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何藩被稱為“東方布列松”,盡管他沒有直接受到布列松的影響,卻與這位大師如有神交。“我和布列松除了拍攝風格相似,遭遇也很像。他很愛電影,原來也想做導演的。但電影這個媒介,不能讓他有更好的表現,攝影可以,所以他離開了電影圈。”對何藩來說,由衷遺憾的是,他并未能有機會與這位大師見面。
颠覆與失焦
威廉·克萊因中平卓馬
1威廉·克萊因作品
2威廉·克萊因作品
3中平卓馬作品如果說攝影師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理論已經被紀實攝影界奉為圭臬,那麼威廉·克萊因的攝影大概就是要将這樣的浪漫徹底摧毀。生于美國的法國攝影師威廉·克萊因,以充滿顆粒感、模糊和變形的“廢片”,颠覆性地改變了攝影的可能性。
“照相機是一杆機關槍,我的任務就是要強迫對象與我發生關系。”他的拍攝手法粗粝而暴力,因此他的照片也呈現出狂亂的氣質。在他的照片中,人臉已經是構圖的元素,那些或放大,或遮擋,或模糊不清的臉出現在畫面中,看似混亂的構圖,卻潛藏了人物的多重關系。克萊因的作品充滿矛盾、混沌和沖擊感,為觀衆構建了一場充滿激情的都市迷夢。
威廉·克萊因的攝影撼動了過去紀實攝影的經典性,也為之後的攝影師們帶來無限可能,日本攝影大師中平卓馬便深受影響。中平卓馬在大學畢業後,進入文藝思潮刊物《現代之眼》擔任編輯,開始大量書寫與攝影相關的文字,無意間看到了威廉·克萊因的作品,并開始迷戀攝影。
在中平卓馬眼裡,威廉·克萊因擁有别人所不具備的持有相機的能力,他的作品是以自己的意識為基點,讓對象擺好位置,拍攝出虛構的作品。為了拍出那種“搖晃、傾斜”作品,中平卓馬以粗糙的高反差粒子、失焦、晃動,與街頭抓拍等創作方式進行影像革命,颠覆了當時日本攝影界以精準、唯美為主的攝影美學标準。中平卓馬窮極一生都在探尋攝影的本質,也不斷推翻自己的風格,甚至在照片中舍棄自我。正因如此,他的照片帶着孤絕的魅力與力量感。
20世紀60年代末,中平卓馬與森山大道、高梨豐等人一起創辦了《挑釁》(Provoke)這一風格迥異的雜志,雜志中的照片風格正來自克萊因的都市攝影集《紐約》,照片以變化的拍攝視角,記錄下了粗犷失焦的日本社會。
為了克萊因拍出那種“搖晃、傾斜”作品,中平卓馬以粗糙的高反差粒子、失焦、晃動的創作方式進行影像革命,颠覆了當時日本攝影界以精準、唯美為主的攝影美學标準。
抽象與真實東松照明森山大道
“東松照明開辟了日本攝影的新領域。對他的仰慕之情在我的攝影作品中留下印迹。我的眼中沒有其他攝影師。”攝影師森山大道曾如此直言不諱地表達他對東松照明的崇拜。
東松照明是成長于戰後日本的攝影師,他以現實主義的風格記錄了自己記憶中的關鍵經曆——二戰的毀滅性及其後續影響。他的照片是鮮活的,搖晃帶來模糊而抽象的視覺體驗。
不論是拍攝遭受原子彈轟炸後的長崎,還是被美軍控制的現代化日本,他的作品往往主觀性甚于主題。
這種對街頭對象的捕捉,也延續進森山大道的作品中。森山大道以高反差、粗糙、焦點模糊的街頭風格,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年輕人的擁趸。他曾在采訪中說:“如果談作品,我會說,其實我的關鍵詞有兩個,‘不安‘和‘焦躁’。”
森山擅長對街頭風景的挖掘,他常常一邊行走一邊按下快門,又在暗房中進行粗暴的沖印作業。這樣的照片呈現出粗大的顆粒,又體現出十足的動态感。
不論是東松照明還是森山大道,他們的作品都以另一種方式追求着真實。
1森山大道的《城市街頭》
2東松照明的《日本》
3森山大道的《野狗》
TIPS師徒關系
濑戶正人是森山大道的學生,也曾做過深濑昌久的助理,他的代表作是1996年獲得木村伊兵衛獎的《靜音模式》,這個系列是他在地鐵上偷拍的女性肖像。在向森山大道學習的過程中,他學到的更多的是一種作家式的思維,同時也成功擺脫老師的影響,找到屬于自己的個人風格。
獨特與诙諧托尼·雷-瓊斯馬丁·帕爾水谷吉法
1托尼·雷-瓊斯的《赫恩貝,肯特》
2馬丁·帕爾的作品《貝尼多姆,西班牙,1997》,選自《常識》CommonSense
3水谷吉法的《東京鹦鹉》托尼·雷-瓊斯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攝影師,他的作品也集中于街頭風格的攝影。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他在美國生活的五年經曆,使他能像一個外來者一樣,逐漸發掘英國人和英國社會的獨特性格。
“我的目标就是要傳達英國人的精神和情緒,英國人的習性和生活方式。在這些東西消失前或者逐漸美國化之前,我希望用我獨特的視角來記錄下它們。”托尼擅長捕捉處于放松狀态的人物,他拍攝海濱、節慶、社會風景,而且集中在“人”這一視角上。在他的作品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場景也常讓人忍俊不禁,卻也深刻揭示了英國人“現代性精神錯落”的心理狀态。
英國科學博物館曾舉辦托尼與另一位英國攝影大師馬丁·帕爾的聯展,展覽名為“隻在英格蘭”。實際上,馬丁·帕爾的作品深受托尼的影響。他的作品集中在英國中産階級的生活上,隻是他的鏡頭充滿諷刺性,他将英國人生活中滑稽的一面表現出來,以辛辣的幽默方式呈現肥皂劇般的社會景觀。
1984年,馬丁·帕爾開始用彩色拍攝,拍攝時他使用環形閃光燈以産生飽和的色彩,這成了他标志性的拍攝風格。
日本青年攝影師水谷吉法曾談到對馬丁·帕爾作品的喜愛。他的作品最主要的一個特征便是色彩豔麗,對他而言,色彩是提高攝影作品強度的重要元素。
水谷吉法的作品雖然拍攝的是現實的生活,但獨特的構圖和色彩形成了屬于他風格的形式感。他慣用數碼相機,也會通過電腦調整出符合作品主題的顔色。對他來說,現實反倒是色彩的載體,影像中的畫面是色彩、意識、思維、情感及感受的集合體。
馬丁·帕爾是一位備受矚目的攝影師,他認為托尼·雷-瓊斯對他有很大的影響:“他的照片是關于英國的……超現實的畫面中往往有多種内涵。這些作品讓我明白照片所能帶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