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類型劇創新 經典叙事回歸

類型劇創新 經典叙事回歸

時間:2024-10-30 06:49:35

爆款缺席,2018年上半年的電視劇市場波瀾不興。一方面,備受關注的《如懿傳》《巴清傳》等大劇延宕,遲遲未能與觀衆見面;另一方面,《老男孩》《遠大前程》等強卡司陣容的影視劇作品表現平平。相比去年《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劇掀起的收視與讨論高峰,今年上半年的影視劇市場略嫌冷清。播出方面,台網同播依然是電視劇的播出主流,大劇話語權依然在電視台,上半年先網後台劇集的收視表現差強人意。

但在平靜的水面之下,暗流悄然湧動。随着新媒體崛起、媒介渠道變遷,衆多影視企業面臨着轉型升級。站在廣電改革的大背景下,電視劇相關政策頻出,強健産業筋骨。今年4月,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的一席講話引起了業界巨大反響。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電視劇60周年。走過一甲子的發展曆程,中國電視劇産業留下了無數深入人心的作品;同時也仍存在不少行業問題與市場亂象。正如聶辰席在講話中所說:“我們正處于電視劇發展新的轉折點上,必須深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主體和産品兩個方面入手,加快從數量規模增長的粗放型發展向質量品格提升的集約式發展轉變。”

上半年大劇啞火黑馬難覓如果以收視率、讨論度以及口碑作為衡量一部影視劇影響力的指标的話,那麼可以與《人民的名義》《那年花開月正圓》以及《我的前半生》等去年爆款劇數據一戰的劇集仍未出現。

前後腳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的《老男孩》與《遠大前程》可以說是今年以來衛視熒屏頗受關注的電視劇作品。前者是劉烨暌違小熒屏多年之後的重歸之作,而搭配林依晨、雷佳音的演員陣容也令人眼前一亮;後者投資超過3億元,集結了40位老戲骨,曆時6年打磨劇本,陳思誠擔任監制、總編劇和主演。二者豆瓣評分都在6.0左右,收視率方面,《老男孩》多在0.9%~1.2%左右徘徊,《遠大前程》則未能破1(CSM52城數據)。

2018年上半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當屬靳東、江疏影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戀愛先生》。該劇在東方衛視播出期間最高收視率破2(CSM52城數據),相關話題也衍生不斷。但與去年殺出的黑馬《我的前半生》相比,仍然“爆”得不明顯。網劇方面,相較于去年高點擊量、高口碑作品頻出,今年的網絡劇市場也未見火花。《烈火如歌》點擊量雖然一騎絕塵——總播放量突破78億次,口碑卻遭遇滑鐵盧,豆瓣評分僅為5.6。優酷推出的另外兩部自制劇《北京女子圖鑒》和《上海女子圖鑒》點擊量、讨論度都表現不俗,但豆瓣評分也徘徊在及格線左右。另外一部豆瓣評分7.6,點擊量突破17億次(截至6月4日)的愛情奇幻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可謂當下網劇市場殺出的一匹黑馬,但無論是點擊量還是網絡讨論度,截至目前數據表現仍不及騰訊視頻去年推出的《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讓人民成為“主角”

不少業内人士将2018年視為“現實題材年”。在上半年電視劇的播出比例上,現實題材影視劇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一方面,政策的大力引導推動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創作的繁榮。在2018年春推會上,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在談及中國電視劇下一步如何健康繁榮發展的問題時表示,“現代題材創作将會成為新時代中國電視劇創作的主流題材。”

另一方面,近年來在仙俠劇、玄幻劇以及言情劇等輕質化内容包圍之下,觀衆對于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需求也日益強烈。劇評人李星文在一次論壇中表示,文藝風潮或者說觀衆的審美趣味存在着輪回關系。“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一直在交替輪回,有時候也會并駕齊驅”,“這兩種文藝風格的變化,一方面跟文藝發展的自然規律有關系,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相對應”。在李星文看來,過去幾年來,玄幻劇、古偶劇流行,大IP+流量明星成為影視創作聖經,但這一階段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的影視創作将回歸經典、回歸創作規律。

縱觀今年的影視劇播出情況,現實題材,尤其是當代現實題材雖然井噴但精品劇仍然缺乏。《老男孩》《戀愛先生》等劇在台詞、人物以及制作上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對于相關生活細節的處理仍然存在一定的“懸浮”現象。而最近正在熱播的《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系列網絡劇,其劇情是否貼近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女性奮鬥的現實更是成為網友讨論的熱點。雖然在想象上不及古裝劇腦洞的天馬行空,但現實題材創作的難度并不亞于古裝題材或是玄幻題材,它更考驗主創對于生活的理解與提煉能力。

“現實題材并不一定就是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是基本的創作原則,它不是用來迎合審查标準的标簽工具,而是做内容的立身之本。”在今年發布的“十問”中,檸萌影業創始人、CEO蘇曉如此表示。在他看來,創作者不能有偶像包袱,現實主義的開掘深度在于對火熱生活的采訪深度;現實主義的感人魅力在于作品背後溫暖人心的力量;現實主義創作的靈魂是植根于對人民深深的愛。

“以人民為‘主角’,要求創作者增強群衆意識和人民情懷,胸中有時代、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從人民群衆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從人民群衆勞動創造中提煉主題,從人民群衆的甘苦承擔和拼搏奉獻中汲取情感,體悟生活本質、反映生活底蘊,将個人榮辱悲歡與國家改革發展融為一體,将‘小我’之得失與‘大我’之興衰緊密關聯,以個體生命和個性角色的豐富性共同折射出偉大時代的斑斓畫卷。”聶辰席在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議上表示,影視劇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讓人民成為“主角”,充分表現人民主體地位。

古裝劇遇冷轉向周播與新媒體

受政策等相關因素影響,古裝劇播出體量近年來一直有所收窄,在今年的電視熒屏上,尤其難覓蹤迹。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前5個月上星劇達50餘部,但播出的古裝題材電視劇僅有《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鳳求凰》《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莽荒紀》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的古裝劇多以衛視周播+視頻網站VIP付費模式播出。《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登陸北京衛視與東方衛視的周播劇場,愛奇藝VIP付費用戶則可提前一周觀看。《鳳求凰》在湖南衛視鑽石獨播劇場播出,網絡播出平台為愛奇藝與芒果TV。但總體來說上半年的周播劇場乏善可陳。接下來,不出意外,《扶搖》《如懿傳》也将登陸衛視周播劇場。一方面,古裝劇在衛視頻道黃金時段有配額限制,即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另一方面,台網界限逐漸消弭,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轉向新媒體平台,因此衛視周播+視頻網站VIP付費不失為一種雙赢的合作方式。而随着視頻網站購劇能力逐步增強,首輪劇越來越向強勢衛視集中,劇多強台少,不少古裝題材劇甚至在等待衛視排期的過程中,選擇了台轉網。《烈火如歌》《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等純粹在網絡平台播出的古裝劇同樣獲得了不俗的影響力。

古裝大劇缺席,被業界認為是上半年鮮見爆款劇的原因之一。下半年《如懿傳》《扶搖》《天盛長歌》等大劇相繼回歸,它們的排播以及市場表現或将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古裝劇浮沉的重要信号。在采訪過程中,已有幾家影視公司向《綜藝報》記者表示,未來對古裝題材項目的選擇會更加慎重。一家主打青春言情、古裝偶像等題材的影視劇公司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近年來推出過多部市場反響良好的古裝劇,但在最近一次公司内部項目提案大會上,古裝題材已經難覓蹤影。

用戶細分類型劇崛起

除了大熱的都市劇、古裝劇外,今年的《和平飯店》《莫斯科行動》等劇集在間諜、警匪題材的類型創作上也取得了突破。陳數主演的《和平飯店》在間諜題材中植入了密室逃脫元素,而夏雨主演的《莫斯科行動》則以紮實的劇本和娴熟演技,為近年來的警匪題材貢獻出一部佳作。

在網絡劇領域,類型劇的發展更為迅速。截至目前,懸疑探案、青春偶像、瑪麗蘇、科幻等不同類型、題材的網劇已經全面鋪開,其中懸疑探案、青春偶像更是成為網劇創作的兩大類型。愛奇藝首席内容官王曉晖在公開場合表示,2018年愛奇藝将在繼續保持網劇題材多元化的同時,強化對青春、懸疑題材劇的探索,通過制作強黏性的類型劇吸引更多用戶關注。

在分衆化時代,一個個細分的用戶市場或者說圈層正逐漸成形。不同類型的網劇産品正在集聚自己的擁趸,事實上不少網劇的走紅都是從某一圈層擴散向更廣譜的人群。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認為,依托于新媒體播出的網絡劇集和超級劇集,因為不偏重廣譜人群,正在越來越明顯地成為驅動劇集創新的主要動力之一,包括人設創新、題材創新和結構創新。

由量變向質變跨越“中國電視劇要繁榮興盛,要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基本數量是必要的,但數量絕不是根本性、決定性的因素,必須下定決心,把提升質量品質放在第一位,努力推動産品結構優化升級,立足‘高原’攀‘高峰’,這是當前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高質量”一詞,在聶辰席的講話中多次提到。上至行業管理者、下至影視制作各個環節的從業人員,注重作品品質,遏制創作上的浮躁之風和功利心态,已經成為業内共識。

“對于我們行業來說,隻要大家把眼睛放在内容上、把心思放在拍攝上,養成一個好的創作風氣,無論當下的文藝方向如何走,都能夠誕生好的作品,正所謂百花齊放。”導演郭靖宇表示。

在檸萌影業執行副總裁徐曉鷗看來,如果說過去兩年市場更依賴數據和流量明星的話,那麼今年則能明顯感受到經典叙事的回歸。“以前制作重質化内容或經典叙事題材,會更重視操作者的感受,即主創的自我表達;這兩年,輕質化題材的流行,讓大家更加重視用戶感受,用戶想要看什麼,我就制作什麼。當然有成功作品,但大量的作品是不太成功的。因此這套邏輯現在又扭轉回來了,用戶的感受并不能代替創作者的感受,故事、主題這些都是影視劇創作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2017内容公司在資本市場遭受冷遇,以資本和資源為競争力的内容時代已經過去。”蘇曉判斷。而擠去泡沫,内容提供商需要沉下心來思考,什麼是行業肥沃的土壤?他的回答是通過一部部作品能沉澱下來的核心人才、能夠不斷開發續集的IP以及能夠系統化的工業能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