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坎老人今年60多歲,身體硬朗。在家人和朋友面前,他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威嚴長輩,但當和自己心愛的鷹在一起時,他的嘴角就會不經意地上揚。這翺翔藍天的猛禽,在老人身邊也像孩童一樣乖巧,那畫面每每令我動容。
新疆柯爾克孜族馴鷹已有四千多年曆史,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憑借勇敢與智慧馴服兇猛的雄鷹來協助捕獵,馴鷹的技巧世代口頭相傳。柯爾克孜人把鷹當作朋友,甚至當作自己的孩子,當鷹長到三四歲的時候,他們會将鷹放歸山裡,讓鷹繁衍後代,每次分離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也是必須履行的約定。随着社會的發展,如今柯爾克孜族逐漸不再需要利用鷹來捕獵,古老的馴鷹技法正在被人們淡忘。1.柯爾克孜族的一個馴鷹世家。知道我是攝影師,他們希望我幫忙拍一張合影。在阿合奇,不是所有的柯爾克孜族都能馴鷹,要有當地政府頒發的資格證才行,目前全縣隻有50多個人擁有馴鷹資格證,相關的考評非常難,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
2.接連下了幾場大雪後,馬坎帶着小兒子去捕獵。這次打算出去3天左右,父子倆随身帶着家裡做好的馕當幹糧。捕獵的獵物一般是兔子,有時也能捕到狐狸。
3.去除眼罩的雛鷹。馬坎說,除非是圈養的老鷹,否則,附近有孩子或有羊等牲畜時決不能拿下鷹的眼罩,鷹會對他們發起攻擊。在野外捕獲的老鷹,要經過一個适應人類的過程,之後才能拿下它們的眼罩。老鷹如果情緒焦躁或者受到驚吓,就千萬不能放開它。這是柯爾克孜族代代相傳的經驗。
4.馬坎正在準備熬鷹。鷹的體重可達6公斤,俯沖速度可達300公裡每小時,要捕獲它們确實需要一些技巧。馬坎捕捉這隻鷹時,用細細的樹枝制作了機關,挑選合适的地點設置了陷阱,以兔子做誘餌,并布置了結實的網。
5.馬坎準備在農曆新年之後就放這隻鷹回歸山野。柯爾克孜族獵人會終生狩獵,但和一隻鷹的“合作”時間隻有三四年。最後一次共同打獵之前,馬坎撫摸着鷹的羽毛,對它表示感謝:“你表現得很好,希望這些日子你也喜歡我。再過幾年,我可能已不在這個世上,我必須放你走,希望你能回歸自然,有自己的後代。無論你到了哪裡,都要保重。”這一刻,他仿佛是在和自己的兒子說話,悲喜交加。
1.冬天,馬坎老人帶着鷹來到河邊,準備狩獵。通常情況下狩獵捉到的兔子就成了鷹的美餐。獵鷹的胃口很大,每次能吃掉1—2公斤肉,吃一頓可以頂一兩天。平時馬坎也會喂它吃羊肉和羊的内髒。
2.馬坎的大兒子和我的攝影師同事。我剛拍完一張馬坎和他大兒子的親密合影,拍這張照片時,我讓他們也像之前那張父子合影一樣“親一口”,馬坎父子聽懂了我的玩笑,大家一起大笑起來。柯爾克孜族人很真誠,很好交往,陌生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就會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親切。
3.馬坎的大兒媳和孩子們。大兒媳負責打理全家的生活起居,包括打掃衛生、擠羊奶、做馕餅,孩子們會圍繞在她身邊,幫忙打個下手。她的丈夫對馴鷹并沒有太大興趣,因為馴鷹是一件很費工夫還費錢的事情,他們家不富有,生活剛能過得去。
4.馬坎和小兒子一起,用自己揉搓的牦牛繩子作為安全繩,從山頂慢慢下到距離地面100米高的鷹窩,觀察老鷹的成長。下面的鷹窩裡有兩隻雛鷹,後來馬坎從中挑選了一隻強健的雛鷹給兒子,讓他繼承馴鷹事業。
5.馬坎的小兒子,90後。他是馬坎所有兒女中對馴鷹最感興趣的一個,馬坎将馴鷹的技法和經驗全都傳授給了他。小兒子性格比較内向,話不多,感覺酷酷的,但能力很強,是個實幹派,馬坎很喜歡他,時常把他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