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盧舍那大佛

盧舍那大佛

時間:2024-10-31 10:44:10

1盧舍那大佛。這是一尊奪目耀眼的大佛,這是一尊讓心魂震蕩的大佛,這是一尊充滿千古傳奇的大佛。他坐落在龍門石窟西山南部的半山腰的奉先寺,在龍門石窟造像中無論體量、整體設計水平、雕刻技術、藝木表現力、視覺效果,都高居榜首,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産龍門石窟中登峰造極的藝術作品,而且在中國雕塑史上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民間傳說,他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貌雕塑的,因此也叫武則天像。

武則天與唐太宗的那一段傳說

清晨是美好的,清晨的陽光很明媚,若有朝霞,滿屋更生輝。武皇後坐在梳妝台前梳妝,唐太宗一旁看呆了,忍不住用叫後妃最時令的昵稱,贊道:“梓童,你美得像菩薩呢!”武後竊喜,本想嬌羞忸怩一下,一思忖,卻以抹淚作答。唐太宗不解:我掏心窩子的話,怎招你抹起淚來?武後發自肺腑地:眼前縱有千般好,百年之後不還是一堆枯骨,又有誰知我的模樣?唐高宗大舒了一口氣:這個好辦,朕命畫師将卿畫下便是。武後不滿意,說:畫像再好,不過薄紙一張。唐太宗:依卿之見呢?武後:陛下既然說妾有菩薩之相,何不在龍門山上開窟造像!唐太宗恍然大悟,即下旨安排在龍門西山開窟造佛像事。佛的模樣,即是武則天的模樣,武則天助資2萬貫脂粉錢。

奉先寺現在無寺,隻有露天的在龍門最大的石窟。曾經有寺的,杜甫《遊龍門奉先寺》詩選入在《全唐詩》第216卷第四首。詩曰:“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陰壑生虛籁,月林散清影。天窺象緯逼,雲卧衣裳冷。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這是杜甫在唐開元二十四年(763年)在洛陽時所作。詩中所說招提,是指寺僧,招提乃梵語,譯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處為招提房。杜甫素與僧人有往來,在奉先寺,他在寺僧的陪伴下遊覽,又夜宿在僧舍裡。此詩寫的是他宿寺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幽暗的山谷陣陣冷風,月光下林木搖動,望夜空星辰繁多,直欲向人逼近,衣薄肌冷,高寒洗去塵俗之念,晨鐘就要在耳邊響起的感覺,在寺中的省悟也就更深了。

不知唐代的奉先寺寺廟的具體位置,也不知它會是什麼模樣。如今的奉先寺址,至少三出的高台,層層台階斜鋪上去,坡勢很陡,一百多階踏跺。站在最底層向上望,隻望到巍巍台階,望不到大佛,體力差的有望階生畏的感覺,擡腿向上走,是有些吃力的,但上一層台地,就有一層的天寬地闊之感,大佛也如太陽一樣随步冉冉升起,直到全然展現在眼前。奉先寺石窟不是洞窟,而是開放性的,露天的,它的規模很大,體現了盛唐的開放性,在龍門山無能有與之比肩者,寬達36米,進深40.70米,三面崖壁刻滿雕像,是龍門最大的窟,沒有之一。這裡雖地闊天寬,曾經的寺院建在什麼地方,還真不好揣測。

其實,有誰會去關心那千五百年的古寺呢!大佛就在眼前了,他的高大、他的巨碩、他的神态形姿讓人難以平靜,傳說的影響下,誰都會認真仔細地瞻仰他、觀賞他。你相信所有的佛都是男身,這高達17.14米的大佛理智上告訴你他肯定男身,但面對他,你真的會相信自己的理智吧?感覺在叛離理智,傳說可能荒誕,但視覺中的大佛在明确地告訴你,這傳說絕不是空穴來風。

大佛的名稱:盧舍那。2弟子與菩薩像。

3須彌座上的雕刻。

4勇土腳下的夜叉。

盧舍那大佛的風采17.14米高的盧舍那大佛是偉岸的,肩寬體闊,讓人仰視,在他面前,人隻有渺小。頭部就高達4米,耳長達1.9米,一尊巨佛啊。他披的袈裟被稱為通肩式,自右肩回繞到左肩,袈裟的紋線如曲波,如水流,條條流暢自然,疏密有度,富有韻律感。背後是在崖壁上雕刻的馬蹄形的身光和寶珠形的頭光,突出着大佛的氣宇軒昂之勢,刻紋精細,圖案舒展華美。身光上冉冉躍動的火焰紋、飄逸翩然的飛天襯托着大佛的甯靜莊嚴,頭光熠熠,走過千年而依然清晰,在與大佛的質感對比中,仿佛看到了神性的永恒。佛是微笑着的,但那微笑卻如此神秘,遠視大佛時,淡淡的笑意從微微上揚的嘴角中明顯地透露出來,當距離從正面拉近時,那笑意竟逐漸消退,與佛交會的目光中,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佛的睿智與佛的慈愛。走到側面,佛的笑意更濃,左側仰視的笑意比右側仰視的笑意還要濃些,而且所看到的竟是妩媚少女般的面容和神情。盧舍那大佛與達芬奇畫筆下的蒙娜麗莎好有一拼啊。誰更嬌好?誰更高雅端麗楚楚動人?都是永恒的、甯靜的微笑,大佛的微笑深凝在東方式的圓腴豐滿而又清雅雍容的臉龐上,那初月般的雙眉彎曲出女性美,那雙微微下眯的眼睛能說不深含秋露?他還有東方維納斯之稱。手是殘缺的,看不出手的模樣,結跏趺而坐的腿部也模糊,這不是人為的,是地質層斷裂的結果,千年的滄桑對造像的局部進行了殘酷的剝奪,卻成就了它的殘缺美,殘缺了的部分是無法修複的,正如斷臂的維納斯雕塑。可以有各種修複方案,但每一種方案修複出來都不是理想中的。它的殘缺美足以與維納斯雕塑叫闆,甚至有超越維納斯雕塑之感,這是因為非殘缺部位的那種無可替代的美,那種神性和人性高度融合互為表裡相依相生的美。非美的造像再殘缺也造就不出殘缺美。它是大唐鼎盛期石窟雕刻藝術的高超之作,也開了大佛女性化的先河,大佛的慈祥寓着神聖寓着威嚴但更展示着女性的柔和溫暖的光輝。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因此它才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可惜,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家不能張揚,隻能隐性埋名,他們被稱為工匠。1須彌座上生動的力士造型。

2崖上佛洞。

3居中的是阿難,表情多生動。

4盧舍那大佛旁是弟子和菩薩。

大佛所名盧舍那佛,這個名稱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都很陌生。盧舍那佛是和智慧廣大、光明普照聯系在一起的。盧舍那這個名稱據說是梵語“毗盧遮那”的簡稱,漢譯大日如來。此佛為報身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其解釋我看到兩種,對法身,一種解釋是佛的本來之身,另一種說法是:法身無相,那是最本質最圓滿的智慧,是宇宙的人格化。佛即宇宙?對報身,一種說法是:經過修習而獲得的“佛果”之身;另一種,說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來,是修行圓滿大徹大悟的表現,阿彌陀佛、藥師佛、盧舍那佛都是報身佛。應身,一種說法是佛為超度衆生而顯現之身,這種解釋好理解,而另一種說法是釋迦牟尼佛原本是盧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薩,也是盧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來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門修行而成就了盧舍那的報身,是應身佛。佛家的佛身說不是我這樣的非信衆中人能理解、能說清楚的,概念虛無缥缈,各類佛身之間關系搞不大懂。貼譜的理解是否是佛本無二,佛隻有一,佛有相無相是何名稱,皆為佛自己,何種情況下顯身顯什麼身是有講究的。有人稱盧舍那佛是武則天的報身佛,在佛本無二的意義上,武則天就是佛了?也可能世間是從另一意義上說盧舍那佛是武則天的報身佛的。對佛的造像者、佛雕藝術家來說,佛不可以無相,佛必須在人間顯相,而所顯之相憑空虛構是塑不來的,總要有參照,這參照也就是模特,模特隻能來自人間,是雕塑師、造像師認為人世間最完美的、符合臆想中神性标準的,而對龍門石窟皇家發願做功德的大佛造像來說,模特隻能由皇帝指認。

盧舍那佛像開鑿于何時,說法并不一緻。有說是唐高宗為迎武氏回宮想給她個見面禮鑿建的,借了祭唐太宗李世民的機會和名義,但盧舍那佛座左側有《大盧舍那像龛記》,記曰“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薩七十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五十尺。”“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畢工。”鹹亨三年,“皇後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這個說法當然是可靠的。武則天助資造大佛的那年已為後17年,年齡48歲。盧舍那佛的造型形象很年輕,容貌形象不可能取自那時的武則天。可也有說大佛的題記經考證是補記的,也未必就作數,不排除奉天寺龛開鑿于唐高宗初年的可能。要是武則天刻意讓工匠按自己年輕時的樣貌雕盧舍那大佛呢?這樣,就什麼都說得通了。

盧舍那大佛是否是按武則天容貌雕刻建造的至今是謎,千古之謎,史無明确記載,後人才如此勞心費神地去一再揣測和考證。放棄不甘心,認定又沒依據。當地人一直盛傳的盧舍那大佛為武則天化身之說,确實不是說沒有現實的依據。

武則天公元624年出生,公元638年被唐太宗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公元643年李治立為太子,與武則天相識,并相互産生愛慕之心。公元649年唐太宗逝世,武才人依後宮之制入感業寺削發為尼。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在唐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時與武則天再度相逢互訴衷腸,第二年,即公元651年再度入宮,652年被封為唐高宗的二品昭儀,公元655年立為皇後。她能為後至少是幹掉了後宮的兩個勁敵,也幹掉了一群輔政大臣,立後路上腥風血雨。她能上位,可不僅是把控後宮的那點本事,她還是唐高宗的親密“戰友”,唐高宗早就對德高望重的輔政老臣們總是限制他行使皇權不耐煩了,武後出謀劃策,不僅是他的主心骨,也确為他掌控皇權掃平了道路。他信任她,也依賴她。他病重,便委托她代理朝政。

武則天捐2萬貫造大佛時,代理朝政已12年了。她的志向或說野心有足夠的理由支持她搞奉先寺、造盧舍那大佛這項形象工程。

我們真的看到了盧舍那大佛就看到了年近50歲的武則天?要真的是武則天的容貌,也是20來歲的她才是。她怎會讓自己的中年形象千秋萬代呢!盧舍那大佛為光明普照之佛,武則天造字給自己造的名字是“曌”,即“日月當空”、“名君當世”之意,内在的聯系一目了然。武則天在未交出皇權之前,朝拜盧舍那佛的儀式盛況空前。

奉先寺露天石窟,讓人心靈震撼的不隻是盧舍那大佛,那裡的造像布局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盧舍那佛兩側侍立的二弟子,形象截然不同,老者迦葉老成持重(反正面容已看不清了),年幼者阿難的形象豐滿圓潤,目秀眉清,虔誠裡透着睿敏。菩薩端莊,甯靜安祥中透着微微笑意。寶冠華美,披肩、飄帶灑逸,衣紋細膩,璎珞楚楚,有興趣,耐得下心,都能數出串珠的個數來,其特點,具說頗有北朝曹仲達、唐著名畫家吳道子“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風。南北兩壁的天王、力士,望之也久久不肯錯開眼珠。北壁天王盔甲嚴整,足登戰靴,下踏衣叉,左手撐腰,右手托舉寶塔,面相威武,卻并不冷酷,而腳下的夜叉竟也不是畏懼的神情,被登踏得很安然的樣子。力士赤膊袒胸,筋肌凸起,蹙眉怒目,遠觀、近瞅、側視卻有不同的視覺感受,雕刻精美之緻。壁上還有很多龛,甚至還有洞龛,均有造像,在此處,就像遊覽豐富多彩的造像藝術博物館。奉先寺石窟讓人驚歎,也讓人流連。5從中可以看到唐代軍士的铠甲。

6一絲不苟的藝術創作。

7雖殘缺,線條和造型的美是不容置疑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