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醫聖祠内的牌匾。
3醫聖祠内的牌匾。
4醫聖祠内的牌匾。南陽,是中原大地的一顆明珠。漢江的主要支流白河橫貫這裡。在白河的北岸,有聞名古今的諸葛亮故居——卧龍崗、諸葛草廬,還有醫中之聖人張仲景的故裡,名為“醫聖祠”。古城南陽在漢代尤為興盛,物阜民豐,人文荟萃。所謂南陽“四聖”——醫聖張仲景、科聖張衡、智聖諸葛亮、商聖範蠡,其中三位均為漢時人物。
如今的南陽,高樓林立湮沒了秦磚漢瓦,霓虹流霞閃爍着時代光華,到處呈現着欣欣向榮的現代都市風采,到處回蕩着飛速發展的改革創新強音。5外景。
6青銅鋪首銜環。醫聖祠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醫聖祠街。順着寬闊的仲景路,拐入醫聖祠街之後,道路瞬間變得狹窄,周圍全部是賣香火的店鋪。繼續向東,醫聖祠雄偉的大門便赫然出現在眼前。兩側高大的漢阙,将整個建築襯托得氣勢恢宏。醫聖祠大門為磚石混合結構,黃色琉璃瓦屋頂,布局嚴謹,遠遠看去巍峨壯觀。
一代醫聖的歸宿之地
醫聖祠大門前有一對高大雄偉的子母阙,阙正面鑲嵌的是一對朱雀,它是漢代人崇尚的四方神靈中的南方之神。大門上方有郭沫若先生題寫的“醫聖祠”三個大字,大門上的一對青銅“鋪首銜環”為虎嘴中叼一圓環,重約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鋪首銜環。
步入門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照壁,上面的文字生動地描述了張仲景生平和對中醫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兩側是著名學者任應秋教授題寫的一副對聯:上聯是“陰陽有三,辨病還需辨證”,下聯是“醫相無二,活國在于活人”。“陰陽有三”,就是中醫上所說的三陰三陽,“辨病還需辨證”,是說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須依照辯證論治的學說,找出病的根本原因。“醫相無二”,是說醫生宰相沒有區别,醫生治人,宰相則治國;“活國在于活人”。是說要想把國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照壁的背面刻寫的是張仲景親自拟定的《傷寒雜病論》序。文中陳述了他走上醫學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後映照,渾然一體,使人在肅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繞過照壁,進入祠院内。寬敞的院落中間是一條青石闆鋪設的道路,這種設計沿襲了中國古代軸對稱建築布局的方式。在道路中央矗立着醫聖張仲景高大的塑像:凝眉深思,似能感受到他“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為良相,定為良醫”之憂國憂民、濟世利民的胸襟,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四周雕梁畫棟,崇樓高閣,綠樹翠竹,清雅密靜。整個布局獨具匠心,格調高雅,仿佛走進了一個多年前漢室憩院,耳目為之一新,倍感心曠神怡。
仰望醫聖張仲景高大的塑像,我們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時空,聽到了他“反權豪反名利智圓行方”的呐喊;還有什麼能比“活國在于活人”這樣的抱負更無私、更偉大的呢?駐足環視,庭院的綠樹叢蔭中還聳立着十大名醫塑像。他們中有長須拂胸、慈眉善目、肩背藥鋤、仰天昂首的歧伯;有清癯冷隽、睿智敏銳的華佗……十大名醫塑像獨具風貌,情态各異,表現了醫學家們為中醫學發展不辭勞苦,嘔心瀝血的動人神情。
道路兩側有東、西長廊,長廊牆壁上有很多碑文。東長廊鑲嵌着《張仲景組畫》《曆代名醫評贊》。這組史畫采用漢代畫像石刻的淺浮雕手法,再現了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衆方,終成萬世醫宗的一生,顯得古樸凝重。西長廊鑲嵌着自伏羲以來曆代名醫的117幅石刻畫像。向世人展現中醫學的發展和為中醫學做出卓越貢獻的醫學家們。衆醫師與醫聖一樣均受到人們的敬仰與祭祀。
在張仲景塑像之後,有一座六角碑亭。碑亭裡矗立六塊石碑,包括毛澤東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周恩來的題詞“發揚祖國醫藥遺産,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李德全為醫聖祠撰寫的碑記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譚震林為醫聖祠的題詞。在庭院之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風格的石碑。它們大多為現代所立,内容相似。1六角碑亭。
2十大名醫雕像。
3東西長廊。
4院中古柏。
5三孔門牌坊。
6張仲景墓。
7墓前祭拜處。
8《傷寒雜病論》。醫聖祠還有一著名景觀“百壽亭”。這裡從書聖王羲之到鄭闆橋,集曆代書法家“壽”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吳昌碩寫的“壽”字,此字又“長”又“瘦”,我們稱曰“長壽”。治療疾病就是為了延年益壽。中醫為人類做出了偉大貢獻,“百壽亭”之“壽”,意祝世人健康長壽。
沿青石大道前行,穿過一座高大宏偉的朱紅色三孔拱形山門,便來到了後祠,這裡才是真正的“醫聖祠”。整個祠堂建築群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拜殿、墓亭、後院等重要建築,旁邊環繞着新修的展廳和園林,以及醫聖井、醫聖橋、秋風閣、春台亭等紀念性建築物。庭院的正中就是醫聖長眠的墓地,漢代風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後相連。其中,豎立着清順治13年(1639年)南陽府丞張三異重修陵墓時所立石碑,高約八尺,上書“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之墓”。
繞到石碑的後方,一座造型奇特的墓冢出現在眼前。醫聖墓為圓錐形,墓的四角各有石刻羊頭。“羊”“祥”同音,象征吉祥如意。在墓冢的頂端,還安放着一個方形的蓮花座,象征張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醫德醫風,古樸而凝重。據說摸羊頭能治百病,羊頭已被摸得油光發亮,極具東漢畫像石的神韻。
三件驚世的鎮館之寶
繞過墓亭,穿過過殿,一個古老的四合院建築便展現在眼前。這是醫聖祠的大殿及東西偏殿。大殿兩側有一副對聯格外醒目,令人深思。上聯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緣善醫至善”,下聯“名山名水名勝更因名人而名”。張仲景有高尚的醫德,美好的心靈和行為,更因高超的醫術而被後人稱頌;南陽有名山名水名勝,但更因出了張仲景這樣的名人,而使南陽更加有名。大殿内陳列着《傷寒雜病論》的各種版本及國内外醫界同仁捐贈的文獻資料。東西偏殿内陳列着從醫聖祠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醫聖祠的“三寶”了。
一是國家一級文物東漢針灸陶人,身高24厘米,胸寬7厘米。陶人造型質樸,渾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針灸穴位,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比宋代針灸學家王唯一主持設計的針灸銅人要早将近一千年。其藝術價值極高,被編入《中國美術全集》。針灸陶人複制品現在中國曆史博物館展出。
二是國家二級文物晉鹹和五年醫聖張仲景墓碑。晉碑立于公元330年,碑文雄偉潇灑,線條流暢細膩,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這塊墓碑曾經引起大家對張仲景是否擔任過長沙太守的争論,雖然至今沒有肯定的結論,但是這塊碑距離張仲景去世隻有11年,它見證了醫聖祠的曆史變遷,成為這裡最重要的一件文物。
三是白雲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此為張仲景第46代孫張紹神所珍藏,幾經輾轉,才得以保存。1982年陝西省中醫研究院院長米伯讓遵照先師黃竹齋的遺願,将其贈送醫聖祠珍藏。醫學家稱這套木刻版為善版、珍版、絕版。1後院院景。
百姓追封的“醫聖”之名張仲景在南陽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稍有了解中醫知識的人,都知道他著有《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的“醫聖”。對于他的這一名号,今人幾乎都認為理所當然。不過張仲景的醫聖名号,就像孔子的聖人名号一樣,是後世逐步“追封”而成的,而且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作為一代名醫,他在《三國志》和《後漢書》中并無傳記,也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迹。與他同時代的名醫華佗則有較長篇幅的專傳。實際上,在宋以前,盡管有張仲景的一些事迹和著作流傳,但影響不廣,而且也沒有叫《傷寒論》或《傷寒雜病論》的著作公開面世,那麼,張仲景“醫聖”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據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醫”在古代,尤其是宋以前,作為一種技術性的職業,一向被視為“巫醫樂師百工”之流,不過宋以後,由于朝廷一度對醫學給予了較多的重視,儒醫階層日漸興起,醫者開始努力向儒靠攏,展現自己亦醫亦儒的身份特征,并進而通過“良醫良相”這樣的說法,來與儒相比附。與此同時,随着印刷術的發明和不斷推廣,知識的傳播越來越依賴文本,中國醫學的發展也日益進入一個文本化的世界。這些使得宋以後,醫者有了較多的機會成為文人關注、讨論以及用來比附儒者的對象。這樣一來,醫者在文本世界中被推崇乃至聖化也就有了現實的條件和可能。
實際上,醫界人物被尊崇和聖化,也幾乎都是宋以後之事。就張仲景而言,在宋以前,由于正史無傳,其少量事迹散見于部分醫書,少聞于世,其著作雖經晉太醫令王叔和編次,但仍散亂零落,往往以“張仲景方”之名流傳,影響有限。不過其命運在宋代出現了關鍵性的轉折。宋朝廷對醫學相對重視,對醫書的整理刊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平二年(1065年),由孫奇、林億等校訂的《傷寒論》刊刻出版。該書的出版,引起了當時學界的極大關注,不僅傷寒學日漸興起,張仲景也開始不斷被尊崇。
在衆多醫學大咖中,張仲景何以脫穎而出成為醫聖?在中醫界有識之士看來,在燦若群星的中醫名家之中,張仲景充實發展了《内經》的熱病學說,奠定了中醫“辯證論治”臨床診斷治療的理論體系,保存了大量有效的中醫方劑,這些都保存在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一書中并流傳至今。因此他被尊稱為“衆方之祖”“醫中之聖”。站在曆史的長河來看,張仲景于戰亂頻發、民不聊生、疫病流行之際,依然棄官從醫,放棄長沙太守的職位(姑且擔任過長沙太守)而立志學醫,拜師張伯祖勤求古訓而博采衆方,最終著成《傷寒雜病論》巨著,此以天下蒼生為念、以救死扶傷為念的情懷實屬難能可貴。以“醫聖”尊之,乃實至名歸。2名人題詞。
3門前漢阙。
4過廳。千秋流傳的人類之福
張仲景生活的那個時代正值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宦官專政,橫征暴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府衙自顧不暇,為了争權奪勢而頻頻發動戰争。因此張仲景厭惡官場,無意為官。當時瘟疫流行,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有200餘人,在不到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瘟疫而死亡,其中竟有十分之七死于傷寒。
這讓張仲景十分悲憤,一方面痛恨統治階級的腐敗,另一方面痛下決心,一定要制服傷寒這個瘟神,從而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建安年間他行醫遊曆各地,目睹了百姓在瘟疫肆虐下凄慘的生活。他将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經驗。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于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著作,這是繼《黃帝内經》之後,又一部具有影響力的光輝醫學典籍。這本書奠定了張仲景在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朝鮮、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影響和推動。除了《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還有很多著作,如:《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但是僅憑一本《傷寒雜病論》,即可奠定張仲景在中醫史上無可撼動的地位。
醫聖祠以其豐厚的醫學文化内涵,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悠久曆史和炎黃子孫的勤勞智慧,它是一座曆史的豐碑,銘刻着人類與自然疾病作鬥争的拼搏精神,更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不朽篇章。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深深地懷念着醫聖張仲景,每天前來醫聖祠拜谒朝聖的人們絡繹不絕。十多年來,醫聖祠不但接待了數以萬計的中外學者和各方人士,還将這裡開辟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如今,随着世界中醫熱潮的不斷興起,中醫被越來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所尊崇。醫聖祠博物館自重建以來,已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團體進行了學術交流,建立了業務關系。1991年4月,在南陽召開了一屆《張仲景國際學術研讨會》,通過一系列的學術交流,使張仲景醫學思想逐步成為加強中國同世界各國聯系的橋梁,張仲景醫學思想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和風格屹立于醫學之林,為全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