咀嚼其意:豐收的季節裡,作為主角的幸福色調,才能如經年的陳普洱般,色彩酽厚、回味悠長……

這次在攀天閣,正趕上第一屆“香格裡拉‘三江并流’腹地維西攀天閣黑谷文化旅遊節”在皆菊村舉行,那一天,村民們都穿着自己民族的盛裝熱情參與,讓我們一次就能領略到16個少數民族的風采,認識攀天閣,讀懂維西。

長街宴,攀天閣普米族的傳統民俗。那一天,當地的普米族家庭會将自己家裡的食材、炊具、桌椅等全部拿出來,一起擺放在大街上,然後邀來親朋好友、遠親近鄰,熱熱鬧鬧地聚集在一起吃、喝、玩、樂,用最簡單,最快樂的方式來慶賀自己的節日。

1目前攀天閣大約生活着16個少數民族,這對小姐妹分别是普米族(左)和納西族(右)。

2攀天閣這裡的村民都喜歡将辣椒串起來曬幹留用。

3攀天閣的老民居都采用木闆蓋屋頂。

4攀天閣“老黑谷”稻田,由于2016年年初氣溫極寒,很多“老黑谷”秧苗被凍壞,所以隻能緊急調來其他谷種搶種,造成此刻的稻穗顔色有點雜亂。

5在山頂上,透過松樹林俯瞰攀天閣。

豐富的自然物産

攀天閣,是香格裡拉璀璨的明珠。這裡除了黑谷米還盛産“金蟬花”,這種俗稱“大蟲草”的天然藥材,與名貴中藥“冬蟲夏草”一樣屬于蟲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經發現的504種蟲草中,金蟬花、冬蟲夏草僅僅是其中的兩種,其功效可以作為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同樣達到滋補養生的作用,但價格卻遠遠低于冬蟲夏草。

攀天閣也是著名的松茸、羊肚菌、木耳、天麻等名貴中藥、食用菌産地,當地老鄉向我展示他采摘到的巨型松茸,每顆接近500克,可以說是松茸之王,而其價格在當地才200元一斤,可惜從這裡将松茸運送出去是個問題,嬌嫩精貴的松茸加上冰袋最多也隻能保存3天,除非自帶,否則很難通過物流輸送到其他地方。

我們這次的房東趙老師,漢族,卻有着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一家人都淳樸敦厚,在他家的前院裡栽種着許多蘭花,後院的空地上種了一些時令蔬菜,角落裡還有棵蘋果樹,光秃的樹枝上挂滿半個拳頭大小、顔色暗啞的小蘋果。蘋果雖不好看,但咬起來卻是酸甜可口,特别脆爽。于是在趙老師家裡呆的三天時間裡,無論進出我總會從樹上摘一顆,用手随便擦擦就吃起來。估計是趙老師和他媳婦都看到了我那近乎貪婪的吃相,走的時候,特地叮囑我摘些蘋果帶着在路上吃,還從前院裡挑了一盆蘭花讓我帶回家……

墨綠遠山、澄靜藍天、缭繞雲霧、古色民居、黑谷米、金蟬花、鮮松茸,還有那個送我小蘋果的趙老師,就是我心底裡活色生香的攀天閣。相信不久,越來越便捷的交通将會讓攀天閣為世人所知,為世人所愛。

6攀天閣村民農閑時都喜歡用自制煙鬥抽一種叫“蘭花煙”(音譯)的本土旱煙。

7我的房東趙老師家後院種的有機蘋果,不大,有點醜,但酸甜可口,還很脆。

8為參加攀天閣黑谷旅遊節,很多戶外愛好者在觀景台旁邊的壩上搭起了帳篷。晨曦中,那鮮亮的色彩為攀天閣增添了另一道風景。TIPS

公共交通:維西縣城至攀天閣大約30公裡,在縣城客運站和縣城中心均有多次小型客運車輛往返。

自駕:有三條路可以進攀天閣:一是從德維二級路到工農河口逆河流而上大約11公裡可到達。

二是從維西縣城順德維二級路北行約24公裡到曲子洛路口,向上經十八道拐行10公裡可到達。

三是香維線,從維西縣城至塔城鎮途中一個叫紮子洛的路口進去,距離縣城大約40公裡左右。

住宿:村裡目前沒有正規營業的客棧或酒店,但村民們都會特意在家裡設有客房,飲食住宿可以直接在村民家裡。我們這次是住在當地小學趙老師家裡,環境不錯。

門票:無

最佳觀賞季節:每年4月至5月下旬的插秧季和10月中下旬開始的秋收季。

美食: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米、土豬肉、村民自家腌制的火腿、土雞、野生菌(每年7月下旬到11月上旬)

特産:松茸(每年7月下旬到11月上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