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和田 綠洲裡的生命交響

和田 綠洲裡的生命交響

時間:2024-10-31 01:19:28

寬闊的大河河床也許是幹涸的,白楊林間的水渠卻水流湍急,那水,仿佛峽谷之水,仿佛洩洪之水,去争搶什麼似的,朝着一個方向疾速地奔流,打出水绺,翻出浪花,被一種力呼喚着挾裹着似的,煥發出無可抑制的活力。那是生命的呼喚嗎?它們在争搶着去為生命獻身,抑或,在以此證明,這種澎湃這種洶湧的激情,這種義無反顧正是生命的表征?渠水是綠色的,被白楊林染綠的還是被白楊林映綠的、襯綠的?有白楊林的地方就是綠洲,就有葡萄架,就有葫蘆架,就有樹王就有人家,就有作坊,就有生命的交響,而且從古至今。

文·圖楊乃運

葫蘆長廊

在和田,葡萄長廊讓人着迷,葫蘆長廊也讓人難忘。古核桃王公園裡有長達200米的葫蘆長廊,在巴格其鎮的長壽村恰勒瓦西村,葫蘆長廊則更長,長到達1250多米。

作為北京人,無論走進和田的200米葫蘆長廊,還是走進和田1250米的葫蘆長廊,都會感到新奇,感到震驚。北京是三面大山峙護着平原的地區,不缺農田不缺樹木,身在綠色的大自然中,沒有綠洲的概念,綠是富足的。和田,與大沙漠與雪山為鄰,綠洲顯出了生命的奢侈,它是對生态環境的一個界定,是相對于沙漠、戈壁灘而創生出的用詞,表明了一個限度,在綠洲裡生機盎然花果飄香人畜興旺,離開綠洲就是荒漠就是死亡。走進和田綠洲,無論有意識還是下意識,自覺還是不自覺,都會被這一個界定性理念籠罩着,都會從一個特定的視角觀察和思考眼前的自然生态和綠色環境。北京人喜歡葫蘆,也搭葫蘆架、葫蘆棚種葫蘆,稱得上長廊的我也見過,但我見的最長的也就幾十米長,葫蘆還稀。因此,當我走進核桃王樹公園的葫蘆長廊時确有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覺。葫蘆葉寬寬大大的,葫蘆藤粗粗壯壯的,高架架頂垂挂下來的葫蘆又大又密,懸垂在架欄上的葫蘆也肥碩顧盼生姿,架下的蔭涼又寬又長,葫蘆和葫蘆藤、葫蘆葉的間隙篩下的陽光在蔭影間跳躍,葫蘆長廊中行走的遊人在葫蘆的光影中像彩色的斑馬。這樣的葫蘆長廊讓人想到了奇迹,想到了壯舉,想到了生命的頑強等等詞彙并發出由衷的感慨和贊歎,綠洲便如一面精神的旗幟格外耀眼。

長壽村恰勒瓦西的1250米葫蘆長廊是由北京市出資援建的,這個援建項目根據當地農戶的特長以及家庭特色,按照一戶一設計、一戶一方案的設計理念,選定農戶進行了改造,在農戶的家裡和廊内種植各種品種優良的葫蘆,力争打造成多品種優質葫蘆的大觀園,向遊客展現這裡的民族文化、曆史文化、長壽文化。

在和田的葫蘆長廊裡,很多人會感慨自己的見識短。亞腰葫蘆、寶葫蘆、單肚葫蘆、錘形葫蘆、油葫蘆、新疆特大亞葫蘆等等的葫蘆中你知道多少種?見到過多少種?能把它們準确地區分出來嗎?單肚葫蘆是最常見的,亞腰葫蘆和寶葫蘆你怎麼區分?錘形葫蘆和單肚葫蘆是否為同一種葫蘆中的姊妹?在大開的眼界中可謂趣味多多啊!

走到農家去,有興趣的話,跟老農聊聊,對照實物學學葫蘆的辨識、栽種方法、栽培技術,聽聽他們和葫蘆的故事。當然,一定要有當地導遊的陪同,以免語言交流上遭遇尴尬。

北京援疆,不僅是經濟上的,還有文化上的。和田地區北京援建工作者邀請過北京宋莊的很多畫家攝影家走進和田進行采風和創作,他們的攝影和繪畫、書法作品在葫蘆長廊中展出。長廊中的幾十塊畫闆則組成了中外遊客了解和田的曆史和今天、了解和田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廊中廊,為葫蘆長廊增添了豐厚的文化色彩,也是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而長廊中更具文化色彩更具人文魅力的則是每家每戶的建築和裝飾,這裡幾乎所有的大門房梁上都有葫蘆的造型,大門兩側的浮雕雕刻也多是與葫蘆有關的,它們融在維吾爾族的特色建築中,展現着特色的維吾爾族葫蘆文化的魅力,讓五湖四海的賓客怦然心動。家家的庭院也因葫蘆而生姿。

知道卡它爾嗎?你若網上查卡它爾這個詞,你查到的會是卡塔爾,那是一個國家。而在和田,卡它爾就是乘涼的木床,上面鋪着毯子,毯子上鋪着厚實的花布褥子。它擺放在庭院中的顯要位置,平時家裡人用,客人來了,它就是供客人休息的寶座。葫蘆架,葡萄藤,大大小小的葫蘆與碩果累累的葡萄織就的清涼農家院把維吾爾族特色農家風情味道勾畫得濃濃的。

知道什麼是喀巴克嗎?喀巴克就是維吾爾語中的葫蘆呀!葫蘆在過去南疆漫長的年代裡是用來盛水的,它作為盛具,比陶具的曆史還要久遠,流傳着的如同西方諾亞方舟一樣的人類借葫蘆逃過大洪水之災的傳說不知起于何代,有沒有真實的依據,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葫蘆卻是實實在在的。下農田幹活,外出訪友串親經商,不是在背上背個水葫蘆,就是在驢背上馱着水葫蘆,小點兒的盛個五六公斤水,大的能裝水十幾公斤,所用的裝水葫蘆大小,視外出的時間和路程的長短選擇。葫蘆還可以裝油裝鹽什麼的。當地有個習俗很有意思,如果你是不被歡迎的客人,或者來家呆得太久已引起主人的厭煩了,主人不想撕臉面得罪你,就會不斷移動、調換廚房中裝水、裝油裝鹽的那些葫蘆的位置向客人發出信号,客人知趣,趕緊告辭,既不傷和氣,又體現了對尊嚴的尊重與維護。在和田一帶,有的地方有用在門上挂葫蘆求吉祥的習俗,以祈招财進寶、财源廣進、生意興隆。過維吾爾的節日,穆斯林用葫蘆做成燈,在封齋前一天太陽落下之後點上葫蘆燈撚,手提葫蘆燈,三五成群走街串巷,高聲呼喊提示不要忘記明天封齋。

時代的大發展,生活的大變化使葫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日益減弱,而裝飾的作用越來越強,葫蘆的雕刻工藝的發展與應用成為葫蘆文化的主流。

1

2

3

4

51工藝葫蘆大觀。

2路邊的工藝作坊。

3工藝品葫蘆。

4認得出這是什麼品種的葫蘆嗎?

5葫蘆長廊。

6無花果王樹一角。

7賣無花果的維族姑娘。

8無花果樹王,正當結果時。

6

7

8無花果樹王

我知道無花果,也見過無花果,而品嘗無花果的美味,卻是始于和田無花果樹王公園。

坐着北京援助的旅遊巴士,走過了白楊樹護峙的公路,穿過了一個又一個路邊小屋小店,在綠的禮贊中來到了和田縣拉依喀鄉政府後花園無花果王公園大門口。公園的大門外是葡萄長廊,大門是人造古樹,上書漆成紅色的“無花果王”四個大字,大門内路邊首先奪人眼球的是工藝品攤兒和吊挂的工藝葫蘆。工藝品攤兒有櫃台也有地攤兒,地攤那兒有工匠在做木碗,往木碗上雕刻花紋,像個小作坊。正是這現場的加工制作,使那些成品的木碗木盆無論是原木的上了漆的還是雕了花的都格外鮮活生動起來,仿佛有了生命。尤其是吊挂的葫蘆,雖已脫離了母體,成了獨立的工藝品,不管是大是小,屬于哪個品種,葫蘆上的圖案是燙畫出來的還是雕刻出來的,是花卉圖案還是花草的紋飾還是民族文化符号,也不管是線條簡潔流暢還是構圖複雜,都透着一種新的生命的活力,那是藝術的生命活力,仿佛就是民間藝人剛剛制作出來的,以緻讓人完全忽略了旁邊還有跨路的高葫蘆架、葫蘆綠廊。維吾爾族人是熱愛生活的,據導遊介紹,他們風行在自家的葫蘆上刻制各種花紋,有的還把自己的姓名刻上作為裝飾。成為習俗的葫蘆制作工藝并不複雜,但工藝要求卻很嚴格,葫蘆要選成熟的老葫蘆,要泡在水中把薄薄的外皮泡浮去掉,通過烙花,或是書法或是人物或是花草動物或是線條的美化出來後再在上面刷一層清漆,自然晾幹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葫蘆工藝品了。葫蘆工藝品有單體的也有連體的。連體的還需拼配、鑲嵌等工序再塑出造型,可以塑成高腳壺,可以塑成連體瓶,可以塑成玲珑塔,圖案當然也是依型而創依型而烙,各具風采各顯神韻。眼前挂的葫蘆工藝沒那麼複雜,因葫蘆的不同品種和圖案,其民族色彩卻也格外鮮明且熠熠生輝。

果園說不上很大,無花果王誘引着人們,葫蘆工藝品再精彩也沒有更多的心思欣賞、挑選,工藝品商攤兒前逗留一會兒便匆匆奔向公園深處。看到無花果王時人們有點發懵,暗思:無花果樹究竟該是什麼樣的?

無花果,亞熱帶落葉小喬木,我在雲南的西雙版納、廣東的佛山都見過它,記憶裡,就是單株的果樹,樹不高,和蘋果樹桃樹在高矮上沒什麼大差别,蓬散成叢,枝繁葉茂的樣子,但枝幹不像桃樹那麼粗糙,小寬葉密簇,形态優雅。眼前的無花果王卻讓我困惑。有一片面積很大的灌木叢,大到像一個小足球場,沒有單株,看葉冠,分不出誰是誰來,就是密簇濃稠的葉牆葉丘,葉冠肥厚,其間隐根根曲彎青蒼的綠莖,粗細不等,有點蜈蚣腳的意思,還隻能看到近眼的淺層,幽邃的深處目光很難穿透進去,這是一個隐藏着玄奧的龐大綠陣,由綠枝綠莖的千軍萬馬組成。圍繞着這個綠陣,架設了高過綠陣的觀賞橋,橋至少得有2米寬窄吧?木制,有階階木梯可登上去,橋兩側均有護欄,環橋而走,外看公園遠遠近近各方景色,跨園路高架的木架綠廊全在腳下,有的架還未栽種植物,空得無一藤一葉,秃秃的裸露着木色;有的爬滿了葡萄,其架腳被鮮豔的花田緊貼,盛開的鮮花與滿爬的綠藤綠葉交織成一面五彩的錦坡花谷。木架棧橋上走到另一頭,橋外的樹林成低矮的屏障,林隙間露出房屋的影子。憑橋欄向裡望,望到的是立體的綠湖,起伏的綠濤綠浪都凝固着,有風才會微微搖動。這是灌林之湖,有多少枝幹才能支撐起來這驚人的一片?你一生都難見的把也許幾千也許上萬的株株灌木連成一體拆不開打不散的灌木叢林。

其實,這整個感覺都是錯的,它隻是一棵無花果。強調一下,是一棵!因此才有無花果的王者之稱。對這株廣達1.5畝的無花果樹,導遊是這樣描繪的:它“有着碗口粗的群生枝幹,胖如嬰兒手臂,葡萄藤蔓一般,橫斜交錯,屈曲盤繞,綿延出一大片令人歎惋的陣勢。這棵無花果樹周圍的新枝根連根,相互厮扭,盤根錯節,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龍起舞,銀蛇出洞。如果鑽進樹叢,裡面就是一個遮天蔽日的小型森林,樹并不高,隻有4米左右,枝幹和根貼地而生,像一座巨大的盆景。沿着小路繞樹一周,數數那粗壯的枝幹,竟多達30餘根,密蓬蓬的濃厚枝葉,飽滿嫩綠的未熟果實,沉重地壓垂了枝條,必須得用白木椽子支托。那或直或斜的椽子,高高低低,密如森林,竟有100多根。”

觀賞都會受條件的局限,記憶更會欺騙記憶人。我們,作為遊人,肯定是鑽不進無花果王樹中的,有木欄圍着,表示遊人絕不可以進入,主樹幹究竟在哪兒,裡面的空隙究竟有多大,支幹到底有多少,隻能作為謎來珍藏。不是聚生的群落而隻是獨樹一株的種種神奇異象也隻能是在謎中。想不明白,它怎會和南國的榕樹一樣,呈氣根形态,四面擴張,鋪展出如此大的面積。公園裡并不隻是這一棵無花果。其他小園區裡的無花果,一棵就是一棵,瘦而高,并無氣根的征兆。

正是果熟時節,樹枝上墜的,看着是綠,卻已有些草綠,皮色裡微微泛點黃,撕皮,裡面的果肉已是軟爛,咬到嘴裡噴香,汁水流淌,把控不好,就沾弄得滿嘴滿手都是粘粘的。表皮發了黃的,就更難控制嫩肉和汁水了。無花果王的果是現摘現賣的,有點貴,一個小蟠桃樣大的就10元錢一個,可這價阻擋不了購買的熱情,幾小筐頃刻之間就僅剩幾顆深青的了。就這樣的,咬在嘴裡也甜。

無花果王這棵巨樹已走過了500年的曆程,不但依然結出果實,每年還結三茬,從6月到10月,都能吃到它結出的鮮果。吃此果,是否有強身健腦延年益壽之效,隻有當地人知道。新疆的香梨、葡萄、西瓜、哈密瓜北京都可以買到,想異地買到無花果王之果,隻有去和田了!

1

2

3

4

5

61男女異向繞梧桐王樹7圈,各求各的吉祥。

2無花果。

3那根被風摧折的梧桐王枝幹。

4-6其娜民族風情園中的工藝品店。

其娜的傳奇

和田地區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古勒巴克村有一座其娜民族風情園。知道其娜是什麼意思嗎?在維吾爾語裡,它指的是梧桐。習稱和田三神樹,三樹王,其娜民族風情園中的千年梧桐便是其中的一株,它與核桃樹王、無花果樹王齊名。

說起梧桐樹,很多人很自然的就想起法國梧桐,北京有的地段是用法國梧桐做行樹的,南京更是,見過法國梧桐的人,都覺得自己對梧桐一點兒不陌生,閉着眼就能想起它的樣子。當有人告之,法國梧桐非梧桐,也不産自法國,隻因法國梧桐的葉子像梧桐才被叫做法國梧桐的,那是個美麗的誤會,其實它隻是懸鈴木的一種,而我們所說的梧桐是指梧桐科梧桐屬的中國梧桐時,心裡立即覺得懊喪起來。梧桐,在中國太有名了,它代表着高貴,代表着吉祥。家有梧桐樹,招來金鳳凰這樣的俚語,家喻戶曉。《詩經》中有詩寫到它,莊子的《秋水篇》裡提到過它,都和鳳凰聯系起來。《三國演義》裡宣稱“鳳翺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知道到其娜民族風情園不僅是來看真正的中國梧桐,而且是生長了千年的梧桐樹王,入園的腳步能會慢嗎?

穿過百米葡萄長廊,一眼就看到梧桐樹王,也一眼看到了樹王前的廣場上對稱的兩列長桌上擺放的一盤接一盤的時鮮水果。這是其娜民族風情園為北京來的遊客精心準備的。吃着水果觀賞其娜之王,那滋味,實在是爽!說梧桐樹高大,一般的梧桐樹也就15米上下,5層樓高,相當可觀了。而其娜王,身高35米,得有十二三層樓之巍,樹幹呢,直經3.5米,周長達11米多,要7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圍起來,整棵樹的占地面積在1.5畝。多麼偉岸高大粗碩的一棵樹,畢顯王者之風,讓你仰視,讓你崇敬贊服!其娜王很神奇,它的樹幹腰部分出了7根枝杈,每根枝杈的直徑都在1.2米以上,而且隻此7根,不增不減。1999年,一個法國人曾預言這年發生人類大災難。全人類的大災難沒有發生,其娜王的災難倒是遭遇了。那年春天的一個晚上,狂風不止,其娜王的一根分枝被吹斷,如今那根分枝就躺在其娜民族風情園的孔雀園外,它已徹底幹枯,巨碩的軀幹滿溢着蒼涼和不甘,如同一個橫卧沙場的巨人。令人驚奇而又振奮的是,其娜之王在斷裂處又發出了一根新枝條,補足了7根,且生機勃發,與蒼郁古老之冠融為一體,共寫繁茂,嘹唱生命的戰歌,讓人不得不贊歎。

其娜王就是一個奇迹。梧桐的壽命一般也就是百年,它經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專家測定,樹齡已逾千年。是因它真的和瑤池的西王母有不解之緣?傳說3000多年前,周穆王慕西王母的美貌,到西域找西王母求愛,兩情相悅,難舍難離,約好分手再相會,西王母卻一次苦等就是千年。兩個千年過去,二人相會同遊昆侖山時,卻遇狂風大作,拂袖掩面遮風時一粒種子落下,種子紮在齊納瓦格村時風立止,這粒種子便在這裡生根發芽長成千年大樹。它凝融着周穆王與西王母愛情的汁水,還是銘刻着西王母千年複千年的苦苦期待,把希望寄寫在其娜濃稠的生命綠色裡?它是愛情期許的長生之樹。不過,男士順時針繞樹7圈,女逆時針繞樹7圈則另有其意,男為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越來越好;女為時光逆轉,青春永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