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缺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的用水相當一部分來自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工程的起點——南陽。源源不斷的丹江水從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垭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而行,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京津大地。而此行的首站便是在位于九重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淅川。
渠首淅川,範蠡故裡
淅川是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範蠡的故鄉。位于丹江水庫中遊東岸,西與千年古刹香嚴寺隔岸相望。如果在以前,在中國地圖上用放大鏡找陶岔恐怕很難看到,可是今天它戴上了“渠首”這個桂冠,這一“殊榮”便使其名字在一夜之間響徹大江南北。
下車後,站在渠首的邊沿上縱觀引灌大壩,“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幾個紅色的大字鑲嵌在大壩上。在這一排醒目的大字下,還依稀可以看到“引漢渠首閘”五個紅色的草體字,是當年渠首大壩建設完工時雕琢上去的。看着紅色的草書,我的思緒便不由得飄飛到了那個紅色的年代。50年前那壯觀的一幕閃現在眼前。偉人一聲号令,幾十萬大軍前赴後繼奔赴美麗的漢水流域……撫今追昔,不能不贊歎偉人的高瞻遠矚。當地民衆用籮筐,用犁耙,用镢頭,用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開鑿出了這一舉世無雙的人工淡水湖,修建起了這一雄偉的大壩。2渠首碑刻。
3中線渠首。整個大壩建築氣勢宏大,設計極為精巧。渠首閘為5個孔洞,孔寬6米,高6.7米,底闆高程140米,壩頂162米。氣勢雄偉的大壩,雄赳赳地攔着煙波浩淼的丹江水,構成了一幅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現代水利工程畫卷。據說如果打開閘門,丹江水會像一條白色的巨龍,噴湧而出,騰空而躍。可惜我去的時候,閘門沒有打開,因而無從欣賞壩下奔流不息的河水那驚濤駭浪、氣貫長虹的氣勢。此時,庫區内深藍的河水是靜谧的、溫馨的,宛如明鏡。
與引灌大壩緊臨的是一座高大的石拱橋,橋身不算太寬,能容納兩輛汽車并排而過,高度卻與整個大渠持平;共有11個橋孔,中間的大孔橫跨渠道,旁邊各有五個小的,依次排列,由小漸大;中間的大橋孔顯得氣勢磅礴,尤為壯觀。
站在渠首對面放眼望去,石拱橋在先,雙目穿越石拱橋最大的橋孔,引灌大壩的壩身、壩孔在眼前栩栩如生。近前,一位大叔用長長的竹竿劃着一條“兩架船”,兩隻鸬鹚在船前船尾嬉戲,撲騰的水花濺起又落下。長長的竹竿上下左右擺動,小船在平靜的渠水内顫顫悠悠,慢慢漂向遠方,随着漸去漸遠的還有鸬鹚的叫聲……遠處的萬畝生态園林,一片郁郁蔥蔥,奇花異草,争相迎春。怪樹林立,點綴渠首。群山高聳,守望着丹江水,真是“連山接海隅”啊!遠眺水勢泱泱的丹江口水庫,碧波蕩漾,漁舟揚帆,青山碧水渾然一體,美麗的景色盡收眼簾。
50年前為了引丹灌溉的需要,修建渠首大壩,十幾萬淅川人民遠離故土遷移他鄉,才有了丹江口水庫。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開通,将那清澈的丹江水引向京津大地,渠首大壩也驕傲地面對世界,面對子孫後代,面對未來。這片美麗的湖光山色随着清流北上,默默地為祖國的強盛注入新的活力;這方丹江的民俗風情也将随着民族複興中國夢的實現而永留史冊。1,遠眺丹江大觀苑。
大觀苑裡看丹江,青山綠水楚風情
從渠首向北驅車,沿335省道向北轉入029縣道,再往西,不遠就是丹江大觀苑。進入景區大門後,山坡下不遠就是藥王殿。前往藥王殿需要通過一段棧橋,棧橋上是明代赫赫有名的大醫學家李時珍雕像,雕像對面便是藥王殿。藥王殿是座歇山式仿古建築,殿内供奉藥王爺,殿内正中矗立的是五面木塔,每層都供奉着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五位曆史名醫。穿過藥王殿,在前方的山坡上能看到仿天壇造型的亭子,那就是思源亭。思源,顧名思義就是飲水思源。因為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思源亭”旨在提醒人們“吃水不忘挖井人”。
沿途走來,景區的植被非常茂盛。這些樹木有一部分是上個世紀70年代人工造林和飛播造林的時候存活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後來景區建造者到這個地方以後親手種植的。小路的盡頭是楚風樓。樓前的花池内立有一塊花崗岩石碑,上書“楚風樓”三個大字。樓上重檐疊起、飛檐翹角,造型優美。四周有環廊、漢白玉欄杆,外牆以深棕和朱紅色為主色調,在松柏的映襯下顯得古樸典雅,頗有古風。
沿楚風樓一側的石階而下,就到了丹江邊。江邊有個造型獨特的亭子——鴛鴦亭。與鴛鴦亭隔江相望的就是情人島,島上環境清幽,植被茂盛,空氣清新,充滿浪漫氣息。丹江邊上是沿江的文化長廊,長廊穿花透樹,遊客可以看山賞水,景随步移,美不勝收。繼續往前走,丹江水面越來越開闊,來到水庫的最寬處,這裡水天一色,煙波浩淼,讓人心曠神怡。沿着長廊經過三戶坊,穿過蠡廊,就來到了範蠡廣場。
範蠡閣門前,一副對聯首先映入眼簾,上聯是:丹淅蘊成範蠡鄉;下聯為:楚地鑄就商聖家。走進殿内,在一樓正中供奉的是商家始祖範蠡的坐像,用青銅鑄造。據說隻要用心拜一拜商聖,他富行其德的精神一定會使您成為大富翁。在範蠡銅像的兩邊,有八尊塑像,他們都是曆代經商的能者,如西周的白圭、孔子的弟子、儒商的代表子貢,還有春秋時期的呂不韋、西漢的鄧通,以及幫朱元璋修皇城的沈萬三等等。牆上的大型壁畫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們繪制的。範蠡閣的二樓展示的就是一場戰争的作戰場面,這裡展示的是越王複國的最後一場戰役——姑蘇之戰。越軍将士一心,同仇敵忾,兵臨吳國國都姑蘇城下,銳不可當,夫差被迫死守姑蘇。
出了範蠡閣走過索橋,懷着虔誠之心前往佛文化主題廣場。佛文化廣場由佛文化沿江廊、轉經廊和拜聖台幾部分組成,可同時容納萬餘人參拜禮佛。佛文化沿江廊環繞廣場而建,欄杆及欄闆全部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各種造型的佛教圖案和篆刻而成的佛文化詩詞、對聯,可以說内容詳實、制作精美,能讓遊客在休閑娛樂中領悟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同時廣場兩邊安放了72隻純銅制做的轉經筒,是祈福專用的法器,人們可以通過轉經給自己和家人祈福納祥。
整個雕塑群立于蓮花狀水池中。水池中間設有荷花狀噴泉系統,水池周邊均勻分布着形象逼真且能噴出甘露聖水的鑄銅十二生肖雕塑。當觀音聖像伴随佛樂冉冉升起時,觀音所站蓮花寶座四周開始噴出水柱,同時蓮花池中的音樂噴泉開始随着佛樂變換起伏。當觀音升至最高時,水柱戛然而止,觀音所站蓮花四周開始祥雲升騰,同時,觀音所持淨瓶開始向下噴灑甘露聖水,當聖水落入水池時,複而從十二生肖口中噴出,供遊客接飲。據說這水隻有西方極樂世界才有,飲用此水将保佑您福慧雙收、平安吉祥,更增添了此水的神秘色彩。
佛文化主題廣場到丹陽樓行程較遠,需要在九龍壁停車場乘坐遊覽車前往參觀。下了車首先看到的是石牌坊大門,大門上有一副楹聯,橫聯“功垂千古”,上聯是“舉世矚目水貫千山流北國合唱奉獻曲”,下聯是“南水北調丹漢萬裡到京津豪吟動地詩”,體現了南水北調工程之宏偉和浩大;回過頭來,還有一副對聯,橫聯是“舍家為國”,上聯是“抛家舍業四十萬移民遠走異鄉無他顧”,下聯是“故園尋夢八百裡丹江日夜見證未了情”,體現了淅川移民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建新家胸懷全局的高尚風格。2丹江泛舟。
3丹江。
4大觀苑佛文化主題廣場上的觀音聖像。其實丹陽樓還有個稱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之所以這麼稱呼它是因為過去的丹陽城因為南水北調工程被淹沒在漫漫丹江水下,為紀念楚國都城丹陽故又名丹陽樓。進入樓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大型沙盤,它是為了展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而模拟制作的一個具象化模型。來到二樓的移民館,展館南邊的空地,擺放當年移民使用過的生産、生活工具。打魚船、小石磨、紡花車、镢頭、糞筐、小推車等反映庫區周邊風土人情的相關物件和當年興修水庫時的勞動工具。展廳北面的内空地則擺放移民新村模型,全面展示搬遷後,由于國家安置政策好,移民安居樂業的場景,讓人感慨萬千。
移民館内的牆壁上挂滿了一幅幅珍貴的移民照片。眼前照片上是一位老翁,他跪在家鄉的土地上,深情地捧起一抔黃土,眼中流露着無限的眷戀。臨行前,一家人在故居前拍下一張照片,留下家的記憶。老人的臉上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畢竟故土難舍;年輕人的臉上流露更多的是欣喜和對即将到來的新生活的美好憧憬與向往。一張名為《歡送》的照片上,村民們打鼓敲鑼,拿着大紅花,前來為即将遠行的鄉鄰送别。在《惜别》照片上,曾經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因為搬遷到不同的地方,而不能像昔日那樣“把酒話桑麻”,手拉手,千般叮咛、萬般囑咐,總有說不完的話。《相約》照片上一群紮着紅領巾的小學生,相互交換紀念品,相約要好好學習,争取考入同一所大學,再聚一起。上車、上船,家具、物品已經裝車了、裝船了,坐在車上、船頭,回過頭來再看一眼祖祖輩輩居住的老家,再看一眼淳樸的鄉鄰,别了,老屋!别了,親人!各自安好,何日再聚首?1香嚴寺的石獅子。
2香嚴寺全景。
日照香爐升紫煙千年古刹香嚴寺當晚在丹江大觀苑的福森半島假日酒店入住,第二天前往丹江口水庫西側的香嚴寺。河南有“四大名寺”: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還有就是淅川的香嚴寺。但是知道香嚴寺的人恐怕不及前者。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地處偏遠的豫西,加之交通不便,所以雖同為千年古寺,但這裡的“香火”就不那麼旺盛。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想不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設給這座長期沉寂的古刹帶來新的生機。
汽車沿水庫行駛,遠處藍天青碧,深邃高遠,水天一色,萬頃漪瀾,宛如一位掀開朦胧面紗的少女,露出花容月貌。水庫裡的丹江水是那樣的清,那樣的純,清澈得像透明的水晶,又像無瑕的綠玉。這時,陣陣江風,帶來絲絲涼意,水面泛起粼粼波紋,陽光下,放眼望去,仿佛有千萬顆寶石鑲嵌在浮動的水面上,使偌大的水庫顯得格外秀美姣麗。不一會兒來到了三面環水,一面是山的倉房鄉了。倉房之所以得名,是因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厲兵秣馬,修建糧倉。這是一座峰巒疊翠的小島,形如遊龍,雄姿勃勃,正欲騰飛升空。島上綠林如茵,山風習習,滿山遍野透着一種靈秀之氣,真不愧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汽車從水庫邊拐入盤山蜿蜒的公路,駛過碧綠的坡地,穿過清澈的溪流,鱗次栉比的稻田與奇石嶙峋的岩峰在眼前飛逝而過,轉眼間就來到林木吐翠、修竹環繞的龍虎山崗廟村,香嚴寺就坐落在這龍虎相擁的半山腰中。
在一片翠竹成蔭中的小道上拾階而上,沒幾分鐘就來到莊嚴肅穆的香嚴寺前。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相傳是慧忠和尚所建。因大唐皇帝唐宣宗李忱在此削發為僧避難7年而聞名。因國師圓寂入塔時“異香百裡數月不散而得名為香嚴”。各個建築物上觸目即是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令國内旅遊專家贊歎不已,被稱為香嚴寺“三絕”。過牌坊,進山門,繞韋馱殿,穿十王殿,便到了接官廳。該廳為歇山式建築,兩層疊起,四角挑檐,橫跨十多級台階而建,設計獨特,造型别緻。香嚴寺最為雄偉壯觀的建築當數大雄寶殿。它巍然屹立在寺院的第二階上,大殿内的如來佛和十八羅漢的塑像神态各異,令人叫絕。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内牆上的巨幅壁畫,将四大天王、三仙聖母等20尊神像融為一體,線條流暢優美,形象栩栩如生。據專家考證,其為中原地區保存完好的最大壁畫,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
徜徉在千年古寺,欣賞着人間美景,山下不遠處萬頃丹江碧波晴朗明淨,浩淼無際無邊,岸邊茂林修竹峰巒疊起,中間隐居着這個唐代古刹。藏經樓内有一塊10平方米的靈氣寶地,俗稱“消災寶地”。這塊地方無論怎樣挖動,都自動升平,并略高于地面。相傳,唐宣宗在香嚴寺避難時,有一天夜裡,突然聽到“盜寇劫駕”的呼叫聲,他急忙翻身下床,從後門出逃,由于他慌不擇路,掉進了這塊深谷,盜寇聞聲追來時,隻見這裡濃霧彌漫,遮住了視線,衆僧趕到時,盜寇驚恐,四散潰逃。太監在這塊深谷裡找到了唐宣宗,正想下去扶救時,這塊地殼忽然托着唐宣宗徐徐升起和地面相平,衆僧驚喜萬分,齊跪賀宣宗承蒙寶地靈氣的庇護,才得以平安,宣宗當即燒香拜佛,并封此地為“靈氣寶地”。從此,凡來寺院燒香拜佛和遊覽觀光的朋友,都要到寶地上駐足,閉目祈禱,願萬事如意。聽一位信佛的朋友說過,萬象隻是浮雲,真正的佛就在自己心裡,所以,任何景觀隻是一個形式,心裡的寄托和祈願才是真正的“佛”!
走出寺院,信步于茂篂竹徑之間。耳邊濤聲委婉,流水潺潺;水簾洞、龍王泉、雙水洞、白布朝陽、羊洞山、孫膑看桃園,以及參天的皂角樹、茂密的寄生樹、千年塔林等景點,令人目不暇接。一種懷古的情愫油然而生,想起明代詩人“中州居士”李衮的《遊香嚴寺》一詩:回首瞻靈刹,蔥蔥竹樹新。好山如送客,山鳥靜看人。旭日熏堤柳,春風散渚頻。上方多淨侶,應許德為鄰。3香嚴寺無縫琉璃寶塔。
TIPS
渠首地址:南陽市淅川縣丹陽村
門票:免票
丹江大觀苑地址: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大觀苑
門票:128元
開放時間:8:00—17:00
香嚴寺地址: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對岸倉房鎮
門票:60元
開放時間:0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