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伊朗 當我們在伊朗談論咖啡

伊朗 當我們在伊朗談論咖啡

時間:2024-10-31 01:03:40

有些伊朗人認為咖啡起源于伊朗——公元600年前後,一個牧羊人在伊朗高原的山坡上放牧綿羊和山羊,在灌木中發現了一些幹燥的種子。很難說咖啡象征着“西方”,因為它很早就成為波斯和中東文化的一部分,那時候很多歐洲人還不知道咖啡為何物。但也有伊朗朋友告訴我,沒有“伊朗咖啡”這種東西,伊朗民衆很少喝咖啡,咖啡店時常關門。矛盾,伴随着我在伊朗的整個旅程。當我和當地人談論咖啡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單純在談論一種飲品或者文化,至少在伊朗和它的鄰邦亞美尼亞,談論咖啡,就是在談論政治。

SunnyML:伊朗人,内科醫生,現生活在卡拉傑。

CNT對話

第一次喝咖啡是什麼時候?

應該是八九年前在烏爾米耶(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那時我差不多20歲。咖啡不是伊朗的傳統飲料,我們家裡通常不會有這種玩意兒。出于好奇,我和同學去了烏爾米耶的一家咖啡館,點了一杯黑咖啡,波斯語叫作Ghahve。我很喜歡它的苦澀,需要一點一點去品味,它讓我感到振奮,給我帶來能量。後來我每周都會去兩三次咖啡館,現在由于工作忙就不常去了。

在伊朗通常什麼人喜歡喝咖啡?

通常是年輕人和受過教育的市民,很難在鄉村看到喝咖啡的人,許多人連意式濃縮和拿鐵的區别也不知道。人們也很少在家喝咖啡,也許年輕人會吧。多數人喜歡加了奶的咖啡,比如拿鐵,喜歡黑咖啡的很少,畢竟伊朗人喜歡甜食。

伊朗的咖啡和其他國家有什麼區别嗎?

前段時間我去伊斯坦布爾旅遊,沒感覺這裡的咖啡和伊朗有什麼不同。非要找點差别的話,那就是在土耳其随便就能喝到很不錯的咖啡,但在伊朗一定得找一家很好的咖啡館才行。咖啡是土耳其的傳統飲品,而伊朗的傳統飲品是茶。

對到伊朗旅行的咖啡愛好者有何忠告?

希望他們能找到一家好的咖啡館,否則他們應該自己預先準備好“雀巢”。

聚會關于咖啡的一聲歎息

我要去伊朗。這個決定是在恒河邊的天台上喝咖啡時做出的。當時和我一起圍坐在天台上的有英國人、丹麥人和兩個德國人,他們讨論起要去伊朗旅行,感覺就像是我們在國内說想要去大理一樣。2013年元旦,中國飛往伊朗的旅遊航班剛剛啟動,除了石油公司的員工以外,很多人都以為這個神秘的國度還停留在戰亂、封閉的狀态,我對這個國家也知之甚少,天台上的這次讨論無意中給我指了一條明路。

1.伊朗的“國民飲料”―紅茶。

2.大不裡士的咖啡甜品店。

前往伊朗的航班被安排在一個特别的候機廳,裡面坐着一些年輕的女子、幾個穿着保守的老人和氣度不凡的中年紳士。讓我詫異的是,年輕女子都沒戴頭巾,且妝容豔麗,香氣沁人。和印度、中東一樣,伊朗自古盛産香料,在樹脂、香脂類香料的使用上有悠久的傳統,香水中有一種專門的東方香調(Oriental),就是來自這些神秘的國家,即便是在保守的伊朗,女性依然可以用這種傳統的方式“誘惑”你。

經過一陣氣流的颠簸之後,飛機進入了霧氣沉沉的德黑蘭上空,臨降落前,一陣黃沙拂過,吹得機翼咔咔作響。忽然,機艙裡的女人們像是接到了一道神秘的指令,齊刷刷地戴上了頭巾。伊朗到了。

伊朗也曾一度西化,20世紀70年代,伊朗人已經背着阿迪達斯背包,坐在肯德基裡吃上校雞塊了。1972年,一個洛杉矶人到伊朗自駕遊,看着路邊的大草坪和整潔的路面,不禁感歎:像是行駛在比佛利山莊。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這一切劃上了句号。如今,從Enghelab廣場到Vali-e-asr一帶是德黑蘭文藝産業的聚集地,有不少書店、教育中心和藝術中心,也有着獨立于德黑蘭其他地方的時尚氣息,我在德黑蘭時常去附近的咖啡館和劇場。在我眼中,德黑蘭,甚至整個伊朗西北部到亞美尼亞都是相當文藝的。

得知我想要了解伊朗的咖啡文化,德黑蘭朋友紮赫拉說:“世界上并沒有‘伊朗咖啡’這種東西,我們能喝到的咖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标準商品。”

“但我的确在伊朗的咖啡館裡喝了不少咖啡啊。”

“你知道,一般在這裡喝咖啡是一種知識分子的行為,而并非一種文化。受過教育的人和大學生才在咖啡館裡喝咖啡。另外,德黑蘭和一些大型城市也有不少喝咖啡的人。因為咖啡很貴,普通人隻會喝茶,紅茶最普遍,然後是綠茶,還有藥茶。我們通常約人見面談事情的時候才會去咖啡館,并不是因為我們喜歡喝咖啡,去咖啡館似乎成了一種炫耀。”

咖啡在伊朗确實和貴族文化有關,曾經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就有一家特别鐘愛的咖啡館,老闆遠遠看到國王的座駕,就開始動手準備咖啡了。1971年伊朗慶祝波斯帝國建立2500周年,舉行了一場“史上最奢侈的派對”,因為現場咖啡機不夠用,組織者不得已拿出20公斤雀巢速溶咖啡來應付。

我去的一些咖啡館也确實如紮赫拉說,是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聚會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裡面畫着可愛的卡通娃娃,顧客大都是約會的少男少女,他們會在牆上寫對方的名字。紮赫拉不以為然:“在伊朗男孩和女孩的關系是受限制的,雖然牽手和親吻并不犯法,但是極少有人敢在公共場合這麼做。年輕人去咖啡館,是因為感覺自由一點,但他們也不能常去,因為收入原因,一個月能喝一次咖啡就不容易了。”

因為收入很難滿足生活所需,紮赫拉打算離開伊朗,去其他國家找份工作。“但我丈夫不會讓我走。我要離婚,他不願意。”紮赫拉歎息着。根據伊朗的法律,兩個人不相愛了并不能作為離婚的依據,如果沒有離婚證,作為一個穆斯林婦女,将來也會面臨很多問題。

Tips在伊朗到底能否喝上一杯咖啡

■伊朗人非常熱情,如果有人邀請你去他家喝茶、喝咖啡,90%是出于善意,但同時也要小心那10%的壞人。

■如果你已經無聊到要在德黑蘭尋找咖啡館了,恭喜你,獲得了伊朗首都的正确打開方式。無論當地人還是導遊,都不建議在這個空氣污染嚴重(雖然污染程度通常不及北京的一半)和建築缺乏吸引力(誇張得有些無聊)的地方待太久,但這座城市的确是伊朗的精華,有許多博物館、畫廊和集市,需要慢慢走、仔細找。在這裡也更容易結識當地人,德黑蘭英語的普及程度要遠遠高于伊朗其他地方。

■如果你仍然堅持要在德黑蘭喝咖啡的話,“藝術家之家”的一樓是一間咖啡廳(營業時間:11:00—22:30),也是伊朗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采訪意識形态化的咖啡館

從踏上伊朗的那一天起,我的感官就始終處在矛盾的臨界點,既相信見到、聽到的一切,又會即刻對此産生懷疑。比如,為了控制國内輿論,伊朗隻有為數不多的官方電視頻道、審查嚴格的報刊雜志和經過篩選的網絡内容;然而,家家有衛星電視、用Facebook也是不争的事實。再比如,伊朗禁止酒精飲料,但不含酒精的啤酒卻是合法的,人們也學會了通過“古法”釀制不同的美酒。

去藝術咖啡館的路上。伊朗社會十分複雜,宗教和政治問題層出不窮,當地咖啡館的發展史也是一波三折。伊朗的咖啡館也是秘密警察經常光臨的地方,不僅受到政府的種種限制,還會突然被宗教警察關停,2012年夏天的一個周末,就有87家咖啡館因為“不符合伊斯蘭價值觀”而被迫關閉。其實,為了對抗西方文化的影響,關停咖啡館的行動從伊斯蘭革命之後就開始了,即便勉強維持着的咖啡館,也需要安裝閉路電視接受監控,并有義務向警方和安全部門提供數據。2011年,德黑蘭最受歡迎的咖啡館之一——布拉格咖啡館(CaféPrague)的關閉成為一個震驚海外的事件。這家咖啡館距離德黑蘭大學僅一步之遙,自2009年開業以來,一直是學生、年輕知識分子和社會活動家的避難所,同時也是許多伊朗人的共同記憶,它是不少情侶、夫婦第一次約會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可以擺脫家長和道德警察的監督,暢所欲言地談情說愛、談論時政。

我和網上結識的生物科學女博士FaKa相約,在德黑蘭的HonarCafé(藝術咖啡館)見面,這裡也是文藝青年和藝術家們的聚集地。在伊朗,女孩的教育程度普遍較高,高等教育似乎也成為逃避婚姻或是逃離這個國家的一種方式。

當晚,一輛SAIPA牌老式轎車開到我住的樓下,FaKa示意我趕緊上車。我鑽進車廂,裡面放着小提琴音樂,一陣香水味撲面而來,三個蒙着面紗的陌生女子正睜大眼睛上下打量我。引擎聲響起,我感覺就像是被劫持了一樣,不過是心甘情願的。

我很快就被FaKa的姐姐、美麗大方的RahilKa迷住了,FaKa可愛的小侄女MahSa不時問我一些古怪的問題,弄得我哭笑不得,她還在我的筆記本上畫了螃蟹和八爪魚。

HonarCafé裝修得更像一個風格獨特的酒吧,裡面放着《加州旅館》,打扮得格外紳士的男士們和為數不多的女士們優雅地說笑。我本來應該扮演“采訪者”的角色,但幾位女士輪番對我提問,讓我更多時候變成了采訪對象。伊朗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們對我的好奇遠超過我對他們,随着在伊朗旅行的深入,這種感覺愈發強烈。伊朗人對外國人往往過度熱情,雖然我相信他們的熱情是發自内心的,但對于一個曾經高高在上的民族來說,這種殷勤好客有時還是會讓人感覺不自在,就像是要努力争得更多同情心,和對慘淡的經濟做一些補救。

後來,當我聽說RahilKa嫁給了一個英國人時,并不驚訝,她在Facebook上早就不再以頭巾示人,永遠帶着快樂的笑容。而FaKa剛好相反,讀完博士後幾乎就從Facebook上消失了。但她們對我還是同樣的友好、熱情,每次對話都以“我們想你”開始,以“期待你快來伊朗”結束。巴紮内的果汁店。橋梁咖啡與自由

我在伊朗度過了瘋狂的一個月,每天都有欣喜,但也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讓我想要逃離。我搭車從伊朗北部翻越高加索山,到了亞美尼亞的首都埃裡溫,這裡的氣氛雖然也常讓人感到窒息,但咖啡總算是随處可見了。亞美尼亞人會用咖啡來開啟新的一天,咖啡也是與家人、朋友、鄰居聯絡感情的最佳方式。亞美尼亞咖啡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簡單,在任意一家商店買一種叫作jazve的咖啡壺就行了。

1.信仰基督的亞美尼亞人。

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是一對“死敵”,但也許是受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的影響,亞美尼亞咖啡的制作過程和使用的器皿都與土耳其咖啡非常相似,不過在亞美尼亞可千萬别這麼說,因為“亞美尼亞沒有土耳其咖啡!”亞美尼亞人稱自己的咖啡為“Soorj”,這可能是一個拟聲詞,來自啜飲咖啡的聲音。

因為經濟不景氣,亞美尼亞人很少到咖啡館喝咖啡,比起咖啡,他們甯願去酒館喝酒,一小杯伏特加就可以消磨整個晚上。埃裡溫似乎是一個無酒不歡的城市,伏特加是人們交往的開場白,街上常有危險的醉漢尋釁。酒吧總是開在不起眼的位置——地下,在這樣的空間裡法律很容易失去效應。亞美尼亞人喝酒并不講究,不像美國人已經把調酒文化搞到繁複得令人發指,在這樣一個宗教國家,酒價也不便宜,也許是因為匮乏,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單純的需求。

冬季的埃裡溫總是大雪紛紛,我住的旅館總共隻有4個人,其中一個是正在環遊世界的日本女孩Hiroka,即将去倫敦大學念曆史地理學博士。Hiroka來自同樣寒冷、嗜酒的劄幌,到了埃裡溫簡直就像掉進酒壇裡了,不過她不像亞美尼亞人,喝酒是為了社交或打發無聊,她是真的熱愛喝酒這件事。此外,Hiroka旅途中唯一的紀念品,就是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咖啡壺,準備将它們全都帶回日本。

早上我們一起喝咖啡,Hiroka擅長咖啡占蔔,她讓我将盤子蓋在咖啡杯上,稍微搖晃,心中想着要占蔔的問題,然後再将杯盤小心地倒扣回來,她分析我杯中的咖啡殘渣,看到一支展翅的鳥,說我馬上就會有好運降臨。我很興奮:“這太神了,在伊朗時我抽到一頁哈菲茲的預言詩,也是在說一隻鳥。”随後我們又讨論了日本俳句,“俳句通常是由十七字音組成,有時也不絕對。”她列舉了小林一茶的一首:“啖秋柿,鐘聲何悠揚,法隆寺。”我用英文附和了一首,也剛好十七字音:“Whenyouaresittinghere,thesnowcomesfrommywindow,Ireadthecupofcoffee.”“差不多就是那樣,再多加練習即可。”Hiroka一本正經地說。劄幌人的冷漠我在旅行指南中早有耳聞,但Hiroka不時發出的笑聲,卻像是這冰冷國度裡熾烈的火焰。

旅館裡的另一位住客,是在伊朗最好的大學之一ShahidBeheshti任教的醫學教授,年近50,溫文爾雅。埃裡溫的餐廳很貴,為了省錢,我們隻去樓下的卷餅店和超市解決三餐。教授常在早餐時跟我分享他從超市買來的黑橄榄罐頭和土耳其卷餅,勸我要多吃黑橄榄,“很有營養。”

伊朗人來亞美尼亞通常有兩個目的,一是尋歡作樂,即便是苦中作樂也好;二是将這裡作為通往西方世界的橋梁。教授屬于後者。他在伊朗擁有最令人羨慕的職業和薪水,但依然處心積慮地準備移民美國。伊朗人要去美國實在困難重重,為此他到泰國考過雅思,在英國留了一年學,現在又到埃裡溫來申請美國旅遊簽證,準備去加州旅遊一周——這幾乎要花掉他兩年的薪水,有了旅遊簽證後,才有把握申請長期留學簽證,去美國讀第二個博士學位,再尋求機會,以特殊技能的身份移民。不知道他決心移民的原因是否和婚姻破裂有關,或者說,婚姻破裂也是他龐大移民計劃中的一步棋?“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教授有些悲壯地說。

在埃裡溫申請美國簽證通常要花上好幾個月,遇到面簽改期之類,還要來回折騰好幾次。不過教授這段時間也沒閑着,經常通宵泡在夜店,他說他并不喝酒,隻是需要釋放,“看别人跳舞也覺得開心。”

最終,教授如願拿到美國簽證,興高采烈地離開了埃裡溫。不過新住進來的一位德黑蘭大學化學博士就沒那麼幸運了,他申請到芝加哥大學的訪問學者,坐了一天一夜的汽車來埃裡溫遞材料,卻被美國使館拒之門外,理由是工作人員把他的申請表格弄錯了,他得再坐一天一夜的車回去,并花上兩個月時間重新申請和排号。博士沮喪得像個孩子,他是虔誠的穆斯林,又特别節儉,這天破例買了一瓶啤酒,喝了一半便狂躁起來,情緒有些失控。許多人活了大半輩子的願望,竟然是逃離自己原本的生活,說來或許有些荒誕又有些可悲,但誰又不是可悲的呢?想着這個滿是創傷的國度,我也失去了在咖啡館裡喝着咖啡遙望窗外海灘的心情。

作為世界大三飲料之一,咖啡和茶葉、酒一樣有着錯綜複雜的曆史,随着全球化貿易的來臨,它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成為一種自由的貿易品,但在某些地方,它仍然受到重重限制,不能自由地發展,所幸,在那些地方,咖啡仍然意味着一種相對自由的狀态,能讓人得到慰藉。

2.大路邊的教堂。

3.亞美尼亞咖啡。

4.亞美尼亞街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