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與軒轅曾一諾”——紀念《文明》雜志學術顧問馮其庸先生

“我與軒轅曾一諾”——紀念《文明》雜志學術顧問馮其庸先生

時間:2024-10-31 03:46:59

編者按:馮其庸,名遲,字其庸,号寬堂。江蘇無錫人,中共黨員。著名紅學家、史學家、書畫家、詩詞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終身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紅樓夢學會名譽會長,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文明》雜志學術顧問。2015年2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7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馮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享年93歲

1987年12月20日,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彙校》舉行發行儀式,馮其庸為購書者簽名留念。

浣溪沙·題張伯駒,馮其庸書。紅學研究的學術巨匠

馮其庸先生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文學史、戲曲史、藝術史研究,以《紅樓夢》研究著稱于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論庚辰本》《夢邊集》《漱石集》《秋風集》等專著二十餘種,并主編《紅樓夢》新校注本、《紅樓夢大詞典》等書。上世紀80年代初兩度應邀赴美,在斯坦福、哈佛、耶魯、加州伯克利等世界著名大學講學。1984年,領銜到蘇聯鑒定列甯格勒藏《石頭記》古抄本。曾獲首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首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我的文學情緣》一文中,曾經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與馮其庸先生的交往。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聽說中央電視台籌拍《紅樓夢》,便計劃在正定建造榮國府和榮甯一條街實景,為電視劇服務,又留下旅遊資源。他找故宮博物院專家查到相關建築圖,請馮先生論證曹雪芹身世與正定之間的關系。據馮先生考證,曹雪芹的祖先是北宋開國大将曹彬,曹彬是真定(今正定)靈壽人。央視劇組據此同意了正定的建議。于是,《紅樓夢》順利開拍,旅遊項目當年收回投資。

馮先生是治學嚴謹的紅學巨匠,他反對學術界的浮躁風氣,對紅學的守望有一種執着。幾年前,他看到有的文化學者在“百家講壇”講紅學偏離了學術,便一針見血地說,那不是紅學,那隻能算是“紅外亂談”。他和另一位紅學巨匠周汝昌先生有過許多學術辯論,這些辯論提高了當代紅學研究的水準。如今,兩位裡程碑式的人物都已作古,他們生前論著成了紅學的财富和經典。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中國文人素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境界和追求,馮先生是真正的踐行者。他認為,一本好書要仔細研讀,慢慢領悟,把書中要義真正弄明白;同時要邁開雙腳,把讀書和調查研究結合起來。他說:“這是我幾十年養成的讀書習慣,也是研究學問的方法和路徑。”

馮其庸對中國西部曆史文化和藝術有特殊感情和獨到研究。他曾回憶說:“文革後,乃得九遊西域,登昆侖之巅,曆大漠之險,探居延之奇,尋黑城之謎,循絲路之蹤迹,得玄奘之歸路。于是益知學問之杳渺、吾生之有涯也。”2005年,他以82歲高齡第三次登上帕米爾高原海拔4700米的明鐵蓋達坂,為玄奘樹立“東歸碑記”。從米蘭進入羅布泊至樓蘭,穿越羅經龍城、白龍堆、三隴沙、玉門關到敦煌,馮先生所走路線,即是當年張骞西行和玄奘東歸的古道。馮其庸探訪玄奘取經古道,是一千多年來首次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中外學術界。

馮其庸自幼研習書畫,多年的學術修養和豐富閱曆使他的文人書畫自成一家。他的書畫創作在“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中得到升華,創作的西部山水重彩斑斓,在畫壇獨樹一幟,并出版了大型畫冊《馮其庸書畫集》《馮其庸山水畫集》。他曾先後四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和攝影展,獲得業界高度評價。84歲的馮其庸卻寫下自謙、自嘲的詩句:“老夫八十尚孩童,西抹東塗太匆匆。”

深林書屋,馮其庸畫。

2001年10月,黃山工藤畫室,馮其庸先生(左)與日本著名畫家工藤賢司在切磋漢畫技藝。

2007年4月28日,長江三峽瞿塘關。瞿塘關遺址博物館正式落成,馮其庸先生(前)專程前往為其落成剪彩。

2006年5月21日,北京家中,馮其庸先生工作瞬間。名士風骨家國情懷2016年8月,中央文史研究館《中華書畫家》雜志刊登了馮其庸先生當年的《金縷曲·贈範敬宜學長兄》:“猶記當年否?正西窗、長歌激越、滿眼神州。逐鹿中原天下事,虎躍龍騰獅吼。共奮袂,榆關燕幽。誰識風波地起,有多少故人作楚囚。天地泣,鬼神愁。丈夫不解記細尤。莽昆侖,晴空萬裡,可以遨遊。急駕巨龍騰飛上,此其時,莫遲留。哪顧得霜髯雪頭。我與軒轅曾一諾,縱粉身碎骨誓相酬。君與我,共驅驺。”這是馮先生人生經曆和家國情懷的真實寫照。

馮其庸先生晚年在《自叙》中備述求學求真的經曆和感悟。他幼時家境貧寒,祖母、母親每常向竈而泣;24歲考入無錫國學專修學校,32歲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這個人文荟萃、宿學碩德積聚之地,得聞郭沫若、唐蘭、胡厚宣等各學科、各學派諸先生之學,“多所仰止而益知其不足”。雖然曾因“白專道路”“個人奮鬥”遭到批判,然而“雖萬劫而不滅求學求真之心也!”

馮其庸先生的遠去,是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他的家國情懷和治學思想,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

趙德潤/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