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慧蘭,韓國仁川人,咖啡店主。
CNT對話
咖啡館的生意好嗎?
我開的咖啡館在仁川市江華島,算是鄉下地區,但也不是特别蕭條。店裡主要賣本地制作的甜點和咖啡,平時和周末的客人不太一樣,平時主要是在附近生活和工作的人來喝咖啡,周末人會更多一些,遊客也比較多,江華島上有很多景點,也有一些本國遊客會來。有的顧客一天會來兩次。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喝咖啡?
韓國社會的節奏非常快,所以韓國人似乎很喜歡咖啡帶來的那種緩慢的美學,普通的美式咖啡是大家最常點的,喝一杯咖啡感覺人就精神起來了。有什麼針對遊客的推薦嗎?
特别推薦大家嘗試咖啡館裡的當地甜點和咖啡,以我們店為例,有用米飯和艾草制成的蛋糕,還有紅參汁和紅參拿鐵,比較有韓國特色。還有就是季節性的甜品,比如夏季用當地種的草莓制成的草莓冰激淩,隻在5月供應。
世界之最韓國咖啡簡史
有調查顯示,韓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離不開的就是咖啡,其次才是智能手機,街上最常見的景象就是路人人手一杯咖啡。
1.從南山俯瞰首爾。
韓國的認證咖啡師超過35萬名,為全球之首,是星巴克全球員工數量的兩倍;此外還有147個SCAE(歐洲咖啡精品協會)授權培訓師和超過2000名“Q-Graders”(咖啡品質鑒定師,中國大陸目前約有800名),同樣是世界之最。咖啡師培訓曾經是韓國政府為提高年輕人就業率而提供的免費項目。
韓國咖啡的品質也極好,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的普通咖啡師,在韓國真有可能混不下去,如今,韓國咖啡館已經開始占領紐約街頭了。
咖啡最初引入韓國,是在19世紀末的朝鮮時代,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李熙(1852—1919),是韓國曆史上第一個接觸咖啡的人。1895年乙未事變後,李熙逃難至俄國公使館,此後的一年多裡,每天與俄國公使衛貝魯喝咖啡,就此養成習慣,後來德壽宮中頗具俄羅斯風格的“靜觀軒”,成為他每天喝咖啡的地方。這段曆史常被韓國各類現代文學作品引用,朱鎮模和金素妍主演的電影《咖啡》便是取材于這一曆史事件。
咖啡最初是李熙用來款待各國大使、貴賓的尊貴飲料,後來德國人孫铎被允許在貞洞俱樂部(今貞洞劇場)販賣咖啡,這是韓國最早的咖啡館。19世紀20年代起,首爾的明洞和忠武路、鐘路等地區陸續有咖啡店開業,當時能喝咖啡的非富即貴。朝鮮戰争之後,美軍軍營附近出現許多賣咖啡的“茶房”,咖啡豆和袋裝咖啡源源不斷地從軍營流向民間,逐步俘虜了韓國人的味蕾。20世紀50年代,韓國政府一度禁止個人前往咖啡館,因為那裡經常成為談論政治的場所。60年代,咖啡逐漸被中産階級接受,咖啡館開始作為青年男女約會的場所。20世紀70年代韓國經濟起飛,更多平民百姓有機會接觸咖啡,并養成了“一日三杯”的有趣文化。90年代,星巴克進入首爾,韓國的咖啡館逐漸專業起來,形成一種新的咖啡文化。如今,韓國的咖啡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文化節之一。
韓國年輕人通常會和父母同住,或是住在狹窄的出租屋内,對他們來說,咖啡館就是家的延伸,既是約會、朋友聚會的場所,也是自習室和工作間。韓國高校有很多小組作業,需要幾個人共同讨論、發表一個主題項目,于是,環境舒适、可以免費上網、又能暢所欲言的咖啡館就成了大學生們溝通交流的好去處。
2.駱山公園JazzStory咖啡館。
3.北村的韓屋。Tips咖啡館裡看韓國
■韓國上班族一般都鐘愛冰美式咖啡,提神、便宜、熱量低,咖啡越濃,咖啡店的生意越好。加冰是因為韓國人本身就愛飲用冰水,有人冬天也不會喝熱水。有的便利店還會在美式咖啡裡放一些糖漿。在店裡喝的話,卡布奇諾是不錯的選擇,韓式卡布奇諾喜歡撒一些肉桂粉,增加口感和香味。
■以美式咖啡為例,咖啡店能買到的最便宜的美式咖啡大約1000韓元(約6元人民币),2500—3000韓元(15—18元人民币)是比較正常的價格。許多咖啡館外帶的價格會便宜幾塊錢。一般小餐館會在門口提供免費的速溶咖啡,韓國人認為午飯後喝咖啡能促進消化。
■韓國電影與韓劇裡,咖啡的元素無處不在,尹恩惠和孔侑主演的《咖啡王子一号店》、洪尚秀導演的《自由之丘》,幹脆直接以咖啡館的名字命名,其他以咖啡館作為取景地的影視劇更是不計其數。韓國歌曲中,光是以“美式咖啡”為名的歌曲就有幾十首。
■超過75%的韓國人會喝速溶咖啡,一般超市都能買到。20世紀70年代誕生的麥馨咖啡(Maxim)是韓國的“國民速溶咖啡”,其中卡奴美式黑咖啡是比較純正的黑咖啡,摩卡口味的黃麥馨咖啡是比較大衆的選擇。韓國的便利店裡還有各式各樣的罐裝咖啡,價格便宜,比一般的速溶咖啡好喝。
■除了首爾,韓國第四大城市大邱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街,被稱為“韓國咖啡之城”,韓國第一港口釜山也有很多咖啡館,甘川村、冬柏公園等景點,最好的觀景台都是私人咖啡館。
每天1.4杯無處不在,千奇百怪
首爾幾乎每走幾步就有一家咖啡館或者咖啡販售機,咖啡館裡塞滿了千奇百怪的元素,跟這座城市的調性一樣,一邊是整齊規劃的都市大道,一邊是野蠻生長、錯落無序的賽博朋克街區。
要推薦首爾的咖啡館是一件很難的事。首先,所有的網紅咖啡館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内,我讨厭喧嚣的咖啡館,唯一去過的一家是景福宮附近一家暗黑金屬主題的咖啡館,因為周年慶,所有飲品免費。其次,我并不比一般遊客更了解這些咖啡館,咖啡館在韓國就如同菜市場一樣,并不是一個值得反複推敲的場所,我關注的隻是一塊舒适的地方和一杯咖啡。但我的确可以羅列一些值得去的街區,比如景福宮附近的西村、三清洞、北村,東崇洞的駱山公園和江南的很多地方,都有整條整條的咖啡街。
我更喜歡的,還是街角那種總是空無一人的咖啡館,裡面通常坐着一位愁眉苦臉的老闆——他并不是為了客源發愁,而是因為你的闖入擾亂了他的創作,這樣的老闆通常是藝術家。還有一些看店的姑娘,一般30歲左右,她們通常對咖啡本身并不怎麼感興趣,令她們好奇的是突然造訪的顧客,比如一位孤獨的男士。我在西藏博物館樓上的那家咖啡館待過一個下午,店裡隻有我和年輕漂亮的老闆娘,咖啡館的主調是白色,裝滿了書,風格和老闆娘的打扮很一緻。我和老闆娘始終保持着禮貌的距離,她小心翼翼地問我是不是旅行者,我說算是吧,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絮絮叨叨的,像在播放洪尚秀導演的電影,我想,這才是首爾咖啡館的正确打開方式吧。
我在首爾泡過的最浪漫的咖啡館,要數駱山公園的JazzStory,周邊有很多小劇場,彌漫着文藝的氣息。JazzStory的外觀看上去像一個發光的溫室,店裡用那種軍綠色的彈藥箱充當咖啡桌,旁邊放着古典鋼琴和留聲機,有一面牆全是黑膠唱片,背景音樂一定是爵士樂。
首爾的圖書館也有不錯的咖啡館。有段時間我總泡在安國附近的設計圖書館,從安國地鐵站1号口出來,就會路過那家叫作“自由之丘”(Jiyugaoka8丁目)的咖啡館,這裡曾是洪尚秀電影的取景地,牆上挂着他導演的《自由之丘》的海報。設計圖書館是一棟天井式的現代建築,因為采取會員制,幾乎沒什麼人,最惬意的事情便是坐在這裡啜着咖啡,透過玻璃窗看一天的光線在超現實的建築中移動。
位于江南的旅行圖書館,與設計圖書館同屬現代集團,一樓是古典的咖啡館,外面的露台有一面石牆,頗具韓國傳統色彩。旅行圖書館由有着“設計諸葛亮”之稱的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片山正通設計,他把有機、不規則狀的平面置入原有的方形建築框架,這種做法有别于傳統建築的次序,卻為這座平淡無奇的原始建築增添了趣味;同時,刻意做出模仿自然、未經雕琢的平面,所有木頭書架順着牆面一直延伸,在屋頂自然結合,像樹一樣盤根錯節;空間正中央安插了一座仿佛是随意捏成的曲折樓梯,表面看毫無章法,實際上卻是在打破傳統形狀的界線,制造具有戲劇張力的視覺焦點。折梯形狀奇特,底下有類似鑽石、礦物結晶的幾何斜面,除了是空間的中央動線,也俨然自成一座雕塑品。
展望台咖啡館也是首爾的一個特色。北村一帶的咖啡館和韓屋緊密結合,作為旅遊區,不少咖啡館都擠滿了遊客,要拍到韓屋全景,必須找到一個私人展望台才行,而私人展望台并不收門票,隻需消費一杯咖啡即可。
我并不想描繪一個所謂的“咖啡地圖”,其實,在每天人均喝掉1.4杯咖啡的韓國,咖啡館根本不需要标新立異的噱頭和精心挑選的豆種就能維持下去,開咖啡館的人,有的不過就是因為自己要喝而已。與其尋找咖啡館,不如把時間真正花在享用咖啡上。駱山公園JazzStory咖啡館。在路上流浪在咖啡館
夏天的傍晚,我和朋友從仁王山上下來,步行到青瓦台,再走到景福宮的迎秋門附近,瞥見街對面一家名叫“在路上”的咖啡館,它在燈光昏暗的街面上顯得格外撩人。以凱魯亞克的書命名的店鋪很多,有的店主是真文藝,有的則可能根本沒聽說過“垮掉的一代”。
1
2
3
4
51-5.OnTheRoad咖啡館,黑膠唱片與啤酒相伴。
首爾熱門的文藝聚集地西村就在附近,但和那些徹夜不眠的夜店相比,周四晚上的咖啡館有些缺乏人氣,老闆趴在露台的圍欄上呆呆地望着對面的景福宮。
“這裡看起來好像很貴。”朋友說。也是,這個咖啡館的地段,在北京,相當于是開在故宮跟前。此時我剛到韓國不久,對韓國的物價還沒産生概念。“沒關系,我們點最便宜的。”
咖啡館的格局不大,水泥地面,有幾張簡單的桌椅,牆上挂着一些小畫,吧台後面是一整面唱片牆——韓國許多咖啡館都有類似的設計,裡屋是一個工作室。我們坐在敞開的窗邊,窗台上放着幾盆多肉植物,窗外便是景福宮。老闆拿來菜單,上面寫着咖啡館的英文名“Project:OnTheRoad”(項目:在路上),原來,老闆是影評人和劇作家,咖啡館的名字源于他做過的一個項目。菜單上的價格比起正經的酒吧還是要便宜一截,軟飲6000—8000韓元(36—48元人民币),酒5000韓元(約30元人民币)起,我們點了一瓶啤酒和一杯奶茶。
6月的首爾還有些微涼,清風從窗外徐徐吹來,我感覺仿佛回到了上海的某個夏夜,有弦樂和CASS啤酒相伴——我特地點了本土的啤酒,提醒自己是在韓國。
我和老闆閑聊:“你是作家?主要寫哪方面的内容呢?”他用不太流暢的英文說:“古典音樂、戲劇和電影。我也經常在報紙、雜志上寫專欄。咖啡館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離開“在路上”,趁着微醺,欣賞眼前閃着青綠色燈光的光化門,門前沒了遊覽的人群,顯得冷冷清清的。我忽然有些感慨,這個咖啡館的老闆,正在過着我曾經想過的生活,我也想過要開一家咖啡館,我想要人生一半的時間住在大都市裡,另一半的時間遠離人群,但都市生活需要昂貴的成本,而那會讓我喪失許多時間。
也許,我永遠不會擁有這樣的一間咖啡館,對一個旅行者來說,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永久停留。可能,旅行更像是在經曆一種修行——“成道莫回鄉,回鄉道不成”。
入冬之後,我在住所附近的咖啡館度過了無數個下午。這是我在首爾的第四個住處,位于城北區鐘岩洞的一條巷子裡,街區呈塊狀分布,門外有一排便利店,附近還有7-11、CU、GS25,店員都是打工的學生,通常很難分辨到底是哪國人。
咖啡館就在斜對面,氛圍都不錯,我最喜歡24小時營業的那家,下午常去寫稿、整理照片,用蹩腳的韓語要上一杯美式,就可以坐一個下午,有時候寫着寫着會忘了将咖啡喝完,也有時候中途背着攝影包跑去某個地方,然後又回來。我在這裡寫完了一部以咖啡館為引子的科幻小說:“……白牆、牆邊一株墨西哥仙人掌、木紋天花闆、黑色挂燈、壁爐、幾本裝點門面的厚書是标志特征,音響裡播放着懷舊的爵士樂,拖着慵懶而小心翼翼的鼓點,所有顧客的動作都瞬間變得蹑手蹑腳,緩慢而帶有節奏感。”
咖啡館有一間小包廂,打開後門是一個醜陋的小院,有人會溜出去抽煙、說悄悄話,門一開,陽光正好能射到我的桌前。偶爾我也會霸占吧台旁邊的一個沙發,這裡有一盞落地燈,桌面很大,能放下我需要的所有東西。寫累了,我會聽旁邊的年輕人聊天,大多是關于男朋友、女朋友的話題,這個年齡關注這類話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淩晨,從咖啡館出來,走進開着暖氣的便利店,周身都溫暖起來,此時突然出現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穿着寬大的衣裳,聽着H.O.T的音樂,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
從夏天到冬天,從午後到淩晨,從城北區到鐘路區,再到漢江南岸,我像是這個城市的遊魂一樣,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更換咖啡館,不斷地寫作、拍攝,度過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