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情動大通河

情動大通河

時間:2024-10-31 11:29:27

大通河,通惠河從東便門碼頭到通州張家灣運河河道的另一種稱謂。這個名稱起自明代,但沒有普及起來,人們稱這段河道時還是習慣用通惠河,足見通惠河名稱的深入人心。我沒有标新立異的意思,隻是想将此段運河與通惠河上的兩條玉河段(昆明湖到什刹海段、什刹海段到大通橋段)區别開來。這條河段是經過重新疏理了的,是北京的綠色生态工程,不再走船,有算不上太多的古運河文化遺存,在新興城市建築的夾裹中,卻賞心悅目。

1運河畔的通州燃燈塔。

2高碑店古碼頭,今運河北岸的風光。

3龍王廟裡的影壁。

4郭守敬像。

5龍王廟。

6碼頭上的鎖船石。高碑店,古閘新韻

為尋訪高碑店明清家具一條街,出了高碑店地鐵站,向西沒走幾步,到了南北向的一條公路并看到一座橋時,也就看到了一座水壩和一片水。水壩在橋東,壩槽裡的流水傾瀉而下,而橋西的那片水卻讓人驚訝,它像座湖,水面很寬很寬,寬到南北兩側的現代摩天大廈和仿古建築顯得那麼低矮渺小,都成微縮版了,而它的長度,西望下去,真不知何處是盡頭。它竟是通惠河。是閘壩旁一個院落的大門标示牌告訴我的,上寫通惠河管理處。通惠河如今還有這麼浩淼寬廣的水面?

通惠河是閘河,設閘助漕運并不是郭守敬的原創,但郭守敬顯然比别人更通曉設閘的好處。北京到通州之間有兩條支運河,北支運河是壩河,這條運河金代就有了,元代又多次修治。壩河又叫阜通河,河道自積水潭北部出口,沿今北護城河,出大都城的光熙門,走東北郊到通州城北入溫榆河。其上共設攔河壩七座,船運是逐級而上的,漕糧越過最東端的深溝壩,用船運至上一級壩下,再由車戶搬運到壩前的船戶,就這樣逐級而上。這叫分段駁運制,是解決漕河缺水的唯一辦法。積水潭至通州的南支運河就是通惠河,至元三十年即公元1293年竣工,使漕船可直達大都城內的積水潭,實現了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它也是設節水閘的,從積水潭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每十裡一置閘,到通州共為七閘,閘與閘間是一裡地的樣子。通惠河的成功,除了增加了新的水源,還有就是采取措施克服了北京地區修建運河的兩大難題:缺水和地面坡降過大。北京開挖運河用的水源是地泉和山泉,而其地勢是西高東低,坡度大,流速快。積水潭是水之調控器,設水閘人工控水;選擇最佳運河路線,縮短航程都是有效的措施。

閘分上下,過舟止水。這種方式,遊客在長江三峽能夠看到,不過那閘是高科技的,古人用的是土辦法,用絞盤和絞繩絞,石頭日久會磨出深深的槽,我在淮揚的舊運河河道見過。明清時代,通惠河大通河段的閘數有變化。通惠河全面停止漕運是在清光緒二十七年,即1901年。

高碑店是個古碼頭,其東有平津上閘、平津中閘、平津下閘。此處的水閘離大通碼頭的水閘是八裡地.。

傍高碑店村而過的通惠河水是平靜的,河道清理整治過,河岸基本是石砌,沿岸設了石護欄杆,這欄杆不是防水而是防人的,防止任什麼人都随意地下水。它也是道景觀,讓古河有了當代的精氣神兒,還可以讓人憑欄望河景。可是我總覺得河兩岸過多過密的高樓大廈與古河的韻味不協調,高碑店村(應該是鄉吧)人也意識到這點,就把轄區内的樓都建得古香古色,不管是多少層,都是古典大屋頂,而北岸的一座紫檀博物館則建得像巍聳的宮殿,綠琉璃瓦黃剪邊。我還是有點不适應,不過東南面的河岸曲拐處向河裡探出了一段沙坡,坡是和緩的,坡腳長着綠草,和堤岸的高大楊柳構成的畫面野味十足,天然的河灣一樣,讓人想到曠野、曠野上的河岸。這一點野性讓我欣慰,讓我感動。

高碑店村把東南面和南面河岸都變成了休閑公園。東南面是個小景園,有一座現代建築材料築的仿古亭,園中立幾尊高聳的觀賞石,植些灌木和竹子之類。順公路轉過去,則見氣派得完全可與中國四大名樓有一拼的滕隆閣,黃琉璃瓦四重檐,雄崇瑰麗。閣西閣北是廣場,廣場臨河處有古典式的休閑亭,筒瓦歇山頂,紅漆大柱,三出階的石台基。還有新修的古廟,臨水的将軍廟、臨惠南街的龍玉廟,是複建還是新建不得而知,但廟容絕對讓見過古廟的人大為贊佩,它們無一處不經典。兩廟間是孝悌園,傳統二十四孝故事都用石雕刻成像,分布在青石闆鋪的通道和廟前廣場兩側,綠樹掩映。河畔還有古柳,柳幹粗碩,幾百年歲月,當是古通惠河的見證。見證着古通惠河的還有拴船的方石柱。公園還立有石坊和郭守敬石像。

作為村建的公園,它的觀賞性很強,更适于休閑。年節時村裡還會舉辦民俗活動,如漕運廟會,民間的小車會獨有一番風韻。來此感受古老的運河文化,不會虛行。

1張家灣清真寺裡的大缸。

2八裡橋。

3橋望柱上的石獅。454-5大運河題材的壁雕。風采依舊永通橋

若說通惠河道大通河段比較野性比較自然的離高碑店比較近的就是八裡橋段了。此處有永通橋,俗稱八裡橋(因與通州西門相距八裡),是橫跨在古運河水系河道上的一座至今不衰的風景。它始建于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五百六十多年的歲月風塵,未曾洗去鉛華,風采依舊。站在橋上望河,河道寬闊,岸樹成行,在巨廈林立,城鐵如虹的當代城市氛圍中,即便是冬季,樹枯草黃冰凝的肅殺景象,也讓身心感受着大自然的親昵和親昵下的熨帖。古橋鋪了瀝青,系标準的柏油路面,方便通車,但并不妨礙對古橋的欣賞。南北長達50米的石欄闆,石欄闆上豎起的32對望柱,柱上神态不同相望相依的石獅,都是舊物,而且保存基本完好,特别是欄端的四隻戗獸,端伏南北,挺胸昂首,獨角而視,傲氣凜然。橋有3孔,中高側低,中券洞外有分水石,兩側燕翅閑卧鎮水獸,密鱗長尾,扭頸傾頭,怒望河面。

八裡橋是通州八景之一,景名長橋映月,可見入夜月明時景色最好。有李煥文的《長橋映月》詩描繪了當年的勝貌:湖溯昆明引玉泉,虹橋八裡卧暗川。石橋擁似天衢入,畫舫搖從月窟穿。萬斛舟停蘆蕩雪,百商車碾挂輪煙。漁燈蟹火鳴征铎,驚起蛟龍夜不眠。

通州八景明萬曆年就有了,分别為長堤春草、古井甘泉、錦繡遺榮、海山遠眺、古寺鐘聲、仙橋雲影、石港漁歌、沙田牧笛。與後來的通州八景不一樣。清代的通州八景是古塔淩雲、二水會流、長橋映月、波分鳳沼、萬舟骈集、平野孤峰、鼓樓中峙、柳蔭龍舟,都與古運河有關。二水會流在現北關閘橋北,乾隆詩雲:“飛梁架水響梢東,轉運漕艘此處通。”波分鳳沼找到西海子葫蘆湖就找到它的位置了,有詩雲“鳳沼瀉出通惠渠,就制舟楫代運車。”萬舟骈集在通州東關南,“漕艇賈舶如雲集,萬國鹈航滿潞川。”描繪出了它的漕運盛貌。鼓樓在通州城中心,看似鼓樓中峙與運河無涉,“石券洞開兩馬行”又何償不是漕運轉陸運的一景呢。柳蔭龍舟景在通州城北五裡溫榆河拐彎處,當年“禦舟連泊俯清漪,垂柳陰陰翠作圍”的情景還是很讓人向往的。6張家灣清真寺。

7今日皇木廠一景。

8

98-9燃燈塔磚雕細部。

10燃燈塔須彌座。古通州和現通州的行政區劃并不一樣,長橋映月的八裡橋現屬北京朝陽區,而平野孤峰在河北三河。

時空變幻,通州八景多已難尋,八裡橋景運河之景就變得格外珍貴,有興趣者多去看看,隻是長橋映月需在月明時才能品喲。還有大通河早就不通航了,但願旅遊業的開發拓展能把掩埋在曆史時空中的舟楫畫舫再引入河中穿“月”驚蛟。

塔影認通州,一塔三教寺

古塔淩雲在通州八景中位列第一,其塔指的就是通州北城的燃燈塔。通州大運河邊最富盛名的就是三教廟裡的燃燈塔了。三教廟成品字形,文廟于前,佛寺、道觀居後并峙,并立共存,和睦相處,且有官署相伴。不過,佛、道、儒三教,是先有佛寺在此的。佛寺于先,是因最先有的燃燈塔,寺随塔建。

通州建塔是為鎮河神,靖水患。通州這個地方,河多、水多、沼澤多,用現在的名詞就是典型的濕地。河有13條,腦子不用功,河名還真就記不全,雨季時,天上水地上水交會成患。北周之前,按習俗選了高敞之地建了鎮水塔。當時應為土塔,到遼時改為磚塔,密檐實心,八角形,13層。此塔是北方最高的密檐式塔,立于北運河和通惠河交彙處的四五百米,遠望壯觀雄偉,麗日晴天,塔影垂于河中。據說此塔有七絕,一是風鐘多,多達2248枚;二是神像多,神佛之像計有104尊;三是銅鏡大,直徑24.5厘米,圓1米;四是詩碑位置高,在第十三層的正南,中間竈門處,首刻“萬古流芳”四字,七言格律詩一首;五是塔心柱長;六是塔頂生榆樹,位在西北一面,主幹徑17厘米,高3.7米,樹冠4.2米,根紮得很牢,遍布瓦頂,如天生的雨傘,最長的根須達2.5米;七是塔景垂映于運河中。在這七絕中,至少是銅鏡已看不到了,風鐘也不像說的那麼繁密。塔檐之間的顔色倒是有一種别處的塔不曾體驗感受過的色彩,須彌座上的大荷葉瓣,欲開未開的,很是壯觀,神像和圖案,是磚雕中的精品,力士像的神武,圖案人物的繁多和形态神貌的不同,很耐人品嚼。因塔在城中最高處,昔日運河中過往的漕船商舟遠遠就能望到,淩雲入天,若懸半空的氣勢,很震撼人心,系古通州的地标,因此才有古人“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的詩句。

通州燃燈塔和三教廟都遭受過八國聯軍的破壞,除塔而外,文廟大成殿是舊物重修,其餘都是重建,佛寺内的巨柏,道觀外的古槐,則和塔一樣,均系古物,綻放着古之幽韻。1門裡門外。

2

32-3運河畔曆史遺留下來的石件。

4通達橋望柱石獅的氣勢。塔鄰西海子公園。西海子是為建燃燈塔挖土墊塔基挖出來的,形成年代比燃燈塔古遠一點點,說與燃燈塔同期也行。先是土坑,東側的北運河水很容易就灌進來把坑灌成海子。西海子生命力很頑強,到1936年還有近百畝的水面,于是被開辟成城市中的水上公園,堆山建亭建長廊,綠色景觀很不錯。古槐已有五百多年樹齡,景色迷人。從西海子望燃燈台别有一番風韻。不過這兩年您隻能望海興歎了,它已被圈起擴建,2018年底後的西海子公園将比現在大一倍。

通運橋張灣城的歲月刻痕

除了八裡橋,真沒敢奢望能在古運河上看到什麼古迹,當通運橋出現在眼前時,我真的有一下子驚呆了的感覺。

張家灣村是一個熱鬧的村,村舍低矮陳舊,舊又沒舊到百年以上去,那份雜亂和熱鬧卻是亘古的氣氛。

穿大街,走到一條寬胡同向北拐,直行下去就是通運橋。

通運橋當您靠近了蕭太後河時,遠遠就能望到,不過是一架小石橋而已。到橋跟前看橋可就大不一樣了。橋面是隻能通人不能通車的,舊有的鋪橋青石闆,赤裸在日光下,坑坑窪窪,裂痕道道,久經磨蝕,蒼涼悲壯的樣子。石橋是明萬曆十三年(1602年)修的,至今也不過416年,何以苦成這個樣子,顯襯得歲月那麼殘酷無情!

橋比八裡橋短近一半,18根望柱,望柱上雕須彌座,座中的圓雕獅子,形态不一,各有神姿,19塊欄闆上,每塊為一海棠池,雕有寶瓶荷葉,葉脈淺刻,寶瓶華美。石欄四角也和八裡橋石橋一樣,雕有戗獸。石橋是明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後出資大半修的。李太後是通州人,為家鄉造福,她很舍得掏銀子。不過此橋建起,卻是另一個太後的事,她比李太後有名,那就是遼國的蕭太後。蕭太後為解決漕運,修了運糧河,運糧河一直修到城裡,它是後來通惠河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部分,俗稱蕭太後河。蕭太後既想從河中得舟楫之利,又有點摳門,隻架了木闆橋,屢建屢壞,屢壞屢建,直到明朝的李太後在宮中得勢。

看到通運橋的同時,您也就看到了張灣城,張灣古城比通運橋還要慘烈,如果不是新近修複了一段,您見到的也就是貼河而峙的低矮殘垣了,殘得像農家院的院牆。

對着通運橋的城牆門是張灣古城的南門。入城門,您一定想到了蒲松齡,并發願寫一些蒲氏那種狐狸精怪的故事。那裡,除了一株老樹,一眼康熙時代開鑿的古井和沿河伸展的斷壁殘牆,就是高茂的荒草了。荒草萋萋,陰風戚戚。刨根,可不得了,這裡可是不亞于州城的繁華之地。

張家灣是四河相聚的地方,水勢環曲,一派水鄉澤國的地貌。遼國蕭太後,在此鑿河運糧送兵,訓練水軍,攻打北宋,還曾在附近的地方建有行宮。元代郭守敬設計監修通惠河,直達張家灣,這裡成為水利樞紐,重要碼頭,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聞,最稱繁盛。明中期通惠河失修,入京水路淤塞,運糧運鹽的,外國來進貢的,做生意的商人,進京的官員就都在這裡下船,換乘車馬入京。這裡想不繁華也不可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9年),這裡築起了城池,牆沿河,門對碼頭,整個形狀因随地勢,呈刀形,俗有先有張家灣,後有通州城之說。北京人認曹雪芹。曹雪芹的祖上曹寅,在江南做官,為江南織造,皇上在張家灣賞了他地,因有職務之便,就在城裡花枝巷開了染坊、當鋪之類,那口殘留之井就是他家的井吧。一切都已成為曆史煙雲,遺地上所見的石碑是當今的熱心人所立,文由文物所的老所長所撰,是對曆史的考證。現在的張家灣鎮,是城外之村,也有古迹,主街西口偏中路南側有清真寺一座,一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一間,硬山筒瓦調大脊,禮拜寺三間,南北講堂各三間,有抄手廊,引人注目的是山門外北側的古槐。由張家灣清真寺來看,可知張家灣回民不少。他們主要是明朝初年移居過來的,依古運河碼頭做買賣或充當腳力。5運河邊古廟一角。

6通達橋滄桑之貌。皇木廠村古遺址

真真的是遺址了,當年的運河大碼頭,隻有那些據說作為秤砣用的巨大花崗岩石塊還在,而運河碼頭處,僅是一方與長河大沼隔絕的小死水塘。景色卻不錯,竹搭的長廊,新建的别墅式農莊,怎麼看都好看。

皇木廠是明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分遺大臣到四川、江西、湖廣、浙江、山西等省采伐珍貴木材設置的,它的位置在張家灣通惠河口北岸,木材運來了,由此上岸入皇木廠,再轉運到北京。當年管理皇木廠的官員在這裡栽了許多國槐,于今隻剩下廠東南角外的一株,主幹胸徑1.7米,4根巨杈斜指四方,冠若巨傘,老得不成樣子,用鋼箍的水泥柱支撐,卻仍不甘寂寞,年年春天發芽滴翠,至夏秋便綠得一塌糊塗。

古槐西側8米處,建樓挖槽時,出土過小坩埚3000餘件,伴随出土的還有灰陶罐、缸胎雞腿瓶之類,都是元代的,石秤砣(學名石權)也是出土的,大的重600斤。皇木廠遺址南面,是明清時的江米碼頭,有江米批發市場,再往南是下鹽場遺址。通惠河、北運河曾使這裡十分的繁榮。

現在這裡繁榮的是民俗村旅遊業,是開車都要走好半天的别墅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