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林圳岚圖:張家誠文:朱方方
年輕攝影師張家誠的作品永遠是敏感和寂靜的,像所有人在青春期某個特定時段一定會經曆的情緒、幻想和真實的感受力交相出現。是緩緩無聲的潰爛,也是悲劇般的發育。
19世紀的英國著名文豪奧斯卡·王爾德(OscarWilde,1854—1900)曾說過,自戀,是一部終生浪漫史的開始。對于張家誠而言,攝影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投射。“我不喜歡被攝者帶入太多他們自己的性格色彩,那拍出來就太無趣了,因為那是他們本來就會有的樣子。我希望每一個被我拍攝的人都是我,重複的我。”張家誠從不掩飾這種想法或多或少是一種自戀的表現,他也承認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攝影隻是他表達自我的手段,他的作品始終有種一以貫之的獨特風格,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的線索,就是作為拍攝者的他自身。
被畢加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的巴爾蒂斯(Balthus,1908—2001),是張家誠最欣賞的畫家。很多時候我們能從二者的作品中看到共通的部分,比如濃厚的古典主義情結,詭秘而靜止的畫面,人物以一種接近飄浮的狀态停住,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空無之感。在他的人像作品中,大多數拍攝對象都是少女,愁苦而清淡,帶着輕微的遲鈍和笨拙,細長的眉眼,單薄中流露出的虛無之感—這正是東方美學的體現。在所有畫面中,不管是奇異的體态,還是對焦的細節,他捕捉到的一刻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決定性瞬間”,而是極為荒唐和新異的瞬間。你不知這個瞬間從何而來,也不知它将歸于何處,卻絲毫未讓人感覺到局促不安或者手足無措,畫面中每一個像素都屏住呼吸般地凝固起來。
他所拍攝的場景和靜物大都是他在尋常生活中拾撿的荒蕪所拼湊出來的,多少有些日本傳統的“物哀”美學的意思。而在拍攝中,他更多地使用了自然光,在真實的光影下表現被拍攝物的深邃、幽暗和悲戚所帶來的,直指人心的感受。
張家誠@Lesliemint
自由攝影師。1992年10月10日出生于江蘇揚州,現居南京。www.lesliemint複古主義者總有天生嚴肅而深刻的敏感,在反複觀察中,這種感觸會成倍地增長,并在畫面中爆發。回憶和感受都具備欺騙性,但攝影是最誠實的,發乎人本身之外,又出于自身的第一直覺。攝影是他懷舊的一種方式,一種可觸碰的物證,真實而可靠。
出生于1992年的張家誠認為,那是一個審美的黃金年代的末端。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他開始熱愛藝術,這種天生的敏感大概是基因中隐藏的密碼。他的生活美學非常統一,而攝影則是一種最便捷的表達自我的方式。早起、遛狗、聽彈唱、養花澆花,對于這個年紀而言,他的生活方式是複古而老派的,因為隔過時間之流而帶來的隐約和含蓄,褪色和經典所産生的複古感,讓他的作品透着一種異乎尋常的舊樟木的氣息。
而在拍攝中,張家誠最讨厭條條框框的規則和标準。他在構圖和技法上,從未對自己有過任何限制。他的作品中看不出牽強,或是刻意表達所帶來的匠氣,更多的是不動聲色和不露痕迹的,甚至有時會給人一種稚拙而漫不經心的感覺。但事實上,這種條件反射性的捕捉會使作品的靈光和意義存在于畫面本身,質感和高級的審美體驗完全自然而然地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