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喜劇形式高難挑戰談及為何考慮做即興喜劇節目,《開心劇樂部》總制片人姜濤告訴《綜藝報》,“随着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有趣的段子傳播速度非常快,觀衆的審美水平也越來越高,進行全新的創作難度增加。我們在和很多演員聊天時,發現他們對劇本往往有自己的理解,甚至願意做一些二度創作。”
《開心劇樂部》總導演、總編劇孫集斌表示,做即興不容易。“即興表演很難是個完整作品,但做節目需要有頭有尾,如何在即興裡把握很困難。”《開心劇樂部》分為“試戲”“正戲”“對手戲”三個環節,在“正戲”環節,“飛行嘉賓”隻能看到5%的劇本,其他環節則全靠即興。姜濤表示,5%的劇本也隻是人物身份和環境背景介紹,之後的劇情發展基本上達到了全即興的程度。
首期節目中,即興的真實撐起了節目不少笑點,例如範明在跳舞時不慎将鞋連同增高墊一起甩飛,之後啃食着比臉還大的藥丸時,助演嘉賓也忍不住笑場。針對笑場部分,姜濤表示,會在不丢失節目整體看點氛圍下合理保留,“真實是節目的核心點。”
“矛盾組合”與笑點測試姜濤笑稱,《開心劇樂部》更像一個拼盤,涵蓋了多種節目元素。“如今觀衆對節目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不應把一個節目用固定模式完全限制住,而是要根據觀衆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節目方向。”
在《開心劇樂部》這個“大拼盤”裡,團隊工種也很雜糅。編劇包括喜劇編劇、電視編劇、真人秀編劇;拍攝、制景、舞美層面則融入了影視劇拍攝團隊、電影級别舞美等。“第二演播室、大巴車等場景用的就是真人秀拍攝風格,畢竟作為一個完整的電視節目,串聯、台本邏輯依然是核心。”姜濤說。此外,盡管即興類喜劇綜藝節目此前也曾在其他平台出現過,卻仍屬舞台表演範疇。《開心劇樂部》則嘗試打造1∶1實景,不管是醫院、辦公室或是其他場景,都能讓觀衆感覺身臨其境。
“創新而非颠覆”是姜濤反複強調的觀點。除了遵循電視綜藝規律外,《開心劇樂部》也保留了觀衆這一元素。“喜劇表演需要有現場感,演員的包袱需要有人反饋。從這一點來講,喜劇和一個一個鏡頭拍出來的電視劇完全不同。觀衆是喜劇舞台表演的核心,也是這種藝術表演形式的魅力所在。”姜濤說。
在《開心劇樂部》中,觀衆會發現兩處矛盾。一則為“飛行嘉賓”與助演嘉賓的矛盾;一則為兩位“飛行嘉賓”之間的矛盾。以第一期為例,在“正戲”環節,陳赫與賈玲扮演一對隐婚夫妻,但賈玲同時也是助演團隊的一員,因此在表演過程中,她不得不頻繁地給陳赫“下套”。到了“對手戲”環節,拿到劇本的範明和完全沒有劇本的陳赫之間的“飙戲”也讓節目充滿張力。
姜濤透露,節目組也曾試驗過讓兩位“飛行嘉賓”同時即興演出,但不斷測試的結果證明這一做法行不通。“如果兩個人都對劇情未知,結果會很尴尬。兩位毫無目的性的表演會讓劇本的最終走向不明晰,因此必須有一位嘉賓對劇本是已知的,才能演出對手戲的感覺。隻有一個是‘下套’的,一個是‘解套’的,才能讓這對矛盾對立起來。而對于拿到全部劇本的嘉賓而言,他要面對另一位嘉賓的不按常理出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即興表演,兩位嘉賓的對抗性表演會讓節目更加好看。”
談及主題,姜濤表示,創作團隊會更偏向社會正能量題材。“小品是大衆化的東西,要以人間的真善美、老百姓的聲音和故事作為出發點,這是小品的核心。”而完整的劇情才能貫徹導演的意圖,也才能讓節目整體更流暢。節目組希望借由每段小品更好地傳達出主題意義。
即興劇本的框定範圍姜濤坦言,《開心劇樂部》用了半年的時間籌備,其中最難的就是撰寫劇本。“廢了好多劇本。”最初,劇本的寫作并未框定特定範圍,如果“飛行嘉賓”天馬行空地接下去,很難保證整場戲會按照最初的設定演完整。這一心得是在幾十次試戲之後得出的。“每一個環節,我們會找七八個人,由他們模拟‘飛行嘉賓’的角色演上兩三遍。因為思維的變換,即便是同一人,每次都能演出不同的效果。”這樣下來,會演出幾十種不同的應對方式,助演嘉賓會針對每種狀況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同時兼任劇本創作的助演嘉賓會整體框住幾個範圍,更為巧妙地設定劇本,将現場應對往劇本最終的方向引導。
至于助演嘉賓會不會被“飛行嘉賓”帶跑,姜濤倒不擔心。“‘飛行嘉賓’一旦演偏的時候,這些本來就是編劇的助演嘉賓會現編現演,最後再把他們拽回來。”不過,在設定開放式結局方面,不管“飛行嘉賓”如何演,最後的結局對小品的整體效果都能做到沒有影響,這點在姜濤看來并不容易。姜濤透露,關于這一點,劇組一直在探讨、磨合。“有的劇本可能本來是歡喜的,但最後被演成溫情的了,雖然并未按照原定計劃表演,但真情實感以及演員演技的爆發也讓節目極具看點。”
此外,編劇也會根據“飛行嘉賓”的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撰寫。“演員有自身風格,例如吳京給觀衆的印象多是硬漢、打星,我們就會考慮讓其出演柔情一些的戲,在觀衆面前展現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即興的既定形式也讓節目在籌備階段經曆了多重考驗。“如果是舞台表演,或是拍攝電影、電視劇,演員都要走位、要排練。但即興的表演方式增加了現場拍攝的不确定性因素,演員可能一會兒走到這裡,一會兒走到那裡,這對攝像而言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包括機位怎麼架設,現場如何抓拍都需要詳細謀劃。同時這種不确定性對導播、燈光而言也是一次全新挑戰,他們得做各種設想,想象演員會如何表現。這與真人秀完全不同,真人秀可以使用大量的跟拍,最後再去剪素材,但即興表演是一遍過,不可能再來一遍。”
盡管節目的準備工作已經相當充分,不過姜濤透露,節目的每一期還會進行微調。目前,由于節目調檔因素,節目組需要考慮如何在80分鐘體量内覆蓋更多内容,因此接下來會在環節設計、劇本等方面做減法。此外,每個環節預演幾十次也将作為常規做法應用在之後的每期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