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畫館主館。
2漢代古樂。
3鼓瑟奏樂。
一位學者曾經這樣說過:“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開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研究漢代文化那得去河南南陽。”漢畫像石是人們研究漢代文化的重要途徑。而在南陽就有一座以收藏漢化像石而聞名海外的博物館——南陽漢畫館。
漢畫館離著名的武候祠景區不遠。從武候祠出發,向南沿小路下坡,直行不遠,就會到達漢畫館。漢畫館大門前兩側聳立着一對高達11米的仿漢門阙,大門入口處正中是一堵具有厚重、古樸特色的大理石牆壁,其上雕鑿着由郭沫若題寫的“漢畫館”三個金色大字。穿過兩邊如茵的草坪,步入平坦的廣場,拾級而上,展現在面前的就是一座凝重典雅、氣勢壯觀的二重樓仿漢建築——主體陳列大樓。進入大廳,一股濃濃的漢風撲面而來。兩尊珍貴的大型石獸“天祿”、“辟邪”伫立在大廳中央。這兩尊石獸虎頭鳳尾,鱗身雙翼,造型古樸,栩栩如生。千萬别小看它們,這二尊石獸早在唐代就已經受到世人的矚目了,唐代李賢的《後漢書·孝靈帝紀》、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沈括的《夢溪筆談》都曾提到這二尊漢雕石獸。
漢畫像石興起于漢代。當時的權貴生時紙醉金迷,死後更是厚葬,紛紛營造大墓,以顯其等級地位。除在墓中多埋珍寶、陪葬俑供死者“享受”外,那些權貴們還依照地面建築的“周閣重門”的形式在石墓室裡用漢畫像石來記錄自己的一生。南陽漢畫像石刻,就是依附這種石墓室而生,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石刻藝術品。
漢畫館可以細分為建築藝術廳、天象與神話廳、舞樂百戲和角抵廳幾個主題大廳,所陳列的漢畫都以這幾個主題區分。這些漢畫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豐富,有顯示漢代天文學成就的日月星辰圖,有反映漢代歌舞雜技藝術的舞樂百戲圖,也有高門甲第、連車列騎、宴客投壺的漢代統治者奢華生活場面,還有表現漢代統治階級崇信道教、巫術的升仙圖和神話傳說。暢遊在這座藝術的殿堂,漫步在這漢文化的“長廊”,不禁讓人有一種夢回千年的感覺。4古戲俑。
建築藝術廳羽化升仙的千年期盼首先來到的是建築藝術廳,這裡的漢畫像石大多是以羽化升仙為主題。當時在漢初統治階級中流行黃老思想,崇信道教、巫術,拜神仙,服仙丹,求長生不老,因此在墓室内的畫像石大多是表現升仙思想的畫幅。“羽人神獸”圖中刻繪有“羽人”(神話中的飛仙)、“飛廉”(神獸)。羽人是求道學仙的人,身生幾寸長的毛羽,能從地上自升到樓台之上。飛廉是一種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現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繪飛廉。仔細觀察會發現,南陽漢畫像石中的飛廉,頭似龍而非龍,身似鹿而非鹿,身生兩翼後拖蛇尾,兩隻飛廉,一前一後追逐奔跑,神态生動自然。
而“神人騎虎射怪獸”漢畫石,采用的是陰線刻的雕刻技法,這在漢畫像石中是不多見的。南陽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屬于剔地并帶有橫豎紋襯地的淺浮雕,用粗放的陰線表達畫像的細部。畫像構思大膽巧妙,線條運用剛柔得度,畫像中的各種形象給人以古拙粗放、蒼勁豪邁的感覺。漢代早期的漢畫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淺浮雕和陰線刻的雕刻方法,但這種畫像石出土數量不多,因而也就越發顯得珍貴。
漢代工匠在石刻中充分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成功地刻畫出了衆多的藝術形象。無論是車馬的奔馳,宴樂的喧嘩,還是授經時的肅穆,歌舞時的歡樂,都安排得疏密有緻,特别是表現人物、動物的力與速度方面獲得極大的成功。漢代人民的生産勞動、建築藝術、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畫像石刻中都有充分的體現。有反映耕作場面的,有表現捕魚打撈的,有推漢代獨輪車的。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反映漢代封建貴族階層生活情景的漢畫像石,這也是南陽漢畫像石刻的主要表現對象。數不盡的樓閣台榭,對稱豎立的宮廷漢阙,骈駕飛馳的戰車,還有那奔馳在草原上的騎射狩獵……
鼓樂宴飨圖采用了上部直視,下部俯視的表現手法,酒杯用陷下去的窩狀來體現,構思可謂奇特。還有車騎出行圖、田獵圖、鬥雞圖,無一不是他們生前驕奢生活的寫照。作為供墓主人死後繼續奴役的對象,有些漢畫像中還刻繪有成群的奴婢侍從,楊柳細腰的高髻侍女,男奴操戈執盾,守衛在殿堂門阙之外,女婢端燈執鏡,侍奉在貴族身邊,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在南陽出土的衆多畫像石中,僅有一塊是帶有墓志銘的,它是許阿瞿墓志畫像石。從畫面上看,許阿瞿生前的生活非常快樂,可以推測他的家庭非常富足。但從墓志銘上可以得知,5歲的許阿瞿在東漢建甯年間,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為什麼殷實的家庭挽救不了幼小的生命呢?原來,在東漢末年,一場大瘟疫持續了好長時間,這場瘟疫讓無數人失去了生命,許阿瞿應該是在這場瘟疫中夭折的。國危出良相,病急求良醫。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關心人間疾苦的南陽人張仲景,懷着一顆慈悲濟世之心,精研醫理,著成《傷寒雜病論》。許阿瞿墓志畫像所反映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解說了醫聖出現的曆史背景。1天文廳。
2漢代生活漢畫像石館。
3帶有故事性的漢畫像石。
4帶有故事性的漢畫像石。
5帶有故事性的漢畫像石。
6帶有故事性的漢畫像石。
天文神話廳勤勞古人的卓越智慧穿過建築藝術廳就是天文神話廳。漢畫館中有不少以神話傳說和天文圖像為題材的漢畫像石,這些畫像石為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圖像資料。漢畫像石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見證了人類的智慧、勞動者的審美、中華民族的藝術追求。難怪當代藝術學創始人張道一教授在談到漢代畫像石藝術時指出:“其想象之奇特,結構之巧妙和造型之嚴謹,标志着我國繪畫藝術的成熟,成為中國美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中國畫曆來所強調的氣韻、力度在這裡找到了最早的源頭。”
西漢時期是我國天文學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人們對天象的觀察較之前代更為細緻準确,并且掌握了五大行星的運動規律,對日食、月食、太陽黑子這些現象,人們已逐步認識了其形成的原因。天文圖像是南陽漢畫像石内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占各地古代石刻天文圖像之首。漢畫像石用圖像的方法記錄了天文現象,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圖文并茂的漢代天文學資料。
展廳有一幅《日月同輝圖》。畫像一端刻圓腹烏鴉,圓腹為太陽,另一端刻月輪,月中有蟾蜍,畫像空白處刻飾星宿。烏鴉又叫金烏,金烏背負日輪又叫陽烏,《漢書·五行志》和《晉書·天文志》都有太陽黑子的記錄,這幅圖記錄的其實是古人早已觀察到的太陽黑子,至于“月裡有蟾蜍”則是古人對月中暗影的形象說法。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這幅《日月合璧圖》,古人用高超的手法,紀實與藝術的處理十分巧妙,象征月亮的蟾蜍遮住了表示太陽的金烏腹部中心,使人一望即知反映的是日食現象,說明漢代人們對日食産生的原因已有了正确的理解。
此外,漢畫像石還有描繪北鬥星、勾陳星、牛郎織女星及罕見的慧星圖等内容,是我國漢代天文科學方面的珍貴遺産和實物見證。其中,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等遠古神話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這些漢畫像,多采用粗放不羁的技法,不拘細微修飾,以高度概括、巧妙構思取勝,以形出神,誇張大膽,寥寥數筆而動态畢現。西方繪畫史上的印象派,于19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達到鼎盛,可眼前的漢畫,分明是更早流傳的“印象派”。很多以前在各類印刷品上所見的原始古樸的圖像,于此都能找到原型真迹。新中國成立後,曾發行過一套以漢畫“嫦娥奔月”為主題的郵票,所用的圖案就是嫦娥奔月漢畫像石上的圖樣。7參觀漢畫像石的遊客。
8漢代人物漢畫像石。舞樂百戲和角抵廳漢代民衆的日常生活
嚴格來說舞樂百戲和角抵廳是兩個廳,但它們又緊密相連。舞樂百戲在漢畫像石刻中得到了淋漓盡緻的表現。漢畫像石中的歌舞演員借助美妙的樂聲,舒展長袖,輕足點踏在複盤之上,盡情表演,我們似乎置身于數千觀衆之中,觀看那高大舞台上演出的優美古代舞蹈《七盤舞》,看得目不轉睛,如癡如醉,完全沉浸在金鼓管弦齊鳴、铿锵和諧有聲的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之中了。
這些漢畫像石舞蹈圖中有威風凜凜、激奮人心的健鼓舞,長袖飄拂、姿态曼妙的折腰舞,婉轉鼓側、逶迤丹庭的踏柑舞,飄飄欲仙、巾蕩若虹的長巾舞,蹑屐曆盤的七盤舞等。雜技畫像中有驚心動魄的沖狹、鬥牛、角抵,有顯示技巧的飛劍、跳丸、耍壺、蹴鞠、倒立頂碗、幻術吐火等。再看這幅圖上的沖狹女子,頭上髻鬟高束,身着束腰長袖緊身衣,引頸側身,像一隻矯健的飛燕,急速躍過插有利刃的狹圈,她的衣帶随風飄搖揚拂,可見動作之疾。觀此畫,不由得令人屏氣凝神,為演員驚險優美的藝術表演而捏了一把汗,最後又長出了一口氣。這些名目繁多的舞樂百戲,從音樂、舞蹈、戲劇、體育諸方面真切地反映了我國兩漢時期文化藝術的輝煌成就。以曆史故事為題材的畫像,在南陽漢畫館中也有不少。如“晏子見齊景公”“二桃殺三士”“荊轲刺秦王”“聶政刺韓王”“鴻門宴”“範雎受袍”“伯樂相馬”等。
可以說,南陽漢畫像石藝術風格别開生面,獨樹一幟,形成了漢代藝術史上獨特的畫像石刻藝術流派,在中國美術史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留下了輝煌的篇章。它主題突出,布局疏朗,藝術表現雄渾,内容言簡意赅,概括性強。如曆史故事畫,既未采用連環畫法,也未嚴格按照史料記載中的細枝末節去全盤描繪,僅根據故事的主題,抓住主要戲劇性沖突的代表人物或特點加以刻畫,一個長篇曆史故事,隻用寥寥數筆,便使人一目了然,回味無窮。這種巧妙的藝術構思與高度概括的藝術表現力,充分顯示出漢代藝術家卓越藝術創作才能和高超的雕刻技巧。
南陽漢畫像石對人物、動物的刻畫強調氣勢,誇張動态,注意以形出神。正是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形成了後世難以相比的深沉雄大、古樸豪放的氣勢美。20世紀30年代初,魯迅、董作賓、張中孚、孫文清等國内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掀起了搜集、整理、研究南陽漢畫像石的熱潮,特别是魯迅,不顧病魔纏身,對南陽漢畫像石的搜集和喜愛達到了癡迷的地步。他說,未來的光明前景将一定證明,我們是文學藝術遺産的繼承者,也是開拓者、建設者。建國後,南陽當地加強了對漢畫像石刻的搜集和保護,這座新建起來的南陽漢畫館(原館在武侯祠),就像一座巨大的漢代曆史文化藝術寶庫,時刻歡迎海内外一切有識之土前來探訪。
TIPS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卧龍區漢畫街398号
電話:0377-62061279
門票: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